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178章 众儿郎,随老身前去,踏平孙家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178章 众儿郎,随老身前去,踏平孙家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2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78章众儿郎,随老身前去,踏平孙家

「还有什麽事,你在瞒着我?」

贾政闻言,连忙跪倒在地,叩首道。

「母亲容,儿子只瞒了您这一件事,真的只有这一件。」

贾母看了眼儿子,又看向赖大媳妇,问道。

「你说,还有旁的什麽事,在瞒着我吗?」

赖大家的一脸惧意,抬头看了眼贾母,便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贾母此时的眼神,赖大家的在几十年前,曾经见到过一次。

那一次,荣国府上上下下死了三个姨娘,死了十几个丫鬟仆役,赶出府去的便有上百人。

而这一次,她在贾母身上,又看到了同样的眼神赖大媳妇不敢抬头,低声说道:「回主子的话,二老爷真的只瞒了这一件事。」

贾母点点头,吩咐赖大媳妇道。

「去告诉你家男人,点齐府中所有家丁家将,齐聚荣禧堂之前,半个时辰后,老身有话要说。」

说罢,贾母又吩咐鸳鸯。

「去拿五千两银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说了,仇是仇,债是债,一码归一码。」

赖大媳妇和鸳鸯领命去了之后,贾政面色惶恐,看着他母亲,欲言又止。

贾政这会已经知道了,他母亲要做什麽了。

这种事,在他小时候,曾经见到过一次。

那还是在睿宗皇帝时期,徐贵妃的父亲承恩伯,与他父亲素来不睦,经常鼓动御史言官弹劾他父亲,徐贵妃也经常在皇帝面前,暗戳戳的说宁荣两府的坏话。

贾徐两家积怨极深,徐贵妃的父亲承恩伯,有一天喝醉了酒,当着众人的面,点评开国诸将。

他竟然说初代宁国公和初代荣国公,并没有什麽大的功劳,只是因为投了太祖爷的脾气,故而有什麽露脸的差事,太祖爷便会派这哥俩去,所以才混了个一门双国公。

他当时还说,要让他女儿给睿宗皇帝吹枕边风,夺了宁国府和荣国府的爵位,并且还要一撸到底,将宁荣两府统统降为庶人。

当时他父亲尚在人世,他父亲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便身着甲胄,骑着战马,带齐了宁荣两府的家丁家将,将承恩伯府直接夷为平地。

除了挂着皇帝御笔亲书的牌匾没动,承恩伯家的大小房屋,他父亲带人一间不剩,全都给拆了个乾乾净净。

事后,睿宗皇帝不仅没有怪罪他父亲,反而让承恩伯给他父亲叩首赔礼。

这件事是他们贾家,将顶级勋贵的跋扈,最后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件事是他们贾家最后的高光时刻,也是整个勋贵集团最后的高光时刻。

再然后便是先戾太子义忠亲王谋逆,睿宗皇帝跳楼自尽,先帝以皇侄之身继承大统。

继而胡玄机秉政,大肆打压勋贵,他们贾家以及整个勋贵集团,从此一不振,直至如今。

而现在,她母亲要效法先夫,带齐荣国府的家丁家将,踏平整个孙家了。

贾政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大着胆子劝道。

「母亲,兄长此时还在狱中,咱们贾家不能惹事,也不敢惹事啊,不然会害死兄长的本来一脸平静,唯有眼神吓人的贾母,闻言瞬间破防。

她流着泪说道:「痴儿,你以为你哥,还能活着回来吗?

荣国府被人如此欺辱,今儿老身要是不出了这口气,将来还有什麽脸,去九泉之下见你父亲?」

那份圣旨贾母亲眼看过,汪安当时的态度,也很能说明问题,她的长子贾赦,这次是死定了。

不管她做不做此事,不管她怎麽做,她的这个儿子都死定了。

贾政大惊失色,急忙道。

「母亲,那就更不能这麽做了,当今陛下可不是个好说话的,您若是做了此事,陛下是不会轻饶了咱们贾家的。」

贾母看着儿子,眼中的失望之色又浓了几分。

堂堂荣国府,被孙绍祖如此欺辱,此事用不了半天,便会传遍整个四九城。

若是荣国府没有任何报复,只会让人觉得荣国府房弱不堪,因为没有底气,所以才不敢报复。

痴儿,荣国府煊赫了上百年,你知道贾家得罪了多少人,有多少仇人吗?

荣国府一旦示弱,这些人便会像疯狗一样,扑上来将荣国府撕个粉碎。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躲事,不然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想着法的欺负你,往你头上扣屎盆子呢!

这种时候,你要是躲了,到时候有的没的,各种陈芝麻烂谷子,全都给你翻出来,势必惹得舆论汹汹,而荣国府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痴儿,你只知道当今皇帝不是个好说话的,但你并不知道,今上也是个没有感情的一代圣君。

何为一代圣君?

不问对错,只看利弊。

若是荣国府成了众矢之的,若是朝野上下都对荣国府喊打喊杀,皇帝会怎麽做,很难猜吗?

而她带人去平了孙家,自然也会有御史言官上摺子弹劾,自然也会有人跟着落并下石,但最多也就是说她倚老卖老,不识大体,说荣国府行事跋扈,仅此而已。

而贾家那些真正的世仇,真正的大仇人,反而会选择继续蛰伏,继续等待时机。

原因无他,她越是敢这麽做,越是说明荣国府有底气,越是说明她有恃无恐,而那些人则越是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也怕,怕惹来荣国府的报复,甚至是灭门。

至于事后,她会去向陛下请罪,到时候任杀任剐,都与荣国府无关。

这番看似别扭,也似乎不怎麽合情理的道理,贾母并没有和她儿子讲,因为贾政听不懂。

为什麽贾家被人欺辱,选择息事宁人,反而会大祸临头。

为什麽贾家行事跋扈,引得朝野各方侧目,反而会安全落地。

这道理,怎麽讲都是讲不通的。

因为政治这种航脏的游戏,本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这一点,她儿子贾政不懂。

不懂就是不懂,讲了也不会懂。

贾母长叹一声,道:「政儿,虽说你当了几年文官,但别忘了,你骨子里还是勋贵,

勋贵行事,与文官不同,勋贵宁愿被拉去菜市口砍头,也不能被人给吓死,更不能活活窝囊死。」

贾母继续语重心长的嘱咐道:「政儿,你记住,往后再遇到这种事,别去考虑什麽后果,凭着一腔血勇报复回去便好了,别像那些文官一样,脸上笑嘻嘻,心里却琢磨着怎麽害人。」

还有一句话,贾母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

「记住,皇帝喜欢勋贵有血勇,但不喜欢勋贵长脑子,而你,我的傻儿子,你压根就没那个脑子。」

半个时辰后,荣国府里的家丁家将,两三百号人,便齐聚荣禧堂之前。

贾母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这些人,面色如常,不见喜怒之色,似乎岁月静好,无事发生。

荣国府里的部曲好手,都被她挑出来,跟了她的宝玉,跟了贾环去了绍兴,站在这里的,都是些二流货色。

但这些二流货色,对付区区孙家,绰绰有馀。

贾母环顾一圈,沉声道:「咱们荣国府出了事,简单点说,就是被人给踩着脖子,在脑袋上拉屎了。

大同孙家,本是国公爷手下一校尉,借了咱们荣国府的势,才得了一个小爵位,才有了今天,但是他们不仅不感恩戴德,反而恩将仇报,

你们的大老爷出了事,那个孙绍祖便上门退亲,退亲便退亲吧,老身不与他计较,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刚和老身的二孙女退了亲,便又要娶老身的三孙女,我们荣国府的女儿是大白菜吗?任他挑,任他抹,他想要谁,便要谁?」

说罢,贾母环视众人,问道。

「你们说,这口气,咱们荣国府忍得下吗?」

二三百家丁家将齐声高呼道,

「忍不了,忍不了!」

贾母点点头,继续说道:「不仅如此,那个孙绍祖还说,你们大老爷欠了他五千两银子,便将二姑娘卖给他了。

他如此说,把咱们荣国府当成什麽了?咱们荣国府是娼寮妓馆吗?老身是老钨子吗?

他如此欺辱咱们,你们说,这口气,咱们荣国府能忍吗?」

二三百家丁家将,又是一阵齐声高呼。

「不能忍,不能忍!」

「还有,他逼得我那可怜的孙女寻了短见,就算不为了荣国府的脸面,只是为了二姑娘出气,老身今儿也不会与其善罢甘休。」

说罢,贾母环视众人,问道,

「你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咱们荣国府里的老人,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你们告诉老身,这事儿该怎麽办?」

在场家丁家将,纷纷高呼道。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好!」贾母点点头,道,「众儿郎,随老身前去,踏平孙家。」

贾母一声令下,四个健仆抬来一顶软轿,鸳鸯扶了贾母上了软轿,当先而行。

两三百名家丁家将,各个手持铁尺,棍棒,在轿子后紧紧跟随。

贾母的软轿刚出荣国府大门,便瞧见大门外站了一百多号人。

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宁国府的贾蔷。

而贾蓉,则畏畏缩缩,躲在众人身后。

见贾母的轿子出来,贾蔷当先一步,请安行礼。

鸳鸯掀开轿帘,贾母问道。

「你们大奶奶知道了?」

贾蔷垂手侍立,恭声回答道。

「回老祖宗话,大奶奶知道了,大奶奶还说了,宁荣两府是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个狗日的孙绍祖,他不是在欺辱荣国府,他是在欺辱咱们整个贾家,大奶奶让孙儿带了西府的部曲好手来,让孙儿跟着老祖宗好好学.::::

贾母目光深邃,看了眼贾蔷,又瞧了眼躲在人群里,就像个冻猫儿一样,慌里慌张的贾蓉,失望的摇了摇头。

看来这两日,西府那边变故很大啊!

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蔷哥儿,现在也开始出头了,将来宁国府的门媚,说不定还得靠他支撑呢!

想至此处,贾母笑道:「好小子,后面跟着。」

说罢,鸳鸯放下轿帘,四名健仆抬起软轿,走过宁荣街,直奔东城的孙家而去。

加上宁国府的一百多部曲好手,整整三四百人,一个个手持家伙什,紧随其后,径往孙家而去。

一个多时辰以前,孙绍祖堵着荣国府大门讨债的时候,便有无数人跟着在不远处瞧热闹。

一个多时辰之后,瞧热闹的人不减反增,整条宁荣街,聚拢来的好事之徒,不下两三千人。

这些人都在等着看,看看荣国府到底是选择息事宁人,还是会报复回去。

甚至还有些赌徒,为此专门开了赌盘,

年轻一些的人,都认为荣国府肯定会报复,而且绝不隔夜。

话说等到第二天才报仇,那还能叫报仇吗?

与其让自己个气得睡不着,不如让你的仇人睡不着。

稍微年长一些的,则笑这些人没见识,怎麽可能现在就报复呢?

要报复也得等过阵子,等这件事被人淡忘了,到时候再下狠手也不迟,

而那些六七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点的,他们的看法,反而和那些年轻人是一样的。

这些老人们,也在纷纷笑那些中年人,你们说的这些道理,和那些文官或许州路,

但用在勋贵身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当年,也没多远,也就四十年前,也是荣国府被人给欺负了。

当时老国公爷,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众部曲家将,直接将仇人家给平了,听说就连茅房都给些了。

听这些老人开始讲古,众人纷纷聚拢过来。

便在并时,荣国府大与缓缓打开,一乘四人软轿当先而出,其后跟着数百名家丁家将。

那些还在讲古的老人,见状纷纷止住话语,一个个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乘软轿,看着轿子后跟着的那些家丁家将。

这些老人一阵恍惚,票似又回到了四十年前,回到了那个金戈铁胳的时代,回到了他们还年轻的那段大票时光。

而贾母所乘的那顶软轿,在这些老人眼里,便和四十年前,老国公爷骑着的那匹高头大骼,是一样一样的。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

「荣国府的老太太,该不会是要.::

其他老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看着那些围拢在自己身边的中年人和小年轻们,一个个哈哈大笑道。

「小崽子们,你们有眼福了,快去跟着瞧吧,待会你们便能见识到,顶级勋贵一旦跋扈起来,会是个什梯做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