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零二章 做个奸臣

天唐锦绣 第二一零二章 做个奸臣

簡繁轉換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6 15:05:53 来源:源1

李?此言出口,殿上武将并未随声附和,却俱是目光灼灼、仰头看向李承乾,态度不言自明。

对于武勋集团来说,战死殉国已经是极致光荣之事,绝对不允许死后名声遭受玷污,李?之言代表了大家的利益与立场。

...

洞窟内,时间仿佛凝固。风沙在洞窟外呼啸,却无法侵入这方寸之地。李清、张瑶与艾米尔三人站在壁画前,凝视着那组刚刚破解出的古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紧张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屏息等待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天机不可泄,唯有智者得之……”李清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眉头紧锁,“这不仅仅是一段密码的结尾,更像是某种警告。”

“警告我们什么?”艾米尔问,声音有些发颤。

“也许是警告我们,不要轻易使用这把钥匙。”张瑶缓缓说道,“古人用尽一切手段隐藏这段信息,说明他们深知它的力量,也深知它的危险。”

“那我们该如何抉择?”艾米尔环视两人,“我们已经找到了它,也解读了它。如果它真的能‘重启’历史,我们是该将它公之于众,还是……”

“不。”李清打断她,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这不仅仅是科学发现的问题,更涉及历史伦理。我们不能像小说里的主角一样,以为自己掌握了某种力量就能改变世界。历史不是实验场。”

“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这段信息就永远埋藏在这片壁画之下。”张瑶轻声说道,“我们是第一个真正理解它的人,难道不应该承担起某种责任吗?”

“责任?”李清苦笑,“是的,但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是谁?我们是否有资格决定历史的走向?”

沉默在洞窟中蔓延,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嗡鸣声在回荡。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模拟它的作用。”艾米尔忽然开口,“如果我们能通过现代天文学和历史数据,模拟出古人所说的‘归元’效应,就能验证它是否真的存在,而不是贸然进行某种仪式。”

“模拟?”李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你是说,用计算机建模,重现庚子年星象排列下的历史轨迹?”

“是的。”艾米尔点头,“我们可以将已知的历史事件与星象数据进行匹配,看看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周期性规律。如果‘归元’真的是一种历史调整机制,那么它应该会在数据中留下痕迹。”

“这个想法很好。”张瑶也兴奋起来,“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证明这种机制的可行性,那么我们就能在不干涉现实的情况下,验证古人的理论。”

“那就开始吧。”李清目光坚定,“我们必须在庚子年结束前,完成这个模型。”

三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张瑶负责整理历史数据,艾米尔负责编写建模程序,而李清则继续研究壁画与古籍,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时间在洞窟中悄然流逝,窗外的风沙仿佛从未停歇。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历史模型。

“看这个!”艾米尔忽然惊呼,“我发现了一组异常数据。”

李清与张瑶立刻凑过去,只见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时间点,与庚子年高度重合。

“这些时间点……”张瑶低声说道,“几乎每一个都对应着重大历史转折。”

“比如?”李清问。

“比如贞观之治的开启、安史之乱的爆发、靖康之耻的发生……”艾米尔指着屏幕,“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庚子年,或者与庚子年有极强的关联。”

“也就是说,庚子年确实是一个历史节点。”李清沉思道,“古人可能早就观察到了这种周期性变化,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去‘引导’它。”

“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真的可以被调整?”张瑶问。

“我们还不能下定论。”李清摇头,“但我们至少可以确认,古人确实掌握了一种方法,试图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对历史施加影响。”

“那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深入?”艾米尔问。

“当然。”李清目光坚定,“但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我们不是在做一场简单的学术研究,而是在触碰历史的边界。”

“边界?”张瑶皱眉,“你是说,我们可能会触及某种……禁忌?”

“也许。”李清缓缓说道,“古人留下的信息,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去理解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去敬畏历史。”

洞窟内再次陷入沉默。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艾米尔问。

“继续研究。”李清说道,“但我们要设立一个底线:除非我们能完全理解‘归元’仪式的后果,否则绝不尝试任何实际操作。”

“我同意。”张瑶点头。

“我也同意。”艾米尔说。

三人重新投入研究,时间在他们的指尖流逝。终于,在庚子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模型完成了最终的构建。

屏幕上,一组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每当庚子年到来,历史都会出现一次剧烈的波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进行某种调整。

“这……”艾米尔瞪大了眼睛,“这简直就像是历史在自我修复。”

“不是修复。”李清低声说道,“而是调整。古人可能并不是在试图‘重启’历史,而是在试图让历史回到某个更稳定的轨道。”

“所以,他们不是在改变历史,而是在引导历史。”张瑶喃喃道。

“这或许就是‘归元’的真正含义。”李清缓缓说道,“它不是一种控制历史的工具,而是一种理解历史的智慧。”

洞窟内,风沙依旧在呼啸,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前的秘密。而三人站在壁画前,凝视着那段古文,心中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敬畏。

“我们该走了。”张瑶轻声说道,“庚子年就要结束了。”

“是的。”李清点头,“但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答案是什么?”艾米尔问。

“历史的真相,不是去改变它,而是去理解它。”李清缓缓说道,“古人留下的,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责任。”

三人收拾好设备,走出了第九窟。夜色深沉,敦煌的星空依旧璀璨,仿佛从未改变。

但他们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历史的真相,已经悄然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

而时间,依旧在回响。

夜色深沉,敦煌的风沙依旧在洞窟外呼啸,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前的秘密。李清、张瑶与艾米尔三人围坐在第九窟的中央,电脑屏幕上的星象图不断闪烁,映照出他们脸上凝重的神情。

“这组星象排列……”艾米尔指着屏幕,“它与我们之前在B17洞窟中发现的星图几乎完全一致,但某些星宿的位置却出现了微妙的偏移。”

“这意味着什么?”张瑶问。

“意味着星象的变化正在进行。”李清缓缓说道,“我们正处于庚子年的关键节点,古人留下的信息,或许正在被逐步激活。”

“如果这真的是一种‘归元’仪式的启动条件……”艾米尔低声说道,“那我们是否已经触碰到了它的边缘?”

“是的。”李清点头,“但我们还缺少关键的一环??‘归元’仪式的具体步骤。”

“或许,答案就在壁画的细节之中。”张瑶翻阅着手中的资料,忽然停顿下来,“我在《太乙神数》的注释中发现了一段记载:‘辰归于子,命启于辰,七百载复,星归于原。此乃太乙归元之法,藏于星象之中,唯有智者得之。’”

“这段话……”李清皱眉,“它似乎在暗示,‘归元’仪式的真正方法,隐藏在星象图的某个细节里。”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壁画。”艾米尔立刻打开扫描设备,对第九窟的星象图进行更精细的扫描。

时间在紧张的研究中悄然流逝,洞窟内的灯光依旧昏黄,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电子设备混合的气息。终于,在凌晨时分,扫描结果显示出一组全新的符号。

“这是……”张瑶瞪大了眼睛,“这组符号,竟然与B17洞窟壁画中的密码排列方式相同!”

“而且,它们的位置非常特殊。”艾米尔迅速在电脑上输入指令,将新发现的符号与之前的密码进行比对,“它们位于星象图的中心点,仿佛是整个图案的核心。”

“这会不会是‘归元’仪式的启动符?”李清喃喃道,“古人是否留下了解码的方法?”

三人立刻开始查阅古籍,试图找到与这组符号相关的记载。终于,在一本《甘石星经》的残卷中,他们发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

“辰归于子,太乙归元,天地重开,万象更新。此乃星归之钥,藏于七宿之中。”

“七宿?”张瑶立刻翻阅手中的资料,“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七宿?”

“极有可能。”李清点头,“古人将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对应四季。”

“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七宿的排列方式……”艾米尔迅速在电脑上输入指令,将壁画中的星象与二十八宿进行比对。

几秒钟后,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惊人的结果。

“这……”张瑶瞪大了眼睛,“这组符号的排列,竟然与七宿的运行轨迹完全吻合!”

“也就是说,古人是用七宿的运行轨迹作为密码的关键?”李清低声说道,“他们将信息隐藏在星象之中,只有掌握七宿运行规律的人,才能解读出其中的含义。”

“这太不可思议了。”艾米尔惊叹道,“他们竟然能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创造出如此精密的密码系统。”

“古人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智慧。”李清缓缓说道,“他们用星象作为载体,将信息隐藏在时间的循环之中,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点,才能被解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张瑶问。

“我们需要找到这组密码的真正含义。”李清目光坚定,“它可能隐藏着古人留给我们的真正信息。”

三人立刻开始分析这组密码的排列方式,试图破解其中的含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洞窟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终于,在凌晨时分,艾米尔的电脑屏幕上跳出了一组新的字符。

“这是……”她瞪大了眼睛,“这是一段古文!”

李清和张瑶立刻凑过去,只见屏幕上显示出一行古老的文字:

“辰启庚子,命归于辰,七百载复,星归于原。天机不可泄,唯有智者得之。”

“这段话……”李清喃喃道,“它似乎在警告我们,不要轻易泄露这些信息。”

“是的。”张瑶点头,“古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些信息一旦落入错误的人手中,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他们才用如此复杂的方式隐藏它。”艾米尔补充道。

李清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些信息。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录,而是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但这把钥匙,也可能是毁灭的钥匙。”张瑶低声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去使用它。”李清目光坚定,“古人留下的信息,不是为了让我们去操控历史,而是为了让我们去理解历史,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洞窟内,灯光依旧微弱,但三人的目光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尽头,或许,就是历史的真相。

而时间,依旧在回响。

夜色深沉,敦煌的风沙依旧在洞窟外呼啸,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前的秘密。李清、张瑶与艾米尔三人站在壁画前,凝视着那组刚刚破解出的古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紧张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屏息等待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天机不可泄,唯有智者得之……”李清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眉头紧锁,“这不仅仅是一段密码的结尾,更像是某种警告。”

“警告我们什么?”艾米尔问,声音有些发颤。

“也许是警告我们,不要轻易使用这把钥匙。”张瑶缓缓说道,“古人用尽一切手段隐藏这段信息,说明他们深知它的力量,也深知它的危险。”

“那我们该如何抉择?”艾米尔环视两人,“我们已经找到了它,也解读了它。如果它真的能‘重启’历史,我们是该将它公之于众,还是……”

“不。”李清打断她,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这不仅仅是科学发现的问题,更涉及历史伦理。我们不能像小说里的主角一样,以为自己掌握了某种力量就能改变世界。历史不是实验场。”

“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这段信息就永远埋藏在这片壁画之下。”张瑶轻声说道,“我们是第一个真正理解它的人,难道不应该承担起某种责任吗?”

“责任?”李清苦笑,“是的,但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是谁?我们是否有资格决定历史的走向?”

沉默在洞窟中蔓延,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嗡鸣声在回荡。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模拟它的作用。”艾米尔忽然开口,“如果我们能通过现代天文学和历史数据,模拟出古人所说的‘归元’效应,就能验证它是否真的存在,而不是贸然进行某种仪式。”

“模拟?”李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你是说,用计算机建模,重现庚子年星象排列下的历史轨迹?”

“是的。”艾米尔点头,“我们可以将已知的历史事件与星象数据进行匹配,看看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周期性规律。如果‘归元’真的是一种历史调整机制,那么它应该会在数据中留下痕迹。”

“这个想法很好。”张瑶也兴奋起来,“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证明这种机制的可行性,那么我们就能在不干涉现实的情况下,验证古人的理论。”

“那就开始吧。”李清目光坚定,“我们必须在庚子年结束前,完成这个模型。”

三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张瑶负责整理历史数据,艾米尔负责编写建模程序,而李清则继续研究壁画与古籍,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时间在洞窟中悄然流逝,窗外的风沙仿佛从未停歇。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历史模型。

“看这个!”艾米尔忽然惊呼,“我发现了一组异常数据。”

李清与张瑶立刻凑过去,只见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时间点,与庚子年高度重合。

“这些时间点……”张瑶低声说道,“几乎每一个都对应着重大历史转折。”

“比如?”李清问。

“比如贞观之治的开启、安史之乱的爆发、靖康之耻的发生……”艾米尔指着屏幕,“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庚子年,或者与庚子年有极强的关联。”

“也就是说,庚子年确实是一个历史节点。”李清沉思道,“古人可能早就观察到了这种周期性变化,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去‘引导’它。”

“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真的可以被调整?”张瑶问。

“我们还不能下定论。”李清摇头,“但我们至少可以确认,古人确实掌握了一种方法,试图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对历史施加影响。”

“那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深入?”艾米尔问。

“当然。”李清目光坚定,“但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我们不是在做一场简单的学术研究,而是在触碰历史的边界。”

“边界?”张瑶皱眉,“你是说,我们可能会触及某种……禁忌?”

“也许。”李清缓缓说道,“古人留下的信息,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去理解历史,而是为了让我们去敬畏历史。”

洞窟内再次陷入沉默。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艾米尔问。

“继续研究。”李清说道,“但我们要设立一个底线:除非我们能完全理解‘归元’仪式的后果,否则绝不尝试任何实际操作。”

“我同意。”张瑶点头。

“我也同意。”艾米尔说。

三人重新投入研究,时间在他们的指尖流逝。终于,在庚子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模型完成了最终的构建。

屏幕上,一组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每当庚子年到来,历史都会出现一次剧烈的波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进行某种调整。

“这……”艾米尔瞪大了眼睛,“这简直就像是历史在自我修复。”

“不是修复。”李清低声说道,“而是调整。古人可能并不是在试图‘重启’历史,而是在试图让历史回到某个更稳定的轨道。”

“所以,他们不是在改变历史,而是在引导历史。”张瑶喃喃道。

“这或许就是‘归元’的真正含义。”李清缓缓说道,“它不是一种控制历史的工具,而是一种理解历史的智慧。”

洞窟内,风沙依旧在呼啸,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前的秘密。而三人站在壁画前,凝视着那段古文,心中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敬畏。

“我们该走了。”张瑶轻声说道,“庚子年就要结束了。”

“是的。”李清点头,“但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答案是什么?”艾米尔问。

“历史的真相,不是去改变它,而是去理解它。”李清缓缓说道,“古人留下的,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责任。”

三人收拾好设备,走出了第九窟。夜色深沉,敦煌的星空依旧璀璨,仿佛从未改变。

但他们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历史的真相,已经悄然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

而时间,依旧在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