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106章 雷雨与金钗

红楼帝业 第106章 雷雨与金钗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06章雷雨与金钗(第1/2页)

翌日,泰顺帝便下旨,擢贾政为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

贾政本欲于酉时设东道邀姜念共饮,以表谢意。

姜念却婉言谢绝了。

他酉时要受教于屈泰,他也不想与贾政一起喝酒,既费时耗力,又须虚与委蛇,还见不到荣国府的金钗们。

如此东道,不赴也罢。

元春虽深居畅春园,然消息灵通,当日便得知父亲升迁之事,亦得知了升迁的缘由。是一个太监告诉她的,因这太监告知了这消息,元春给了这太监不少喜钱。

夜幕降临。

畅春园中,灯火辉煌。

元春在大丫鬟抱琴的陪同下,漫步于凝春堂景区的湖边堤岸上。

抱琴抬头望天,轻声道:“姑娘,今夜见不着月,也见不着星。”

元春闻言,举目望天,只见夜空中乌云密布,厚重如墨,遮蔽了星月之光。她微微蹙眉,低声道:“大雨将至了。”

抱琴望着夜空中的浓云翻墨,忙道:“既是要下大雨了,咱们回去吧,别淋雨了才好。”

元春嫣然一笑:“且放心,一时半刻还落不下雨来的。”

说完,她星眸微转,怔怔望着夜色浸染的湖面。

过了半晌,抱琴忍不住开口问道:“姑娘这般出神,莫不是在想着那姜侍卫?”

元春不禁一臊,默不作声。

抱琴抿嘴笑道:“要说这位姜侍卫当真了得,才得了太后指婚没多久,转眼就助二老爷升了郎中,看来他对姑娘很在意呢!”

这话让元春既感到害羞又感到甜蜜,她将手中团扇轻轻拍向了抱琴的脑袋,扇坠上的玉佩叮咚作响,故意嗔了一句:“别混说!”

抱琴噗嗤一笑:“我并未混说,事实明摆着呢。”

元春“哼”了一声。

抱琴又忍不住问道:“太后既已指婚,且姑娘已定于明年二月便大婚,却不知太后何时放姑娘回家?”

元春纤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扇坠上的玉佩,道:“太后说了,待到年底许我回家过年,过完年便要……要出嫁了。”

抱琴望着黑魆魆的湖心亭,叹道:“还要等到年底么?姑娘,我此时就想回咱们的荣府了。”

元春沉默起来。她其实早想回去了,尤其是今日,得知姜念凭非凡才能助他父亲升官,她有一种强烈想回荣国府的渴望。奈何,皇太后说了年底才放她回荣国府,她自然得遵命。

元春正神思恍惚间,忽一道金蛇裂空般的闪电劈开夜幕,紧接着惊雷炸响,将元春、抱琴都唬了一跳。

抱琴拍着胸脯道:“可了不得!这雷公电母竟似要把天河捅漏了!姑娘,咱们快快回去!”

话音方落,便已有豆大的雨点从夜空中砸了下来。

“快走!”

元春也急了,忙与抱琴一起,匆匆沿着堤岸疾行。

待这对主仆跑到凝春堂檐下,回首望去,已是漫天雨幕。

……

……

神京城东郊。姜家小宅院。

青砖黛瓦在闪电里忽明忽暗,内院中的花花草草被暴雨打得东倒西歪,一株梨树则在暴风雨中摇曳不定,悬在宅门外的两盏红纱灯笼,被风吹得乱转,恍若一对泛红的幽冥鬼眼。

书房内灯火辉煌,姜念正伏在书案前,狼毫笔走龙蛇地作着屈泰布置的功课。

窗外忽喇喇一声焦雷,大风吹得窗户簌簌作响,他却只将镇纸玉狮子往宣纸上重重一压,头也不抬。但见那雷光透过窗棂,在他月白杭绸衫子上映出青惨惨的影儿。

这时,传来了“哆哆哆”的轻轻叩门声,伴随着香菱怯生生的声音:“大爷,是我。”

姜念搁下了笔,说了声:“进来。”

门开时似扑进了一阵阴森的冷气,香菱低垂螓首地走进,纤纤玉手绞着手帕,面带愧色道:“大爷,我原不想打扰你的,只因雷公电母闹得凶,我……我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

话音方落,窗外便有一道电光劈下,照得她面上血色全无。

姜念拈起案头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一边把玩金表,一边盯着香菱,笑道:“你怕什么?可是怕鬼把你捉了去?”

慌得香菱急扯他衣袖:“好大爷,莫要吓我!我已怪怕了,你还说鬼,我就更怕了!”

姜念笑了笑,看向手中把玩的金表,瞧了一瞧,那针指在戌时三刻至戌时四刻之间。

“随我去堂屋门口看一看雷雨。”

说完他便起身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堂屋,将堂屋的门打开,霎时风扑面,雨扑眼,但见银蛇乱舞破穹苍,大雨倾泻如泼墨,打得院中迸出万千银丸。

姜念跨过门槛,走到了门口檐下。

香菱尽管害怕雷电,也跟着跨过了门槛,站到了姜念身后,道:“大爷看这雷雨作甚?怪吓人的。”

姜念负手而立,笑道:“你道这雷雨吓人?然古往今来,可是有不少写雷雨的诗。”

香菱一听说到了诗,登时来了兴趣,忙不迭问到:“大爷可有记下的么?念给我听听。”

姜念便念了起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是老杜的;‘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这是陆放翁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是苏东坡的。”

“大爷真真是才华横溢,记性也真真好呢!”香菱听得痴了,双眸发亮,似连害怕也忘了,喃喃道,“怪道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原来雷雨里也藏着锦绣诗句。”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得西厢房那边“吱呀”一声响,但见薛宝钗、莺儿由西厢房内走出,立在了门口檐下。

适才这对主仆正站在西厢房窗后看雷雨,忽然发现正房堂屋的门打开了,发现姜念、香菱走到了正房门口的檐下。薛宝钗略一犹豫,便情不自禁开门走出,想在这雷雨之夜与她的大爷说上几句话儿。

此刻,站在正房门口檐下的姜念,沿着穿廊朝着薛宝钗走去,香菱忙缩着脖子紧跟上了他的脚步。

薛宝钗、莺儿待到姜念走近,不约而同对姜念行了万福礼。

礼毕,薛宝钗抬眸凝视着比自己高了足足一头的姜念,柔声道:“这般泼天雷雨,大爷不在书房里待着,怎立到屋外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6章雷雨与金钗(第2/2页)

话音刚落,恰有电光劈下,照见她颊边微红。

“正与香菱一起赏这雷雨呢。”姜念道,又反问起来,“你呢?怎忽然开门走出来了?莫不是心中害怕,想找我陪一陪你,给你壮壮胆?”

薛宝钗闻言垂眸,手指绞着杏黄手帕。

莺儿脱口道:“姑娘原与我在窗内看着雷雨,忽见大爷出来了,便……”

话未说完,薛宝钗轻咳一声,莺儿立时噤声。

姜念淡淡一笑,已听明白了,薛宝钗是见他出了门,才跟着出门的。

姜念笑道:“适才香菱吓得钻进了我的书房,说雷公电母闹得凶,她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怕鬼捉了她去。”

莺儿听到这话儿,不禁噗嗤一笑,薛宝钗的俏脸上也绽放出了笑意。

香菱笑道:“大爷休要冤枉我!我不过说雷公电母闹得凶,一个人待在卧房怪怕的,可我没说怕鬼捉了我去,我何曾提过半个‘鬼‘字了?这话儿原是大爷说来吓唬我的。这会子我倒要请薛姑娘评评理呢,我本就怪怕的了,你还这般吓唬我,此时又来冤枉我!”

莺儿见状,又噗嗤一笑,薛宝钗则用手帕子掩口轻笑。

香菱好奇之下对薛宝钗问道:“姑娘与莺儿两个待在西厢房,就不怕这般唬人的雷公电母么?”

薛宝钗看了眼莺儿,莺儿会意,知道薛宝钗让她回答香菱的这个问题。于是,莺儿微笑着说道:“我是怕的,姑娘则不怕。”

香菱轻轻拍手道:“姑娘胆大呢!”

香菱这话儿本意是称赞薛宝钗,然薛宝钗心思细腻,在薛宝钗想来,“胆大”这种话儿被姜念当面听着,可未必是好话了。一个姑娘家的,且已许为姜念的妾室了,胆大或会令姜念不喜。

姜念此刻可不会去在意这种事,他看向了夜空中的雷雨,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竟变得有点严肃起来。

香菱却没发现他神色的转变,像献宝似的,扯着薛宝钗的衣袖道:“姑娘不晓得,适才大爷竟念了几句写雷雨的诗句呢,大爷真真是才华横溢的,记性也真真是好的!”

薛宝钗也没发现姜念神色的转变,眼波流转,笑向姜念问道:“哦?不知大爷念的是哪几句诗?”

姜念将目光由夜空收回,转而望着檐角飞瀑似的雨帘,忽转话头道:“适才我还有诗兴的,现在却没了,诗兴倒像是教这雨浇灭了。这雨下得也忒大了,可别连续下大雨才好。物极必反,夏季里,若连续下大雨,就容易造成水灾了。”

听到这话,香菱登时不敢说笑了,低头噤声起来。

莺儿轻轻咬了咬唇瓣,用手轻轻绞了绞帕子,觉得姜念这话儿有点子扫兴,好端端的忽然说啥水灾,倒是让氛围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了。

薛宝钗却是心头一震,但见姜念立在檐下望着檐角飞瀑似的雨帘,月白杭绸衫子似被雨气浸得有点子湿,微微蹙着眉头,倒比平日更添了三分威严。

她非但不以为姜念忽然提及水灾扫兴,反而心内赞赏,看向姜念的目光都不禁变得温柔了起来,心中暗叹:“多少膏粱子弟只知风月,他却能见微知著,虑及隐患,这才是……真正的爷!”

思及此处,她的耳根蓦地有点发烫了。

此刻,姜念望着大雨倾盆,心里悄悄想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世雍正元年的夏天,直隶省就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而这个世界的泰顺元年就类似于前世的雍正元年,如此看来,直隶省多半要发生严重水灾了!”

正恍惚间,天际“刺啦啦”撕开一道粗长的银蛇,照得满院森白。

香菱“呀”地惊叫,忙缩到了姜念身后。

莺儿也忙躲到了薛宝钗背后。

“轰——”

一阵雷声似千钧铜鼓自九霄砸落,震得整座小宅院似都发颤了起来。

香菱忙扯着姜念的衣袖道:“大爷,雷公电母闹得愈发凶了,咱们快回屋里去吧,也好叫薛姑娘回屋里的。”

姜念点了点头,却忽然对薛宝钗笑道:“你若也怕,今夜便来我卧房睡一宿?我不介意你与我同睡一床的。”

薛宝钗登时一臊,下意识抬眸对姜念翻了个白眼,也不开口回应,只是对莺儿说了句:“莺儿,咱们回房。”

说完她便转身走进了西厢房,待到莺儿跟着走进,她亲自将房门关上,像是生怕姜念要跟进去似的。

房门关上后,薛宝钗轻轻依靠着房门,烛光映照着她有些泛红的脸颊,心中暗道:“哼,方才还因你虑到了水灾,觉得你比平日更添了三分威严,觉得你能见微知著,虑及隐患,是真正的爷,才一转眼就又不正经了!”

莺儿见薛宝钗脸上掩不住的羞恼,不禁用手帕子掩嘴而笑。

薛宝钗见状,对莺儿啐道:“不许笑!”

莺儿“哦”了一声,忙收住了笑容。

然而,薛宝钗自己却是不禁流露一丝笑意……

薛宝钗、莺儿进了西厢房后,姜念才转身沿着穿廊返回正房,香菱紧跟在他的身后,与莺儿一般,不禁用手帕子掩嘴而笑,笑声传到了姜念耳中。

待到二人进了正房堂屋,姜念忽然转身,对香菱问道:“你为何一直发笑?”

香菱笑道:“大爷适才逗薛姑娘玩,怪有趣的,薛姑娘羞恼的样子,也怪有趣的。”

姜念“哼”了一声:“你以为我是在逗薛姑娘玩?其实,我可是认真的。”

香菱眨巴着一双眼睛。

姜念又“哼”了一声:“总是一个人睡一张床怪枯燥的,要不今夜你别睡外床了,与我同睡一床?”

香菱登时红了脸,低下了头,心里砰砰直跳,似有小鹿乱撞。

……

……

《礼记·月令》有云:“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泰顺元年的六月,神京地界竟似一而再地捅破了天河。

六月上旬,神京城下了一场倾盆暴雨。

六月中旬,神京城又下了一场倾盆暴雨。

而到了六月下旬,了不得了,大半个直隶省,霪雨连绵,山水骤发,各河涨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