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31章 陛下,您收了妙玉吧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231章 陛下,您收了妙玉吧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2 02:06:25 来源:源1

第231章陛下,您收了妙玉吧

戴权恭声回答道:「禀娘娘,是原先伺候胡太后的贴身小太监,已经被打死了。」

贾元春点点头,继续问道,

「胡氏的这些疯话,还有谁知道?」

戴权回答道:「回娘娘话,除了慈宁宫里的人,外间无人知晓。」

贾元春起的眉头,始终没有松开。

「你确定?」

被贾元春这麽一问,戴权也有点不自信了。

虽说慈宁宫里的这些太监宫女,都是靠得住的心腹之人,但人心隔肚皮,难保有人会不经意间说漏了嘴。

比如与人吃酒,醉了之后吹牛,比如说梦话被人听见了等等等等。

再加上慈宁宫里这麽多人,每天来送膳食物品之人,却都不是慈宁宫里的人,难保不会被人无意间听了去。

若是如此的话,只怕在慈宁宫之外,胡太后的这些疯话,也有人知晓了。

看着戴权那张老脸变颜变色,贾元春想了想说道。

「陛下圣德不容有损,你知道该怎麽办了吧?」

戴权语气恭顺的说道:「娘娘放心,老奴这就命人去查,若是有人敢瞎胡说,老奴会处理掉他们的。」

贾元春点了点头,似乎还不太满意,想了想说道。

「让胡氏闭嘴吧,陛下的圣德,陛下的清誉,岂容她如此玷污!」

说罢,贾元春又意识到似乎不太妥当,便又接着说道。

「戴大档,你还是先去陛下那里请旨意,然后再遵旨执行吧!」

戴权摇了摇头,语气却变得更加恭敬了几分。

「回娘娘话,此事毋需请旨,陛下吩咐过老奴,后宫之事,皆由娘娘一言而决。」

贾元春闻言一愣,旋即一种巨大的幸福感袭上心头,让贾元春如痴如醉,让她的身子发酥发软,险些站立不住。

「陛下......陛下......」贾元春眼神迷醉,喃喃自语着。

她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在皇极殿册封她为贤贵妃之时,李崇与她说的那句话。

「汝为众妃之首,当贤良淑德,以为众妃表率。」

其中的这句汝为众妃之首,到底是什麽意思,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了。

过了好一会,幸福感爆棚的贾元春,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她看着空荡荡的慈宁宫,蛾眉微,问道。

「前面如此闹哄哄的,太子妃听不到吗?为何也不见她出来瞧瞧呢?

1

戴权恭声回话:「启禀娘娘,太子妃在慈宁宫后园结庐而居,离此处尚远,

故而前面闹成这样,太子妃那边,也是听不到的。」

「结庐而居!?」

贾元春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

太子妃张嫣立誓为太子守丧,看来不是一句虚言啊!

她是真的结庐而居,真的睡草席,枕土块,恪守妻子为丈夫守丧之礼,并打算终生如此。

可是这寒冬腊月的,不住在温暖如春的大殿之中,反而住在四处漏风的草庐里,太子妃那般娇弱的身子,可怎麽支撑得住呢?

若是受了风寒,若是生病了,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许是瞧出了贾元春的担忧,戴权耐心解释道。

「请娘娘放心,工匠们为太子妃搭建草庐之时,陛下便已经有过吩咐,草庐是特制的,保暖性还算尚可,地下也烧着火龙,虽说不如殿内暖和,但也还勉强过得去。」

「陛下这麽做,太子妃会答应?」

说到这里,戴权也有些笑了。

「太子妃自然不答应,毕竟严格按照守丧之礼,陛下这麽做是不合适的,当时陛下和太子妃大吵了一架,陛下与太子妃说,」

说到这里,戴权学着李崇的口气,说道。

「在朕的宫里,草庐便是这麽个结法,守丧便是这麽个守法,嫂嫂你若是愿意守,你便守,嫂嫂你若是不愿意,连你每日里穿着丧服,为太子哥哥继续守丧,朕都不答应。」

学完李崇的这番话,戴权继续说道,

「见陛下态度如此强硬,太子妃没法子,只好勉强答应了。」

贾元春听完温婉一笑,心说还是陛下有办法,若是陛下能让太子妃不守这个丧,那便皆大欢喜了。

接着,戴权在前引路,贾元春来至慈宁宫后园,抬目远望,果然瞧见园子里搭建了一座草庐。

来至草庐近前,戴权正准备让小太监上前通传,不料却被贾元春挥手制止。

只因她听到草庐里,有人正在与太子妃说话,是一个声音极为悦耳的女子。

「妙玉,我请陛下为你建的佛堂已经工,你这个槛外之人,不在佛堂里礼佛修行,为何要在我这个槛内人的草庐之中,如此的苦苦纠缠呢?」

「我是槛外人不假,但你却未必是槛内人啊!你为太子守丧,立誓终生不饮酒,不食荤腥,顿顿以稀粥为食,不出门会见亲友,不听戏听曲儿,就连沐浴世不行,每日里只是以锦帕擦洗身子,

如此看来,你反而更像是一个出家苦修之人,倒显得我尘心未尽,尘缘未了,六根不净,不洁不空,不像是个出家人。

太子妃你在长安之时,我妙玉也在长安,太子妃你来京城之后,师傅也带了我来至京城,而现在太子妃你在这里,我妙玉便也在这里,

这是你我的缘法,也是我与这间草庐的缘法,我佛有云:万法皆空,唯缘不空,缘起性空,万法皆因,我随缘而至,便是在修行了。」

贾元春低声问道:「这妙玉是谁?」

戴权也压低声音回答道。

「妙玉乃苏州人士,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听说自小便体弱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后来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身子这才大好了,所以带发修行至今,

后来她文随师父去了长安,乃太子妃之旧时好友,听说几年前,太子妃还在长安之时,便与妙玉熟识,后来太子妃入宫,妙玉也随了她师傅来至京城,在西门外牟尼院安身,

不巧去年冬天,她师父圆寂,她安葬了师父,便无处容身,又听说太子妃立誓为太子终生守丧,便请旨进宫来陪伴太子妃,

陛下也允了,为其在太子东宫新建了一座佛堂,不料她并未入住佛堂,而是跟看太子妃来了慈宁宫,也在这座草庐之中修行。」

贾元春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麽,不管这妙玉是不是一个正经出家人,有她陪着太子妃,总比太子妃长伴枯灯,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好。

见贾元春不再问什麽,戴权这才让小太监过去通传,不一会,身着丧服的太子妃张嫣便和妙玉,二人联袂出了草庐迎接贾元春。

只见这妙玉头带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拦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尾念珠,跟在太子妃身后,走路左扭右扭,好似风摆杨柳,怎麽看也不像是个出家修行之人。

贾元春,张嫣,妙玉,三位女子彼此见礼之后,张嫣本要请贾元春去殿内叙茶,不料却被贾元春笑着拦下了。

「嫂子为太子守丧,平日里住在这草庐之中,怎好因为我来了,便改了规矩,再说了,这草庐甚为雅致,在这里烹茶叙谈,倒也不失为一桩雅事。」

张嫣无奈,只好请了贾元春入内。

进了这座草庐,果如戴权所言,虽不如寝殿暖和,但也不算寒冷,勉强是能住人的。

草庐之内,设有两张床榻,榻上皆铺设草席,被褥等物。

其中一张榻上,原本摆放枕头的地方,却没有枕头,而是放着一个用泥土夯制的土块,以为枕头之用。

贾元春不用猜也知道,这张榻必然是太子妃张嫣的了。

除了两张床榻,草庐之内另有一些桌椅儿案,桌案上放看些佛经,笔墨纸硕等物,给这座草庐增添了几分书墨香气。

贾元春,张嫣,妙玉,三位女子分宾主落座,伺候张嫣的宫女连忙上茶。

张嫣为太子守丧,自然不会喝什麽上好的名茶,故而茶盏里乃是极为便宜的粗茶。

就连这茶盏,也是粗陶所制,贾元春那葱段般的小手捧着茶盏,只觉十分手。

贾元春抿了一口,只觉苦涩难当,再细细一品,回味却是甘甜的。

贾元春手执茶盏,细细思量,只怕这等粗茶,太子妃平日里也是不喝的。

唉,太子妃与太子夫妻情深,固然是一桩美谈,但终生守丧,大好青春年华,就此白白蹉跎,这又是何苦呢?

若是太子在天有灵,只怕也不会愿意看到,太子妃如此折磨自己吧?

贾元春心里这麽想着,嘴上却什麽都没有说,只因她心里明白,这番道理张嫣自然也是明白的。

而且这些话不用她来说,这些年已经有人与张嫣说了无数遍,但张嫣都不为所动。

既然劝不动,她索性便也不劝了,时常来看看她,照顾其生活起居便行了,

至于其他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想至此处,贾元春檀口微张,又抿了一小口茶。

「嫂子,你这茶倒是不错。」

张嫣看了眼贾元春,又警了眼妙玉,这才慢悠悠的说道。

「不是茶好,乃是水好,这水乃是......

说到这里,张嫣欲言又止,又警了眼妙玉,意思是这水是你的,还是由你来说吧!

妙玉见状,只好接过话茬,继续说道。

「启禀娘娘,这是五年前,我和师父收着梅花上的雪水,共得了一花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也一起带到京城,前日方才开启,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

贾元春点了点头,笑道。

「如此说来,我倒是个有口福的,托了嫂子的福,这才饮了这般好水,品了这般好茶。」

接着,贾元春又赞叹了几句,这才仔细打量起了妙玉。

只见她长挑身材,生得娜窈窕,黛眉如画,眼含秋水,容华若玉,好似山中清泉,清冷而美艳。

再细瞧其行动举止,飘逸大方,宛若仙子下凡,怎麽看都不像是一个出家修行之人。

贾元春心有所动,思量着这妙玉与太子妃关系匪浅,若想劝说太子妃不再为太子守丧,只怕最终还是要落在这妙玉身上。

再加上她身材如此娜,容貌又如此的天香国色,刚刚与她叙谈一番,也是个见识不凡之人,真真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如此一位绝代佳人,出家修行,每日里礼佛诵经,岂不是暴天物吗?

若是让陛下收了这妙玉,若是让妙玉去伺候陛下,岂不是既得了美人,又给劝说太子妃之事,平添了几分助力。

只是这妙玉到底是自幼出家,也不知道向佛之心是否坚定,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反正她人在宫中,自己有的是工夫筹谋此事。

想至此处,贾元春看着妙玉,不由得唇角含笑,露出几分姨母笑。

「妙玉师父,我也常读佛经的,尤其是《金刚经》,每日都会读上一会,每一次诵读,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全新感悟妙玉师父若有闲暇,不妨来我的长春宫坐坐,我读经之时若有不解之处,也正好向妙玉师父请教。」

贾元春这话,说的冠冕堂皇,毫无破绽,妙玉自然不疑有他,首微点便答应了。

随后,贾元春又与张嫣,妙玉品了会子茶,说了会子话,这才起身告辞了。

再说张嫣,见贾元春前来,心里便猜度着,定然是皇帝让贾元春前来,劝说自己莫要如此折磨自己,莫要再为太子守丧了。

结果从始至终,贾元春劝说她的话,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反倒把张嫣给整得有点不会了。

她起身送贾元春之时,一直在观察着贾元春的神色表情,还是看不出任何端倪。

难道说,贾元春今儿来慈宁宫,并不是来劝说她的,我粹只是娌之间串串门,聊聊闲篇口?

且说贾元春离了慈宁宫,既不去裂清宫,也不回自己的长春宫,而是去了李崇日常处理政务的武英殿。

这会武英殿之内并无朝臣,故而贾元春毋需通报,便直接走了进去。

甫一踏入殿门,贾元春便看向御座上的李崇,娇声笑道。

「陛,劝说太子妃,臣妾有法子了。」

正在批阅摺子的李崇,闻言毫是一惊,继而大喜过望。

他三两步走玉阶,扶起正欲行礼的贾元春,将她一把揽入怀中,满脸期待的看着她。

「有什麽法子,快说。」

贾元春依偎在李崇怀里,柔声说道。

「陛瓷,请您收了妙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