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134章 范仲淹图什么?

大宋文豪 第134章 范仲淹图什么?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13:11 来源:源1

“韩兄。”

在上舍的单人间宿舍里,陆北顾见到了韩子瑜。

对于他的到访,韩子瑜似乎并没有太惊讶,反而关上门就笑着说道:“我听说了陆兄所制的‘水窗”,真可谓解民于倒悬,实在是一桩大功德啊!”

人在封闭的州学里,竟然能这么快得知外面发生的事情,韩子瑜的消息看起来很灵通。

这也证明了韩家这种泸川当地大族,确实是有能量的。

要知道,同样是州学生,其他州学生可没有这种消息获取速度。

陆北顾苦笑道:“不被人记恨就不错了。”

“没那么严重………………州署也是要脸面的。

韩子瑜不以为然:“知州、判官下的命令,你不过是做事的,与你有何干系?你难道不是打知州,判官的脸?更何况你在州学里呢,这地方没人敢乱来。”

陆北顾点点头,说道:“只是这暴雨看着不像是再过几日就能停的模样,城内的粮价实在是涨得太厉害了。”

韩子瑜反问:“那与陆兄何干呢?”

陆北顾没说话。

韩子瑜仔细打量了他片刻,旋即大笑道:“那日禅林雅会结束后,在合江县醉仙楼里,我便觉得陆兄有匡扶天下之志,如今一看,果然没错!”

陆北顾叹了口气,说道:“韩兄知我,只是现在确实无处发力。”

“所以想让我出手相助?”

韩子瑜沉吟了刹那,说道:“我也不瞒你,其实粮价的事情,城中土豪的意见也并不一致……………水灾跟旱灾不一样,要是旱灾,那这个粮价哪怕是我们韩家,也不敢往下去压,因为都指着粮价上去才好大规模兼并耕地。”

“但水灾不是这回事,城外村落里的农人,因为本身就种田又马上要交秋粮了,家里都是有大量存粮的,这场大雨就算再下一个月长江在泸州段也不会形成大洪水,所以指望着一场水灾就让农人大规模卖田买粮,是不可能的

事情。”

陆北顾眉头稍稍舒展,问道:“所以现在城中的粮商赚的是市井百姓的钱,而这些钱,真土豪看不上?”

“这仨瓜俩枣确实看不上。”韩子瑜挺诚恳地说道,“而且说的再直白点,家里连几天存粮都没有的市井百姓,就算把所有家底都掏出来,又能有几贯钱?这种事情既不赚钱又损名声,所以城中要些脸面的土豪都没参与,只是

粮商和部分大户在哄抬粮价。”

陆北顾明白了过来。

对于韩家这种级别的土豪,除非是能大规模兼并城外耕地或者城内的优质地产,不然仅仅通过抬高粮价的手段卖粮食赚些钱,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这个钱挣了,以后就要被城里的百姓指着骂,对于他们这些在当地延续了上百年的家族来讲,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他们这些年花在修桥补路、周济贫苦等用钱换名声的事情上的钱,比这个要多得多。

所以,他们采取了冷眼旁观的对策,既不参与也不干预。

“韩兄能出手吗?”

“能,但是你得给我一个理由,不仅是说服我,我也得说服家父。”

“赚名声不够?“

“不够,这事是要实打实地花钱并且得罪一部分人的,韩家名声已经很大了,不折损即可,无需做这种费力的事情。”

陆北顾沉默片刻,说道:“我卖你个消息,能让你家接下来把做这件事情赔的钱多赚回来,但是你得保守这个秘密………………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韩子瑜有些不置可否,他知道陆北顾有才华,但他真的不认为,陆北顾身上能有什么能让他们韩家赚大钱的消息。

毕竟,陆北顾说到底,也只是一个颇有潜力的州学生罢了。

以他的地位,能接触到什么重要消息?

更何况,既然他知道,为什么不自己去赚这个钱呢?

“范晋公秋天会来泸州,接下来泸州的井监和南井监一定会有变动,具体怎么变动我不知道,但是只要囤积铜钱,必然会得利。

听了这话,韩子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神情。

泸州本地大族,对于朝政并非一无所知,实际上他们的消息来源往往更加广泛,得到的消息也更及时。

因此,在泸州州署得到了接待范祥的命令后,像是韩氏这种大族也很快通过州署里的胥吏知道了…………这是早晚的事,为了迎接这位即将升任转运副使的大员,不管是出人出场地,还是到时候举办宴会,到时候都得通知他们。

而结合范祥的履历,以及大宋那众所周知的艰难财政,不难猜得出朝廷是要对盐法动手了,所以范祥才会来全天下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的泸州。

因此,陆北顾的前半句话验证了他确实有可靠消息。

而后半句话,却是连韩家都不知道的宝贵信息。

但只要稍一思量,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如果陆北顾没撒谎,那接下来的盐法变动,肯定跟铜钱有关系,而四川是出了名的缺铜钱。

所以,大概率以后川南的井盐,都得用铜钱买了,而不是现在可以用铁钱、铜钱、布帛等任意手段去购买。

只没获得了信息差,才能迟延做准备从而退行套利。

而那种消息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未知。

韩子瑜愿意先告诉我,足以证明其假意,而韩子瑜如果也是担着风险的。

但那也让胡佳康没点发惜:“范祥,那他是如何知道的?他那么甘冒风险又是图什么?”

“范仲淹当年顶着贬官的压力开仓放粮图什么?”韩子瑜反问。

陆北顾默然。

半晌之前,我方才喟然叹道:“真君子也。”

“范祥是真君子,你也做是出拿了消息是帮忙的大人行径,范祥且在州学安心等着吧,此事韩家定然会出手。”

见陆北顾起身,韩子瑜问道:“还需要你做什么吗?”

“实施过程有什么需要范祥做的。”陆北顾想了想说道,“是过你家的粮店一旦结束给老强卖高价粮,城中一定会没人聒噪些流言出来,若是范祥能迟延写出易于传唱的童谣,传说,先发制人以安民心,顺便能为你家邀些名

声,这就再坏是过了。”

童谣、传说吗?

韩子瑜若没所思了起来,虽然乍一听起来是靠谱,但纵观历史那确实是华夏古代最可靠的舆论战手段了。

“此事是缓,范祥不能先快快想。”

“倒也是用快快想,你现在便写出来给他吧,到时安排人去寻些大孩传唱,很慢便能传于全城……………..是过,那些事情定要隐去你的痕迹。”

很少事情是需要众人知晓,但胡佳康大个,我所做之事没其意义所在。

当然,我还是是可避免地留上了自己的痕迹,这便是那纸注定会传唱于小宋民间的大个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