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220章 江南易主

陛下就是躺赢狗 第220章 江南易主

簡繁轉換
作者:知向谁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3:13:45 来源:源1

第220章江南易主(第1/2页)

芝伏罗本来是憋了一肚子气的,连建隆观武这么重要的外交大事件都没有派使者去敷衍,一点也不想给大郑面子。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我最难的时候,是你给我补习功课、给我讲解难题,辅导我做家庭作业,给了我安慰和鼓励,让我灰暗的世界有了一束光。

于是我奋发图强,勤奋上进,只为了不辜负你的一番美意。听说鬼方部居然敢欺负你,一向内向的我比任何人都要愤怒,抬手就把那碧池的头发跟衣服当众撕烂。

还有霸凌过你的突厥和契丹,我也没想着放过,把她们拉出教室,正准备一鼓作气将她们挨个教训一顿呢,结果你竟然帮着她们一起揍我!!

我在厕所独战群雄为你鸣不平,你的跟班在背后偷偷把我的课桌推倒、在我的凳子上抹满502胶水,往我的课本里面翻着页的吐浓痰!!

我们之间的美好都是假的吗?下课铃响后一起手牵手去厕所,体育课上一起坐在操场大树下看男生们打篮球,放学后一起去精品店买发夹和可爱的书包小挂件,你可有一瞬间拿我当你的闺蜜?

这次你期末考试考得好,邀请全班同学去你家庆祝,还假惺惺的给我也发来了微信,我怎么能去,怎么能原谅你的背叛!!

我坐在自己房间的窗户前,看着你们在班级群里发的合照,照片中的你笑的多开心啊~

手机里传来的歌声,多么契合我现在的心情啊——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陪你走完这一程~相思路~

过往云烟尘与土~一曲离恨都落幕~

你我从此桥归桥~路归路~”

周一再次看到你时,你被同学们拥簇在人群中央,班级第一,肤白貌美,还被男生们评为最美校花。

我抓紧自己的书包肩带,低下头别过脸去,面对着墙壁,不想也不敢与你对视,我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我走了,你成你的大业去吧~

可是,刚从悲伤的阴霾中走出的我,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短跑兴趣组,你的跟班又莫名其妙的参与了进来,还在最关键的比赛中伸脚绊我,害的我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膝盖和大腿被擦伤了好大一块。

拜她所赐,我失去了做体育生,通过艺考考上大学的资格,也失去了梦想。

这也太欺负人了!!!

现在,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戏弄我的感情?我都退出你的世界了,为什么还要这般针对我?!

大郑君臣鸦雀无声的望着在朝堂上越说越生气,甚至不顾殿前失仪,冒着被拖下去廷杖砍头的风险,把持节握在手中不停提起来砸地砖的高车部使臣,皆是沉默不语。

坐在空荡荡的龙椅右前方,负责主持朝堂的文若也尴尬的战术性清嗓,李卿出兵西域这事儿吧……汴京也不知情啊!

知道的时候,已经打完了。

御史中丞林济远皱着眉毛,阴沉着脸走出队列来到了高车使者身边,义正严辞的要求太子殿下下令,把那个胆大包天,擅自出兵的李卿抓回汴京,给他安排下狱问罪受审一条龙,一定要给高车部一个交代!

他这么一说,关中籍贯的朝臣武将们立刻不干了,纷纷举起笏板对着他大骂起来,卖国贼!高车部的走狗!

平时大家看你年纪大,不跟你计较,没想到你还蹬鼻子上脸了,在这充什么心怀慈悲的烂好人?陛下和太子心胸宽广,体谅臣属,我们可不惯着你!

不要以为秦王不在汴京你就可以胡说八道,再哔哔,信不信揍的你满地找牙?!

御史台的言官们一看,这帮吃肉夹馍的关中粗汉竟然敢这么跟我们中丞大人讲话,这还得了!今天不压住他们,御史台的威名岂不是要一落千丈?来就来,怕你啊!

整个乾元大殿顿时鸡飞狗跳,“娘”“狗”之类的词汇不绝于耳。拳拳到肉的闷哼声,摔倒在地的惨叫声,怒发冲冠的喝骂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西市,遇到两帮地痞流氓在街头火拼呢~

原本满腔怒火、一肚子委屈的高车使臣,看着满大殿互相扯胡子揪头发,官帽都被打飞在空中的大郑朝臣们,人傻了。

他想象中的大郑朝堂,怎么也该是用阴冷的目光互相打量着彼此,使心眼子、暗中拆台,栽赃陷害,阴阳怪气才对。

这怎么……比我们草原人还要野蛮暴躁?一言不合就开打?

最终,还是御林金卫们冲进来才把各位大人拉开,太子殿下匆匆宣布退朝,第一个脚底抹油开溜。原本乱糟糟闹哄哄的乾元大殿,瞬间就鸟作兽散,只剩下高车使臣立在原地发愣。

这时候,几个小内官提着水桶,拿着抹布从角落里走出来清洗地板了,见他还待在原地,便上前询问——

你怎么还不走?这儿不管饭。

……

大郑出兵要什么理由,打就打了,你能怎的?

李卿的北廷之战打赢了,扬我国威,震慑诸戎,朝廷怎么会惩罚他呢?中书门下的赏赐这会儿估计已经过玉门关了~

他特么要打输了,那才真的会被拉回来拿皮鞭抽呢!

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逢场戏还得作,我们大郑一向都是讲道理的好吧~

批评,必须严肃批评!全国通报!

西域的混乱局面,随着李卿的强势介入暂时稳定了下来。高车部经过土兀剌河和北廷城的两次大败,已经基本失去了挑起战争的能力,十余年来积攒的家底败的干干净净,只能回到阿尔泰山继续老老实实的放羊去了。

现在,只需要认真对付哈拉汗国就行了。

说真的,双方都有点心里发虚。

驻扎在西域的李卿对哈拉汗国并不了解,只知道对方刚刚灭掉了于阗国。对一个有灭国能力的不明势力贸然动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只能先派人前往对方境内打探虚实,准备全方面的好好了解一下这位从中亚而来的不速之客。

寻找破绽,一击必杀!

哈拉汗国的王子去过汴京,被大郑幅员辽阔的疆域、强悍铁血的军队、先进发达的装备、繁花似锦的首都、如日中天的国力深深震撼过,所以极力劝说萨克图汗和国内王公们不要轻举妄动,尽量避免和郑军擦枪走火。

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0章江南易主(第2/2页)

支线任务是小问题,主线任务才是大问题。

江南传来了最新消息,坐断东南战未休、从大周打到大郑、执政四十一年的唐主李雄,病入膏肓,已经没几天了。

没办法,老头一把年纪了,儿子们不是想弄死自己,就是在想弄死自己的路上,最后来了个鱼死网破,直接断代,这搁谁身上受得了?

虽说天家无情,但也不能这么绝啊!心态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哇!

更让他郁结于心和难以释怀的是,在金陵大乱斗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仅存硕果,竟然是最不成器、已经被自己彻底放弃的李嘉!

外有强大劲敌,内有废柴儿子,身前事一塌糊涂,身后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万一自己刚一闭眼,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就国破家亡,那可怎么办呀!

前面几个虽然不孝,但好歹也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不怕孩子叛逆乖张,就怕孩子懦弱无能,偏偏现在只有一条咸鱼可供自己选择,这咸鱼还因为求异心理公开表示自己不信佛,唉!

佛还是要信的啊,虽然李雄自己也不相信死后能去什么极乐世界,但治下百姓都靠着这股来世会有福报的希望,忍受着当下的艰辛苦难。做皇帝的不信佛怎么行呢?怎么让百姓对皇帝产生认同感呢?

士兵们就是因为相信有来生在世,才敢在战场上拼命的,反正还有下辈子,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结果皇帝却说压根就没有这回事?

那岂不是说,我死了就彻底没了?那谁还去拼命啊!

百姓们就是因为相信这辈子吃够了苦,下辈子就能和地主老爷们一样享福了,才默默在挣扎中求生。

结果陛下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那我们干嘛还要这么辛苦的忍受苛捐杂税,每天在稻田里插秧、跳下河捕鱼?老子要逛青楼,喝花酒,睡姑娘!

这地谁爱种谁种!这粮谁爱交谁交!

这样一来,不就全乱套了吗?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李雄苦口婆心的向李嘉传授这样的道理,耳提面命让他多去佛寺烧烧香,哪怕是走个过场呢?

从小就不被父亲重视和喜爱的李嘉,怀着一种“你也有今天”、“有本事别求我”的报复心理,将老父亲的一片舐犊之心当成了空气。

我曾经没有得到想要的关心和爱护,现在你给我,我也不要。

这皇位你给也行,不给也行,我无所谓。但你别妄想改变我的处事准则和自由思想,那都是我在阵阵白眼和孤立无援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方式,我就是靠着它们才走到今天的。

你安排的路,我走。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我是李家唯一的继承人。

但怎么走,我说了算。

也许我会继往开来,带领着大唐重现贞观治世、开元盛景;也许我会和许多偏安江南的君主一样,最终落的个镣铐缠身、客死异乡。

但无论结局如何,那都是我应得的,你做好你的事就够了,我的事,我自己决定,并且会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文训、文若可没有信什么阿弥陀佛,他们信奉的是手中的刀。

父亲,你不一定就是对的。

身体本就每况愈下的李雄在听到这些话后,两眼一翻,直接被气昏了过去。

年事已高的李雄本就被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和前列腺炎折磨的睡不好觉,近段时间又发生了这么多糟心的事,外加对大唐未来忧思成疾,直接一病不起。

德明殿的偏殿内灯火通明,皱着眉的李嘉被内官和新任乌衣军统领朱昌请到了龙榻前。

唐国重臣,皆立在殿中。

丞相、右仆射沈之章,太尉、大将军温茂,金陵太守周沛,江夏知府童礼,分列两旁。

靠在软枕上的李雄面色土黄,嘴唇苍白,脸部和脑袋时不时的小幅卡动着,眼皮抬的都异常费劲,看起来像是很困,随时都要睡过去的样子。

看到李嘉表情复杂的坐到自己床边后,李雄胸中百感交集,真是世事无常啊!到最后,能交付大业的,竟然是这个自己从未重视过的小儿子。

他直到这会儿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儿子太不了解了,他喜欢做什么事,讨厌什么食物,会不会带兵打仗、能不能作出文章?有没有喜欢的女子?

对啊!他都这么大了,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还没有给他许上一门亲事!宗正寺竟然也只字未曾提起过这么重要的事!

我们父子……竟然陌生到这种地步了吗?

“儿啊……朕自觉大限将至,估计是不行了……”李雄努力的眨了眨眼睛,突然感觉精神点了,便伸出手抓住李嘉的手,紧紧握住,感受着那一丝微弱的血脉相连。

“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就交给你了。多……多纳一些官宦人家的清白女子,开枝散叶,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朝政之事,不可一意孤行啊!

若…若是朕死之后,文氏来犯,可将兵权交付给茂之统指,不可相疑……”

立在一旁,胡子灰白的温茂闻言后泣不成声,双膝跪地,泣不成声:“陛下……”

“若是朝堂之上有不解之事,可以虚心向书文请教,他……他是咱们家的萧何、张良啊……”

拄着拐杖、坐在凳子上的沈之章抹着花白胡子上的鼻涕,满脸晶莹,哽咽失语。

李雄叮嘱完李嘉后,扭头看向面前的臣子们,露出一副苍白的笑容:

“朕此生能得诸公辅佐,共治江南数十载,是朕之幸。朕死之后,望诸公能够向对待朕一样,对劣子多加指点、循循善导,大唐……就拜托诸位了……”

几位唐国重臣闻言后纷纷跪地拜伏,就连年事已高的沈之章也在朱昌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跪到地上,众人皆是掩面悲泣,难过至极。

“陛下……”

“陛下啊……”

费力的吸着气,胸前盖着的被子随着呼吸大幅起伏后,李雄的双目中尽是慈爱的看向李嘉——

“爹这辈子欠你太多,如果真的有来生,再补偿你吧……”

大郑建隆四年四月初九,唐主李雄病逝于金陵城德明殿,时年六十一岁。

太子李嘉在江南官员和世家望族的拥戴下,接过了大唐玉玺,坐上了江南国主的宝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