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224章:南方有个刘皇叔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224章:南方有个刘皇叔

簡繁轉換
作者:喜欢吃牛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22 来源:源1

第224章:南方有个刘皇叔(第1/2页)

浔阳渡南营。

许泽和一堆将领正在火堆旁取暖,虽是渡江顺利,不过恶劣的气候亦是让将士们冻坏。

“制面汤饺子,所有人换新衣袍服,去将孔明接过河来,”许泽牙齿打颤,嘴唇发白,伸手向火。

贾诩递了图纸过来,低声道:“损失二百余人,得降卒一千余。主要是战船多斩获很多,若是要再攻城池,则需攻坚,恐怕很难了。”

“东南方向是柴桑,若是没记错的话,守将乃是老将韩当,作战如磐石也。”

“咱们取浔阳南渡,乃是出其不意,承天象之便,但是柴桑难攻,君侯千万不要想攻城之事。”

取这浔阳渡,可不是什么神兵天降、计谋高明,应属是能力碾压。

许泽、太史慈神射,渡江的白袍下面,尽皆是百步神射手,加上辰时顺风,射杀了不知多少岗哨。

这种大雾天袭取军略要地的战役,放在别的将领身上可以吹很多年。

但是在许泽身上好似见怪不怪了,显得很寻常,主要是这几年用兵以奇、险、不合常理,惊叹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不过贾诩知道许泽经常会头脑发热,虽然也有非凡的才能,可这时候想去威胁柴桑,难度可就太大了。

“这我当然知道,所以才让人去告知孙策,我只在浔阳渡守住,将入沙羡的道路截断,他进入江夏的兵马我可就顾不上了。”

许泽笑看左右,众人皆是附和而笑。

巢湖水军足备,战船改建自当初郑宝等人所获,周泰、蒋钦操训了这么久,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许泽麾下的许多将领,还是打水战得心应手,譬如甘宁,现在还在另一处火堆旁和典韦等人兴奋的复盘大战。

孙策要么急着夺回浔阳南渡,要么从江夏寻找新的水道回柴桑。

但目前看来,这浔阳渡就是他的七寸所在,刚好被奔袭而来的许泽拿下。

贾诩闻言沉思,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说得对,今年留给孙策的时间不多了,他的大业所在,皆系于江夏也。”

“出江夏则入荆州,若此路堵死,日后只能困守江东,依靠天堑立足,而今他还年轻,尚有雄心,可若是十年、二十年出不得江东,慢慢的心胸也就老了。”

“先吃饭吧,冷,”许泽催促道。

……

“许泽来了?来得可真快。”

身在丹阳宛陵的孙策接到消息,依旧显得冷静,只是惊叹于许泽的决心和行军速度。

攻入江夏之后,其实他们也开辟了新的水道,将浔阳南渡逐渐弃置。

沿着下稚、广济,走漫长的水峡亦可进入彭泽,最终到达鄱阳。

不过浔阳南渡丢失,还是让孙策吃了一惊,许泽用兵的确不讲章法,很难预料到他会直取浔阳。

这也意味着他有意切断和江夏的联系,算是一种警告。

“我们只是向许都提出索要荆州,许泽甚至冬日行军而来,如此可见曹操决心了。”

“我的确有心攻儒须口,”孙策背着手走动,神情凝重不已,“不过只是陈兵未曾开战,许泽竟是如此重视。”

“这就是他的芜湖水道防线,”周瑜轻快的笑着,“宛如长蛇,若是丹徒为蛇首,则浔阳为蛇尾。”

“伯符,我料定许泽日后对我江东都是以防、堵为主,他送来这书信,还是想与你和谈。”

孙策苦笑道:“可我真不想上他的当,上一次和谈,我私底下还夸赞此人堪称英雄。”

“谁知道,暗中指使陈登取我丹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4章:南方有个刘皇叔(第2/2页)

“应该不是指使,相距水道数百里,如何能准确传令,与其说是命令行事,不如说是二人之间颇为默契。”

周瑜笑着看向孙策:“譬如你我这般。”

“既然许泽来了,再攻儒须口恐影响大局,是该与他商谈……”孙策闻言深深思索,但是言语中还是有些遗憾。

“若单单只是陆康镇守,我来年开春,七日便可攻下儒须口,十日进巢湖。”

“陆康老儿,曾经羞辱过我,我真想将他当众斩杀,以泄我心头之恨。”

……

庐江,舒城。

“唔,许君侯对你还真不错,日后我陆氏当还此恩情也……”

陆康比之前苍老了许多,这一两年来操劳政务、军务甚重,好在庐江有许泽的人在镇守、帮衬。

刘晔、鲁肃举荐的贤才也都是品行出众,可安稳治理各县乡。

帮陆康在庐江做出了不少政绩,且趁着九江复建之时,让庐江的地位提升不少。

“实不相瞒,从祖父亦是得到了袁绍拉拢的书信,承诺为我封侯,令我陆氏壮大,以未来九卿为诱,想让我在庐江起兵。”

陆康苦笑摇头,放下许泽送的茶水杯,叹道:“老夫又截获一封送往江东的书信,亦是袁绍拉拢江东孙策,提及了我当年待孙策傲慢之事,挑唆孙策来取我庐江。”

陆议给从祖父恭敬的倒茶水,关切问道:“那,翁翁是如何打算的?”

陆康道:“自然不能搭理。”

“所以孙策会假意受挑动,不断向我庐江用兵,老夫之前让你拜君侯为师,便是为家族寻一个出路,现在看来,君侯是很讲情义的人。”

“是,他当然是。”

陆议肯定的说道。

陆康看了侄孙一眼,眉头舒展,向后舒适的微靠,点头道:“那就够了,你翁翁我身体大不如前,再过一段时日便想卸甲归田,或是去任闲差。”

“这庐江的重担,水乡的各家豪族,我还是想交给君侯,若能请他举荐一人来任太守即可。”

从如今的功绩来看,刘晔是最好的人选,陆康心中很想举荐他,只是他还不知道这个人在许泽的心中占多大的份量。

陆康还是会以老礼仪去看待许泽,哪怕是举荐人选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算不算许泽的亲信,保举上去会不会对许泽产生不好的影响。

陆议就不同了,他跟着许泽太久,已经养成了和老旧思想全然不同的见地眼光,管你举荐的是谁,他总感觉天哪怕塌了自家老师也顶得住。

冬月底,年关快到的时候,刘晔回到了舒城。

陆康前去迎接时,在当日的夜里设下了宴席,请来了庐江诸多家族的耆老、长者,还有商贾、士族之中身份重要的人物。

十分推崇的为他们推荐刘晔,且根据天子多次发下来的诏书,让刘晔多出了一个值得人吹捧、崇敬的身份——汉室宗亲。

那一夜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刘皇叔。

刘晔率部归来,镇守巢湖、濡须口一带,刚好是前一日,得到消息的孙策便后撤了十余里,江上再也看不到孙策战船的影子。

人们暗中传言乃是刘皇叔威严所至,孙策不敢来犯,无形中又将刘晔吹捧了起来。

整个宴席中,刘晔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举荐吹捧自己,直到散席后去小院看到了正在喝酒的许泽。

“许君侯?!何时回的庐江!?”

刘晔惊喜不已,连忙凑近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