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62章 改变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262章 改变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02:15:44 来源:源1

第262章改变(第1/2页)

劳保司的人找了人过来,一共十个男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

古人的长衫,想要定下规格很难,因为结构太复杂,短一些长一些都别扭。

赵清虎考虑到了这一点,直接把裤子、褂子弄了出来,直接分成上衣、下衣,内衣也改了改。

他也是有私心的。

之前在绿竹村,把头发剃了,虽然不是光头,可来了京城后也挺另类的。

虽说没有御史出面弹劾他衣冠不整,可赵清虎也不想成为异类。

所以,改变要从自己能掌控的地方开始。

煤矿,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了褂子、裤子,你穿上后,要不要理个发,剃个头?

什么马配什么鞍,穿上了现代化的衣裤,你能不剪剪头发?

实在不行,到时候自己也穿上新衣服,去矿场走一走,逛一逛。

天天下矿挖煤的矿工,赵清虎不相信,他们还有时间打理头发。

剪短发的人多了,而且有工人身份加持,很快就会形成时尚。

大势之下,就不信,那些老学究敢出来嚼舌根。

即便有,也不会只针对他赵清虎一个人。

和光同尘,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煤炭商会的事情,赵清虎前前后后忙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终于,房山煤矿改造完成,另外四座属于直隶区域内的,也投入了使用。

有句话,赵清虎不得不说,那就是南王是真的敢想敢干。

见木轨在矿场上十分好用,他直接拍板,从房山修了一条木轨直奔通州码头,而且还是双向的。

全程一百多里啊,可把那些木工累得够呛啊。

忙完了第一波,煤炭书院修建好了,总会这里,数百名员工到齐,一切都有条不紊走上了正轨,赵清虎就开始摸鱼了。

顾凌轩,成了他的代言人,每天去商会总部点卯。

他自己则是把工作重点转移了。

工部,这个聚集了大渊皇朝,最顶级工匠的地方,赵清虎成了这里的常客。

郑师傅师兄弟几个,原本只是帮着赵清虎来京城改造宅子,修建庄子的。

没想到,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木轨、滑轮车、火炕、水泥、滑轮组,凭借这些手艺,他们成了工部的工匠,被朝廷征召了。

“赵大人,您躲开点,马上就开炉了,铁汁要流出来。”站在高炉前,一个铁匠提醒了一句。

赵清虎点头,往后退了几步。

工部掌握的冶铁锻钢技术,在赵清虎看来很原始。

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捶打来提纯铁,千锤百炼才能得到钢,效率低下,产量很低。

赵清虎知道高炉炼钢,但是,焦炭这东西真的不好弄。

需要隔绝空气加热一天时间,把煤炭的温度上升到一千度,才有可能得到焦炭。

而且,不能让大量空气进入,否则直接就会烧成灰,搞不好还会爆炸呢。

没有焦炭,高炉炼铁根本不可能。

而且,高炉炼铁出来的铁汁杂质太多,同样需要锻打。

赵清虎想到了转炉、鼓风吹氧。

工部的人虽然任由他折腾,但是,光靠人工还是有些困难。

以目前大渊皇朝的冶炼技术,想要大规模炼铁炼钢,难啊!

窑口打开,里面滚烫如火的铁汁流淌了出来,很快就灌满了一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2章改变(第2/2页)

“这---”

几个工匠瞪大了眼珠子,这出铁量,比之前的高太多了。

高炉炼铁,这么霸道?

不明觉厉,赵清虎提供的高炉炼铁办法,炼制出来的铁汁,可比他们老办法好太多。

“赵大人,这出铁也太快了。”一个蓝袍子官员开口道。

赵清虎却皱了皱眉,“这才哪到哪。”

又不是能直接变成钢的,第一道的铁汁,里面杂质很多,还有大量碳,需要不停捶打才能提升纯度。

铁汁倒入模具,冷却后,很快就成了一块块带着斑点的铁块。

“快,加快锻打速度。”

“赵大人,这撞锤能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工部内,可没有河流,赵清虎也不能凭空造一个河流出来。

所以,他用了转轮,利用牲口拉扯转轮提供动力,再用轴承、杠杆,把牲口力量转化为撞锤的锤击力量。

一头牛拉动,那撞锤的撞击捶打速度也不慢。

鞭子甩动,老牛开始拉动转轮。

很快,撞锤就开始捶打,力量虽然有限,可用来捶打铁块也足够了。

铁块被锤击,杂质快速被捶打下来,冷却后再次塞进炉火内加热,如此反复,才能百炼成钢。

“对了,鼓风机怎么样了,木匠他们还没研制出来?”

“出来了,风也很大,就是赵大人你提到的转炉,有点困难。”

按照赵清虎的设计,把铁汁灌入转炉,不停转动,搅动里面的铁汁,在冷却前,将大量空气吹进铁汁中,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借此来提纯铁块。

“算了,再等等吧。”

“对了,那些煤渣别扔了,收集起来,这可是天然的水泥原材料。”

土法水泥,郑师傅他们早就鼓捣出来了。

赵清虎现在需要的是钢筋,所以,必须把钢材冶炼出来,而且要大量的钢材。

他打算建造一座真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一旦成功,至少京城这里的大马路就能彻底改造。

想致富,先修路。

铁路整不出来,蒸汽火车还遥遥无期,弄些大马路,再去安南把橡胶树找到,弄些橡胶轮胎出来,便能大大提升运输效率。

古代的运输水平,着实是让人不忍直视。

一百石粮食,从江南运送到京城,路上的消耗至少都是三成。

人吃马嚼,损耗太严重。

即便是走漕运,路上的损耗也不少。

特别是京城往北边,往西边运送,消耗更严重。

这两条路,可没有水路可以走。

而大渊朝,选择定都幽州,就是元大都,也是后来的北京,距离江南这财富中心太远了。

政治中心,远离财富中心,很快就会演变成明末的窘境,朝廷收不上税赋,江南偏安一隅,国终不国。

算算年岁,自己如今都四十一了,即便古人寿命不长,可活上七十不算奢求吧?

未来三十年,赵清虎可不希望大渊朝出现社稷倾覆之危。

自己的儿子、孙子不少,也要给他们谋划谋划啊。

都穿越到了平行世界,能不开启大航海时代?能不给炎黄子孙,谋求五百年独霸蓝星的福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