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34章 芙蓉城

大宋文豪 第34章 芙蓉城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夜无话,那被押解的黄脸汉子重枷在身,并没有闹出什么事端。

临到分别时,两拨人一拨向北走,一拨向南走。

在四川盆地上向西北方向继续行进了几天后,陆北顾终于看到了远处的地平线上,浮现出了一道青灰色的轮廓。

刚下过一场小雨,马车外,湿润的风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

“九十年前,后蜀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皆为锦绣,得了个芙蓉城的别名,就如锦官城故事一般,只是如今看不到这盛景喽。”

李磐掀开车帘,似是有些感慨:“不过现在看不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确实如此。”陆北顾赞同道,“看得到满城锦绣的时候,花蕊夫人最后留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繁华着实蚀人心气。”

随着马车渐近,那道轮廓逐渐化作巍峨城墙。

城墙极高,通体用青砖包砌,雄堞如齿,延绵不绝,最令人称奇的是城墙上爬满的薜荔藤,新生的嫩叶在雨后泛着油绿的光泽,为这座千年古城平添几分生机。

马车从南门入城。

哪怕是地方官府的车辆,也同样需要下车接受检查,所以一行人都是徒步进城的。

经过长长的城门洞,李磐忽然拍了拍旁边的城墙问道:“看出什么了吗?”

陆北顾打眼认真瞧了瞧,又用指节扣了扣听响。

......就像是那些假装自己很会挑瓜的人一样。

其实这么厚的墙,莫说是用指节扣了,就是拿拳头“哐哐”抡上去,声音都没区别。

不过虽然听不出来区别,但随着徒步经过的距离增加,陆北顾还是瞧出了端倪。

“里面两丈砖比较旧,外面一丈砖比较新。”

“嗯,看的还算仔细。”

李磐说道:“成都城建城已有上千年,原址没动过,但城墙已经重修数次了,现在里面两丈厚的墙是前唐修的夯土城墙,内填黏土、砂石和夹红柳枝条......外面新加的一丈才是我朝修的,里面也是夯土城墙,后包的通体青砖。”

实际上,这跟攻城武器的发展历史高度相关。

在唐朝和北宋时期,城墙都是夯土结构的,最多外面包层砖好看点。

但是等到了南宋、金、元时期,随着?车也就是投石机的快速发展,很快这种夯土包砖城墙,就会进化为夯土墙外夹筑砖墙,用以增强抗冲击能力,甚至到了明朝,还会演进出全砖石结构城墙。

而且陆北顾通过仔细观察,还看到砖上面有诸如“新繁”、“广都”、“灵泉”之类的字样,大抵是分包给了成都周围不同县烧的砖。

一行人穿过城门洞,喧嚣声如潮水般扑面涌来。

数丈宽的街笔直向前延伸,街砖被不久前降下的雨水洗得发亮,两侧沟渠中清水潺潺。

仔细看去,这里的街砖跟合江县大不相同。

地上的街砖都是特制的细长砖,要么呈“人字形”要么呈“回字形”,这样一旦下雨,雨水就能顺着砖面很快流向两侧的排水沟渠。

而如今的成都城已然有16条大小水道,其中4条主排水沟贯穿城墙,用来将城内废水引至城外,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已经相当成熟了。

不过相比于街砖这种小细节,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街道两侧的商铺,清一色两层或三层木制楼阁,朱漆栏杆间悬挂着各色招牌幡子......薛涛笺铺、张记川扇、锦江茶坊。

各种店铺根本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繁华可谓冠绝四川。

街边茶肆里,几个文士模样的男子正在品茗闲聊。

“过阵子就要到沐佛节了,城内外各大寺庙现在都在张灯结彩,合该好好去耍一番。”

“不错,我听说昭觉寺、大慈寺,皆有浴佛斋会,可不能错过。”

陆北顾瞥见他们案上摆着精致的瓷盏,旁边小碟里盛着切成花瓣状的腌梅子。

这种茶肆就算是中高端的了,而两侧还有大量临街的露天茶肆。

似乎是因为市民阶层壮大的缘故,明明是上午该做工的时间,陆北顾一路走来,却看到沿街茶肆里面几乎是座无虚席,全都是在喝茶聊天打发时间的人。

显然,这是大宋商业发达的某种体现,但好坏很难评价,甚至不能用单纯的“好坏”来评价这种现象。

而这仅仅是四川最繁华的城池而已。

陆北顾其实不太能想象到,这个时代的开封,究竟会繁华成什么样子。

马车拐入另一条巷,路面顿时窄了一半,却更加热闹。

两侧摊贩支着油布伞,叫卖声此起彼伏。

有个老婆婆在卖“辣脚子”,也就是用茱萸、花椒腌制的鸡爪,红艳艳地堆在荷叶上。

旁边小贩推着独轮车,车上木桶里漂着白生生的豆花,现舀现卖。

“客官尝尝?正宗的‘河水豆花’!”小贩热情招呼。

已经在泸州吃过了江水豆花的差役们表示婉拒......毕竟他们已经拉过一回肚子了,不想再拉一次。

当马车又转过几个街角,前方终于出现一片开阔地。

一座飞檐斗拱的宏伟建筑,出现在街尽头。

朱漆大门前列戟十二,檐下悬着“成都府署1”的匾额,门外还有一栋极高的鼓角楼。

“到了。”李磐整了整衣冠,“记住,张相公最厌浮夸之词,答问时务必要言之有物。”

陆北顾点点头。

李磐将张方平的回信交由守卫,验过身份以后,随行人员却都被拦在了外面,只准陆北顾随李磐进入仪门。

仪门内,就是成都府衙的办公区域了。

这里两边分列着通判、幕职官、武职衙署及官吏廨舍,包括佥厅、军资库、法司、茶酒司等等。

而最醒目的,就是正厅前的一块戒石。

上面赫然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

这个原文其实出自后蜀孟昶在广政四年亲撰的24句《颁令箴》,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八年改成现在的版本颁示天下。

......至于实际效果有多少,难说。

而因为是私人拜谒,所以张方平这位封疆大吏并不是在处理政务的正厅接见他们,而是在后面的宅堂。

??????

1宋代文献中,一府官衙多以“府署”、“府治”指代,至明清才会使用“府衙”称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