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7决断

清末1895看观你好 7决断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7决断(第1/2页)

李鸿章,大概知道张克说的是怎样的事,但身在高位不由己,手边哪里又有小事?都怠慢不得,年纪大了,虽然本人性格强势,但精力跟不上了。

事情只能放手,让手下去做,但人是互相影响的,你觉得对,找人商量去做,但十个八个都不理解,别人怎么会听你的?你要有威望,要别人信你。

这就又回到老问题,懂的人太少,能理解的人太少,近代工业的的直观体现,铁路,都才有了一点点,刚刚起步。

事情只能由上到下去推行,朋友少,敌人多。所以李鸿章的方式确实是对的,却不会有结果。除非是权威皇帝来干,皇权派,有权威,天生就是主导派,少数领导多数。

你是少数派,所以不能成事,就是这么简单。你要做事,就要当多数派。

李鸿章派人到各处去连络,咨询,还没有什么结果。现在差事都没了,有懂洋务的名气,在总理大臣府全忙些对外国事,偶然有不解,会找张克商讨,颇为仰仗。

知道张克空闲,让多看些内参官报,了解国内大事,诸路消息,友文国学好,张克懂西学,互相交流,倒也快活。

人间事,以意而起,唯利而兴,无利而终。什么意思?做事都是从一个念头开始的,起了头,有人能看到好处,才会跟,没好处,没人跟,等念头消磨了去,事情也就终结了。

慢慢的各路咨询消息回来了,只说国库空虚,希望慎重,也有支持的,但实际反应不乐观。

倒是修通向关外的铁路都支持。张克的计划不错,如果能干成,于国事大有好处,但此时国内铁路都少的可怜,出行困难,国人尤为重视乡土,出钱出力支持千里之外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出钱办教育,不优先自家乡里?国家变法实验?看看再说,不出头。

倒是一些接触洋务的,贸易发财的,都是有眼光的,修铁路的好处还是能看到的。

清朝甲午前对铁路修建态度模糊。

如果国内铁路修建开禁,北京这边带头,地方将来也好说。

有了消息,又叫几人前来商讨。

“做事就是这样,千难万难,要是一切顺利反而奇了。

只是下面不能支撑,朝中本是太后临朝听政,这些年归政皇上,皇上年轻,虽然亲政,但多受肘寸。

皇上倒是倾向变法,但却不一定支持你的法子,去年开始康有为自言知西,联合梁启超等鼓吹变法,代表地方实力派向皇上示好,交好帝师翁同龢,和帝党有合流之态。

去年学会被禁,书馆被查,又在上海办报,大造声势,我看是走的支持皇上握权,从龙向上的路子,就是皇上大权在握,能不能做些事,能变几分法却是难说。

如今国事艰难,有左支右拙之态。

我看皇上年轻急躁,未经历练,不像能成事的,但皇上是忧心国家愿意支持变法也是真的。

太后临朝数十年,根深地固,懂朝廷是怎么回事,求稳为上,我主持直隶二十多年,兴洋务,太后也没说什么,但这次被日本打败,失去了信任,年纪大了,精力也不行了,留洋回来太后问政,我只说需要改变,却说不出怎么变,拿不出办法来。

太后想换人主政,我还是看的出来的,君泽,你的法子,我出洋前是不会信的,太后可是没出过洋!我信,可太后不会支持我的。

皇上会支持吗?我担心和那帮人争起来没用,皇上不会信我啊!你说怎么办?”

“中堂,下面不信,不支持,上面也不信,不是正常吗?我来投中堂,不也是知道没旁人信我?中堂可能会信,我才来的吗?以我之见,只有做事,出国前不信是没见过,见过了,自然就信了,火车跑起来,见了便利,比说一万句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7决断(第2/2页)

中堂我在日本铁厂工作过,清日交恶后被赶了出来,日本人有规划的在防备我们把事学会,把事做成。

我偏要把事做成,日本人信,是日本跑满了火车,国人不信,我就要国内跑满火车。

中堂可知一件事,天津到古治的官督商造铁路收归官有了。我不知道具体事,但传的很难听,说强抢民财,这样以来谁敢修铁路,修好了等官府来抢?(编的找不到资料,参考着猜都做不到)今天国家没钱做事,正是需要民间集资之时,上下一心,民间出钱,国家做事,请中堂带头出钱占股,集资修铁路,修好了,铁路归官府铁路局管理,但盈利给股东分红,给国家上税。

没有中堂这样的人带头,没人信。没中堂这样的人说话,税收太重不行。没中堂这样的人等着分钱,管理不了,贪污太厉害不行。

听说张之洞汉阳铁厂,投了五百多万两白银进去,还是不能顺利出钢,请给我两年时间,在唐山建立一个铁厂,出产铁轨道钉等。

然后开始铺设铁路,车头可以先从国外买,以后再仿造。

中堂干好别人干不好的事,举国才知道谁是可信的,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后,将来还是会倚重中堂的。”

此时商人地位低,世间人都求财,但在上流谈钱就有点让人不齿了。

李带头参股,参加商业行为,是很伤名声的,要是没做成,带别人把钱赔了,也就可以回家养老了,但不用这名声,什么都怕,又能做什么事?

张克也是赌,要做就打算搏命了。李不做就是暮气已深,自己该想想其他路了,张之洞那里试试去?

你李鸿章一辈子做名臣,到现在,名声一半都丢完了。

是要再拼下去?还是认了?不愿意拼,那也就可以看到头了,也就这样了,下面的根基损了,上面的信任丢了。

不发信号,说自己不服,人心变了,谁还听你的?跟你有前途,才跟你,没奔头,墙头草跑了,几个死忠,做不成事啊,你没时间等,你老了。

友文直言,事关身后的名声,请大人深思。几十年的中兴名臣,谁不敬三分,要是血本无归,虽然不是自己的买卖,说不上赔付,但得罪多少人?把气撒过来,将来中堂去了,子侄辈的日子怎么过?做个闲官?还不如回家养老去算了。

星元却是不语,李见过多少事了,有什么看不懂的?性格果决,自己拿主意,旁人查漏补缺就是了,不需要多言。

“我出洋考察,将来还会有无数人出洋,我什么都不做,将来人怎么看我?就是能力不够,也该尽力,干大事怎么敢爱惜自己?友文你读圣贤书,学的什么?读到如此迂腐?看这亭台楼阁,满堂金玉,都言我汇金如土,却也不错,到这位置,钱不是想不收就不收的,来的是钱,来的是关系。

如果名声败了,万贯家财如何守之?若是亡了国,性命何所寄?

君泽,这事我交你去办,我让友文协助你,有些关系也好疏通,有事吩咐,家里的人他知道找谁,我等下告诉账房筹集100万两,明股30万,暗股70万,拟个章程开始募股,钱的事别管,你就把钢铁厂建起来,快点出钢。北洋官铁路局那边我打招呼。”

“学生谢中堂信重,必然不负所托。”人非草木,张克回国,第一次在不需要跪的时候,跪了,人生除了努力,都是机遇和运气。

“好,如果出钢了,我就认下你这个学生,不用忧心前途。”说完摆手谢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