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09章 第三国策!最后一次北伐!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09章 第三国策!最后一次北伐!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4 14:50:33 来源:源1

两项国策,全票通过。

群臣心情都很不错,开始议论纷纷。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老朱却罕见地开了口。

“第三项国策,北伐!”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徐达、李文忠陡然坐直了身体,紧绷的身体透露出了二人的激动。

老朱环顾群臣,淡然开口道:“现如今云南元梁王与辽东纳哈出都已剪除,蒙古就只剩下了一个北元汗廷,且经连番打击后早已元气大伤,军心涣散,部众离心,更无像样的将领可堪大用。”

“那脱古思帖木儿又是出了名的酒囊饭袋,终日沉湎于酒色,耽于享乐,既无治国安邦的谋略,更无统军御敌的才干。麾下诸部虽仍有兵马,却因他赏罚不明、猜忌成性,早已离心离德,各自为营,如一盘散沙,纵有残余势力,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再难聚合成威胁大明北疆的气候。”

话说到这儿,老朱陡然起身,龙袍下摆随动作掀起凌厉弧度,浑身上下散发出睥睨天下的滔天气势。

“对我大明而言,眼下无疑是覆灭北元的绝世良机!北元汗廷势弱力孤,诸部惶惶不安,脱古思帖木儿昏聩无能,正是一鼓作气犁庭扫穴之时,若错失此时,待其缓过劲来重整旗鼓,再要根除后患,不知要耗费多少兵马钱粮!”

“因此,朕决意再次北伐,诸位爱卿各抒己见!”

没错,北伐!

朱元璋就是要北伐!

这不仅是为了荡平蒙元残余势力,更是为了彻底洗刷百年异族统治的屈辱,让汉家江山永绝边患。

不覆灭北元,不将其势力连根拔起,不让北疆万里疆域永归大明版图,他便誓不罢休!

这股决心,早已融入他的骨血,成了此生必竟的宏愿。

老朱话音一落,徐达就立刻接话道:“陛下英明,臣附议!”

“当年岭北一战惨败,我大明战马损失惨重,几乎折损过半,致使骑兵战力大减。”

“但这些年来在朝廷倾力支持下,马政已取得巨大成功——辽东、漠南牧场扩至千里,引种西域良马改良品种,孳生马匹数以万计,尤其是济州马场为我军提供了数万优质战马,不仅补足了当年亏空,更组建起十万精锐骑军,足以支撑北伐所需的骑兵战力。”

徐达这边说完,李文忠也随即开口:“除了骑军外,我步兵军备也得到扩充,甲胄器械尽数换新,腰刀、长枪打磨锋利,弓弩力道倍增,更有大量火器配发到营——各式火炮、火铳数量较前翻了一番,且兵士操演娴熟,足以在攻坚破阵时发挥奇效。”

三人说完,御书房内陷入了寂静。

朱高炽见状觉得好笑,这三个家伙分明就是做足了准备,早就开始密谋了啊!

不过他也不打算劝谏,因为朱高炽清楚地知道,覆灭北元是老朱、徐达和李文忠一生的执念,是他们戎马半生心心念念的终极目标,早已刻入骨髓。

与其冒险劝谏徒增不快,不如随他们去圆这份心愿。

反正如今大明正值军力鼎盛,府库充盈,兵甲精良,将士用命;而北元却是日薄西山,部众离散,兵无战心,此消彼长之下,胜算已然不小。

而且现在的北元,可没有王保保这种能独当一面的柱石之臣。

当年王保保在岭北设伏重创徐达中路军,凭一己之力撑起蒙元半壁江山,给北元续命了几十年,可谓用兵如神,屡败明军,是大明北伐最大的阻碍。

如今残元势力或降或散,北元朝中再无这般智勇双全、能凝聚势力的将领,余下者多是庸碌之辈,更难当大任。

但即便如此,户部尚书徐铎还是开口反对:“陛下,朝廷又要倾斜资源发展水师,赶造海船、训练兵勇;又要同步开启东海贸易,需垫支巨款疏通航道、设立口岸;还要即刻筹措海量钱粮支撑北伐大军的粮草军械、兵饷犒赏……数项重负同时加诸国库,历年积攒恐将消耗殆尽,届时若遇天灾或突发变故,国库只怕无以为继啊!”

徐铎作为洪武朝的资深官员,履历颇为丰富。

洪武初年,他因才华出众被举荐入仕,从小小的中书省都事起步,凭借自身能力一路晋升为左司郎中,后洪武九年,升任户部左侍郎,却在洪武十年遭贬,出任平阳府知府。

直到洪武十三年,他迎来转机,先是升任应天府尹,同年更是荣升户部尚书。可惜好景不长,短短两个月后,便因涉及胡逆被免官。

洪武十四年,他又被起用为湖广试布政使,郭允道致仕之后,徐铎再次走马上任,接手户部这一重担。

只不过这位户部尚书现在觉得头疼欲裂,因为皇帝陛下又要北伐了。这他娘地简直是把国库往火坑里推——前番征战的亏空刚补得七七八八,水师建设与东海贸易的投入才刚起步,如今再添北伐这等吞金巨兽,各项开支堆叠在一起,任谁来管这户部,都得愁白了头。

然而徐铎的劝谏并没有用,因为老朱已经铁了心地想要北伐。

不趁着纳哈出归降、辽东平定这波势头,借大胜之威凝聚军心士气,抓住北元势弱无援的机会北伐覆灭北元,难道要等蒙元残余势力缓过劲来,重新勾结各部形成气候?

这般天赐良机,他绝不会轻易放过。

所以老朱沉声下令道:“北伐关乎大明社稷安危,绝不可拖延敷衍!务必以最快速度整军备战,不容有丝毫懈怠!”

“至于钱粮问题,徐爱卿与太子需同心协力,负责统筹调度全国粮草、银两,该征调的征调,该转运的转运,务必保障前线供给;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则要精选将士,制定进军方略,加紧操练兵马,确保大军一出,便能克敌制胜!”

听到这话,徐铎整个人都傻了。

他刚说尽国库拮据,眼下数项开支已让户部捉襟见肘,可陛下竟直接将筹措钱粮的担子全压过来?

这分明是难为人!

国库空了便是空了,难不成还能凭空变出银两米粮?

有这么当皇帝的吗?只顾着定下国策,却将这最棘手的窟窿丢给臣子去填。

徐铎只觉一阵头大,却又不敢再辩,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这次议事到此结束,众人都有不小的收获,唯独只有户部尚书徐铎苦着脸笑不出来。

一提到钱粮问题,太子标也觉得头疼,各项开支堆叠如山,国库确实难以支撑。

不过好在东海贸易马上开展,首批商船已整装待发,不出半年便能带回海外商税与物产,届时可从中抽调巨额收益填补北伐缺口,这也算是眼下唯一能指望的活水了。

眼下唯一难题就在于,前期北伐钱粮如何保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数十万将士的粮草、军械、饷银需即刻拨付,而东海贸易的收益尚需时日才能到账,这中间的空缺如何填补——是临时加征赋税,还是向富商大户借贷,抑或从各布政司库中紧急调拨,需得尽快拿出稳妥之策,否则北伐大计恐难顺利启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