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相国在上 > 044【岁寒见后凋】

相国在上 044【岁寒见后凋】

簡繁轉換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5 14:52:06 来源:源1

044【岁寒见后凋】(第1/2页)

“给元辅赐座。”

天子一声吩咐,曾敏连忙亲自搬来一张圆凳放在宁珩之身边。

距离方才的暴风骤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十余位重臣怀着复杂的心情,与仕途就此终结的薛明纶一道离开皇城,只有内阁首辅被天子留了下来。

“谢陛下。”

宁珩之恭敬谢恩,并未推辞。

他虽然身子骨还算硬朗,且平素最注重养生,终究是年过五旬的老人,今日两场朝会站了太久难免会觉得疲乏。

相较于先前铁青阴沉的脸色,天子这会的表情已经恢复常态。

曾敏明白这对君臣接下来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谈话,遂让宫人们都退下,自己守在御书房的外间门口。

“元辅,朕对薛明纶的处置是否太重了?”

天子端起白玉茶盏,状若随意问了一句。

宁珩之没有多想,诚恳地说道:“陛下,薛明纶出身河东薛氏,虽说这些高门大族已经比不上几百年前那般实力强大,终究还有几分底蕴,臣不认为他会眼皮子那么浅,贪墨那么多国帑。”

天子平静地品着香茗,一言不发。

宁珩之已经习惯这种氛围,继续说道:“不过陛下那句话可谓鞭辟入里,薛明纶没有贪不代表他没责任。身为工部尚书,他贪或不贪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他能否管好自己的下属。从这一点来看,薛明纶犯下的错误非常严重,陛下仅仅是让他乞骸骨,在臣看来这样的处置绝对不算严苛,陛下实乃仁德天子。”

“你啊……”

天子面上浮现一抹笑意,显然很满意这位内阁首辅的回答。

如果说英年早逝的薛明章是天子心中难以弥补的缺憾,那么宁珩之就是他风雨并肩的伙伴。

两人相识于三十年前,那时天子还只是刚刚及冠的亲王,距离太子宝座看似一步之遥实则步步惊心,而宁珩之是朝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俊彦,他比如今的薛淮名声更大,因为他十八岁便成为新科状元。

当初宁珩之为姜宸出谋划策,等到后者苦尽甘来登基为帝,他的仕途堪称平步青云,短短七年便完成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左侍郎到吏部尚书的三级跳,从一个五品翰林成为足以和内阁重臣抗衡的天官。

岁月倥偬,今日的宁珩之礼绝百僚,但他从来不会恃宠而骄,在天子面前始终保持恭敬的姿态。

不经意间想起那些往事,天子有些触动,随即问道:“你如何看待沈望所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子逐渐回过神来。

他当然知道工部的猫腻,靖安司又不是吃干饭的,虽说沈清无法做到绝对的掌控,但不会出现毫无察觉的状况。

天子之所以震怒,是因为沈望很巧妙地用了叠进的手法。

从最开始都水司的贪腐问题暴露,到代王府和工部各司被卷入,最后沈望再抛出那个一千多万两的数额,这让天子心中的怒火无法压制,于是干脆利落地终结薛明纶的仕途。

整件事的过程中,薛淮只是一把充当开路先锋的刀,沈望才是真正的掌舵之人。

他用不断的铺垫带动天子的情绪,最后成功完成对薛明纶的致命一击。

宁珩之何尝不知此事蹊跷,先前他就已经意识到薛明纶在劫难逃,只是沈望的所有谋划并非恶意构陷,相反有实打实的证据作为支撑,所以他什么都做不了。

当下听到天子这个问题,他明白天子已经醒悟过来,但他没有趁势攻讦沈望,平静地说道:“陛下,沈侍郎苦心孤诣,只为大燕江山和子民着想,臣认为他这样做完全出自公心,并无可指摘之处。”

天子定定地看着他,随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愧是朕的内阁首辅,这份气度远超常人。”

他说的很直接,宁珩之也没有强行虚饰。

朝中谁不知道薛明纶是内阁首辅的左膀右臂,沈望借着都水司一案成功扳倒工部尚书,在这件事里损失最大的除了薛明纶本人,便是一手将他推上大司空宝座的宁珩之。

六部尚书已是大燕朝堂最顶端的一小撮人,想要占据其中一席难度极大,机遇、能力、背景、人脉几乎缺一不可,最重要是赢得天子的赏识。

为了帮薛明纶铺平道路,宁珩之这些年费心不少,如今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故此,宁珩之坦然道:“陛下,沈侍郎此番并非出于权争,而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所以臣对薛明纶是恨其不争,更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偏袒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44【岁寒见后凋】(第2/2页)

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在天子面前不必刻意掩饰他和薛明纶的关系。

天子微微颔首。

他放下茶盏,淡淡道:“朕想过再给薛明纶一次机会,但是沈望将工部掀个底朝天,朕总不能装作看不见。薛明纶称得上干吏,就是性子软了些,对下属管得不严,希望他能吸取这次的教训。”

“陛下仁德,相信薛明纶定能洗心革面。”

宁珩之心中一动,知道天子这是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言语间留下几分余地,没有彻底堵死薛明纶东山再起的希望。

可他依旧不敢放松。

虽说方才天子似乎表现出对沈望的些许不满,然而宁珩之回想整件事的始末,他心里有两个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

其一顾衡跳出来检举薛明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其二便是这个针对薛明纶的局,是否天子和沈望联手布置?

基于这些考虑,他才会在天子面前帮沈望说话,因为他怀疑天子此刻仍旧是在试探自己。

时至今日,宁珩之不敢把天子看成三十年前那位英姿勃发的亲王,将近二十年的至尊生涯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

天子望着内阁首辅古井不波的面庞,话锋一转道:“元辅,如今工部尚书出现空缺,你属意何人接替薛明纶?”

这又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不过难不倒宦海沉浮数十年、如今走到人臣之极的宁珩之。

他稍稍思忖,然后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举荐礼部左侍郎沈望。”

天子微微一怔。

宁珩之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容禀,当下工部荆棘丛生,又面临各司郎官大换血的境地,亟需一位手腕强硬高明的主官坐镇。沈侍郎学识渊博能力卓著,他作为查案钦差对工部的问题了如指掌,而且他拥有足够的名望能够震慑宵小,臣实在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这些理由确实很充分,但是对沈望而言,升任工部尚书不是一个好选择。

礼部左侍郎是正三品,工部尚书是正二品,沈望此番貌似是升官,问题在于从大燕百余年的历史来看,工部尚书入阁的概率极低。

沈望原本的升迁路线清晰明确,从翰林学士到礼部侍郎,下一步便可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中转然后直接入阁,这是标准的清贵之路。

如今他若是迁任工部尚书,等于被生生斩断入阁的希望,就算他将来能卷土重来,以礼部为跳板入阁,终究要延误很长一段时间。

内阁重臣的排序历来是以入阁时间先后来定,晚一步就有可能被旁人压一辈子。

君不见次辅欧阳晦明明年长,却始终无法越到宁珩之的前面,就是因为当年他比宁珩之入阁晚。

天子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他不由得陷入迟疑。

宁珩之见状继续说道:“陛下,沈侍郎乃忠贞之士,否则他不会对工部的问题一查到底,想来他更不会抗拒履任工部。相信在他的打理下,工部沉疴必能一扫而空,各司官员不说清如许,至少不会出现过去几年肆无忌惮的状况。”

他此举用意有三,其一是让沈望去收拾薛明纶留下的烂摊子,无论如何不能让工部的运转陷入停滞。

其二是试探天子的圣心,倘若这件事是天子和沈望联手谋划,那他肯定不会让沈望的仕途出现太大的波折,这样一来宁珩之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其三便是针对沈望做一次小小的反击。

沈望让薛明纶灰头土脸仕途尽毁,宁珩之如果没有任何反应,那他以后如何统御下面的官员?

这一抹戾气必须表露出来,否则天子心里迟早生疑,他不能让天子觉得自己在扮演圣人。

经过长久的思考,天子终于下定决心,缓缓道:“如此也好,就让沈望去工部坐镇一段时日,将来再让他回礼部。”

言下之意,他不会截断沈望的入阁之路。

宁珩之没有任何异议。

工部是个深不见底的泥潭,沈望只要踏足其中,想要抽身而出可没那么容易。

再者,他身为内阁首辅又怎会只有这一招?

无非是徐徐图之罢了。

一念及此,宁珩之起身行礼道:“臣遵旨,明日便会在内阁举行廷推。”

他面色沉稳,眼神如深潭,不见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