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河守望 > 第一九五章 韩家老爹的葬礼(三)

大河守望 第一九五章 韩家老爹的葬礼(三)

簡繁轉換
作者:关源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寒阳西坠夜幕即将降临,这时黑蛋和牛壮的几个要好弟兄,各提着一串儿锡箔纸钱做的银子冥钱前来祭奠老人。

黑蛋见到荷花儿急切切地问道:“你在这儿守灵谁给根儿送饭哇?”

荷花儿答道:“我已拜托给邻居大嫂啦,你不要担心。”

在灵棚烧过冥钱的几位弟兄走了以后,黑蛋执意留了下来,要为老人守灵熬夜。

荷花儿劝道:“老娘孤身一人在家,谁来照顾?你还是回去吧!再说你老弟也不必在这儿熬夜受罪。”接着荷花儿话中有话十分婉转地说道,“按规矩……按规矩这里都是至亲守灵,你还是别在这儿熬夜了。”

黑蛋大声犟起脖子说道:“啥规矩不规矩的……俺与牛壮是好弟兄,他的岳父就是俺的岳父,牛哥不在,俺替牛哥为老岳父守灵是应该的!”

灵棚里很多亲属不认识黑蛋,听到黑蛋说这一番话,又看到荷花儿她两人说话亲切随便的样子,误认为是荷花儿新找的女婿,都七嘴八舌地说:

“女婿给岳父守灵很应该哇!”

“按规矩女婿是应该在这儿守灵的。”

“女婿坚持为老岳父守灵是懂得孝道喔!”

这时荷花儿的那位大嫂蹲在灵柩旁阴阳怪气儿地嘲讽道:“还装啥正经哩……整天把牛壮挂在嘴上,可背地里就忍不住啦!”

荷花儿布满泪痕的苍白脸色一下变了模样,黑蛋在灵棚门口离得较远,没听清楚大家的议论,荷花儿忍了忍心中的怨气,认为在老人的灵柩旁不应再与老大媳妇儿闹架,就走近黑蛋几步和风细雨地对黑蛋说道:“好兄弟还是回去吧,你的心意嫂子心领啦!夜里守灵的都是本家的人和至亲,按老规矩你或许不应该在这儿守灵,不然会闹出笑话的。”

“哎……嫂子!你说的是哪朝哪代的规矩?咋着来守灵就成了闹笑话?!俺咋想不明白!”黑蛋竟然大声吆喝起来。

这时灵棚里破天荒地地传出一阵哄笑,荷花儿扑通一下跪在黑蛋的面前伤心加委屈地大哭起来:“俺的好兄弟呀……嫂子求你啦……你快回去吧……”

黑蛋吓得拔腿就跑,边跑嘴里边咕哝道:“办丧事儿比办喜事古怪多啦!人都哭成了疯子!”

这时灵棚前围坐在一张破木桌旁的响器班儿,用民族乐器唢呐吹奏起了催人泪下的哭丧调,吹奏起民间传统的“哭死人儿”的悲情老段子……唢呐这种“哭死人儿”的悲伤调子,几乎能把活人儿哭死。

“哇哇哇……死啦……死啦……死啦……哇哇哇……死啦死啦……”唢呐吹出阵阵悲哀的哭声……这种乐器的恸哭比孝子的恸哭更动情更能感人肺腑,更能感染和触动孝子们悲伤的心灵。司锣手在唢呐恸哭的节点儿上“咣”地使劲儿猛敲一下铜锣,把灵棚里的悲伤空气陡然震荡起来。灵棚里随着唢呐的悲伤调子涌起一阵又一阵恸哭的悲声……有的孝子哭得捶胸顿足眼泪与鼻涕横流,有的孝子哭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仍然张着大嘴继续号啕恸哭,有的孝子哭得死去活来、趴在脏乱的麦秸上好似要断气儿了一样。

黑夜里,仿佛这条大街变成了恐怖可怕的阴间。开始乡亲们还颇有兴趣地或近或远围着灵棚,津津有味地享受悲情的熏陶。慢慢地乡亲们被熏陶得受不了啦,悲伤的气味儿使他们难受起来,他们开始被感染得眼里掉出泪滴儿……灵棚里天昏地暗的哭声与唢呐高高低低的悲鸣,使寒夜更加寒冷,寒冷使他们更加心寒。围观的百姓莫名其妙惶恐起来,似乎鬼魂就要从棺材里飘了出来,于是都陆陆续续缩着脖子、装着一肚子悲伤回去睡觉了。

老人去世已经三天了,按照老规矩停灵守孝应该是七天七夜,以表示族人对逝者的尊重。但老人去世的太不是时候,眼看就要快过大年了,总不能在过大年的时候办丧事出殡吧?!要不然就得“闷丧”(就是把老人的遗体用被子盖着闷在家里),等过完大年再为老人发丧出殡。根据这种特殊情况韩家族人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停灵三天就为老人送殡入土。

乡亲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来上祭礼。富裕的人家拿几个铜子儿,贫穷的人家提一些油炸的薄脆及一些蒸馍之类的食品,很多是掂一串儿锡箔纸钱,但至亲好友也有上银圆重礼的。无论是上钱物食品和锡箔幂钱,统统都被坐在礼桌旁捏着毛笔的老先生记录在礼单上。这礼单是要主家保存的也是有用处的,以后哪家老人去世,好翻阅礼单的记载,送去相应的祭品和礼钱。这次荷花儿老爹去世,很多人家就是看了存放多年的礼单上的记载来上相应的礼钱祭品。

“活菩萨”老郎中是让他的儿子来祭奠了老人,送的祭礼不轻不重放下了几个大铜圆儿。几天的祭奠时间里,没看到甄保长和王大财主家里来人祭奠上供。按照乡俗丧事儿祭奠供礼是不记以往恩怨的,很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家的身份不一般吧,也可能是他们的老人去世,荷花儿姓韩的娘家人儿没去祭奠上礼吧,谁知道呢?无从得知。祭奠礼上所收的银钱,都归丧事儿的老总安排花费在老人的丧事儿上,一般都是到最后花光花净一个铜板也不剩,主家按老规矩是不能支配和过问的。那些油炸食品和蒸馍供果之类的东西,等老人殡葬入土以后攒忙伙计们从墓地回来,吃过招待酒饭,就都一点儿不剩分给攒忙的伙计们,以此酬谢。

来此吊孝上礼的无论大人小孩儿没有一个女性,这也是很多年的老规矩了。

“孝子谢客!”主持丧事儿的老总发一声喊,韩家老大老二戴着重孝、拄着高粱秆缠着白纸条的哀仗“呜呜呜……”哭着出得灵棚跪地磕头“谢客”,灵棚里随即也“呜呜呜……”干嚎一阵儿。几天来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记不清有多少次了,都是一个动作,都是一种声调,折腾得韩家二兄弟喉哑泪干两腿麻木。试想,先人年老病逝乃自然规律,此时安安稳稳躺在棺木里,活人倒按老规矩活折腾起来,受起活罪来,若逝者灵柩内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攒忙伙计们……起灵!”老总发一声大喊,终于折腾够了。抬杠上肩、响器吹起、孝子呜咽……这时只听“硄嚓”一声脆响,老人的大孙子猛然把“老盆”(里边盛有冥钱和油炸食物的老瓦盆)对准灵柩头脸上那个木刻描金的大“奠”字用劲儿摔去,顷刻“老盆”摔成了碎瓦片儿。多亏这口棺材木质厚硬,要不然准得砸出一个大窟窿。“老盆”摔碎了自然盆里盛有的油炸薄脆也碎了,随即一堆小孩儿哄抢起薄脆碎片来。据说小孩子吃到摔碎的“老盆”里的薄脆食品,能够强身健体、祛病长寿。“摔老盆”这种儿丧事儿规矩,不知是蕴含着何意,人们也难得说得囫囵,据说是为了震撼棺材里的亡故之人,似乎是给亡灵提个醒儿:要挪地方了!要去老坟入土了!除此还另有一说:万一棺材里的死人是假死,这一粉碎性的震撼就能把假死的亡者起死回生,在棺材里敲打喊闹,孝子们听到声音破开棺材,丧事儿反而变成了喜事儿,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也只是听传说过没人亲眼见过。

唢呐在灵柩前悲鸣,灵柩由八个壮汉抬着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后边跟随着一片白色的孝子,都拄着高粱秆儿缠着白纸条儿的哀仗,晚辈搀扶着长辈,男的搀扶着女的,荷花儿由给她叫姑姑的侄子搀着,大家哭哭啼啼像游行一样,出得东寨门向韩家老坟挺进。

出得东寨门没走多远老总猛然一声大喊“歇灵!”灵柩停歇下来,抬灵人放下肩上的抬杠可以喘口气儿,孝子们一齐跪在地上低头号啕一阵儿。按照老规矩,古寨里无论穷富贵贱、不管谁家办丧事出殡,无论下葬的墓穴离得远近,无论墓地的方向如何,一律都得出走东寨门,而且都得出得东寨门不远歇灵一次,这也是半路上一次唯一的歇灵,据说这叫逝者“辞村离门”进入黄泉路程。

灵柩出了东寨门停下歇灵,按规矩唢呐班儿就不再吹奏了,他们向灵柩鞠上一躬拿着礼钱走人。

歇灵过后,当把灵柩抬到离韩家老坟墓穴大约还有三十来丈远近的时候,老总发一声大喊“抢穴!”抬棺壮汉们陡然间像一头头挨了响鞭的公牛,梗着脖子紧握抬杠喘着粗气儿,拼命地抬着棺材冲着墓穴奔跑了起来。有两个腿脚不利索的汉子在霍腾着虚土的冲击中摔趴了下去,被像战争中抢夺阵地的一样的杂乱脚步在身上踏了过去……抬棺的壮汉们总算把棺材抬到了墓坑的边儿上,一个个瞪着大眼儿大口喘着粗气,望着毫无生气的墓坑和棺木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着什么。也许他们纳闷儿这“抢穴”的老规矩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按传统老规矩来说,下葬的墓穴都是经过阴阳风水先生选定看好的穴位,既然是阴阳风水先生选定的墓穴,对墓主的子孙后代肯定是有吉利好处的,要不然墓主的亲人也不会在阴阳风水先生身上花钱。墓穴的深浅也都很有讲究,甚至墓穴底层的土质纹路都有说头儿,据阴阳先生透露,墓底纹路呈环绕盘旋形状的是龙穴、是上等吉穴,埋葬在龙穴里逝者的后人的发展不可估量,但这种龙穴如果不及时抢占里边的龙气就会跑掉,“抢穴”就是防止挖好的墓穴里的龙脉神气儿在地下转移到别处,所以要拼命抢占。占住了龙脉神气儿又能咋样?无非是下葬的死人的后代能出大官儿或出富贵显赫人物,要是龙脉贯通起来说不定还会出现一位皇帝来呢!据说朱元璋和袁世凯的老爹就是墓穴占了龙脉。至于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世凯只当了八十三天的短暂皇帝,那可能是他老爹墓穴里的龙脉又转移了,或者有人故意动了袁家的祖坟、做了手脚,风水破了龙脉散了也未可知。

经过人为的种种折腾,终于把荷花儿的老爹与她早年去世的老娘合葬在了一起。

第二天上午远路的孝子走了以后,近路孝子按照传统老规矩到新坟“煎汤”。

孝子们抬着大半桶煮好的饺子,大家动手把饺子分散埋在新坟的土里,把饺子汤倒在坟头上了事。

据说这是为了招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飞禽走兽,让飞禽走兽吃了这些食物,以免它们侵食逝者。

荷花儿强支持着虚弱的身体,办完老爹的丧事儿回到家里,熬得、哭得、累得、冻得像害了一场大病。她眼泪哭干了但好像还没有哭够,把自己关在屋里痛痛快快地又大哭了一阵儿。她并非为她的老爹去世而悲伤痛哭,老爹去世几天几夜哭的够多了,也哭够了。老人走了免得再受阳罪,老爹这种年纪在阳世多待一天多受折磨一天,早点儿走了也是老人的造化。荷花儿也不是为牛壮还没回来而绝望痛哭,她坚信牛壮迟早是一定会回来的,没什么值得悲痛的。她是为娘家亲戚的冷嘲热讽说三道四、把还活着的牛壮硬往死里推,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自己盼望牛壮生还的心情。再就是她那个阴阳怪气儿不怀好意地大嫂,话里有话地把黑蛋善意的莽撞,硬往两人暧昧的男女关系上安……她心里憋气憋得实在受不了啦……憋在心里的窝囊气去向谁说?谁能理解?谁能相信?只有自己孤独地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和委屈。

她哭罢擦干眼泪,重新打起精神,用期盼牛壮生还夫妻团圆的美好向往,换掉那些乱糟糟伤感的郁闷心情,像往日一样为儿子起早贪黑做饭送饭,打扫收拾家园,她坚信牛壮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