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58章 倒拔题

大宋文豪 第58章 倒拔题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如今我对《论语》已经背熟,单是考县试,只要身体状态不出问题,大脑能够正常运转,帖经这一科目,是一定能够做到十道题全对的!”

看着手上已经有点卷边的书籍,陆北顾心中思索道。

“不过也只是应对县试,若是州试,听计云说,难度还要再上一档!”

宋代科举考试没有明代清代那么变态,不会给弄个“截搭题”出来。

但要是觉得把《论语》背熟,就能在州试也达到十题全对的成绩,那可就真想多了。

用常规思维想都知道,玩个游戏不同周目的难度还不一样呢,怎么可能不同等级的考试,题目难度没有任何变化?

实际上,帖经这个考试科目的难度是有的,只是不在县试而已,等到了州试,就开始出现“倒拔题”了。

所谓“倒拔题”,就是考官为增加考试难度,故意从中《论语》中选取孤章绝句或易混淆的难句作为考题,且前后遮蔽的方式异常刁钻,如只露出一两字或遮蔽学生背诵时候常用到的记忆点,要求考生根据有限线索补全原文的一种题型。

请问,假设你把《论语》背熟了,那现在出题如下,你应该怎么填空。

“__曰:“_____,_____矣。”

不会答?

不会就对了,目的就是不让你轻易答出来。

那么怎么分析到底是《论语》里的哪句话呢?

也有办法,比如这个“曰”前面空了两个字,那就肯定就先能把“子曰”给排除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

至于是子贡、子游、子夏、子张、子路还是谁说的,那就得看后面具体空了几个字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而《论语》里又有哪句话的结尾是“矣”了。

而这种“倒拔题”对考生记忆搜索的要求,显然是非常高的。

而到了州试里,十道题里有八道都是这种“倒拔题”。

所以你觉得同样是帖经,州试跟县学旬测考的“子曰:‘《____》____,哀而不____’。”是一个难度吗?

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所有人都把《论语》给背熟以后,单纯截去前后进行填空会考不住学生,拉不开学生之间的分差,属于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不过“倒拔题”是不会出现在县试里的,按照陆北顾目前《论语》研读进度来看,考县试他的帖经几乎不太可能丢分了。

就在陆北顾默默思量之际,身后传来了卢广宇的声音。

“陆兄起的好早,会食所养的鸡还没打鸣呢!”

陆北顾转过身去,见卢广宇也拿着书来晨读了。

“听说今天沐佛节会很吵闹,就特意起的更早了一些,多争取一些时间读书......对了,张晟呢?怎么没见到他?”

“今天肯定吵,游街就要经过我们这里,得来回走好几圈呢。”

卢广宇说道:“张晟家里药铺有事,昨天就回去了。”

“陆兄你不知道,这阵子没了你带我们晨读,可是有几天一犯懒就没坚持下来,不过晨读多了确实有益处,现在感觉对《论语》熟稔多了。”

“当然了。”

陆北顾说道:“《论语》毕竟是先圣和弟子们的语录,本质上还是对话,是口语,虽然是先秦时期的,但这点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多读出来其实比在心里默念默背效果要好得多,主要是不能怕害羞就张不开口。”

“正是这个理解。”

两人简单交谈一番,随后又各自举着书籍,在院子里开始了晨读。

如此读到鸡鸣,读到天光破晓,远处城外的山上突然传来了悠长的钟声。

“咚??咚!咚!”

这浑厚的钟声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

不多时,便听得城外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那声响起初如细雨敲窗,渐渐竟似惊涛拍岸,声音大到让人有了似乎连县学的青砖墙都跟着微微震颤起来的错觉。

“真让人说中了。”陆北顾苦笑着收起《论语》。

整个合江县城,都开始随着这密集的锣鼓声沸腾了起来。

县学里也已骚动起来,学子们三三两两聚在院门口,有几个胆大的甚至攀上墙头。

“外面好多摊子!”

“应该挺多都是摸黑坐船来的,也有昨天就来的。”

“对,城东的史坝水驿听说昨晚来了许多外地商人。”

“真热闹啊,怎么还不开门放我们出去?”

早晨县学是到点才开大门的,所以这时候他们也只能干看着。

把书籍放回学舍,陆北顾没去凑热闹,而是直奔会食所而去。

他花2文钱买了个烧饼,1文钱买了碟炒咸菜丝,2文钱买了碗粟米粥,把烧饼从中间掰开,将一多半炒咸菜丝倒进去,剩下的则是倒进了粟米粥里。

就这样,一口烧饼夹咸菜,配上一口粥,陆北顾美滋滋地吃完了早餐。

等到吃完早餐,却发现县学基本上没人了。

学生们就像是被憋在笼子里的丧尸一样,大门一开就瞬间蜂拥而出了。

至于早餐?肯定是在外面买着吃啦。

因为合江县是水运枢纽,而且法王寺的沐佛节活动远近闻名,所以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合江县本地人以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有借机来做小生意的外地商贩,各种小吃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而此时也跟拂晓前大不相同了。

明明只过去了一个时辰,外面却根本没有半分寂静可言,到处都是锣鼓声、诵经声、交谈声,可以说是极为吵闹。

“陆兄,一起去看看吗?”卢广宇也吃完饭出来了。

陆北顾点点头,既然决定去参加法王寺的禅林雅会了,那么上午的沐佛节活动也一并看一看吧,权当给自己放一天假。

“那就去见识见识吧!”

两人才出县学大门,拐到旁边的街,满目绮罗便晃得人眼花。

街道两侧早支起连绵小摊,估计都是天不亮就开始摆摊了,而卖香烛的、售花胜的、贩糖人的摊子前都挤满了人。

几个梳双鬟的小女娃手持新采的芍药,笑闹着从他们身边跑过,罗裙翻飞。

而在这时,锣鼓声也越来越近了。

“小神来喽!”

“让让!让让!”

四个穿着彩色短衫的赤膊汉子抬着神轿,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

此时还没到道君皇帝那时候,大宋百姓都是普遍信佛的,而沐佛节虽然与民同乐,但其实是一个非常盛大庄重的节日。

这种节日,都是有着严格的流程的。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神佛都是在后面才出场,前面出场的就都是一些当地人信仰的佛教相关的小神。

陆北顾定睛看去,轿上供着尊鎏金小像,竟是猴首人身的形象,披挂锁子甲,手持镔铁棍。

“这不是......孙猴子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