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2章 周明远的邀请

大宋文豪 第22章 周明远的邀请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时候,陆宗德忽然有些后悔了,不该为了谋夺对方家产威逼至此。

虽然在这些债务里,他占比最大,但哪怕真把宅地拿过来卖钱,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利益。

可如今这番操作下来,陆北顾不见得恨其他人,却定然是恨上自己了。

到时候对方真当大官了,会放过他吗?

周明远这时候却似恍然般问道:“咦?不知诸位在陆兄家门口是为何故?也是如我这般来送节礼的吗?”

“无事、无事了。”

陆宗德心思烦乱,这时候眼见周公子在这里,已经画押按手印的保书是不可能抢回来了,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借的钱和利息拿回来。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欠条。

在拿回了欠条以后,陆北顾将其交予裴妍保管,众债主分了钱亦各自散去。

巷口榆钱树上的乌鸦看了半天热闹,自觉没趣也“扑棱棱”翅膀飞走了。

“方才多谢周兄了。”

“小事。”

周明远让小厮把礼物放进院子里,随后说道:“喔对了,今日前来除了家父嘱我送些节礼,还有一事......蜀地诸州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通常迎接新同窗,会组织流觞曲水之类的雅集。”

陆北顾有些哭笑不得:“周兄就这么笃定我能考上泸州州学吗?”

“以陆兄才华,进州学定是水到渠成之事。”

周明远扭捏了一下,还是说出了真实目的:“雅集都是轮流举办的,今年轮到了咱们泸州坐庄,听说还会邀请眉州、戎州、嘉州诸州州学的风华人物到场,到时候得准备诗词,还得请陆兄帮忙斧正一二。”

陆北顾听说过,周明远在墨义、帖经方面的学问相当过硬,策论不出彩也不差,唯有诗赋实在是一般。

实际上,能进州学甚至考中举人的,哪个学问差了?

只不过不擅长诗词歌赋这方面,那在这种需要应酬的场合肯定比较尴尬就是了。

所以陆北顾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颔首道:“这倒好说。”

陆北顾虽然也没有多少擅长诗词歌赋,但只要给他时间,进步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如果真的要去参加州学聚会,起码也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他的水平足以应付。

至于文抄,陆北顾不到万不得已或者确实想不出来,是绝对不会干的。

一方面是陆北顾觉得文抄不算本事,自己写才叫真本事;另一方面则是要是自己不懂这里面的门道,文抄得了一时,还能文抄一世吗?

尚未问世的《神童诗》里说得好,“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陆北顾始终相信,只有自己勤学苦读获得的学问,别人才永远都夺不走,自己也永远都用不完。

这边周明远得了应允,眼角眉梢也都舒展开来。

“既如此,那就不打扰陆兄了。”

待马车铃声远去,刚才已经很紧张了的裴妍立刻闩上院门。

她后背抵着门板,用手拍了拍怦怦乱跳的心。

晨风吹落几片桃花,沾在她汗湿的鬓角,像几点褪色的胭脂。

“嫂嫂?”

“真就这么......”她喉头滚动两下,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解决了?”

“解决了,没人会再来找麻烦了。”

裴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陆北顾转过头,豆腐不知何时蹿上了石桌,正用粉舌偷偷舔食盒里掉落的渣滓。

豆腐的胡须上沾着晶亮碎屑,见被人发现,大约是知道自己不占理,没敢动手,反而立刻躺倒露出肚皮耍赖。

陆北顾拎着后颈把它提起来时,还意犹未尽地“喵”了一声。

“娘!我们也可以吃吗?”

见人都走了,陆语迟带着弟弟陆言蹊也走了出来。

孩子天真的问话冲散了凝重,裴妍抹把脸站起身,从食盒里拣出个“子推燕”递过去。

“和弟弟慢些吃,别噎着。”

她手指抚过食盒边缘描金的缠枝纹,却有些不真实感。

折腾了一早晨,一家人都饿了。

裴妍去端出准备好的寒食粥来,粗陶碗里,白色的粥面上飘着几片嫩榆钱。

陆北顾则揭开放在旁边的那摞食盒,最上面的食盒里面露出码得整整齐齐的“雪花酪”,这种用糯米和羊奶冻成的点心极易融化,必须放在铺满冰块的食盒里保存。

至于下面,则是一盒切的晶莹剔透的“水晶脍”,这是用鱼熬制后冷凝成的冻,切片时微微颤动如初春的湖冰。

“好多年没吃过了啊。”

裴妍一时有些出神。

而看着远处的薄雾,陆北顾也是有感而发。

他轻声念起了前唐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裴妍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在开封时,寒食节最后一日黄昏,官家真会派中使给大臣赐新火呢......”

陆北顾神色一动,试探性地问道:“嫂嫂从不与我说,当年为何家里从开封搬回老家?”

裴妍低着头,抿着唇角。

就在这时,院门忽然又被敲响了。

“谁啊?”

“裴娘子,是老身。”

裴妍打开了门,王婶挎着个篮子满脸堆笑地挤了进来,眼睛不住地瞥着。

她的视线在雪花酪和水晶脍之间来回扫视,嘴巴里“啧啧”了两声,道:“要我说,陆家郎君早该中举人了,裴娘子你也是,藏着这么个文曲星,害得老身白操心......”

“王婶有什么事吗?”

“瞎,没什么紧要事,给你送点东西。”

王婶有点心疼地把装着槐叶的篮子放在了石桌上,鬓边柳叶银钗簌簌作响。

“寒食节吃槐叶正好祛五脏毒,你拿去做冷淘面1。”

说罢,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这是来怕我记恨她。”陆北顾嗤笑一声。

“这是市井中人踩低捧高的本性,倒也不必放在心上,免得活得累。”

裴妍摇了摇头说道,随后把槐叶放到了树下。

吃过了饭,一家四口齐齐出了门,在大宋,寒食节跟清明节分的并不清楚,而寒食节的分量却比清明节重要的多,因此头天都是要去上坟扫墓的。

此时的古蔺镇,笼罩在朦胧的晨雾里。

按俗例这三日要禁火冷食,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提前做好的麦糕、环饼,以柳枝插枣糕置门楣。

不过寒食节上坟是不能烧纸钱的,纸钱得挂于茔树上,便是所谓的“擘钱”。

陆北顾先是帮着裴妍,将他父母、长兄坟茔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随后在坟前摆好寒具。

一阵大风刮来,擘钱被山风卷起,像一群突然惊飞的灰蝶。

两个小孩子懂事,但又没那么懂得事情。

这时候还都不晓得生死是何等可怕的别离,看着飞舞的纸钱也不觉得悲伤,只是盯着看。

“北顾策论得了甲中。”裴妍斟了杯浊酒洒在坟前,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知县很器重他......”

旁边的树根下,几簇新生的蔺草在风中轻摆。

这种灯芯草生命力极强,哪怕被彻底踩进烂泥里,一场雨后又会长出新芽。

??????

1槐叶冷淘,始于唐代的一种传统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最早为宫廷食物,《唐六典》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到宋代演变为市井消暑美味,各地做法逐渐不同,除了槐叶也有用甘菊汁来做的,或加入鳜鱼、鲈鱼、虾肉来做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