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97章 天子亲迎!好一支虎狼之师!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97章 天子亲迎!好一支虎狼之师!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8:04 来源:源1

第397章天子亲迎!好一支虎狼之师!(第1/2页)

夸功游街的队伍自京师城门入城,一路沿着御道向内城行进,所过之处,欢呼声与斥骂声交替起伏,汇成一曲复杂而激昂的乐章。

队伍的目的地,本是内城的光华门——按大明礼制,外军非奉旨不得入内城,寻常献俘仪式,至多由朱高炽率领部分精锐,押解核心俘虏穿过光华门,直抵午门完成献俘礼,其余大军需在门外等候。

然而今日,规矩却为这支凯旋之师破了。

朱元璋早已下旨,力排众议:“朕要亲眼瞧瞧,这些踏破北元王庭的儿郎们!”

天子一句话,便定了调子。

百官虽有疑虑,却无人敢反驳——这位从战火中走来的帝王,最懂将士们的血与泪,也最惜这份泼天的战功。

更何况,羽林卫本就是天子亲军,直属于皇室,出入内城本就比寻常军队多几分便利,此番携灭国之功而行,纵是穿过光华门,也算不上全然违背礼制。

至于羽林卫后的有功将士,文臣儒生也当做是看不见,没有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候跳出来指摘,自讨没趣。

当队伍行至光华门时,厚重的城门早已大开,门内的禁军与门外的锦衣卫交接了防务,皆是神色肃穆地目送大军通过。

玄色的甲胄洪流穿过城门洞,阳光从城楼上倾泻而下,照在将士们带血的铠甲上,映出层层叠叠的光影。

朱高炽与朱雄英并辔在前,感受着内城更显庄重的氛围,目光愈发坚定——过了这道门,便是皇城腹地,便是等待他们的君王与太庙。

大军浩浩荡荡穿过光华门,脚步声在宽阔的内城街道上回荡,愈发沉稳有力。

两侧的百姓虽不如外城那般密集,却多是士绅官吏之家,此刻也都开了门窗,朝着队伍行注目礼,眼神中少了几分外城百姓的激烈,多了几分对王朝强盛的感慨。

这支由铁血浇筑的雄师,带着草原的风霜与胜利的荣光,穿过了本不该轻易踏入的内城门户,朝着那座象征着大明权力中枢的午门,继续前行。

前方,宫阙巍峨,龙旗飘扬,那位布衣天子,已在午门城楼之上,等候着他的将士们。

而此时,午门城楼之上,大明天子朱元璋早已携文武百官等候在那里。

龙袍在晨光中泛着暗沉的光泽,如同这位帝王深邃的眼眸,静静俯瞰着缓缓逼近的队伍。

这场献俘典礼,自筹备之初便透着不寻常。

在老朱的直接干预下,许多沿袭已久的礼制被悄然打破——从大军入内城,到如今的亲迎,桩桩件件都让礼部官员暗自心惊,却无人敢在这泼天的战功面前置喙。

大胜的威势,早已压过了一切繁文缛节。

当北伐大军踏平北元王庭的捷报传入京师时,所有关于“不合礼制”的争议便都成了空谈。

在实打实的滔天功绩面前,那些束缚人的规矩,似乎也该为功臣让一让路。

尤其是此刻,天子亲率群臣立于午门之前,目光灼灼地望向归来的将士——这在大明开国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头一遭。

献俘献俘,核心在一个“献”字。

历来都是将士将俘虏呈于天子阶下,彰显君威与军功,哪有天子降阶亲迎的道理?

这般举动,几乎是将将士的功劳抬到了与君王并肩的高度。

但朱元璋不在乎。

他踩着城砖的脚微微用力,指节因攥紧而泛白,目光掠过城下整齐的军阵,掠过那面被常茂擎着的九斿白纛,最终落在朱高炽与朱雄英身上,眼神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对后辈争气的欣慰,有对将士用命的动容,更有对王朝根基愈发稳固的笃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7章天子亲迎!好一支虎狼之师!(第2/2页)

城楼之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大军愈发清晰的脚步声,沉稳如钟摆,一步步碾过午门广场的青石板,朝着这座承载着大明荣耀的宫门,朝着那位等候多时的开国帝王,缓缓靠近。

“来了!”

东侧队列里,一位眼尖的兵部官员猛地低呼一声,手指下意识地指向午门广场的尽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远处的宫墙拐角处,率先探出一片闪烁的金属冷光,那是兵刃与甲胄在阳光下的反射,如同一道移动的光带,正一点点撕开视野的边界。

几乎就在同时,一阵雄浑的战鼓声毫无预兆地炸响,如同平地惊雷!

这鼓声绝**礼上那等循规蹈矩的雅乐,没有丝毫柔和之态,反倒带着金戈铁马的凌厉,每一声都像是重锤砸在人心上——这是来自羽林卫营的战鼓!

兵将尚未完全现身,战鼓已先声夺人!

咚咚咚!

鼓点密集而狂放,带着草原风沙的粗粝,带着血火淬炼的刚猛,与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撼天动地的韵律。

脚步声越来越近,那片金属光带逐渐扩大,化作一片巍峨的军阵——玄色的甲胄连成海洋,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队列严整如刀切,每前进一步,都像是一座移动的山岳在逼近。

广场上的朝臣们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却仍觉得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畏惧,而是被这支铁军的气势所慑——那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煞气,是踏平敌国都城的傲气,是万死不辞的忠勇之气,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威压,让久居朝堂的文臣们真切感受到了沙场的凛冽。

朱元璋站在丹陛之上,听着这熟悉的战鼓声,看着那片步步紧逼的军阵,浑浊的眼眸里骤然迸发出锐利的光。

他太熟悉这种气息了,那是他当年率领淮西子弟南征北战时,也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气势。

“好!好一支虎狼之师!”老朱低声赞了一句,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战鼓声愈发高亢,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军阵的全貌终于完整地出现在午门广场上。

羽林卫的将士们肩并肩,甲靠甲,目光如炬,直视着城楼之上的君臣,那份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坚毅,让广场上的肃穆更添了几分惊心动魄。

朱元璋站在午门城楼的丹陛之上,目光扫过城下那支带着征尘与血气的队伍,龙袍下的手掌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他想起捷报中写的——朱高炽率羽林卫奔赴冰天雪地,面临绝境仍不愿后退;朱雄英随军征战沙场,刀卷刃了仍死死咬住敌军主帅不放。

这两个孙儿,锐进如烈火,硬是在草原腹地闯出了一片天,立下这等震慑古今的不世奇功。

更想起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或许是常遇春麾下那个总爱偷喝两口烧酒的小兵,或许是徐达帐前那个执戟的亲兵,或许是羽林卫里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年轻儿郎。

他们离乡万里,抛家舍业,用血肉之躯铺就了这条凯旋之路,将大明的龙旗插在了北元王庭的废墟上。

“值!”老朱在心里重重说了一声。

什么礼制束缚,什么君臣规矩,在这些用命换回来的胜利面前,算得了什么?

他从濠州的乱葬岗里爬出来,见惯了白骨露于野的惨状,最懂百姓盼的是什么,将士求的是什么。

百姓盼安稳,将士盼荣光——今日,他就要给这份荣光,给得明明白白,给得惊天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