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五十七章 我帮你做官

清妖 第五十七章 我帮你做官

簡繁轉換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5: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七章我帮你做官(第1/2页)

考中进士却丁忧守孝三十年,连个官都没得做?

世上还有这种倒霉蛋?

赵安开了眼界,再瞧倒霉蛋已经灰溜溜的走了,估计是见人多难为情。

闲着无事,便装作好奇询问掌柜那老头家到底出了啥事。

不仅赵安好奇,另外两桌客人也都八卦的很,毕竟这种事跟天方夜谭似的,回头也能当作谈资与亲朋们说一说。

见状,掌柜索性从柜台后出来拎了个凳子坐下,点了一锅烟后给众人讲了那老吴头身上发生的荒诞事。

说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老头叫吴卫平,十四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二岁高中二甲进士,三十年前在扬州城那叫一个轰动,真正的少年得志前途不可限量。

考中进士,按规矩吏部就要给吴卫平选官,结果哪曾想老家传来消息,吴的堂叔父去世了。

“堂叔父去世关他什么事?”

这话不是赵安问的,而是边上客人问的。

掌柜笑道:“客官有所不知,按咱大清律,侄子必须为堂叔(伯)父服丧,不过不用服三年,只需服五个月就可。”

有店内客人听了这话,开口道:“对,这叫齐衰五月,只要是当官的都得遵守这规矩,要不然人家就得参他。”

赵安心道还好他孤家寡人一个,别说亲爹亲娘了就连伯父叔叔也没有,况什么叔伯堂伯叔父了。

旋即“咯噔”一下,不对啊,他现在是赵有禄,赵有禄娘老子可是在的,也不知赵家上面还有什么长辈,万一自个刚进入仕途快车道,赵家那边嘎的一下走了两老的,他不是也得跟着丁忧服丧么。

转念一想,好像自己太过超前。

大白话,想的有点远。

他这才哪到哪。

掌柜那边接着说了,虽然吴卫平只用给他堂叔父服五个月的丧,却让吴卫平到手的官没了。

倒霉催的。

无奈回乡守了五个月的叔父孝后,吴卫平便匆匆赶回京师准备再次选官,结果丁忧期满可以任职的报告刚打到吏部,老家又来急报,吴的母亲病故了!

这件事不仅让吴卫平伤心欲绝,也让他第二次失去选官机会。

且这次吏部给他安排的是庶吉士,就是到翰林院上班。

属于进士分配最好的单位,混的好的话部堂有望。

遗憾有什么用,这忧他不守也得守。

按照礼法,吴卫平的父亲不用为妻子服丧,吴家又是当地大户,所以吴卫平的母亲去世一年后,其父就续娶了个妻子郑氏。

只谁也没想到,郑氏也是个无福之人,进门两年不到就患病去世了。

时间点刚好恰在吴卫平为其母亲守孝期满。

郑氏是吴父明媒正娶的正室,属于吴卫平的继母,按礼制吴卫平必须要为郑氏丁忧。

没办法,倒霉催的吴卫平只好再一次向礼部、吏部呈文,请求继续丁忧。

吴的父亲这边压根闲不住,郑氏死后不到一年又续娶了孙氏,结果同样的剧情再一次上演,一年半以后孙氏又卒,吴卫平不得不继续为孙氏丁忧。

接连丧妻的吴父也选了个好日子驾了鹤,就是在儿子给继母孙氏服丧还差一个月就要满时死了。

悲催的吴卫平不得不再次给礼部和吏部打报告,继续丁忧三年!

三年又三年,人生有多少个三年?

赵安算了下,提出个疑问:“照掌柜这说法,这吴卫平也不过丁忧了十来年,怎么就三十年了?”

其他客人也觉奇怪。

“这位小哥听我讲啊,”

掌柜的见赵安穿的是衙门衣服挺客气的,据他说吴卫平的祖母见长子走了,便做主将孙子过继给叔叔家延续香火。

这一过继又又又出事了。

该是吴卫平没有当官的命,刚过继完没几天,叔叔的妻子病故,按礼制吴卫平又得为叔母丁忧三年。

“吴家老太太不信邪,逼着老二跟老大一样继续续弦,嘿,可能是吴家的风水生来克妻,他叔叔娶的第二任妻子王氏进门不到一年也病逝了。”

让人更加绝望的事情还在上演,王氏死后才一年多,吴卫平的亲叔叔也含恨而终。

好不容易撑过三年,祖母老太太也在不甘心中撒手人寰。

就这么前前后后足足三十年。

把个吴卫平从春风得意的少年郎君硬是熬成了老头子。

“乖乖,这吴家是犯了什么太岁,怎么倒霉成这样。”

“他爹也太不像话了,哪有这样坑儿子的。”

“谁知道呢,可能他爹也想不到儿子会被他害成这样吧。”

“......”

一众客人听的是唏嘘不已,说什么的都有。

“掌柜的,就算这吴卫平当不了官,可他家能接连娶妻,家境应该不错,何至于落到要到你家赊饭吃?”

赵安觉得不对,进士是什么概念?

就是没机会当官,他也是士绅阶级,享有普通人无法超越的特权,怎么可能沦落到跟个孔乙己似的。

掌柜看了眼赵安,猜测道:“小哥是刚进的衙门?”

“嗯。”

赵安点了点头,这没什么好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我帮你做官(第2/2页)

“难怪小哥这么问,”

掌柜的叩了叩烟锅,笑道:“小哥须知这丁忧可不是单纯尽孝这么简单,里头的水比黄河还浑呢!”

浑在哪里呢?

浑在家族。

吴卫平中了进士后家族就不停的吸他家血,每次吴卫平丁忧守制,族老们就变着花样让他出钱修族谱、建祠堂,把孝子贤孙的招牌擦得锃亮。

甚至还让他穿着孝服去给县太爷拜寿,美其名曰彰显孝道,实则是给家族生意要免税的特权。

而吴卫平自身却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他是丁忧之人,不能经商。

他家这一房人丁不旺,父亲这一辈就两兄弟,到了他这一辈更是根独苗,这要是中了进士当了官,他家这一房肯定没人敢欺。

但谁让他家不停死人,搞的他连官都当不了呢。

弄到最后,族老们纯粹就是利用他这块进士招牌谋利,谁也不指着他真能做官了。

“族里不停的敲,家里又不停的娶妻,多大的家当败不了?且丁忧朝廷不仅不给老吴俸禄,老吴自个每年还要往京里孝敬几百两,直到去年才彻底死心不花那冤枉钱。”

掌柜说完摇了摇头,挺同情老吴头的,可他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哪能老赊账呢。

“为什么?”

赵安真是不解,我都没当官,凭什么还要孝敬。

边上有个中年客人嘿嘿道:“不给吏部的人打点,到时丁忧期满了人吏部谁给安排?在京里等着选官的侯补官没一万也有五千,不花钱你等到下辈子也没人答理你。”

赵安无语,撇了撇嘴:“既然每年给吏部这么多钱,吏部的人再黑心总要给人安排吧。”

“安排,是安排了。”

这话是掌柜的说的,去年吴卫平服祖母丧满不甘这辈子就这样了,便凑了点钱去京里报到。

“...上回老吴酒多了在我店里牢骚,说去了京里后吏部把他们这些候补官员的名字写在竹签上,每月初一当众抽签,抽中的才能去穷县补缺。”

“那他抽中了么?”

不止赵安一个人好奇,其余客人也都聚精会神看着掌柜。

掌柜这边没卖关子:“老吴说他参加了二十八次抽签,最后抽中了去云南普洱府下面哪个县任县令。”

有客人不解:“有官当怎么他人还在家的?”

掌柜道:“据他自个说刚走到湖南境内,吏部就有加急文书追了过来,说他籍贯江苏,按新规不得赴滇任职。“

“为什么?”

众人不约而同问道。

“为什么?故意的呗。”

掌柜捶了捶老腰,“吏部的人坏着呢,他们把不能去某省上任的侯补官员故意抽去某省,等人走到半路再宣布作废,如此你还想要选官就得再交钱,光改签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言罢,起了身,“为了去京里选官,老吴把他家的祖产能卖的都卖了,哪里还有钱交给吏部,他倒是气不过去找吏部理论,大伙猜吏部怎么说?

嘿,说什么经查该员年逾五旬,按例不得选任知县,真要交钱最多也给他选到国子监当个教书的,把老吴气的要吐血,连夜就收拾东西回来了。

...我看老吴死了做官这条心也好,再这么折腾下去,指不定就把自个埋在京里的官坟场喽。”

有人问了:“掌柜的,官坟场是干啥的?”

“听老吴说京城东门外十几里有个官坟场,里面埋的都是没钱被高利贷逼死的侯补官,那些个侯补官就像当铺里的死当,连本带利滚到阎王爷都算不清账!还好老吴没借高利贷,要不然估计都回不来。”

掌柜说完拍拍屁股自去忙活,众人见状也没再就这事聊下去。

赵安这边却有了点小心思,吃完饭结账时随口问那老吴头住在哪。

“小哥问他做什么?”

掌柜有些疑惑。

“老吴虽然当不了官,可他怎么也是进士出身,我这边也在继续举业,想着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讨教他一二。”

赵安以这个理由从掌柜口中得知了吴卫平家的地址,出店之后立即在路边摊买了些酒肉便直奔吴家而去。

吴家原先的大宅子早被吴卫平卖了凑进京选官开销,现在住的是祖母生前留下的一套小院子,日子过的很是艰难。

其实以吴卫平的进士出身,只要肯放下身段还是能把日子过好的,哪怕给有钱的盐商当幕僚,当西席收入都是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

问题这人死要面子,宁可跟人赊欠,也不愿去给有钱人“打工”,那日子过的就穷巴巴了。

院门没关,赵安直接进的院子,没敢往人家屋里闯,便在屋外恭敬的喊了声:“吴大人在么?”

“你找谁?”

一个看着也有四十多岁的妇人听到声音从屋中出来疑惑看着赵安。

“我找吴卫平吴大人,”

赵安面上都是笑容。

刚说完,先前在小饭馆想要赊饭的老头就气冲冲从屋中出来,一脸愤怒的指着赵安:“你是何人,为何如此讥讽于我!你给我出去!”

眼见对方就要来赶自己,赵安忙道:“学生不敢讥讽大人,学生此来是想帮助大人进京为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