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从蒸汽辽东到罗马 > 第89章 百姓安居,世外桃源

三国志从蒸汽辽东到罗马 第89章 百姓安居,世外桃源

簡繁轉換
作者:萧山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6 14:05:04 来源:源1

第89章百姓安居,世外桃源(第1/2页)

辽东的阳光,似乎都比别处多了几分暖意。当战火在中原大地上肆虐,饿殍遍野,哀嚎之声不绝于耳时,辽东郡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俨然一片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清晨,鸡鸣犬吠之声此起彼伏,却不显嘈杂。炊烟袅袅升起,带着高粱饼子的香甜和鱼汤的鲜美,弥漫在空气中。孩童们穿着暖和的棉衣,在巷口追逐嬉闹,稚嫩的笑声传出很远。妇女们端着木盆,三三两两地去河边浆洗,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丝毫不见往日的愁苦与麻木。

“老李头,你家那高粱今年收成可真不错,磨出来的面子又白又细,比去年强多了!”

“那是自然!周公子教的法子,就是管用!俺寻思着,今年冬天,家家户户都能添件新棉袄了!”

这样的对话,在辽东随处可闻。百姓们谈论的不再是哪个军阀又攻占了哪个城池,而是自家地里的收成,作坊里的工钱,以及周公子又带来了什么新鲜玩意儿。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周明的无限敬仰。这并非空洞的溢美之词,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与认同。辽东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张笑脸,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周明带来的改变。

辽东的这份安定祥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周明一系列政策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这是一场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蜕变,一场将乱世悲歌扭转为盛世序曲的伟大实践。

首先是温饱与健康的根本保障。火炕的普及让家家户户告别了严冬的酷寒,即便冰雪封路,屋内的温暖也让人们感到踏实。沼气炉的推广,不仅提供了清洁的燃料,更让农家肥得到了有效利用,减少了疾病的滋生。公共厕所的修建和卫生观念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降低了瘟疫传播的风险。高粱、蔬菜和鱼类等多样化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让百姓的餐桌不再单调,营养更加均衡,体魄日益强健。纺织作坊的建立,则让百姓们穿上了更暖和、更舒适的棉麻衣物,告别了粗糙的麻袋片,这在物质匮乏的汉末,无疑是极大的改善。当一个人不再为吃穿发愁,不再被疾病困扰时,他自然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这份由物质富足带来的安定感,是民心稳固的基石。

其次是知识的普及,点亮了百姓蒙昧的心灵。学堂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不再仅仅是贵族子弟的专利。除了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更有周明亲自编写的《算术启蒙》和基础的《识字歌》。商贾们熟练运用“周氏乘法口诀”,在市集上算账如飞,让其他地方的商人看得目瞪口呆;孩子们则将那些数字口诀编成了欢快的歌谣,在田埂上、巷子里里传唱,寓教于乐。知识不再是士族的专属,而是照亮寻常百姓生活的火炬。它提升了百姓的认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周明的各项政策,也让他们变得更加理性,更懂得遵纪守法。这种全民学习的氛围,为辽东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也为周明的“硬核种田”和“科技细节严谨”奠定了群众基础。

“公子所言,‘人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如今辽东百姓,家家有粮,户户有暖,作坊里有工钱,学堂里有知识,这民心自然就稳固了,比那刀枪剑戟更管用!”民部主官向周明汇报时,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他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富庶的奇迹,也深刻理解了周明“不争一时之利,而谋万世之基”的深远考量。

然而,更深层次的,是周明所塑造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他不仅通过法规严惩偷盗抢劫等恶行,更设立了“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百姓互相监督,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但这并非仅仅依靠严刑峻法,更重要的是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他提倡诚信、正直、勤劳,将这些朴素的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治理中。比如,在商业活动中,他严禁欺诈行为,倡导公平交易,让辽东的商贾们认识到,唯有诚信,方能长久。这种由上而下的道德引导,让辽东的治安环境迅速好转,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甚至比许多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做得更好。

有一次,一个外地来的流民,饥肠辘辘,忍不住偷了集市上一块高粱饼。他本以为会被毒打一顿,甚至送官问罪。他曾见过太多地方,流民偷窃被当街打死,曝尸荒野。没想到,守市的差役只是将他带到了民部,周明亲自接见了此人。

“你为何偷窃?”周明语气平和地问道,目光中没有丝毫的鄙夷与愤怒,只有一种令人心安的平静。

那流民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跪下,不停地磕头:“小人……小人饿极了,一时糊涂,求公子开恩!小人再也不敢了!”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周明并未责罚,只是让人给他端来热气腾腾的高粱粥和饼子,让他饱餐一顿。那流民狼吞虎咽,吃得满嘴都是,眼泪混着食物,让他模糊了视线。这是他逃难以来,吃过的最饱、最热乎的一顿饭。然后,周明详细询问了流民的来历,得知他是在中原战乱中失去家园,一路逃难至此,家中老母幼弟皆已饿死,他孑然一身,求生无门。

“辽东不养闲人,但更不让任何一个勤劳的百姓饿肚子。”周明对他说,语气依然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你既已饱食,可愿加入我辽东工坊?我这里有纺织作坊,有农田,有修建道路的活计,只要你肯出力,便能安身立命,每日有工钱可拿,再无需行偷窃之事,更无需担惊受怕。”

那流民听到周明的话,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偷窃之人,非但没有被打骂,反而能得到一份活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他激动得涕泪俱下,当即表示愿为周明效犬马之劳,此生此世,绝不负公子之恩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章百姓安居,世外桃源(第2/2页)

这件事很快便在百姓中传开,让周明的“仁义”之名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反套路剧情”的处理方式,远比简单的惩罚更能收买人心。它让百姓看到了周明的宽仁与智慧,也让他们相信,在辽东,只要辛勤付出,就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份对主公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希望,是任何刀枪棍棒都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这正是《三国:从截胡大耳贼开始》中主角以德服人,草根逆袭的精髓所在。

蔡琰和张宁,作为周明身边的女性代表,也用她们自身的魅力,感染着辽东的百姓。蔡琰的温婉才情,使得辽东的学堂充满了诗书之气,她教授孩子们礼仪、道德,让辽东的文化底蕴日益丰厚,也让那些被战火摧残的灵魂得到了慰藉。她甚至开始编写一些易懂的童谣,将周明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张宁的独立与干练,则让女性在纺织作坊中找到了自身价值,赢得了尊重。她不仅管理作坊井井有条,还亲自教授女工们基础的医疗知识和卫生习惯,让她们在工作之余,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她们不再是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弱女子,而是能够独当一面,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正是周明所期望的“反套路剧情”——让女性在乱世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也为《一统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中对女性角色的细腻描写提供了支撑。

辽东的这份安定与繁荣,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吸引着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流民。他们的耳中,充斥着中原各地的惨状:袁绍与公孙瓒的战火连绵不绝,百姓流离失所;曹操虽在兖州站稳脚跟,却也时常面临粮草危机和地方叛乱;刘备仍在四处奔波,寄人篱下……而辽东,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传说。

“听说了吗?那辽东郡,周公子治下,百姓都能吃饱饭,有火炕暖和着,还能去作坊里干活,换工钱呢!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比那县太爷吃得都好!”

“可不是嘛!俺远房亲戚前些日子去了辽东,捎信回来说,那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鸡鸭都不用圈着,也不会丢!简直是仙境一般,比那传说中的‘桃花源’还要真实百倍!”

流言,如同插上翅膀,飞向中原大地,乃至更远的并州、冀州、青州。那些在战乱、饥荒和瘟疫中苦苦挣扎的百姓,如同看到了救命稻草,纷纷拖家带口,不远千里地涌向辽东。他们变卖家产,甚至乞讨为生,只为能够踏上那片传说中的乐土。

辽东的边境线上,每日都有大量流民抵达。他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中充满了疲惫与恐惧,以及对未来的最后一丝希望。但当他们踏入辽东郡的土地,看到那整齐的田地、温暖的房屋、以及百姓脸上满足的笑容时,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的眼神从麻木变得震惊,从恐惧变得激动,最后化作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这……这里当真是人间吗?俺还以为到了天上仙境了!”一个从兖州逃来的老妇人,看着辽东百姓家家户户升腾的炊烟,闻着空气中飘散的饭菜香,忍不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了。她的老伴和儿子,都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如今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万念俱灰,直到来到辽东,才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周明早已预料到流民潮的到来。他命令民部和军部,妥善安置这些流民。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救济,更是一套成熟的人口吸纳与转化机制。首先是提供免费的食物和热水,让他们恢复体力,感受到来自辽东的善意与温暖;然后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对患病者及时送医馆治疗(由张宁亲自主持,她带领的医馆团队,在瘟疫防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后,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意愿,进行分类和安置:身强力壮者可分到农田耕种,有一技之长者可加入工坊,年轻体健者则可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队伍,参与道路修建、城墙加固等工作。

高顺带领的陷阵营,如今不仅仅是军队,更成为了维护治安和救灾扶贫的重要力量。他们纪律严明,对待流民温和有礼,没有一丝寻常军队的跋扈与欺压,这让流民们对辽东的秩序和公正有了最直观的感受。高顺那份厚重的责任感,也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亲自安排士卒帮助流民搭建简易住所,发放衣物,甚至在巡逻时也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百姓。他的沉默寡言与实际行动,比任何花言巧语都更能深入人心,也让《一统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中高顺厚重的形象跃然纸上。

辽东的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这批批流民,不仅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各地最新的信息和情报。而周明,则通过安置流民,巩固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仁主”形象,为未来争霸天下奠定了最深厚的民意基础。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使得辽东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远超其他诸侯的人口红利。

然而,即便辽东如今如同世外桃源,周明心中却丝毫没有放松。他知道,这乱世的本质从未改变,安逸只是暂时的。公孙康和袁绍这些阴险的对手,迟早会注意到辽东的崛起。田楷的冲动,或许会成为引爆冲突的***。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未雨绸缪。

“【宿主,请注意,大量人口涌入,对辽东的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墨子芯片适时地提醒道,它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周明能够提前预判各种潜在危机。

“【我知道,安逸是最大的敌人。】”周明在心里回应,“【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深知,眼前的和谐与富足,只是他为辽东争取到的宝贵发展时间。他必须争分夺秒,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将辽东打造成一个真正的铜墙铁壁,一个足以在乱世中立足并最终一统天下的坚实堡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