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84章 周文仁高中解元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284章 周文仁高中解元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4 02:41:50 来源:源1

第284章周文仁高中解元

浙江秋闱发生科举舞弊,而且还是窝案。

对此,李崇和朝中一众大佬早有预料,故而才能在贾政刚刚查清案由,李崇派去宣旨的太监便早早的等在那里了。

而其他东南各省也大差不差,李崇派去宣旨的太监,以及史手下的军卒,也早就在东南各省恭候多时了。

李崇如此的大动干戈,其用意显然不是只针对今年的科举舞弊案。

除了那些前往东南各省宣旨的太监,朝中更是派出了无数能官干吏,开启封存的旧年考卷,倒查过去三十年,东南各省的科举舞弊诸事。

凡是滥等充数之人,尤其是那些东南世家子弟,哪怕是考中了进士,哪怕是已经为官多年,也统统予以罢黜。

而牵涉其中的官员,不管是谁,也不管现在当多大的官,也全部一撸到底,或是下狱,或是流放,或是处死。

当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之中,肯定会有所扩大化的,毕竟李崇此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东南世家在朝野各方的政治影响力。

哪怕这些人有真才实学,哪怕这些人并无科举舞弊诸事,但这些人出身东南世家,便是他们的原罪。

退一万步来讲,这些人的父母家人,亲戚朋友,好友故旧,全都被皇帝给杀了。

如果你是皇帝,你还敢相信他们的忠心,还敢继续让他们当官吗?

在这一波清除东南世家在朝中官员的风波中,就连东南世家在朝中的代表人物,前任礼部尚书,现在的东南安抚使徐少湖,也差点被一波带走。

最后还是李崇特下恩旨,说徐少湖多有功劳,这才保全了他,让他继续挂兵部尚书衔,继续担任东南安抚使一职,继续配合东南剿抚使史,继续安抚东南各地人心。

只不过这一次,徐少湖要安抚的重点,已经不再是那些东南世家,而是东南各地的寒门子弟和那些普通老百姓。

免得他们被人故意带节奏,傻了吧唧的和朝廷作对。

至于那些东南世家,已经被史杀得十不存一,侥幸存活的东南大族,一个个也若寒蝉,乖巧如羊,已经没有必要再行安抚了。

而李崇之所以保下徐少湖,什麽徐少湖有功亦有劳,这些表面上的理由,其实都是扯淡。

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制衡其他文官势力,让朝中各方势力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再说了,李崇打击的是东南世家,但东南各省的那些寒门子弟,李崇还是要拉拢并予以重用的大乾官场拉帮结派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家族,师门为纽带,而另一种,则充满了地域特点。

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那些东南各省的寒门子弟,对徐少湖这位出身东南的文官大佬,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为了拉拢并重用这些东南各省的寒门子弟,为了让他们制衡两京一十三省,其他地方的文官势力,徐少湖这个人,李崇还是要保住的。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

皇帝大肆清洗出身东南世家的各级官员,内阁首辅李守中以及其他文官大佬们,一个个表现得极为配合,而且主观能动性极高。

毕竟那些出身东南世家的官员下去了,空出来那麽多官位,皇帝李崇的亲信,以及前几届的天子门生拿大头,他们这些人的门生故吏,也能跟着分润不少好处。

其实严格来说,像东南各省这种小规模的科举舞弊,大乾两京一十三省,差不多都有此种弊病。

只是现如今,李崇的重心是打压东南大族,以及他们在朝中以及地方上的各级官员,故而不宜扩大化。

毕竟李崇此时还要拉拢其他各地大族,与他们联手一起打压东南世家大族,

至于以后,等那些寒门子弟,等李崇的天子门生成长起来之后,要不要对所有的世家大族开刀,那就要看李崇的心情如何,以及那些世家大族是否乖巧听话了。

这一切,说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具体执行起来,却无比复杂,而且耗时极长。

别的不说,单说调阅各省三十年来的考卷,并逐一甄别审核,便是一项极为繁杂且浩大的工程,没有个一年以上的时间,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故而此时的东南各省,史等勋贵负责剿灭残馀倭寇,而那些文官们,则负责清理三十年来的科举舞弊旧案,并藉此为由,逐一清除东南世家在朝廷,以及各地的官员。

而此间诸事,便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再说回浙江杭州,贾政将兰其修等人,交给谢鲸他们审问之后,便不再理会此事,而是奏请皇帝同意之后,带着礼部主事邬其道,以及其他礼部官员,重新审阅此次秋闹的考卷。

此次秋闱先是延后一月,放榜日期又因科场舞弊案再一次延后,为了避免考生们群情激愤,在误会之下发生什麽骚乱。

故而贾政在请旨之后,于第一时间将此次科场舞弊一案的始末,在贡院门前张贴告示公布于众。

贾政此举果然立竿见影,那些原本不安,甚至是心怀怨愤,打算到巡抚衙门,总督衙门去请愿的考生们,在看到那张告示之后,一个个便都偃旗息鼓了,回去耐心等着放榜的那一天。

与此同时,这些考生们,以及全杭州府的老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周文仁此人。

知道了杭州名儒季伯晓,因为十三年前的一场旧怨,十几年来一直在打压周文仁,阻挠他中举的事情。

他们也知道了,此次乡试之中,季伯晓的门生,淳安知县兰其修故技重施,将周文仁的考卷刷下去的事情。

故而,此时的杭州城,周文仁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时间风头无两。

很多人都言之凿凿的说,周文仁此次是必中的,甚至是高中头名解元,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周文仁这次若还是考不中举人,官府张贴的那张告示里,便不会专门提到他与季伯晓之间的陈年恩怨。

更有赌坊开出赌盘,赌周文仁能不能中举,能不能高中头名解元。

除此之外,每日里前来客栈,拜会周文仁的学子不知凡几。

更有一些待字闺中的女子,听说周文仁生得仪表堂堂,至今尚未娶亲,便央求了父母,给周文仁送来请帖,邀请他去家中一叙。

有些性情急躁的,亦或者为人奔放的,还有那些青楼女子,甚至堵在客栈门口,只是为了一睹周文仁的风采。

凡此种种,吓得周文仁躲在客栈之中,连门都不敢出。

好在有贾环资助的那几张银票,周文仁躲在客栈里,倒也不愁吃喝,耐心等着放榜那天便是了五日之后,也即是十月初三,终于到了秋闱放榜的日子。

只因秋闱是八月初六开始,八月末放榜,此时正是桂花飘香时节,故而秋闱放榜,又被称为桂榜,或者是蕊榜。

而此次秋闱延后了一个月,是九月初六才开始的,而阅卷之时,又发生了科举舞弊窝案,自然又耽误了一些时日。

故而此次秋闱放榜,虽然还是沿用惯例,继续称之为桂榜,但桂花早已经谢了。

有一说一,这桂榜多少是有些名不副实的,但并不影响那些考生,以及杭州府上上下下的热情。

放榜这一日,贡院门前挤满了前来看榜的秀才,以及看热闹的百姓。

而在沿街阁楼之上,更有无数佳丽躲在窗户之后,一个个用团扇遮住了面部,彼此说说笑笑,

低头探望着贡院门前的那些秀才们。

这些女子纷纷低声讨论着,哪一个秀才身形高大,气宇不凡,哪一个秀才生得极为俊俏,也不知道娶妻了没有?

当然,她们今儿主要是来看周文仁的。

毕竟这些日子以来,周文仁一直躲在客栈之中,使得她们无缘得见。

而今日秋闱放榜,周文仁再沉得住气,总不会不来吧?

也正是在这万众瞩目的当口,周文仁还是穿着他那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儒生长袍,迤迤然来至责院门前。

此时的周文仁,看起来面色如常,似乎波澜不惊,可他的内心深处,却早已经翻江倒海,心绪难以平复了。

他苦苦熬了十几年,若是此次秋闱,他还是不能中举,那他可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玉娘,

如何面对那些帮助过他的街坊四邻,更不知道又该如何面对他自己了。

周文仁一出现在贡院门前,顿时引发了一场喧闹。

那些认识他的学子,以及绍兴籍的学子,纷纷过来与其寒暄叙谈。

而更多的人,则是远远的看着周文仁,对其指指点点,也不知道在说些什麽。

至于那些沿街阁楼之上的女子们,她们看见了周文仁,一个个不由得双眼放光。

甚至有人俏脸绯红,眉目含情,痴痴的望着周文仁,就连嫁给周文仁之后,生几个孩子,孩子要取什麽名,她们都一一想好了。

有一说一,单以容貌卖相而论,周文仁无疑是极好的,毕竟他若不是个大帅哥,胡玉娘也不可能与他偷吃禁果,并怀有身孕不是。

便在此时,只见一直紧闭着的贡院大门徐徐打开,从里面走出来几名吏员衙役,他们手里捧着好几张颜色明黄的大纸,以及张贴大纸的刷子,浆糊等物。

这几张黄颜色的大纸,便是桂榜了,又因其为黄色,故而又称金榜。

所谓金榜题名,便是由此而来,

在那几名吏员衙役张贴金榜之时,心怀志忑的周文仁,也跟随众人凑了上去。

便在此时,两名吏员来至周文仁面前,朝他长揖到地,满脸堆笑的说道。

「周老爷,您不用去看榜了,恭喜周老爷,贺喜周老爷,您高中头名解元啦!」

周文仁闻言先是一愣,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两名吏员。

旋即,他眼圈一红,滚下两行泪来。

「中了,我中了!玉娘,我中举人了,我中头名解元了!」

周文仁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又哭又笑,整个人好似疯了一般。

可那两名吏员,以及在场的学子百姓,还有那些沿街阁楼上的女子,却没有一个人笑话周文仁。

毕竟周文仁被季伯晓打压了十几年,接连四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

周文仁心中的苦楚,以及他此时的狂喜,大家不说是感同身受吧,至少也是能理解一二的。

过了好一会,周文仁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而那些考生,尤其是绍兴籍的考生,则纷纷过来向周文仁道喜。

至于那些沿街阁楼上的女子,则一个个急不可耐,甚至有人下了楼,拎着裙摆来至当街,不顾男女大防,朝周文仁涌来。

毕竟绍兴才子周文仁,和头名解元周文仁,在这些女子眼中,其金龟婿的含金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那两名更员满脸堆笑的说道。

「周老爷,请随小人进去吧,贾大人说是要见见您,这会儿还在大堂上等着您呢!」

周文仁当然知道,吏员口中所说的贾大人,便是此次秋闱的主考官,也即是他的座师贾政。

他更知道,若不是贾政,他这次秋闱也会和前几次一样,被人给刷下来,再一次名落孙山。

毫不夸张的说,贾政对他的再造之恩,与父母的生养之恩比起来,也不湟多让。

周文仁先是朝那些前来道喜的考生们,一一拱手致谢,然后才深吸一口气,跟着那两名吏员,

进了贡院,来至大堂之上。

且说贾政,安排吏员前去张贴桂榜之后,便坐在大堂上等着周文仁。

对周文仁此人,贾政心中难免有些好奇。

被季伯晓等人一连打压了十几年,此人竟然没有颓丧,更没有崩溃,依旧不屈不挠,矢志不渝的考科举,一门心思的求上进。

单论这份坚韧不拔的心志,贾政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佩服来。

想到这里,贾政好没来由,又想起了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宝玉。

贾政长叹一声,心说宝玉的心志,但凡有周文仁的一成,也不至于到了现在,还是那样一副巅预模样。

便在此时,周文仁跟着两名吏员,来至大堂之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贾政连连叩头。

周文仁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道。

「恩师再造之恩,学生永世不忘!」

面对周文仁的大礼跪拜,贾政极为坦然的接受了。

毕竟周文仁说的没错,他对周文仁的恩情,确实堪称再造。

接着,贾政起身,亲自扶起周文仁,上上下下好一阵打量。

这一看不要紧,贾政也有些愣住了。

这不是那日在城门口,环儿赠其银票的那位穷酸秀才吗?

难道说,环儿不仅人出息了,还有识人之能吗?

要不然那日在城门口,那麽多跪地叩首的秀才,环儿为何唯独给此人赠银呢?

贾政不动声色,笑着问了问周文仁家里的情况,又勉励他再接再厉,以他的才学,来年的春闱是必中的云云。

过了会,贾政这才说道。

「其实那日在城门口,老夫见过你。」

此时的大堂之内,只剩下贾政和他两个人,周文仁这才将他是胡玉娘的表哥,这番谎话又说了一遍。

接着,周文仁又将贾环赠他银票,并邀请他明年春闱,进京后去荣国府居住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贾政闻言,也不觉有些惊奇,心说当真好巧。

与此同时,贾政对贾环的做法也甚为认同,心说环儿果然长大了,看来往后将荣国府交给他,

自己也能放心了。

突然,好没来由,贾政心中只觉愤满不堪。

现如今贾环是出息了,可宝玉呢?

瞧瞧人家周文仁,再瞧瞧他那个逆子宝玉,

唉,真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贾政叹息一声,说道。

「幸亏在此之前,老夫不知道你与老夫,还有这层亲戚关系,要不然以老夫的性子,为了避嫌起见,只怕不敢点你为头名解元了。」

说着,贾政不无庆幸的说道。

「也幸亏老夫不知道,若不然的话,便委屈了你,埋没了你的才华。」

接着,贾政又说道。

「令表妹玉娘,知书达礼,贤惠静雅,得此佳媳,老夫甚慰,照着日子估算,再有几日玉娘便要生了。

你与老夫既有师生之谊,又有亲戚之情,便如犬子所言,明年你进京赶考,便不要住客栈了,

还是莫要见外,住在家里的好。」

周文仁闻言大喜,连忙道谢,

贾政摆摆手,笑问道。

「在绍兴之时,你见过犬子宝玉吗?」

周文仁点点头:「有过一面之缘。」

贾政又问道:「你觉得宝玉如何?」

周文仁恭声回答道:「宝二爷相貌俊雅,气质卓然,谈吐更是不凡,过几年下场应试,定然能蟾宫折桂,恩师母需担心。」

贾政闻言,摆摆手,叹了口气。

「老夫那个儿子,除了相貌生得极好,其他则一无是处,压根就不是这块料,你被他的外表给蒙蔽了,再说了,他,他.....

贾政本想说,五年前因为王子腾谋逆的缘故,宝玉被王子腾牵连,不能继承爵位,不能继承家业,更不能参加科举。

再说了,宝玉受了宫刑,是个残缺之人,而大乾官场,尤其是文官,历来又极为注重官员的仪态风度。

即便陛下颁下特旨赦免宝玉,他也是绝无可能参加科举,绝无可能进士及第去当官的。

只是这些话,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故而贾政叹息了一声,便岔开了话题,

「老夫之所以问你这个,乃是因为宝玉实在不成器,整日里又喜欢疯言疯语,说些大逆不道有违圣人教诲的话来,

明年你进京赶考,住进了荣国府之后,切记不要与他来往,莫要让他影响了你温习功课,平日里你在家用功即可,

外书房的那些清客相公们,也都是饱学之土,你若是在家里待的闷了,便与他们畅谈一番,想来会让你有些进益的,

至于老夫,初来浙江,估摸着还得几年才能回京,老夫这便修书一封,明年你进京之后,拿着老夫的书信,直接去荣国府就行了。」

说罢,贾政也不再废话,当即笔走龙蛇,写了一封书信递与周文仁。

随后,贾政又和周文仁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又再一次勉励了他一番。

在与周文仁告别之时,贾政又命人拿来一百两银票,二话不说便塞到了周文仁手中。

周文仁本想拒绝,可他转念一想,以他和贾政的师生关系,正所谓,长者赐,不敢辞,故而周文仁便含泪收下了那张银票。

往后有机会,再报答恩师的大恩大德吧!

送走周文仁之后,贾政不得半刻闲暇,又与邬其道等人,开始调阅浙江历年秋闱的考卷,严查历年的科场舞弊诸事。

而周文仁,怀里揣着贾政写的那封书信,以及那张一百两的银票,走出贡院之后,他望着京城的方向,在心里暗暗说道。

「玉娘,等着我,我来了!

我的儿子,等着我,你爹来看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