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90章故人重逢江湖新貌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90章故人重逢江湖新貌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4:27 来源:源1

第490章故人重逢江湖新貌(第1/2页)

江鹤与文氏的情谊,藏在老宅西厢房的樟木箱里。箱底压着两家长辈交换的庚帖,边角已泛出浅黄,旁边叠着少年时江鹤为文氏削的木簪,簪头刻着歪歪扭扭的“鹤”字,还有文氏绣给江鹤的荷包,针脚虽略显稚嫩,却在夹层里藏了片风干的桂花,十几年过去,仍留着淡淡的甜香。每年清明,两家都会聚在老宅的紫藤架下,江鹤父亲泡的雨前龙井,文氏母亲蒸的青团,瓷碗碰在一起的轻响,比任何盟誓都更坚定。

如今两家的商船已能抵达南洋诸岛,船舱里满载着文家的茶砖与江家的铁器,帆布上印着醒目的“鹤”“文”合璧图腾。在苏门答腊的港口,皮肤黝黑的船夫正用生硬的中原话喊着“文记的茶,江家的刀”,将货物搬上码头;而在波斯的集市上,穿长袍的商人正用银刀剖开文家的普洱茶饼,茶香混着异域的香料,在驼铃声里飘出半条街。

云逸踏入江湖酒楼时,正撞见店小二往梁柱上钉新的招牌,“江湖酒楼”四个大字被金粉描了边,在夕阳下闪着暖光。唐掌柜——如今该称唐会长了——正站在柜台后核对账本,鬓角虽添了几缕银丝,手腕上那串蜜蜡佛珠却愈发温润。她抬眼时,目光先落在江鹤身上,笑着要唤“江老板”,视线扫过旁边的云逸时却顿住了:眼前人穿着月白长衫,袖口绣着暗纹流云,气质沉得像深潭,可眉眼间那股锐利,分明是当年那个单枪匹马挑了黑风寨的少年郎。

“是……是云门主?”唐会长手里的算盘“啪嗒”掉在柜面,算珠撒了一地。她慌忙屈膝行礼,鬓边的银簪随着动作晃动,那是当年云逸随手丢给她的战利品,她却找人重新錾了花纹,戴了十几年。“属下……属下有失远迎!”声音里的颤抖藏不住,一半是久别重逢的激动,一半是对眼前人愈发深不可测的敬畏——当年那个在酒楼里豪气干云喝酒的少年,如今已是能搅动江湖风云的人物,可他眼底的光,竟还像当年那般清亮,落在她身上时,带着故人相见的暖意。

江鹤在旁笑着打圆场:“老唐,快上你这儿的招牌菜,云门主可是特意来尝你新酿的青梅酒。”唐会长这才回过神,连忙拍着额头吩咐后厨:“把那坛埋在杏树下的二十年陈酿挖出来!再做道松鼠鳜鱼、一碟醉蟹,要用上好的花雕!”转身时,她悄悄用袖口擦了擦眼角——这江湖再大,总有些故人,能让你想起初入江湖时的**与纯粹。

云逸忙笑着摆摆手,指尖还沾着刚剥的橘子汁,那笑容里带着三分熟稔的暖意,像春日里刚融雪的溪流,漫过唐会长紧绷的神经:“唐姐,跟我还讲究这些?当年在你这酒楼蹭了三个月的桂花糕,你可没跟我算过账。”

唐会长被这话逗得眉眼舒展,鬓边的银簪随着笑声轻轻晃动,先前的拘谨消散了大半,忙欠身道:“门主这话说的,当年若不是您出手,这酒楼早被地痞砸成了瓦砾堆。”她侧身引路时,袖口的暗纹在灯光下流转——那是云逸当年送她的云锦,她舍不得做新衣,特意请绣娘缝在了袖口,“楼上雅间刚收拾出来,窗明几净的,正适合说话。”

推开雅间木门的刹那,众人都觉眼前一亮。这雅间竟比楼下大堂还要宽敞,屋顶悬着盏琉璃灯,光线透过彩色玻璃洒下来,在青砖地上映出斑斓的光斑。靠墙的长案上摆着时鲜果蔬:胭脂红的草莓顶着嫩绿的蒂,颗颗饱满得像要滴出汁水;翡翠般的黄瓜带着晨露,表皮的绒毛清晰可见;还有黄澄澄的蜜橘,剥开的那只正敞着瓣儿,甜香混着墙角铜炉里的檀香,在空气中酿成一种温润的气息。

临窗的位置摆着张梨花木圆桌,桌腿雕着缠枝莲纹,摸上去光滑如玉——显然是日日擦拭的缘故。云逸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街市的喧嚣顿时涌了进来: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冰糖葫芦”的吆喝声穿街而过;对面布庄的伙计正踮脚挂新到的绸缎,孔雀蓝的料子在阳光下泛着水光;几个孩童举着风车从楼下跑过,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0章故人重逢江湖新貌(第2/2页)

“这位置选得好。”云逸指尖敲了敲窗棂,目光落在对面茶楼的幌子上,“去年我路过时,这儿还挂着‘修缮中’的木牌呢。”

“托门主的福,开春刚翻修完。”唐会长亲手为众人斟茶,茶壶嘴流出的碧螺春在白瓷杯里舒展,“您瞧墙上那几幅画,是特意请城南的林先生画的。”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东墙挂着幅《溪山行旅图》,墨色浓淡相宜,远处的山峦隐在云雾里,近处的溪水仿佛真在画中流淌;西墙的《荷塘月色》则带着几分灵动,荷叶上的露珠用留白技法表现,似有若无,让人想起夏夜的清凉。

木椅坐上去软硬适中,椅背上搭着锦垫,绣的是“松鹤延年”纹样,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唐会长见云逸打量锦垫,笑道:“这是内子亲手绣的,说门主当年总说木椅太硬,特意照着您的身形做的。”

窗外的阳光渐渐斜了,透过窗棂在地上画出移动的光斑。街上的行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卖花姑娘的竹篮里多了把粉白的蔷薇,穿青布衫的书生捧着书卷匆匆走过,腰间的玉佩随着脚步轻响。雅间内,茶水的热气袅袅升起,混着果蔬的甜香,将这片刻的安宁烘得愈发醇厚。

如今的江湖酒楼早已脱胎换骨,三层飞檐如展翼的鸿鹄般耸入王都的天际线,朱红廊柱上盘着鎏金螭龙,仰头望去,仿佛一座琉璃砌成的宫殿从天而降。底层门楣高悬的黑底金字匾额,是请当朝太傅亲笔题写的“江湖酒楼”四字,笔锋遒劲如剑,在日头下泛着冷冽的光。往来食客踏过门前的汉白玉台阶,鞋跟敲在石面上的脆响此起彼伏,抬眼便能望见门内两尊一人高的青玉狮子,狮口衔着鎏金铃铛,风吹过便发出清越的叮咚声,像是在为这楼里的繁华伴奏。

楼里的人流确如潮水——穿绫罗的富商搂着姬妾,腰间的玉佩随着脚步撞击出细碎的响;佩长剑的江湖客三五成群,粗布袍角沾着尘土,嗓门却洪亮得能掀翻屋顶;还有穿官服的小吏,小心翼翼地扶着帽翅,跟在主官身后亦步亦趋。他们大多往二楼雅间去,楼梯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唯有廊边每隔三步便燃着的龙涎香,在空气中织成一张馥郁的网,将市井的烟火气隔绝在外。

街角的乞丐缩在墙根,破碗里躺着两枚生锈的铜钱,望着酒楼门口那对青玉狮子,眼神里的渴望像被掐灭的火星。他前日曾鼓足勇气想进去讨碗水喝,刚踏上第一级台阶,就被门童用手里的金漆棍子拦住了——那棍子顶端镶着块鸽蛋大的玛瑙,晃得他睁不开眼,只听见一句冷斥:“哪来的叫花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他仓皇退开时,正撞见个穿锦袍的公子,随手给了门童一锭银子,笑着说:“赏你的,别让脏东西污了楼里的地。”那锭银子的光,比正午的日头还刺眼。

“客官您瞧这道‘龙凤呈祥’,”唐会长站在雅间中央,指尖划过雕花食盒,盒盖掀开的瞬间,一股醇厚的肉香混着蜜甜的气息扑面而来——盘中是整只脱骨的乌鸡,腹中塞满了血红的龙虾肉,鸡皮烤得金黄流油,虾尾的壳被精心剔除,露出雪白的肉,淋上的琥珀色酱汁正顺着肌理往下淌,在青瓷盘底积成小小的水洼,“用的是岭南进贡的乌骨鸡,配着东海的大龙虾,光是这食材,就得跑遍三个码头才能凑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