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25家庭

清末1895看观你好 25家庭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25家庭(第1/2页)

张克带着张过,盛宣怀派了心腹随从,都带手枪,山东不太平防身。

张克笑言下次去不用带了。盛宣怀知道意思,事情要是成了,活人无数,又通火车,怎么还有人抢?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大笑。

张克和张过带随从,坐船直到东营,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沿途打听。李鸿章在北方中央三十年,权力滔天,洋务办30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发了财。沿途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见。行踪哪里是瞒得住的?十分好找。

张克现在根本就不是官儿了。一身白衣,等闲居然进不到近处。被处远远的打发开来。真是好大的行头,差役官兵开路。都是前来观瞻的人,一般小民根本都进不到眼前。

张过高声大呼,好不容易才有一个见过张克的李鸿章随从,看了过来,把张克认了出来。

张克也不声张,随人就跟在队伍里面。待到晚上,队伍停歇,才去见李鸿章。

“找到这里来,又不急着见我,有什么不好说的?”

事关生死,张克请李鸿章到院中散步。公馆有个后花园。时至冬日,并无树叶遮挡,脚下树叶都被清扫干净,漏出石板。两人缓缓而行,张可扶着李鸿章。

把去见盛宣怀,两人的对话详细叙说了。

这些话,老师是第三个人知道的。

去把沈宣怀的信递了过去。李鸿章没看,随手接了过去

李鸿章看着一片萧瑟的花园。“君泽,我还有落叶归根的那天吗?”

张克可以感觉到李鸿章。老人对美好生活特有的眷恋。

“有”。张克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会赢的。”说完顿了顿。“有进无退”

李鸿章说,“这又是何苦呢?”“大人到过美国,而我只到过日本。我想问大人,退路何在?”

“真虎狼之士。”“老师说笑了,指挥千军万马。屠戮过的何止千人,万人,何为虎狼?老师所求何物?我求太平之世”

李鸿章看了张克良久。不知心中转过多少念头。久久不语。张克扶着李鸿章的手,这么冷的天,张可的手不冷,也没出手汗,暖暖的,很稳。

握着这只手。李鸿章开口了。“君泽,你还没有结婚吧?也是快三十的人了,老师当得不合格啊。”

张克直接说了“徒儿想变革中国,起落不可测。想学习西洋之人事。人力低微,想学古之圣贤之道,以身作则。一生只娶一妻。故迟迟未娶。只想找个能吃苦,守清贫。识字的人便知足了。”

“我有个侄女,很不错,很符合你说的要求”

张克直接说“定为良配。”

“通知人回去安阳老家,把家人都接到天津。等老夫回京述职,就到天津。看你们结婚。”

张克下拜行礼,大礼谢之。扶着李鸿章回屋去了,李鸿章回到屋里。盛宣怀那封信看都没看,直接烧掉了。

“我知道他,他会选择这么做的”只是低声自语。

隔天,张克便派张过带两个李鸿章的随从直奔安阳,带亲笔信给爷爷,去通知家里消息。

这里要介绍一下。张克在安阳老家的信息,解释一下张克为什么不自己回去。爷爷这辈人才开始到安阳安家,大家不会以为在这个时代,你带着钱就可以什么都买到,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安家很容易吧?

为什么选择安阳呢?一方面是因为安阳紧邻山西。大乱进山嘛?二来是因为在安阳这边有县令和广州老家那边的亲人有故交,同学之情,有这层关系。托人一直照顾,县令调走的时候,还和继任的县令打过招呼,有两任县令。这么七八年的照顾,爷爷又不乖张,低调做人,还是读书的,才能安稳落下脚来。

张克的爷爷是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几个家里的随从在安阳落地的,后来又在本地娶了两房侧室,小心交际,才慢慢扎下根来,共有三子五女,数十年来开枝散叶。

张克很小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很稳定,所以小时候开蒙,基本上一直都是在家里院中,并不敢让小孩一个人出去和人游玩,以免出事。

稍有长成。没几年十几岁就被派到海外去。对本地确实影像比较模糊。什么从小长到大的玩伴比较少,还大部分都是自己家里的人。

如果张克的堂弟有孩子了,才算有第四代人。相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个男丁。谁知将来祸福,当然要写一封信给爷爷,详细的介绍情况,能来的都来,不能来的要做好逃难的准备。毕竟此时清廷的势力还很庞大,地方上能不能护得住,有没有人护还很难说。

有人的地方才是家,马上家就要来了,张克又何苦跑这一趟呢?心里明白,家里将来必然要有一遭风浪,会先苦后甜把?但会死几人?有几人能看到那天?多通消息是必然的,但很多事,你说的清吗,控制不住的,张克不敢面对,生死事,张克还经历的少。

张克来以后,李鸿章巡河的心思也就淡了,回转到济南。此时不做什么安排,以免出错,冬天是不能大规模做事的,开春再开始来得急。只是在济南和任山东巡抚的张汝梅交际不停。

毕竟来年要在山东的地方修铁路,这个也是要提前吹吹风的。

张克也席间作陪,被李鸿章介绍,说是得意的弟子。一省之长,消息怎么会不灵通,当时不知道,只是寒暄。到回去以后,派下面人去打听,官场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克也非无名之辈,自然慢慢会明白。

张汝梅的前任李炳恒,在97年德国开始入侵山东的时候派兵骚扰,因为怕他把事情闹大无法收场,当时还没有确定解决方案,所以被调到四川去了。

换张汝梅就任山东,他自然不想步前任的后尘,谈起和外国人打交道,李鸿章那是老资格了,老卖国了嘛,他又是中央阁臣,张汝梅想进步,是绝对有话语权的。

所以,这次李鸿章前来山东巡河。他没少拜访,两人交流不断,通信不止。只是确保,情况不明郎前,他不跳出来,还是有把握的。

待过完年节,张克也不同行,先去天津。准备结婚的事宜,接待老家来得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5家庭(第2/2页)

时间不久,2月以后,朝局稳定,李鸿章开始回转到北京交差,被闲置。

(我觉得这庭中央对北洋李鸿章嫡系聂士诚,宋庆部,原来中立但在积极靠拢慈溪的袁世凯部的拉拢渗透没少进行,但原时空和现在局势已经不同了)

北京到天津有火车,也就是一日路程。

三月初,一切已经准备妥帖。张克,正式结婚,李鸿章从北京赶来参加,和李鸿章就师生关系后,又成了亲族。

这时候,我要介绍一下李鸿章的家庭。大家想象一下一个非洲比较落后的国家,就拿我们知道的20世纪末世纪之交那种时代背景感觉。

非洲的一个开明大酋长,他到欧美去访问,回国以后,他或者想改变国家,改变现实,以匹配他自己的认知。

又或者根本无力改变,只能随波逐流。一方面他在国内收敛钱财,将一部分钱财和子女分到国内外,广交朋友。一方面做事,努力救国。

李鸿章就是给人这种感觉。作为中国最先睁张眼开看世界的一批人,他明确的知道中西方的差距有多大。

他在国内是可以和慈禧掰掰腕子的汉臣第一人,有活曹操的称呼。但他深切的知道,局势不在自己手中,中国的局势操在列强手中。

因为自己心中有深刻的无法控制局势的感觉。所以在中央待了30年的情况下。他没有秘密的,积极的,准备谋朝篡位。

一方面在老家,他的兄弟有坐在省长级别的高官。(哥哥,曾任湖广和两广总督)

但他自己的子弟安排,却并不积极安排在高官位置。(侄子李经羲,末代云贵总督,

39岁?李经羲此时是四品官湖南盐法道、长宝道,大概是这样,感兴趣看网上,但也没啥特别,超级官二代,跋扈和能力就那样,不出挑,但留过洋,陪李鸿章一起。所以对革命党和传统老人态度不同,所以清朝没了以后,革命党大清洗时,人是没事的,算不上自己人,但香火情是有的,不像一些末代总督直接丢命)

而其他则是大多安排在了外交系统,在欧美国外,一方面肯定有将来万一出了事可以跑路,留后路的想法。一方面是希望后辈可以开阔眼界,给家里人出几个人才,在后面的时代引领风潮。

但就历史来看,他家里太有钱了。在外交上因为国力弱小,不能有所成就,反而不停卖国,背负骂名以后,都不了了之了。(养子,长子加侄子的李经方随李鸿章日本马关谈判,割让台湾,国人都骂卖国贼,压力很大,又一起去列国访问,开了眼界,1900年庚子事变,南方连省自保,建议李鸿章自立为总统,双方各有想法判断,不了了之,李鸿章死后,后面在做寓公,敛财,求色)

李鸿章一死,清朝覆灭后,基本上他的家庭就开始远离权力。

有人碍于官场上的潜规则,肯定不是不能动老长官的家人钱财的。要不然你将来退下来,也给自己的老部下抢,那成了什么样子?

但整体上正是应了那句话,权利只有垄断和贬值两条路线。李鸿章没了以后,家里的人再也撑不起垄断这两个字,就开始无限制的贬值。

假如将一个人,他可以影响1000人。他的影响力标志为1。张克在钢铁厂,在铁矿厂的员工有三四千人。他对铁路上修铁路的工人能影响的大概也有数千人。在东北开荒,他的影响力现在也只有2~3000人。他的影响力也就在7和8这个数字左右,能影响到什么地步,是需要根据前景希望,钱财物质,惩戒程度,外部环境来综合考虑的。

李鸿章的北洋集团,能超过这个数字的人还有很多,比他影响力很强的也有不少。比如三个控制军队的人,那每部七八千人的新军,可不是张克这样的松散控制影响能比的,而是实实在在,经年存在的国家最高暴力机构。

张克,现在的影响力里只有7到8。但在明白的人眼中,只要来年开荒顺利进行,一年时间,他的影响力就可以提升到六七十打底。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风口。因为要做这件事情是张克开始张罗的。他已经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各个链条上有了人脉,在这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根基。

北洋集团如果开始行动,有时间窗口期是不能错过的。

因为一旦有所反复,最起码也是一两年时间的影响,局势瞬息万变。

最高集团领袖是李鸿章。李鸿章在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家庭安排下,他有什么想法去极力反对,再生变故?就是在安排另一个人,又能如何?可以是至亲吗?没合适的人去这位置,或者没能力。

而在李鸿章以下,想要取代张克,让李鸿章改变态度,就要大规模的串联,或者说服李鸿章,谁有这个能力?高层人员这时代也有信息时间差。

再说整个北洋上层,有不少人都看得很清楚,自己打不过洋人。自己实实在在的没有那个能力,而张克是留洋的人,是能做事的人,是有可能可以带着整个集团应付列强的人,能应付列强就可以保住集团,能对付列强,中国谁有不服?

那他也是可以带集团上升的人,有资格做大哥候选,洋务方面支持他的人也是有不少的。

支持他的人不少,还有原因是他根基弱,没什么自己人。

根基弱有时候也是一种优点。在一个人有很大机会上位的时候。他手底下没有人,那他上位以后,为了坐稳位置会不会拉拢老人呢?答案是肯定的。相比那一些根基稳固的人的人上台后,清理异己,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会威胁自己地位。

根基弱小的人上台后必然会拉拢助力,传统老人的势力会提升,保持第二梯队的位子,将来说不定还有上位的机会,所以分情况,有时候你的根基弱也是你的优势。

看见这个风口,站上这个风口。张克就可以开始自己影响整个北洋集团,进而影响整个局势,而不是再严重依赖李鸿章的地位。

所以张克和盛宣怀说,给我两年时间,我就可以控制住局势。

潜龙之局成,则飞龙在天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