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议

大宋文豪 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议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13:11 来源:源1

陆北顾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紧张和神秘搞得一怔,蹙紧了眉头:“为何?学里面跟外面相比,倒是确实安全些,饥民不会闯进来找粮食。”

“什么安全些?是只能待在州学里!”

周明远打断他,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你还没明白吗?你断了人家的财路啊!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是不死不休的仇!”

他见陆北顾似乎还没完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得额头都冒了细汗,语速飞快地解释道。

“你想啊!你把城里的内涝积水给排出去了,让百姓能回家了,灾情缓解了……………这对百姓是好事,但对那些囤积居奇,等着灾情加重好把米卖出天价的大户和粮商来说呢?你这就是砸了他们的金饭碗!原本他们可能盘算着再囤

几天,等水更深、更绝望的时候,米价能涨到七百文、八百文!现在倒好,水被你弄没了,他们的如意算盘全打空了!这损失,是多少钱?他们能不恨你?”

周明远喘了口气,继续分析。

“你再想想看,泸川城这地方,可跟咱们古蔺不一样!咱们古蔺是羁縻区不假,但人头领管得严,下面的人反而极守规矩,轻易不敢乱来。可泸川呢?这里是汉人跟僚人争斗了几百年的前线!是隔三差五就跟乌蛮打仗的边

城!这里的民风,剽悍得很!骨子里都带着血性!你以为那些坐拥良田商铺、能在这等险恶之地立足并成为大户豪强的人,会是什么善男信女吗?”

他凑近陆北顾,一字一句地说道。

“他们手里,朝廷明令禁止的甲胄弓弩这些重器或许没有,但朴刀哨棒那是肯定有的!家里养着些敢打敢杀的庄客、护院更是寻常!这些人平日里看着人模狗样,真要被惹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趁着他们可能还没完全反应

过来,或者还没搞清楚是谁坏了他们的“好事”,你就在州学里老实待着!这里是官学重地,有朝廷的体面在,等闲人不敢硬闯,多少是个庇护!把风头避过去再说!”

陆北顾之前并非完全没有想到水窗成功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但周明远如此直白,如此具体地点明了其中蕴含的血腥报复风险,还是让他脊背微微发凉。

这个时代,跟现代不一样!

他沉默着,目光望向窗外。

州学,这个暂时的避风港,此刻更像一个被围困的孤岛。

而岛外,是汹涌的洪水和比洪水更可怕的,贪婪而凶险的人心。

排涝成功带来的些许轻松感彻底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危机感。

“我知道了。”

陆北顾看向一脸担忧的周明远:“多谢周兄提醒。”

他没有表现出恐惧,那份平静之下,是更加清醒的认知。

这泸川城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也浑得多。

不过陆北顾并没有什么后悔的想法,范仲淹有言“君子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若是这点事情就害怕,那以后别说治国平天下了,什么事都不要做,在家里老老实实地蹲一辈子最安全。

陆北顾在恢复了体力之后,就再次打着伞出门,而他这次是前往州学后方先生们居住的区域。

这片区域地势更高,而且不存在学舍这样的大范围居住区,都是独门独院,所以没有太多积水。

在给白沙先生的庭院,先用放在屋檐下的大笤帚扫干净水之后,陆北顾敲了敲门。

“进来吧。”

看到陆北顾,李畋有些许惊讶:“手稿这么快读完三遍了?”

“还没有。”陆北顾沉声道,“学生前来,是遇到一事,想请教先生。”

陆北顾之所以来找李畋,一方面是因为李畋宦海沉浮数十年,做到过荣州知州,对于这些腌?事看得更深刻;另一方面则是李畋虽然现在致仕后在泸州州学任教,但跟本地的大户豪强没什么瓜葛。

李畋的白眉抖了抖,示意他坐下说。

陆北顾将今日之事,条理清晰地、不掺杂过多个人情绪地叙述了一遍。

直到陆北顾说完,室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窗外雨声淅沥,更衬得屋内的安静有些沉重。

“你做得很好。”李畋终于缓缓开口,“这“水窗”之巧思,老夫闻所未闻,能于危局中挺身而出,更是难得,泸州州学里有你这样的人,是幸事。”

这肯定让陆北顾心中稍暖,但李畋接下来的话锋却陡然一转。

“不过你断了某些人发‘天灾财”的念想,此仇也算是可大可小......正如你所言,泸川此地乃边鄙之郡,民风素来剽悍,兼之汉僚杂处,乌蛮窥伺,能在此立足繁衍,积攒下偌大家业的豪强,其行事之狠厉果决,绝非其他地方富

家翁可比。然而你毕竟是州学生,身份特殊,而这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就算心中有怨气,也不可能真有人敢公然闯入州学对你如何。”

“但粮价的事情,州署你就不用指望了,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背后若无官仓亏空、胥吏勾连,岂能如此肆无忌惮,涨得这般离谱?所谓的“自有计较,不过是州衙或是束手无策,或是投鼠忌器罢了......至于刘用,一个等着

任满调走的知州,又岂会为了升斗小民,赌上自己的仕途前程?”

这番话,比周明远的分析更直指核心,更冰冷地揭开了那层遮羞布。

陆北顾俯身问道:“先生,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也不是没办法。”

李畋如同枯树皮特别的手指交叠在膝下,快吞吞地说道。

“其一是等雨停,那雨若是再过八七日停了,这等到那一茬洪峰过去了,很慢沱江和长江的航道就能恢复通行,到时候没了里部的米粮供应,城外的低粮价是维持是住的。”

嘉?元年,北方小雨动辄数月,连开封都遭了水灾,狄青一家被迫借住在小相国寺便是那个原因,如今雨线南移,就算是上数月,上一个少月也是没可能的,航运恢复遥遥有期。

显然那种被动等待,是是办法。

“其七不是让小户去斗小户,方才你就说了,城外的小户、粮商是是铁板一块,他马虎想想也该知道,泸川城外的利益就那么少,平素我们内斗都是知道积累了少多仇怨的,而且必定没人是在乎粮价的利益,会看重些里面的

东西……………若是能寻个法子,如《八国论》所言,或合纵、或连横,从内部来瓦解,也许年斯破此局面。”

“学生受教了!“

听闻此言,植枝成若没所思。

随前,我辞别了植枝,径自往下舍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