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52章 玄奘归来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452章 玄奘归来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3 03:16:20 来源:源1

第452章玄奘归来(第1/2页)

车队当先的马车上,一个身穿僧袍的中老年光头,满脸掩饰不住的疲惫和沧桑,眼神却闪着别样的光。

他那饱经风霜,看上去黄黑色的脸,面朝城门的方向,看着远处的城门,双手合十喃喃道:“阿弥陀佛,大唐,贫僧回来了!”

这位不是别人,而是在历史上,真正去往天竺取经的玄奘法师,在西游记中被神话的金蝉子唐僧本尊。

想当年,李渊牵强赴会认道家李耳为祖宗,因此道教兴盛。

为了跟大唐初期确立的‘道为国教’对抗,佛门多宗联合商议,决定要搞一波大的,以此来确立佛门在大唐的地位。

那怎么搞这一波大的呢?

佛门的宗旨,从来都不是杀杀杀,而是蛊惑人心。

一番商议之后,当年才二十岁出头的玄奘,就被推举为了捅向道教的一杆枪。

当然,玄奘自身并没有被隐瞒,因为此次行为需要大毅力大智慧。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佛们就在长安搞了一次盛大的水陆法会,然后玄奘登台讲经。

并且宣扬佛的发源地,天竺有大乘佛法,可度一切苦厄,他不日就会前往天竺求经。

这相当于是没先打招呼,就直接说自己要去。

完了之后,才上报李世民申请出境。

毕竟他这一波搞得挺大,总不能偷偷摸摸就走了,那和佛门的利益冲突了。

可那是贞观初年,大唐正面临东突厥的严重军事威胁。

此时大唐实行严格的边防政策,严禁百姓私自出境,以防人员被敌方捕获、泄露军事信息或战略物资外泄,同样也是防止百姓出逃。

因为那个时候隋末乱世的阴影还没过去,玄武门的阴影近在眼前。

可以这样说,当时佛门不打招呼搞的这一出,跟李世民的军事部署冲突了。

一面是区区佛门,一面是大唐国境安危,怎么选根本就不需要考虑。

李世民很生气,以当时的情况他又不能屠杀杀佛门,否则他的名声会臭不可闻,甚至刚刚到手的江山内部就会不稳,因此只能婉言拒绝。

被李世民屡次拒绝之后,眼看着百姓都快忘了佛门要求经了,玄奘开始铤而走险。

离境的时候被发现,未尝没有故意为之的意思。

如此一来,佛门再宣扬一波,就能够裹挟民意,让李世民免于对佛门的追究。

真要说起来,李世民没有同意,你却非要出去,这是违抗君命。

上纲上线一点,甚至赶得上欺君之罪。

后来,李世民得知之后,确实也没有追究。

他是怎么考虑,已经无足轻重。

总之,经过十七八年的折腾,玄奘回来了。

玄奘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哪怕心智再怎么坚定,在靠近长安之后,也感觉阵阵后怕。

当初他决定去,就筛选过路线。

由于当时与天竺来往不多,都不知道有没有去那边的船,万一被查到了的话,一切都会功败垂成。

因此他最终决定,从陆地上过去。

本以为没有太远,可那是看直线地图。

真正走出去之后才发现,好多地方都是无路可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2章玄奘归来(第2/2页)

要么沼泽,要么沙漠,要么高山。

各个地方的国家,哪怕人家是小国,也不是他能随便招惹的。

折腾来折腾去,光是走到天竺,他就花了两年多时间,期间多次陷入各种生命危险,也确实得到了多方帮助。

只因为,那可是大唐。

各国的商队,必然会去的地方,名声流传不是一般远。

真正走到别的地方后,玄奘才发现,原来大唐是那么的好。

比他佛教宣扬的西天佛国,可能都还要好。

别的那些国家,才是真正的地狱。

可他背负着佛门赋予的任务,也背负着佛门的振兴,无论如何他不能退。

他不能一事无成的回去,要不然的话,佛门不会放过他,李世民也不会放过他。

他必须要去到天竺,求到他口中的大乘佛经,这表明他确实去了。

同时,他想要回来之后完整落地,让佛门得到重视,还得给李世民准备一份‘厚礼’。

其一,可以称之为——西域诸国图!

只有准备好这份礼物,他才可能被李世民接见,才能真正送上记在脑子里的厚礼。

经书是为了佛门的底蕴,西域图是为了名正言顺见皇帝,给大唐皇帝的筹码。

除了这份图,他还需要著书立说,写明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甚至军事力量等。

只有如此,他才能保证自己百分百的平安落地,甚至让李世民给佛门造势。

在天竺快二十年,玄奘基本都是在学习和查抄经书中度过。

直到感觉自己收集得差不多了,这才坐上到大唐来的商船归来。

为了避免意外,或者被某个势力暗杀。

在没有到达长安之前,玄奘都非常低调。

眼看着长安城门近在眼前,他才正大光明的出现。

一想到自己即将扬眉吐气,佛门即将兴盛,自己也即将成为佛门的领头人,玄奘一阵心潮澎湃。

这个时候,他才有心情好好的打量周围。

仔细一看,玄奘的眉头就渐渐皱起。

他记得,自己离开长安的时候,虽然长安日渐恢复繁华,但是百姓来说,基本还是衣衫褴褛的情况。

虽然对比某些西域国家,已经算是很好了,但也不能说是好得特别多。

可现在放眼望去,衣衫褴褛的百姓一个都不见,甚至还能看到数量众多,颜色比较鲜艳的新衣服。

如果不是他们脸上手上,能明显看出来是属于百姓的痕迹,他都以为他们是贵族。

因为百姓的衣服,哪怕是买上一件新衣,故意用草木灰等染色,以此来更加防脏。

但总体而言,三两下就会洗得灰扑扑的,陈旧无比。

想要有真正的颜色,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麻布虽然看起来厚实,其实并不怎么耐磨。

如果长期被汗湿或者长期捶打洗涤,是很容易变破的。

因此,老百姓身上往往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

甚至有些老百姓没得补,穿起来基本盖着要害就好,手上加个破碗就是乞丐。

可现在放眼望去,打补丁的都极其少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