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83章诸国合谋巧筹军备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83章诸国合谋巧筹军备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0 16:40:54 来源:源1

第483章诸国合谋巧筹军备(第1/2页)

烛火在此时暗了暗,映得众人脸上都笼着层阴影。慕容副盟主忽然将清单往案上一拍,震得砚台都跳了跳:“那就建个大工坊!把各州的铁矿、木炭、工匠全拢过来,像搭积木似的,矿场挨着熔炉,熔炉连着锻造台,马厩就建在旁边,造好的甲胄直接就能披到马身上!”

他眼里忽然亮起光,仿佛已看见那片工坊——炉火连成红海,铁水顺着槽道流成金河,铁匠们光着膀子抡锤,火星溅在马鬃上,惊得骏马扬蹄嘶鸣,声震云霄。

烛火在铜制灯台上明明灭灭,映得慕容副盟主鬓角的银丝泛着微光。他将原材料短缺的难题一五一十道来,话音刚落,广安国尚书已往前半步,袍角扫过案边的铜炉,带出一阵细微的叮当声:“铁矿、精钢我们库房里堆得快冒尖了,别说支撑眼下的锻造,就是再扩三倍规模也够。”他话音刚落,嘉宝国尚书立刻接话,指节叩着桌面:“木炭、硫磺这些也尽管开口,只是皮革……”他眉头微蹙,指尖摩挲着案上的羊皮地图,“我们那儿多是山地,牛羊本就少,实在凑不齐那么多。”

“皮革?这有何难!”望海国尚书忽然抚掌大笑,笑声撞在雕花窗棂上,震得窗纸微微发颤。他站起身时,腰间的玉佩叮当作响,眼神亮得像淬了火:“我们望海国北境那片黑松林,漫山遍野都是野鹿、黄羊,开春时猎户们一次围猎就能收上百张皮子。再说还有那圈养的牛羊,皮张厚实得能当甲胄里的衬垫。要多少?尽管说个数,保管鞣制得软乎乎、油亮亮的送过来!”他说着,伸手比划了个夸张的弧度,仿佛眼前已铺开成百上千张毛色油光的皮革,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风之国尚书闻言,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茶沫沾在唇边也不顾:“布匹、丝线这些精细物件,我们风之国的织坊最是拿手。桑蚕丝、麻布、甚至能防水的油布,要多少匹有多少匹,保证针脚比绣娘的还匀实。”轩和国尚书跟着点头,指腹轻轻敲击着清单上的“棉絮”二字:“若是缺了填充甲胄的棉絮、缝制营帐的粗布,尽管知会一声,我们国库的储备能堆成座小山。”广安国尚书立刻接话,语气掷地有声:“若是风、轩两国周转不开,我们的染坊、绣庄随时待命,保管无缝衔接,断不了供!”几人相视一笑,眉宇间的愁云散去不少,仿佛那些堆积如山的材料已在眼前码放整齐。

就在这时,月尚书忽然起身,袍角扫过地面的毡毯,留下一道浅痕。他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指尖点向标注着“天云山庄”的位置,那里用朱砂描了个圈:“诸位请看,这天云山庄外围的开阔地,南临活水,北依缓坡,既不怕汛期淹了工坊,又能借着地势搭建熔炉。你瞧这地界,平得像块被擀面杖碾过的面团,正好铺开咱们的锻造场、晾晒区、库房,简直是老天爷预备好的地方。”他指尖在舆图上轻轻滑动,仿佛已看到工匠们在此砌墙、架梁,烟火缭绕中,一座座工坊拔地而起。

几位尚书凑上前细看,广安国尚书伸手在“天云山庄”旁的溪流标记上敲了敲:“有水就好办,淬火、鞣制都离不得。”望海国尚书点头:“地势开阔,运材料的马车也能并排走,省了不少周转的功夫。”众人纷纷颔首,连烛火都似懂人意般跳得更欢了。

慕容副盟主却捻着胡须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舆图上各国的标记:“天云山庄确是好地方,只是……”他指尖点向几处标着“铁矿”“木炭”的红点,“这些原材料的产地离山庄远则千里,近则数百里,若都运到此处熔炼,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怕是不少。”

他忽然抬眼,眸子里映着烛火的光:“依我之见,不如让各国按所长分头赶制部件。广安国产铁多,便在当地锻造枪头、箭簇;望海国皮革足,就鞣制甲胄外皮、马具;风之国织出的布匹,直接缝制成营帐雏形……”他指尖在舆图上画了个圈,将各国与天云山庄连在一起,“最后把这些半成品运到山庄,由老师傅统一打磨、组装。再从各国选些手艺好的匠人来山庄学艺,回去后在本国建分部,往后部件就从各地直接送过来。如此一来,既省了运输之苦,又能让手艺在各国生根,岂不是两全其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3章诸国合谋巧筹军备(第2/2页)

话音落下,满室寂静,只有烛花偶尔“噼啪”爆开。片刻后,月尚书率先抚掌:“副盟主这法子,好比把一盘散沙攥成了拳头,既有力道,又省了力气!”众人纷纷附和,连窗外掠过的夜风,似乎都带着几分赞同的凉意。

几位王国大人的眼睛骤然亮了,像是寒夜里骤然燃起的火把,瞳仁里跳动着兴奋的光。月尚书往前倾了倾身,锦袍的褶皱里还沾着赶路的尘土,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副盟主这法子,真是拨云见日!我们这就回去筹备,绝不敢耽搁!”广安国尚书连连点头,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着,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为这决定擂鼓助威:“好!就这么办!”

慕容堂主目光扫过众人,见士气高涨,便抬手压了压,声音沉稳如磐:“图纸一事,关乎装备精粗。诸位大人返程后,务必请国中最顶尖的绘图师,将甲胄的每一片甲叶、弓弩的每一处机关,都按尺寸细细绘出。领口的弧度要标到分厘,弓弦的韧度得注明材质,哪怕是马鞍上的铜钉,也得画出纹样——这纸上的一笔一划,将来都是战场上的刀枪盾牌,半点马虎不得。”他指尖在空处虚画着,仿佛已看见那些精密的图纸在灯下渐渐成形。

月尚书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带“咔”地一声绷直,他拱手而立,袍角扫过地面的毡毯,留下一道利落的折痕:“慕容堂主放心!我这就命人快马加鞭赶回,把工部那群老画师都请出来。他们手里的狼毫笔,画过宫殿的梁架,描过兵器的纹路,保证连甲片上的云纹都分毫不差!”他眼中的光,比案上跳动的烛火还要炽烈,倒真像个披甲待发的将士,浑身都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时,望海国的金尚书却轻轻“唉”了一声,眉头拧成个川字,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青瓷笔洗,釉色被磨得发亮。他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忧虑:“说起来,船只的事,才真叫人犯难啊。”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了过去。金尚书抬眼,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透过墙壁望见了故国的水网:“我们望海国,说是‘望海’,倒不如叫‘望水’。境内的大河像解开的银带,缠了山川不知多少圈,支流更是密得像蛛网——东有青澜河,西有墨川,南边的漾江最是顽皮,绕着城郭转了三个弯才肯东去。这些水脉,有的奔着莱海跑,有的往寻海涌,秋之海的入海口处,更是千帆竞渡,热闹得很。”

他顿了顿,指尖蘸了点茶水,在案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可就是这水多,才更需要船。货运要船,军巡要船,连百姓过江得靠摆渡的木筏子。前几日暴雨,下游的渡口冲垮了,连带着三艘运粮船都撞碎在礁石上……”话音未落,他重重一叹,案上的水迹被指腹抹开,像一片蔓延的水渍,“若是能有坚固的战船、宽敞的货船,别说护着海域,就是把各国的物资借着水路运过来,也能省一半力气。”

烛火映在他脸上,把那抹忧色拓得愈发清晰。旁边的广安国尚书摸了摸下巴,沉吟道:“造船的木料,我们那儿的黑松林里有的是,百年的红松一砍一大片。只是……这造船的匠人,怕是得请沿海的老把式才行。”金尚书眼睛亮了亮,像是抓住了根浮木:“若是能集齐各国的巧匠,说不定真能造出顶好的船来!”

议事厅里的风,似乎都带着些咸湿的水汽了。众人望着案上那片模糊的水迹,仿佛已听见了船桨划水的“哗哗”声,看见了无数船只扬帆驶过浪涛的模样。

苍古帝国的山脉自西向东绵延千里,层峦叠嶂如巨兽脊背般隆起,峰顶常年覆雪,银辉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可这壮丽之下,藏着噬人的獠牙——每到汛期,上游的冰川融水裹挟着暴雨,便会化作脱缰的黄龙,顺着峡谷奔涌而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