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99章 转怒为喜!变脸大师朱元璋!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99章 转怒为喜!变脸大师朱元璋!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4 14:50:33 来源:源1

独立水师!

朱高炽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巨石投入深潭。

朱元璋握着扶手的指节骤然发白,五军都督府自开国起便是军权中枢,将水师剥离无异于重塑军事格局。

太子标瞳孔微缩,这不仅是军制革新,更将打破沿袭多年的权力平衡。

新府衙的设立意味着全新的利益链条,兵员征调、粮饷分配、军械制造的权力更迭,足以在朝堂掀起惊涛骇浪。

“简直荒谬!”老朱不出意料地拒绝了,“何必再重开一府?”

事实上,从大都督府开始,朱元璋就一直在紧抓军中,后面他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也是出于这目的。

大都督府集统兵权与调兵权于一体,可直接掌管全**队的操练、屯戍与指挥,权势极重,存在武将专权隐患。

与大都督府相比,五军都督府权势大减,仅保留统兵权,负责军队日常管理与训练;调兵权则收归兵部,遇战事需由皇帝下令、兵部发令,都督府才能领兵出征。

这种“权不专于一司”的设计,使兵权牢牢掌握在皇权手中。

说到底,兵权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帝王的逆鳞,是维系江山社稷的命脉所在。

从大都督府到五军都督府的改制,每一次军权结构的变动,都暗藏着帝王对权力天平的精密算计。

掌兵者若能调动千军万马,便可在瞬息间改写王朝走向,无论是对外征战还是对内平乱,兵权失控都意味着统治根基动摇。

朱元璋将统兵权与调兵权拆分,正是看透了军权集中的致命威胁——唯有将其拆解、制衡,令各方势力相互掣肘,才能确保龙椅之下,再无撼动皇权的铁骑。

而眼下朱高炽提议为水师重开一府,无疑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毕竟他本身就对海洋这种未知的东西心生不安,自然不愿意再将庞大的海上军权单独划出。

五军都督府的分权制衡本是他耗尽心血的布局,如今增设水师都督府,不仅意味着军权格局将被重塑,更可能衍生出新的势力集团。

那些在惊涛骇浪中崛起的水师将领,是否会如同当年的淮西勋贵般尾大不掉?

未知的海域、独立的军府、不受控的钱粮调配,每一项都像悬在皇权头顶的利剑,令这位一生都在与权力博弈的帝王,本能地绷紧了神经。

朱高炽见状却笑了,道:“皇爷爷紧张什么?忘了咱们先前的谋划吗?”

他指尖轻点海图上闪烁的贸易据点,“这东海贸易可是皇室占据主导地位,南洋的香料、西洋的奇珍,都要靠水师战船保驾护航。”

“将水师独立出来,专门隶属于皇室麾下,既绕开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掣肘,又能自成体系。一切军费皆由皇室从海贸利润中支取,届时就算咱们从中赚了个盆满钵满,满朝文武也没资格置喙!”

话说到这儿,朱高炽目光灼灼,“如此一来,水师成了皇室私兵,既能守疆拓土,又能充盈内帑,岂不两全其美?”

老朱听后眼睛一亮。

将水师变成皇室私军?

这法子竟暗合他多年来收束兵权的心思!

既绕开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层层掣肘,又能以海贸之利豢养一支直属禁旅。

南洋的香料、东海的白银化作战船的龙骨与火炮,既充盈了内帑,又让水师成为悬在朝堂之上的利刃——进可威慑藩国、开疆拓土,退可制衡文武、稳固皇权。

如此一来,不仅化解了军权分散的隐忧,更凭空生出一支只听令于皇室的海上雄师,这等妙策,当真是一举多得!

“好!好!好!”老朱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法子确实不错!”

见状,朱高炽心中一阵吐槽,真·变脸大师·朱元璋!

“其二,遴选一位威望足够的水师都督,以及一些军中可造之材,全都丢进水师里面培养。”朱高炽语气很是沉重,“如今海洋于我朝,犹如蒙尘璞玉,既缺破浪执戈的将才,也少谙熟水文的老卒。”

“专业水手要从头训,造船工匠得另起炉灶,就连出海航线都得派人拿命去探。”

他目光扫过朱元璋紧绷的下颌,加重语气:“大明水师守着巢湖水师的老底子,终究是岸上蛟龙。”

“唯有广纳人才、专设海事,甚至不惜重金招揽番邦熟手,才能让水师真正长出跨海的羽翼。”

听到这话,老朱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

因为到了现在,巢湖水师的旧日荣光在岁月冲刷下已显斑驳。

廖家兄弟中的廖永忠,曾以“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赞誉随朱元璋大破陈友谅,却因僭用龙凤图案触怒圣意而被赐死;其兄廖永安早年间被俘不屈而死,爵位由幼子承袭,然晚辈们虽承荫庇,却无父辈的悍勇,多在水师衙门任闲职,空享虚名。

俞氏父子中的余通海在进捣桃花坞的战斗中战死;其弟俞通源转为陆军南征北战,倒是立下了赫赫功勋,如今却困于卫所的文书堆中,鬓角已生华发,每日周旋于军屯钱粮的核算,再难有披挂上阵的机会。

这些巢湖水师的老将们,或死或残,如同搁浅的战船,虽仍保留着当年纵横长江的气势,却被新朝的制度与猜忌束缚手脚。

他们或谨言慎行,或壮志难酬,而新生代将领尚未崛起,致使水师青黄不接,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海上局势。

昔日在鄱阳湖之战中立下卓著功勋的巢湖水师,却落得个这般下场。

朱高炽一番话,直接说得老朱颜面扫地,他脸色能好看才是怪事。

“那这水师大将,你可有人选?”

老朱没好气地追问道,懒得跟朱高炽计较了。

“水师都督,信国公汤和;副都督,南安侯俞通源!”

朱高炽果断给出回答,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汤和作为从凤阳便追随左右的发小,不仅是开国六公爵中难得的善终者,更以知进退闻名——当年主动请辞兵权、告老还乡的机敏,让这位老将至今仍深得圣心,由他执掌水师,既震慑朝堂,又能确保军权牢牢攥在皇室掌心。

听到这话,老朱深深地看了这孙儿一眼,暗道他思虑周全。

信国公汤和就不用多说了,老朱的把兄弟,当年老朱参加义军就是受汤和邀请,所以绝对信得过他。

而俞通源出身巢湖水师旧部,鄱阳湖血战中曾率楼船冲阵,水战经验冠绝三军。

虽不及兄长俞通海早逝后追封虢国公的显赫,却在多年戍守江淮间积累了深厚威望。

以他为副都督辅佐汤和,既能盘活水师旧部的人脉根基,又能凭借其精湛的操舟布阵之术,为新立的水师都督府注入实战经验。

这一文一武、一亲一能的搭配,既暗合制衡之道,又直指水师振兴的要害,足见孙儿在用人布局上的老辣。

“嗯,倒是不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