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72章 兔崽子就是嘴快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272章 兔崽子就是嘴快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02:15:44 来源:源1

第272章兔崽子就是嘴快(第1/2页)

“粮种?”

宏丰帝一脸疑惑,细细查看了地上的土豆、红薯。

这东西是粮种?怎么看怎么不像,朕活了几十年,怎么从来没见过?

“赵爱卿?”

“陛下,这的确是粮种。这是土豆、这是红薯,是高产粮种。”

宏丰帝一愣,粮种,高产?

高产粮种?这就是赵清虎之前提到的高产粮种?

“爱卿,这---”

“陛下,是土豆、红薯。”

“亩产如何?”

“至少两千斤吧!”

红薯、土豆这东西,一亩地三四千斤轻轻松松,赵清虎怕把宏丰帝吓到,给了个中不溜的数据。

“爹,我问过了,那些农户说,这土豆、红薯很好种,一亩地三四千斤没问题。”

三郎撇了撇嘴,自家老爹啥都不懂,瞎说一通。

他都打听过了,这两种粮种,亩产很高。

宏丰帝瞪大了眼珠子,下意识看向了赵清虎,农事的事情,他只信任赵清虎。

赵清虎狠狠瞪了一眼三郎,兔崽子,嘴巴就是快。

“陛下,种的好的话,三四千也不是问题。”

“爹---”

“你闭嘴。”

喝退了三郎,赵清虎这才对宏丰帝道:“陛下,这土豆、红薯的确是高产粮种,只是保存没有小麦、稻谷容易,即便是北方,冬天寒冷,保存到来年春天已经是极限了。”

做成红薯粉,土豆粉,倒是可以多保存一段时间。

赵清虎记得,印第安人有一种原始的保存土豆的办法,把土豆揉搓踩踏,让里面的纤维破裂,晒成半干,可以保存两三年。

这种办法可以推广,若是能保存上两三年。

种上一亩地土豆,收两三千斤,足够养活一家人。

“如此高产的粮种,无怪乎,赵爱卿会提议建立粮仓,托底粮价,这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

宏丰帝不愧是御极几十年的皇帝陛下,很快就意识到了很多问题。

“陛下,请!”

引着宏丰帝入了山庄大厅,杜真很快就带着人,把一株荔枝树抬了上来。

只是,对比粮种,宏丰帝对荔枝树的兴趣已经不大。

“爱卿啊,咱们还是说说那土豆跟红薯吧。”

“陛下,东坡居士有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边吃边聊。”

“也好!”

孙公公亲自动手,从荔枝树上摘下来荔枝。

赵清虎也没藏着掖着,原本他是打算在暖棚内种植好了,有了确切的亩产数据,再上报朝廷。

如今让宏丰帝碰到了,自然没必要隐瞒。

不管是土豆还是红薯,都是能大面积推广的。

特别是西北、辽东,还有云贵川的山地,都能种植。

若是有玉米就更好了,这东西耐旱。

虽然亩产没有土豆、红薯高,可一些常年干旱少雨的地方,十分适合种植。

宏丰帝听了赵清虎的介绍,激动难耐。

盛世,他大渊朝的盛世终于要来了。

小冰河期虽然恐怖,但是,有了这些高产粮种,一旦全面推广,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升。

至于赵清虎说的,吃多了红薯不仅放屁多,而且还烧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2章兔崽子就是嘴快(第2/2页)

都要饿死了,谁在乎这个?

这土豆、红薯好歹是粮食,总比树皮、观音土好吧?

吃了荔枝,赵清虎准备在暖棚内直接育种。

宏丰帝来了兴趣,也要跟着。

赵清虎没种过土豆,不过,育种他还是懂得。

红薯他种过,育种红薯也会。

直接用堆肥的肥料,混合草木灰,堆积在一起,成为一个肥堆,再把红薯一根根插上去,铺上一层稻草就行。

至于三郎带回来的红薯藤,赵清虎也没浪费,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扦插重新生根发芽,他还是种植在了暖棚内。

宏丰帝虽然每年也会做做样子,春耕的时候,扶一扶犁,可是真正的农事他一点不懂。

看着赵清虎,指挥几个老农干活,感觉十分新奇。

“红薯生长期长,一般三四个月才能成熟,暖棚内要保持温度,别给冻死了。土豆生长期短,两三个月就能收获。”

算算时间,若是暖棚内能一直保持温度适宜,年前土豆就能挖一批出来,红薯亦然,只要结了果子,没长成熟又不是不能吃。

玻璃工坊内,每天的玻璃产量不小。

赵清虎是为了给南王他们时间,才没有把玻璃大量释放出去。

也只有大渊皇家银行总部的四层楼建筑,才用上了玻璃,其他地方都没换呢。

不得不说,看着那四层建筑上,通透的玻璃,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都不得不赞一句,不愧是大渊皇朝第一银库,就是奢华,竟然用琉璃当窗户。

赵清虎还要留在庄子上几天时间,等到土豆、红薯都育苗成功后再回京城。

宏丰帝也想留下,可孙公公提醒了,还有政务要处理呢。

无奈,宏丰帝带着一箩筐荔枝回去了。

荔枝摘下来,三天就要变味,赵清虎倒是在暖棚内,能吃上半个月新鲜的。

------

李成府邸内,几个盐会的人,一个个臊眉耷眼。

“右相提到了大渊皇家银行,还特意叮嘱我要关注,这其中是否有深意?”

在右相府邸,碰了一个软钉子,李成回到自家府邸,细细回味右相的话语,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大渊皇家银行?”

“没什么奇特之处,无非是皇家自己开的钱庄!”

“他们铸造了金币、银币,还能办理存储业务,听说存银子有利息,一百两银子,一年的利息是五钱银子。”

百分之零点五的利息,低的可怕。

但是,对比存钱在钱庄,还需要付钱,大渊皇家银行给存储用户利息,的确是破天荒第一次。

李成皱眉,给储户利息?

那皇家银行如何盈利?

“不对劲,皇家银行给储户利息,那他们如何盈利?”

“皇家银行有借贷业务。”

“什么?”

李成猛然站了起来,借贷?

皇家要做借贷?

“坏了,坏了,皇上要动刀子了。”

借贷啊,只要是读书人,谁不知道,当初王安石变法,重点就是民间借贷。

而他们,靠着借贷,兼并土地,多少年了啊?

一旦荒年,谁家土地不要多上几百上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