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11章 各自选择!老将们的智慧!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11章 各自选择!老将们的智慧!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8:04 来源:源1

第411章各自选择!老将们的智慧!(第1/2页)

五军都督府的公文贴出来那天,南京城的武将府邸几乎都炸开了锅。

红漆描金的告示牌前挤满了将领,从侯伯到千户,一个个踮着脚盯着上面的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脸上是掩不住的震动。

“陆军归五军都督府,水师单设都督府……这是要彻底分家啊!”

有人低低惊呼,引得周围一片附和。

永昌侯蓝玉刚从北境回来,一身征尘还没洗去,就带着亲卫挤到了最前面。

他眯着眼扫完公文,粗黑的眉毛拧成了疙瘩,猛地一拍大腿:“他娘的!早该这么办了!当年打陈友谅,老子在船上差点被陆军那帮蠢货坑死,现在总算能各干各的了!”

旁边的延安侯唐胜宗扯了扯他的袖子:“蓝侯慎言!这可不是小事——留陆军,还是去水师,得好好掂量掂量。”

他早年跟着老朱打鄱阳湖,对水战不算陌生,可这些年在北方镇守,早就习惯了陆军的节奏。

南雄侯赵庸叼着根草茎,嘿嘿一笑:“掂量啥?陆军有陆军的好,守着北边的草场,战马膘肥体壮,打起仗来威风;水师嘛……听说要去海上拓土,那片海大得没边,真能打下来,功劳怕是比守边疆还大。”他当年在太湖练过水师,对海浪的脾性还有些印象。

东川侯胡海闷声道:“我这辈子就认马背上的功劳,水里晃悠的日子过不来。”

他是个典型的北方将领,骑射功夫冠绝全军,可让他去掌舵,还不如让他去跟北元骑兵肉搏。

人群里渐渐分成了两派。

年长些的将领围着赵庸、胡海,手里捻着胡须盘算;年轻些的千户、百户则聚在蓝玉身边,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当天下午,蓝玉的侯府里就聚了一群老将。

江阴侯吴高捧着茶杯,慢悠悠道:“我看啊,陆军的根基还在。北元虽然败了,可草原上的部落没消停,真要出事,还得靠咱们这些陆军镇着。水师再好,可要出海吹海风,哪有在陆地上安稳?”

雄武侯周武点头附和:“吴侯说得在理。我这把老骨头,骑骑马还行,让我去学看海图、算潮汐,怕是要头疼死。留在陆军,守着熟悉的卫所,把儿子们教好,比啥都强。”

蓝玉却没接话,他盯着墙上的舆图,手指在东南沿海划了个圈:“你们啊,还是看得近。公文里写得明白,水师要去南洋、西洋,那些地方的香料、宝石堆成山,打下来就是实打实的好处。再说了,北元被灭了,陆军这几年没大战,年轻将领想出头难如登天,水师正是缺人的时候,去了就能当骨干,这不比在陆军熬资历强?”

说这话的时候,蓝玉心里面还颇为不爽。

怎么说高炽与雄英也是自家孩子,他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论亲疏也是皇亲国戚,当初谋划奇袭北元大汗那等泼天大事,咋就不带上他这个亲戚呢?

那可是生擒北元大汗的不世奇功啊,足以让任何武将名垂青史,子孙后代都能跟着沾光。

结果倒好,好处全让王弼、常茂与康铎这三个家伙占了,一个个论功行赏,爵位俸禄往上蹿,他蓝玉却只能在北疆啃沙子,听着别人的捷报咬牙,嫉妒得眼睛都快红了。

虽说他也知道自己性子烈,老朱未必放心让他独掌奇袭大任,可心里就是堵得慌。

同为淮西旧部,同为皇亲国戚,凭啥好事都轮不到他?

如今水师这边看着是个新机会,他嘴上说着让年轻人去闯,心里头却暗戳戳憋着劲,想着将来水师要是真立了大功,说啥也得抢在前头,不能再像上次那样,眼睁睁看着别人风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1章各自选择!老将们的智慧!(第2/2页)

永城侯薛显嗤笑一声:“蓝侯是想再立个不世之功吧?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这些老家伙留在陆军镇场子,让小辈们去水师闯闯,倒是两全其美。”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谁不想让自家子嗣有出息?

水师如今是新起的势头,朝廷正着力扶持,资源、机会都少不了,说不定真是个风口,赶早不赶晚。

毕竟这些武将膝下都有好几个儿子,可按照大明的爵位承袭规矩,只有嫡长子能顺顺当当承袭爵位、继承家业,剩下的庶子、幼子,哪怕再能干,也只能靠着父辈的荫庇混个小官,或是干脆沦为闲人。

想往上爬?要么在战场上拿命换军功,要么就得等天上掉馅饼,机会少得可怜。

现在水师一立,正是用人的时候,管你是嫡是庶,只要有本事、敢闯荡,就能在船上谋个职位,将来跟着船队出海剿倭、拓疆,立了功照样能封官进爵。

这水师或许真是个让庶子幼子出头的机会啊!

要是能让他们进水师学院学些真本事,将来在海上闯出点名堂,既能为家族添个助力,又能让这些孩子有自己的前程,总比在家里混日子强。

再说,万一水师将来真成了大气候,自家有子嗣在里头,也能占个先机,不至于被旁人落下。

这么一想,众人心里都活络起来,看向彼此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盘算。

安庆侯仇成猛地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办!我那三个儿子,老大稳重,留在陆军跟着我学带兵;老二、老三性子野,让他们去水师学院,学不好就给老子滚回来喂马!”

荥阳侯郑遇春立刻接话:“我家小子也送去!去年跟我去浙江巡查,见了战船就挪不动腿,让他去水师正好遂了愿。”

宣宁侯曹泰笑着补充:“得跟学院打招呼,别因为是侯门子弟就放水,该打该罚,全凭先生做主。真能学出来,将来在水师站稳脚跟,咱们这些做长辈的脸上也有光。”

一群老将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了主意——自己留在陆军守家业,毕竟大半辈子的根基都在这里,熟门熟路,既能镇住场面,也能护住家族现有的爵位田产。

嫡长子是家族传承的根,自然要进陆军军校,从兵法、治军到步骑协同,一样样学扎实,将来经过实打实的历练,顺顺当当承袭爵位,把陆上的基业守住。

至于其他的儿子、侄子们,干脆一股脑塞进水师学院。

这些孩子本就没指望承袭爵位,与其在陆军里跟嫡长兄挤一条路,不如去水师闯闯。

反正水师学院管吃管住,还能学些掌舵、看海图、水战的本事,就算将来水师成不了大气候,这些本事也能傍身——去沿海卫所当个小官,或是跟着商船跑海,总比在家闲逛强。

再者说,万一水师真能成气候,这些孩子在里面混出头,将来家族在朝堂上就多了条门路。

陆军有嫡长子撑着,水师有这些子弟铺开,两边都占着,无论将来风向怎么变,家族都能稳得住。

左右都是划算的事,何乐而不为?

定了这主意,老将们心里都松快了。

既没耽误自家传承,又给了旁支子弟出路,还能借着送子弟入学的由头,跟水师那边搭上线,真真是一举多得。

当下就有人让人备笔墨,要给儿子、侄子们写荐信,生怕去晚了名额被抢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