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01章 将士的谢意!两小只的巅峰时刻

第401章将士的谢意!两小只的巅峰时刻!(第1/2页)

大殿之中,气氛热烈。

康铎亦是感慨万千。他能袭爵,全靠父亲康茂才当年随朱元璋起义的功勋,自己却因年少未能亲历开国之战,袭爵后又一直没机会上战场,朝中总有人私下议论他“靠父荫吃饭”、“寸功未立”,这些非议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

后来皇帝陛下安排他率领羽林卫,跟随朱高炽与朱雄英身旁,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失落的——羽林卫虽为亲军,却多是护卫之责,他本以为这辈子就只能做个宿卫将领,再难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别提洗刷“将门犬子”的名声了。

可谁能想到,跟着这两位殿下,竟能立下不世奇功,他虽未像王弼、常茂那样冲锋陷阵,却在协防左翼时击溃了一股元军残部,也算实打实立了功。

如今生擒北元大汗这等不世奇功摆在面前,他作为参战将领,论功晋爵,任何人都再无法嘲讽他“靠父荫”“无寸功”。

这份功绩,不仅让他在勋贵中有了立足之地,更让他能挺直腰杆说一句“我康铎不是只会靠父亲的人”。

此刻站在庆功宴上,听着圣旨宣读自己的封赏,康铎只觉得先前所有的委屈与不甘都烟消云散,心里对朱高炽与朱雄英充满了感激——若不是跟着这两位殿下,他恐怕真要一辈子活在父亲的光环与旁人的非议里。

司礼监太监的声音依旧未停。

“其余参战将士,凡羽林卫亲军,官升三级,赏银五十两;各卫所士兵,赏银二十两,记功一次,遇缺优先擢升!”

圣旨宣读完毕,殿内的有功将士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不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出身草莽的士兵,做梦也没想到能凭着一场胜仗连升三级,更没想到能在天子面前领受封赏。

人群中,几个羽林卫的将佐偷偷看向朱高炽,眼神里满是感激。

那日在捕鱼儿海的冰面上,正是这位看似敦厚的皇太孙,抡着金锤带头冲阵,斩杀了蒙古悍将,才破开了元军的防线;也是他力排众议,坚持追击脱古思帖木儿,才让他们有机会立下这泼天的功劳。

所以,这份奇功,他们当真应该感激胖殿下朱高炽。

感受到了这些将士投来的目光——有感激,有敬佩,还有毫不掩饰的赞叹,朱高炽与朱雄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抑制不住的兴奋。

朱高炽虽努力想维持平日里的沉稳,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起,胖乎乎的脸颊因激动泛起红晕,先前在战场上沾染的疲惫仿佛被这目光一扫而空。

他微微挺起胸膛,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敬意,心里那点因擅自奔赴前线而生的忐忑,早已被此刻的成就感取代。

朱雄英更是毫不掩饰,小脸上满是与年龄相符的骄傲,眼神亮晶晶的,像藏着两颗星星。

他悄悄拽了拽朱高炽的衣袖,又朝王弼、常茂的方向努了努嘴,那神情仿佛在说:“你看,他们都在谢咱们呢!”

这份来自铁血将士的认可,比任何金银赏赐都更让人心潮澎湃。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更多是作为“皇家人”被敬畏,而此刻,他们是凭着实打实的决断与战功,赢得了这群在生死线上拼杀过的汉子的真心服气。

朱高炽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手背,示意他稍安勿躁,可自己眼底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他知道,这场庆功宴上的目光,不仅是对今日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只是温室里的皇家子弟,而是真正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战士。

封赏到此结束,至于宋国公冯胜与驻守辽东、岭北的将士,待得他们回朝之后自有封赏。

老朱笑呵呵地看着眼前诸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金口一开:“行了,赏也赏了,话也说了,今儿个不管君臣,只论袍泽,庆功宴,开!”

因为心情大好,老朱也没顾忌什么繁文缛节,径直走下丹陛,拉着徐达的胳膊就往主桌去,又招呼着李文忠、王弼:“都过来,跟咱喝几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1章将士的谢意!两小只的巅峰时刻!(第2/2页)

徐达笑着应下,顺势扶了老朱一把;李文忠脚步轻快地跟上,眼角的笑纹里还带着酒意;王弼粗声笑着,大手在衣襟上蹭了蹭,也凑了过去。

主桌前,酒坛被开封,醇厚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

老朱亲自给徐达倒了一碗,又给李文忠、王弼满上,自己端起碗,与三人轻轻一碰:“第一碗,敬死在捕鱼儿海的弟兄们,他们的血,没白流!”

三人齐声应和,仰头将酒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淌下,谁也没在意。

放下碗,老朱又给众人满上,指着李文忠笑道:“文忠啊,你这小子,打小就跟咱亲,这次捕鱼儿海一战,算是给咱长脸了!”

李文忠红着脸摆手:“陛下谬赞,还是皇太孙与胖殿下有远见……”

“他们俩是他们俩,你是你!”老朱打断他,又看向王弼,“老王,你那股子倔劲,跟当年在鄱阳湖的时候一样!这仗打得痛快吧?”

王弼挠了挠头,憨笑道:“那是真痛快,就是北元太弱了,不禁打啊!”

此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战场上的事,从捕鱼儿海的冰面说到当年的滁州突围,从脱古思帖木儿的狼狈说到陈友谅的张狂,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往日的君臣拘谨渐渐消散,只剩下同历生死的熟稔与热络。

老朱喝得兴起,干脆脱了龙袍外的罩衫,露出里面的常服,又让太监把歌舞撤了:“整这些虚的干啥?喝酒!”

李文忠借着酒劲,说起朱高炽抡锤破阵的模样,逗得老朱哈哈大笑,指着不远处的朱高炽直乐:“这胖小子,平时看着憨乎乎的,打起仗来倒像头猛虎!”

老朱起初还不以为然,听李文忠说朱高炽在战场上杀了敌将,只当是孩子运气好,仗着身边护卫多,捡了个便宜。

毕竟在他印象里,这胖孙子从小就爱躲在书房里看账本,跑两步都喘得厉害,哪有半分武将的样子。

可当他听说朱高炽抡的那对擂鼓瓮金锤竟重达百斤,还一锤就砸死了蒙古悍将捏怯来——那捏怯来可是脱古思帖木儿身边最能打的知院,据说能开三石弓,在元军中以悍勇闻名——饶是老朱见惯了猛将,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娘咧,这兔崽子才多少岁?十四还是十五?

百斤重的锤子,寻常壮汉举起来都费劲,他竟能抡着左右劈砸,还一锤取了敌将性命?难不成真是天生的神将?

老朱摸着下巴,心里又惊又奇,看向朱高炽的眼神都变了,带着几分探究,几分难以置信。

可转念一想,又忍不住嘀咕:这么大劲儿,咱以后要是气极了想揍他,他要是真扛不住还手……不对,他是孙子,哪敢跟爷爷动手?

老朱皱着眉琢磨了半天,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这胖小子再能打,在自己面前也得乖乖挨训。

可嘴角那抹抑制不住的笑意,还是暴露了他心里的得意——自家孙子有这本事,总比文弱不堪强。

王弼也跟着插话,说朱雄英年纪小却胆气壮,冲阵时比老兵还敢往前面冲,老朱听了,脸上的笑意更浓,朝朱雄英招招手:“过来,给爷爷再满碗酒!”

朱雄英与朱高炽顿时屁巅峰地上前,他们此次回来还没挨揍,可不敢跟老朱对着干。

满殿的将士见陛下如此随和,也都放开了拘束,各桌之间互相敬酒,笑声、喊声、酒碗碰撞的脆响交织在一起,连殿外的月光似乎都被这热烈的气氛染得暖了几分。

这场庆功宴,没有太多规矩,却有着最真挚的欢喜,为了胜利,为了弟兄,更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