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84章 神器!移民背后的血与泪!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84章 神器!移民背后的血与泪!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众人像被磁石吸引般,将水泥棱堡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伸手反复摩挲着表面细密的纹路,指尖传来冷硬的触感;有人弯腰贴近,用指节叩击,发出沉闷的回响。

方才床弩轰击的痕迹犹在,却如同岁月镌刻的勋章,诉说着这灰扑扑墙体的坚不可摧。

短短小半天便能铸就如此堡垒,众人眼中满是惊叹与震撼,议论声此起彼伏,惊呼声、赞叹声交织成一片。

老朱站在人群外围,目光如炬,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轻轻捋了捋胡须,朗声道:“郭爱卿,有了这等利器,移民政策你还反对吗?”

郭允道身形一僵,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犹豫片刻之后,他叹了口气,跪倒在地上,道:“陛下,有此神器,再配合移民政策,堪称如虎添翼,臣……自当支持。”

眼下还能说什么呢?

百万大移民政策,好处摆在那里。

皇帝陛下的决心,也摆在面前,除了支持还能反对吗?

大明想要彻底掌控云南,就必须提升云南境内的汉人比例,否则还是会如同前朝一样,任由云南处于半独立状态。

这是百万大移民的益处。

可问题是,移民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好执行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就是发生在洪武三年的山西大移民,不知多少百姓子民丧命于途中。

放眼整个中原版图,最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莫过于河南、河北与山东等地,这些地区土地广袤,河流纵横,且多为平原,是极佳的耕种之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河北与山东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大粮仓,这使得长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民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正是由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朝代更迭之时,中原地区都会饱经战乱,而这些地方的百姓子民也将迎来灭顶之灾,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由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自古以来战略价值就极高,因此也经常成为各方互相争夺的战场,经过连年的征战之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老百姓,要么死于屠刀之下,要么舍家离业前往他处谋求生存,这就导致大片田地被荒芜,中原的万亩良田常年颗粒无收。

元末的烽火中,铁骑踏碎了田园,刀剑斩断了炊烟,曾经的富庶之地变得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百姓要么惨死刀下,要么背井离乡。

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

大明立国之后,为了恢复中原生产,老朱就下令强制迁徙百姓填充中原,哪怕有朝廷出台的种种福利政策,但是整个移民过程中的残暴与血腥,还是让人为之心惊胆寒。

郭允道身为户部尚书,自然了解太多他人不知道的隐秘。

这场移民政策的标准,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强制迁徙,背后却是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

且不说华夏子民安土重迁,不愿背井离乡,这种强制迁徙策略,本身就遭到百姓子民的强烈抵触,谁愿意与亲人分离,前往那“积骸成丘”的死地呢?

可是为了朝政大局,不去也必须去,各地官府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强行抓捕子民送往中原,不知道害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比如可笑的诱骗,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

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而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悲剧了。

黄土路上,被绳索捆绑的百姓拖家带口,哭喊声、斥骂声混着尘土飞扬;广济寺大槐树下,官兵如狼似虎,拆散了无数家庭,老人的哀嚎、孩童的啼哭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正因为如此,先前郭允道等人才会出于民生考虑,坚决反对什么移民政策。

更别提,这一次的移民目的地,还是云南这鬼地方,瘴气横生,不化之地,谁愿意去呢?

作为户部尚书,他见过太多血泪——被欺骗至大槐树下的百姓,面对官兵的包围时绝望的眼神;被强行押解的路上,老人孩子虚弱的**。

然而郭允道也不敢触怒龙颜,更不敢在皇帝陛下高兴的时候,跟他对着干。

这位草根出身的大明皇帝,可不是设良善人物,一向杀人不眨眼!

眼瞅着郭允道都表态了,其他几位尚书也有样学样,跪地表明了态度。

老朱见状,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快步上前,双手用力将他们一一扶起,声音中难掩喜悦。

“好好好,那云南移民之策,就此定下!”

“太子,与诸位爱卿定个章程出来,尽快落实下去!”

太子标躬身领命,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抹忧虑。

他方才分明看出了郭允道等人的无奈,几乎是被强行按着头同意的。

这看似顺利通过的移民之策,真的能如预想般推行下去吗?

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未被察觉的危机?

老朱向朱高炽招了招手,笑道:“炽儿,这次你又立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朱高炽摸了摸脸上还肿着的淤青,心中正憋着一股火。

正巧瞥见朱棣正弓着身子,专注地研究着水泥棱堡,屁股撅得高高的。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朝着朱棣的方向努了努嘴。

老朱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嘴角勾起一抹坏笑。爷孙二人交换了个眼神,蹑手蹑脚地靠近朱棣。

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他们同时抬起脚,用力踹向朱棣的屁股。

只听“哎哟”一声惨叫,朱棣一个踉跄,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吃屎。

永乐大帝被人偷袭,狼狈地爬起来,满脸怒容,刚要发作:“朱高炽,你这逆子,老子非……”

“嗯?”老朱神色不善地看着这儿子,瞪眼道:“咱踹的,你想干什么?”

朱棣:“???”

你……

我……

累了!

毁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