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赵大人,恭喜,您又升了!

清妖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赵大人,恭喜,您又升了!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三十八章赵大人,恭喜,您又升了!(第1/2页)

赵安没想到胡高望这个提督学政还是日后嘉庆帝的老师,真就大水冲了龙王庙了!

虽说他“赵有禄”是老太爷提拔起来的,但骨子里还是站在嘉亲王这边的。

谁让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放的是嘉亲王名字呢。

又没法找个梯子上去把名字换了。

理论上也操作不了,因为嘉庆是老太爷没死就给禅让传的位,不是死后诸大臣一同去取的名字。

要是后者几个大臣一商量,或许现场就能改了。

基于嘉庆已经是铁定的债主继承人原因,赵安便一直想日后帮嘉庆除掉和珅,顺便把他的账也平了。

哪曾想,嘉庆的腿毛还没见着,倒被他小学老师给收拾成这鬼样子。

冤,真冤。

“你外面有什么门路没有,或是有什么人能帮上你的,若有,我尽量帮你去联系打点。”

娄老师心里比赵安还苦,他只是在学政衙门享受七品待遇的上班人员,没什么实权,更休说能够影响从二品学台大人。

何况参劾赵安的折子都发出去了,当真是是爱莫能助。

总不能为赵安这破事去向自己的座师孙中堂求救吧。

这要换成别的事,娄老师可能厚着脸就写信了,但赵安行贿是事实,人赃俱在的东西,叫他怎么好意思开口跟孙中堂说。

一想到赵安这次多半要丢官,那心里更是苦的比苦胆还要苦。

“我已经让人去活动了,娄大人放心,我真要丢了官也会想办法把你那十万两还上。”

赵安挺同情被自己“绑架”的娄老师,所以不为难他,只让对方帮自己疏通一下牢房,给他换个干净的便桶,另外再给拿些草纸来。

其它的,对于现在的赵安而言不重要。

只要饿不死就成。

他江阴县再黑,也不敢让一个待参的学官死在他牢中。

这些娄老师作为学官肯定能办到,当下照赵安要求跟牢里打了招呼,未几就有狱卒过来给赵安办了,甚至还送了一床新的被褥过来。

被困在牢中的赵安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度日如年等待消息。

外面学政衙门也在等消息,等皇帝关于参本的批复意见。

赵安虽是七品学官,但人事档案归吏部和礼部共管,胡老宗师凭借钦差提督权力能把人暂时控制起来,但只要吏部和礼部没有正式“文件”下来,理论上赵安还是扬州府学的教授。

相当于赵安现在只是被关在拘留所,得判了后才能移送监狱。

现在就是案卷移交法院等判阶段。

搁清朝正规说法就叫“听参”或“待参”。

学政衙门内部对赵安这件事也是议论纷纷,很多官员认为老宗师这是借“赵有禄”整顿江苏“教育界”的风气,确保国家根本之重的举业不被任何外来因素“污染”。

但也有官员从中看到老宗师这件事干的有风险。

众所周知,“赵有禄”可是皇上破格提拔且特赐同进士出身的幸运儿,这才当上同进士几天就被老宗师以行贿为名拿下,皇上会怎么想?

恨,哪个不恨赵有禄?

要不是赵有禄,大伙在议罪银这件事上能那么被动么。

可哪个又敢在这节骨眼动赵有禄?

没见和珅利用议罪银正大肆敛财呢么,动了赵有禄这个议罪银好榜样,不就是打了和珅的脸面么。

和中堂在皇上那里说话比皇子都好使!

也就老宗师有这胆量,换作别的学官,甚至是总督巡抚,都未必敢这般做。

所以,皇上到底如何处置这件事,大多数官员认为五五开。

弄不好老宗师有可能搬石头砸自己脚。

外面人能想到,家里人自然也想到。

那日领赵安入学政衙门的“大兄弟”其实就是老宗师的侄孙胡秉望,其也不无担心提醒叔祖皇上有可能的过激反应。

叔祖却是无动于衷,甚至都不与侄孙谈那赵有禄半句,只是负手站在窗口若有所思状看着北方。

一个月前,北方的学生给他送了一封信,信中让师傅好生替他出口恶气。

这个学生从七岁到十三岁一直跟着他学习五经,直到乾隆三十九年他奉旨提督湖北学院,方改由侍讲学士朱珪、工部侍郎谢墉教导。

这个学生就是从前的十五阿哥,如今的嘉亲王。

作为王爷的启蒙老师,胡高望没理由拒绝学生的请求,况这个赵有禄确是太不像话,于扬州竟将府学办成集市般。

把读书当成买卖,这不是祸国么!

于公收拾赵有禄是对国家负责,于私也是对学生嘉亲王的支持。

而他胡高望作为嘉亲王的老师,天然就是十五阿哥一党,他没的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八章赵大人,恭喜,您又升了!(第2/2页)

臬司衙门就在苏州,按道理三四天就能有准信过来,但过了七八天也没见臬司衙门派人来,这让赵安感到不安,隐隐觉得那位得了自己大便宜的臬台大人可能“抛弃”他了。

可能性很大。

臬台是正三品,江苏学政则是从二品,让正三品跟从二品打擂台,且双方根本就是两个体系,人臬台大人都不知从何插手,如此选择漠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官场之上讲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往情份可以有,但要让当事人为难,那过往情份便如往事一般灰飞烟灭了。

童训导去扬州找石掌柜,石掌柜再派人进京,一来一去起码得二十天左右,要是中途再出什么变故,指不定就要个把月。

倒也适应环境的赵安知道自己成天胡思乱想也没用,索性就在狱中安稳呆着。

呆着呆着就不对劲了,因为都十一月底了也不见任何消息传回,老丁他们也没来看自己,娄老师也好像消失般。

时间来到十二月初八,还有二十二天就要过年了,江阴大牢冷的叫人直哆嗦,要不是赵安身子骨强壮,估计一场重病跑不了。

这日赵安如往常一样孤独坐在地上看着头顶上方气孔发呆,辫子由于长久时间没有打理早就凝结在一起,味道更是异常难闻,凑近了直熏人天灵盖。

外面隐约传来炮竹声,掐掐日子今天好像是腊八。

再想老丁原定上个月二十六号让大孙女过门,结果新郎官却在这里蹲苦窑,赵安鼻子不免有些发酸。

倒不怪老丁不来看自己,因为他是地方官,明清都有规定地方官除重要事务,否则不准出县城。

如此,老丁怎么可能跑江阴来看他呢。

就是你本人不来,派个亲人过来也行啊。

我可是你准孙女婿啊!

也不知老丁究竟在干什么。

赵安心道他要能出去,老丁在外面想办法替他活动就罢了,要是一点力也没出,那就别怪他新婚夜辣手摧残他大孙女了。

一想到这,下意识朝下看了眼,没来由的咽了咽喉咙。

天寒地冻的,小鸟也冷的很,偏没地方取暖,唉。

长叹一声,挠了挠头,有点痒,估计是牢里的虱子跳蚤有不少在他头上安家的原因。

挠着挠着,感觉好像捏到什么,赶紧用力,旋即头上传来若有若无的“叭搭”声,听着特别清脆也特别叫人解压。

指甲盖一扒拉,果然是只吃的饱饱的跳蚤。

跟弹烟屁股似的随手那么一弹,远处却突然传来脚步声。

赵安没在意,狱卒们经常在牢房瞎转悠。

只听着听着不对,因为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且听着不是一个人的脚步,而是好几个人的脚步。

疑惑之余转过身朝牢外看去,是一个他不认识的七品官跟两个看着像师爷的人,此外是一个赵安之前见过的狱卒。

“还愣着干什么,快开门!”

来的是江阴知县毛大年,示意狱卒将牢门打开后,这位自打赵安入狱就没出现过的知县大人一点也不嫌弃牢房的脏臭,竟是直接来到坐在那的赵安面前,“叭叭”袖子一甩就跪了下来:“下官毛大年参见赵委员!”

牢外的师爷和狱卒见状忙也跟着跪了下来。

“.”

赵安被这架势弄的有点懵,半响问那毛知县:“你刚才管我叫什么?”

“赵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刚收到京里消息,皇上提拔大人做咱们江苏的督学委员!恭喜赵委员,贺喜赵委员!”

毛知县脸上的笑容跟春天的花儿般灿烂。

“什么委员?”

赵安依旧一脸懵:清朝有这官职?

有,真有!

“委员”,不是清朝正式官职,属临时委派办事人员,本身没有任何品级,而是看所委派的办事员之前是什么官衔。

如果委派的是封疆大吏,那就是一二品委员,

如果委派的是六七品的主事,那就是六七品委员。

别看委员没有固定品级,但手中的权力很大,因为委员的另一种说法是钦差办事大臣。

惯例,任职委员者交卸差事后必获提拔。

因而毛知县知趣的就提前以下官自居了。

听了毛知县解释,赵安“噢”了一声,知道这件事必是和中堂出了力,心定高兴之余不由想到害自己入狱的胡高望,便随口问那毛知县:“老宗师知不知道此事?”

结果被毛知县告知老宗师前天就接到旨意进京任兵部右侍郎去了。

嗯?

老太爷这什么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