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 > 第28章 江南人选

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 第28章 江南人选

簡繁轉換
作者:精神病院在逃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2 来源:源1

第28章江南人选(第1/2页)

次日,范冲回朝执宰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临安。

相比起秦桧执宰时的不得人心,范冲在朝中的名望显得更高。

才回朝堂,就接连提出了几件修养民生的政策,其中便有一些与赵瑗商讨出来的结果。

不过在赵瑗的考量中,漕运一事对于民生颇为重要,这点与范冲不谋而合。

而江南涉及漕运要道,所以对江南的处理方法便成为关键。

所以今日赵瑗便在御书房里见到了范冲以及几位朝中重臣。

赵构给他们看了座,商讨江南一行的出行人选。

当然,赵构并不会直说江南计划是由赵瑗提出的,这几名入御书房议事的大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只有范冲一人而已。

不过众臣们同样也认为江南贪腐与水匪一案还需小心处理,赵瑗的计策便成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可人选还是犯了难。

要知道,前往江南这事虽然看似危险,可若是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回到临安里少不得会加官进爵,是向上攀爬的最好的台阶。

而如今朝中职位经过一番清洗过后,直到现在也还有大量要职空缺,只能交由各部副手或侍郎们兼着。

尤其是礼,户二部的尚书之位更是让这些人虎视眈眈。

正因为如此,为了主要人选的问题,整个御书房争吵成了一锅粥。

见僵持不下,李光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以胡铨为主,兼带上其余朝中几方党派的人一同前行。

李光此人在历史上的一生颇为传奇,与李纲、赵鼎、胡铨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名臣”。

他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得中进士,时年不过28岁,调任开化县令,后时任宰相的吕颐浩因与秦桧政见不合,屡请兴师收复中原,当朝痛斥秦桧被罢为镇南军节度使、提举洞霄宫时,为其帮声,面斥秦桧“怀奸误国”,被一道提举洞霄宫。

这洞霄宫本是临安府边大涤山的著名道教宫观,在宋时虽被尊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是宋朝时期许多皇帝会选择举办祭祀仪式的场所。

可这提举一职虽然意为主管总领之职,若是放在常平仓,市舶司,学事司等位置上,那便是一份有着实权的重差。

但若是放在一个道观里,那便成了一个毫无实权的祠禄官。

对于政治上暂时失势、被贬黜、年老退休、或需要暂时离开权力中心的官员,这不过是一种相对体面的安排而已。

代表着他们从此退出了权力中心,再也无法左右朝中局势。

而秦桧当政时,整个洞霄宫的提举足足有十余之数。

秦桧被刺后,李光这才受了赵构安抚,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而他提及的胡铨此人,也同样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因上疏力斥和议,乞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而遭到贬职,被下贬至签书威武军判官一职,直接一落千丈。

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瑗即位,才将他重新提拔复用。

历史上此人三次遭贬,全因贬斥秦桧,算是十分头铁耿直的人物

如今秦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当年因斥秦桧遭到贬职的官员大多都被重新复用,而胡铨也在其中。

不过李光此次提议选择胡铨并非只是单纯的对其欣赏,而是因为胡铨此人在朝中没有根基,官职不高,但实干能力又颇强。

这人主持江南一行事物不会惹人怀疑,而各方党派又能顺理成章的安插自己的人手,再在事成之后分一杯羹,局势之下来看,确实是合适的不二人选。

一番商讨之后,终究还是定下了胡铨带人携圣旨秘密进入江南地界,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彻查江南贪腐一案,并诏安江南水寨水匪,待调查清楚后,确认时机成熟再一并发作,将江南贪腐官员一网打尽。

接下来就到了各方党派安插人手分食这份大功的时候了。

赵瑗目瞪口呆的看着群臣们再次因一个小小的随行而差点大打出手,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章江南人选(第2/2页)

就连已经八十岁高龄的范冲都险些撸起袖子和人干起来。

最后人选敲定,郭瑊也在其中。

此事才算彻底告一段落。

赵构当下立刻拟秘旨,着胡铨一行人不日准备妥当,尽早出发。

因此事秘而不宣,所以还得尽量减少仪仗,只带圣旨与钦差符节,但偏偏因为胡铨官职低微,又没有给他一应事务可任其根据情况调遣的核心权利。

只是让胡铨将查到的信息都需传递回临安城内,交由赵构审阅后再做定夺。

从宫中出来后,赵瑗与范冲一并回了草庐。

例行教了一遍学生们后,赵瑗便来到了范冲书房之中。

很显然范冲知他心中有异,也已经在等待赵瑗,提前备好了茶水。

赵瑗忧心忡忡,见过师礼后便急道:

“老师,江南此行,我觉得会出大事!”

范冲抬手示意赵瑗稍安勿躁,神色镇定,语气平和的说道:

“说说看,你觉得理由是什么?”

“胡铨此人确为可用之人,可他可用还得放在十年之后,如今胡铨不过一个从九品的判官,就算秦党覆灭之后,为稳定朝中局势,父皇将以前因秦桧被贬的官员一应提拔官复原职,可他现在也还不过是个六品的承直郎,而且在朝中根基全无,如今李光却要以他为首,和他同行的副手甚至都有与他同样六品的官员。”

“再加上父皇只给了他圣旨和钦差符节,却没有给他能够随机应变的权利,学生担心胡铨此行难以服众,事情反而不会如大家预想的那样顺利。”

范冲一边听着,一边忍不住的点头,看他表情并不算特别惊讶,显然是早已预料到了赵瑗的推测。

“此事咱们静观其变,江南一事虽然不会顺利,但对你而言并不会是一件坏事,我觉得你得让利州四义动起来了。”

范冲的话语让赵瑗不由得一怔。

他其实已经领悟了范冲话里的意思,这次江南之行,各派之间纷纷拼了命的往队伍里塞人,想要在事成之后,从大功之中分一杯羹。

可偏偏赵瑗没有在最后确认的人选名单里见到范冲给自己名录上的任何一个名字。

甚至范冲明明为了争这些名额都快把拐杖往别人头上敲了,可其实推举的人选却大多都是其他势力麾下的一些稍有瑕疵之人。

明明范冲重新回朝担任宰相就是要为赵瑗建立属于他的势力,可这明摆着抢好处的事儿,范冲却没真去抢。

那便是因为范冲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的好处,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能拿到手。

但赵瑗还是有些忧虑。

只因为江南一行调查贪腐事关民生问题,而且胡铨此人能力颇强,算是南宋宋孝宗麾下的重臣之一,若是这次折在了江南中,那损失可就大了。

打草惊蛇不说,还容易造成更为可怕的后果。

南宋可经不起动乱了。

范冲见赵瑗皱着眉头,心知他的担忧,说道:

“江南自然凶险,加上胡铨刚直的性格,此事第一次能成的机会并不算大,但江南那边同样不敢轻举妄动,你忘记了水寨其实在谁手里?所以其实胡铨的危险只有那些江南贪官污吏而已,不过你若是担心,就好好安排一番后手,做好亲自去一趟江南的准备吧。”

赵瑗一愣,没想到范冲居然在这时候提及了让他亲赴江南的事。

须知之前两人在草庐交谈时就提过,赵构让他去江南其实只是一番试探,若是他真应了赵构第一次询问,主动前往江南,反而会陷入赵构的怀疑。

不过旋即赵瑗便明白了个中理由和其中蕴含着的巨大机会。

他点点头,说道:

“好,学生今晚回去就通知利州四义,让他们安排人回一趟江南,随时和我保持联络。”

范冲欣慰的看着赵瑗,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意思,满意的点头笑道:

“你既然知道了该怎么做,就不必着急了,留下来吃个饭再回你建国公府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