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127章 银钱开路,宝钗入京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127章 银钱开路,宝钗入京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2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27章银钱开路,宝钗入京

薛宝钗口中的叔老爷,便是她和薛蟠的叔父薛弘祖。

薛弘祖此人很有些意思,身为内廷和户部挂名的大皇商,他的行事做派,不像是坐商,反而有些像行商。

只因薛家在两京一十三省,各处各地都有买卖,薛弘祖便带了家眷,今年在这个省逛一年,明年又到那个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里,他倒走了有五六停。

连带着他的一双儿女,薛蝌和薛宝琴,也跟着他四山五岳都走遍了,长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见识。

没多会,薛弘祖便面色铁青,带着儿子薛蝌,急匆匆走了进来。

他一进屋,便走到薛母面前,说道:「嫂子,你放心,咱们薛家虽然败了,

但有的是钱,我会上下使银子,不会让你在掖庭受苦的。」

薛母在宝钗的劝慰之下,刚刚才略略止住哭泣,一听薛弘祖这话,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叔叔,」薛母叫了一声,便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哭。

见嫂子哭成这样,薛弘祖也跟着红了眼圈。

薛宝钗道:「叔父,圣旨里说的很清楚,薛家的家业,不许我哥哥继承,其实这样也好,我哥哥的性子,您是知道的,薛家真的交到他手上,只怕会败得更快。」

坐在那里一直默默流泪的薛蟠,听妹妹这麽说他,登时便急了。

「妹妹,我,我,我不是.....

薛蟠之所以急了,不是因为薛家的家业,他不能继承,而是他妹妹薛宝钗瞧不起他。

薛宝钗此时已然没有心情,更没有时间,像往日那般去哄她哥哥了。

只见她柳眉倒竖,轻喝一声。

「哥哥,你莫要说话!」

「啊!?」薛蟠双目圆睁,瞪着他妹妹。

再一瞧他妹妹蛾眉倒,面色不善,薛蟠登时便泄气了。

他「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坐在那里一边流泪,一边默默运气。

被薛蟠这麽一打断,薛宝钗只得又从头开始说。

「叔父,我哥哥不能继承家业,往后薛家,便是薛蝌的了。」

薛宝钗话音未落,便见薛弘祖脸色大变,狠狠地瞪着薛宝钗,眼睛里好像能冒出火来。

「你说的这叫什麽话?我和你父亲是亲兄弟,咱们是一家人,是至亲骨肉,

什麽你的我的,都是薛家的....:

薛弘祖话未说完,薛宝钗便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说道。

「叔父,变故来得太快,事情也来得太大,侄女心乱如麻,一时情急说错话了,您别和侄女一般见识。」

薛弘祖流着泪,让薛蝌扶他姐姐起来。

刚才薛宝钗这话,有多少是出自真心,又有多少是出于试探,薛弘祖做了大半辈子生意,一直在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他又岂能听不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这些伤人心的话,是不能明着说的,更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薛家身为皇商,之所以能位列金陵四大家族,以前靠的是皇恩浩荡,后来借的是贾家和王家的势。

贾家这些年不行了,好在王家还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鼎盛。

现在王家倒了,不是倒了,是彻底没了,他嫂子薛王氏,也要被没入掖庭为奴。

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那些本来就对他们薛家虎视的人,那可就再无半点顾忌了。

那些各地的掌柜夥计,见薛家这些年渐渐败落,本来就在想尽办法挖薛家的墙角,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只怕他们会挖得更狠了。

这些年,他们薛家是败了,但好岁也能支撑个十几年。

可遭此横祸,他们薛家还能支撑几年?

十年?

八年?

五年?

还是三年?

薛弘祖此时焦虑万分的,便是如何让他们薛家不败落,至少别在他这一代人手里败亡。

薛弘祖心里清楚,他儿子薛蝌,他侄子薛蟠,都不是个做生意的料。

而他这个侄女薛宝钗,别看年纪尚幼,只有十三岁,可她是有心机,有手段,有本事的。

故而刚才薛宝钗言语试探他,薛弘祖虽然生气,虽然觉得委屈,但他还是很高兴的。

才十三岁的小姑娘,便知道以退为进,便懂得操弄人心,假以时日,那还了得?

薛弘祖明白,想要拯救薛家,他没这个本事,薛蟠和薛蝌更没有。

而薛宝钗,或许有。

在赶来这里的一路上,他思前想后,已经做了决定。

他要把薛家的未来,全部压在薛宝钗身上。

薛家此时乃生死存亡之际,不赌一把大的,是绝对翻不了身的。

做生意嘛,本钱越大,获利越高。

不敢赌,那永远成不了什麽大气候。

拿定主意的薛弘祖,看着薛宝钗,问道:「你有什麽主意?」

见叔父略过母亲不问,哥哥薛蟠和弟弟薛蝌都不问,偏偏来问她这个女儿家。

薛宝钗心里先是一惊,旋即,她也有些明白过来,叔父是什麽意思了。

她想了想说道:「还是得进宫,咱们薛家想要翻盘,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送女进宫,成为外戚。」

薛弘祖低头思索良久,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薛宝钗的这个说法。

自古商人一道,想要做大做强,都得和权力密不可分才行。

他们薛家之所以发家,之所以成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不就正因为此吗?

而这天下谁的权力最大?

除了皇帝,还能是谁?

薛弘祖叹息一声,皱眉道:「此事不易啊!前些阵子,家里想让你进宫,已经是千难万难,现在又出了这麽一档子事儿,再想送你入宫,就更是难如登天了。」

说至此处,薛弘祖话锋一转,道:「自古钱能通神,再难也有办法,不就是花钱吗,咱们薛家现在啥都没了,只剩下钱了。

这一次,老夫要赌一把大的,不仅送你入宫,你妹妹宝琴也要入宫,你们姐俩也好有个照应,咱们薛家能不能渡过此劫,能不能翻身,就靠你了。」

堂堂金陵薛家,又不是没有男人,结果却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十三岁的女儿家身上。

这种事,能做,不能说啊!

说出来丢死个人。

薛弘祖满面羞臊,看着薛宝钗,泪流满面。

听薛弘祖不仅要送宝钗入宫,还要送宝琴入宫,房内众人纷纷惊不已。

薛母和薛蟠还未说话,薛蝌便急了。

他们薛家这是怎麽了,前些阵子堂姐要进宫,怎麽现在妹妹也要进宫?

宝琴,她才十岁啊!

「父亲,」

薛蝌话说一半,便被薛弘祖挥手打断,

「你也闭嘴,你不懂这些事情,便不要添乱,往后事事听你姐的,她让你做什麽,你便做什麽,你要是敢不听从,我便不认你这个儿子。」

薛宝钗本来还想着,她要怎麽劝说叔父,才能让他同意她的这个想法,没想到都不用她去劝,叔父竟然想的比她还透彻,比她的决心还要大。

薛宝钗说道:「叔父,今明两年,咱们要大把的撒银子,各处的生意便不能倒,侄女想着,您留在金陵,紧着南边的生意,

咱们在京城的生意,占了三成还多,这些年被侵蚀的也最厉害,侄女想带了薛蝌北上,料理京城和北边的生意,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薛弘祖想都没想,便满口答应下来,

本来他是想自己北上入京的,毕竟京城那边更难一些,留在金陵料理这边的生意,相对而言则简便很多。

但宝钗既然这麽说了,心中应该是有一些成算的。

而且宝钗最终还是要入宫的,她人在京城的话,无疑会方便一些。

还有另外一节,那便是宝钗人在京城,让她负责给宫里送银子,让她打理内廷的那些关系,她入宫以后,有这些关系打底,她在宫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薛弘祖问道:「你准备何时动身?」

薛宝钗看了眼母亲,道:「侄女想着明日随了母亲一起走,一路上也能就近照顾母亲。」

薛弘祖问道:「此事能办妥吗?」

「今儿那位张公公,还算好说话,明日再塞些银子,应该问题不大。」

薛弘祖点点头,道:「那便好,这边你看着办,我这就回去筹银子,明日一大早,带了你妹妹和银票一道过来。」

说罢,薛弘祖也不停留,便带了儿子薛蝌,急匆匆的回去筹银子不提。

房内,又剩下薛氏母子三人。

等叔父走后,薛蟠才红着眼圈,说道:「妹妹,你和妈妈都去了,这地方我也不想待了,我也要跟了你们去。」

薛宝钗蛾眉微,本想拒绝,但她转念一想,她哥哥那性子,没了母亲和她的约束,一个人留在金陵,只怕会越发的放纵自己。

要是那些狐朋狗友们再一勾搭,变着法的教他学坏,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是聚赌嫌,抢强民女什麽的,假以时日,天知道他会闯出什麽祸事来?

薛宝钗思虑再三,还是把哥哥带在身边好一些。

再说了,她一个女儿家,只能在幕后筹谋划,有很多事情,还是得爷们出面才行。

只靠薛蝌一个人,只怕他分身乏术。

任他哥哥再是皮赖,有她在一旁盯着,让他做一些具体事情,想来还是可以的。

拿定主意之后,薛宝钗以叔父和母亲的名义,让薛家上上下下动了起来,准备盘缠行囊的准备盘缠行囊,往城内各处买卖抽银子的抽银子。

一夜无话。

翌日,辰时。

宦官张咏再次登门,只见薛母,薛弘祖,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还有一众丫鬟仆妇,上百名护卫,浩浩荡荡一大堆人,数十辆车排成一列,正在薛家正门口等着他。

张咏眉头微皱,心有不悦。

心说好你个薛宝钗,摆出这麽大的阵仗,你想做什麽?

知道的说你母亲是罪人家属,要被解送进京,没入掖庭为奴。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薛家要举家搬迁呢!

再说了,一个罪人家属,要这麽多丫鬟仆妇,跟着去做什麽?

一路伺候吗,那成何体统?

薛宝钗轻移莲步,来至张咏身前,盈盈下拜,道:「还请公公明鉴,只因我们家在内廷和户部,有旧年要销算的旧帐,然后再计新支,故而民女和两个兄弟也要入京,这些丫鬟仆妇,护卫人等,不是伺候家母的,是伺候我们的。」

说至此处,薛宝钗给张咏手里又塞了两张银票,道:「公公放心,民女不是那等不知分寸之人,我们远远缀着便可,不会让公公难做的。」

张咏收了银票,心下了然。

这位薛家女公子,带人一路随行,方便照顾其母。

至于她带了这麽多人进京,定然另有图谋,但那是薛家之事,却与他无关。

张咏点点头,道:「一路上让他们离得远一些,别让人误会咱们是一起的,

也别跟着我们住驿站,尽量显得生分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停驻歇息之时,姑娘可以来看望服侍令堂,至于其他时候,切勿靠近,姑娘是个难得的聪明人,应该不会让咱家难做吧?」

见张咏并不为难她,薛宝钗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答应不迭。

而张咏则像昨日一样,又一次上上下下,打量起了薛宝钗。

看得薛宝钗心慌意乱,心里直发毛。

要不是知道张咏是个太监,薛宝钗肯定会以为他是什麽登徒子之流。

突然,张咏压低声音,笑道:「看姑娘这架势,令堂进宫之后,姑娘人又在京城,少不了要上下打点一番吧?」

见张咏主动提起这个,薛宝钗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公公慧眼如炬,我们家在宫里,早年间也有些老关系,只是前些年家父没了,近些年又疏于走动,大家便都疏远了,民女正要请教公公,还请公公多多指点才是。」

说着,薛宝钗又塞了一张银票过去。

张咏收起银票,哈哈一笑,道:「什麽指点不指点的,你们薛家是内廷挂名的皇商,说到根子上,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都是自己人,往后姑娘可不敢再如此客气了!」

薛宝钗笑道:「家母时常教导民女,要尊敬长辈,您是长辈,民女是晚辈,

这些只是晚辈的一点孝敬罢了。

公公您要是不收,让家母知道了,又该骂我们年纪小不经事,眼皮子太浅,

眼睛里没有长幼尊卑,不懂得孝敬长辈了。」

薛宝钗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张咏听了也很是欣喜。

他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薛宝钗,然后笑道。

「姑娘放心,令堂进宫之后,一切包在咱家身上,不会让令堂受苦的。」

薛宝钗闻言,喜不自胜,又是千恩方谢,又是塞了两张银票。

随后,张咏带人将薛母押上一辆马车,当前先行。

等张咏的队伍走出一里路去,薛宝钗这才和叔父薛弘祖洒泪而别。

再然后,薛宝钗带着大把的银子,带着他哥哥薛蟠,堂弟薛蝌,堂妹薛宝琴,以及丫鬟仆妇,护卫人等,浩浩荡荡上百人,远远缀在张咏的队伍之后,径往天子脚下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