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57以战止战

清末1895看观你好 57以战止战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57以战止战(第1/2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家领导,要考虑的,国家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中央政府考虑国家安全,环顾国家周围的局势。

现在是1921年,1920年八月苏联兵临华沙城下,基本结束了欧洲部分的内战,确立了国家的建立和稳定。

欧洲部分毕竟是重中之重,原来的历史上在欧洲部分各国干涉彻底失败后,1921年底美国联合英法日,带头签订了远东共和国中立,各国随意进入的条约(远东最东边靠海的一圈地方被划入,怎么看这都是个被制造出来的中立缓冲国)。

等到苏联1922年才腾出手来清理远东共和国。俄国内战时期,远东这边有趁着俄国内战侵入远东占便宜的日军,一直打到贝加尔湖,这时远东俄国的国家秩序基本瘫痪了,所有人都理解苏联未来会接手,残留的俄国势力寄希望列强干涉,也没怎么抵抗日本,毕竟日本也是作为干涉俄国内战的联军身份进入的。

签条约的意思就是限制日本在这片地方扩张,毕竟这里离日本得太近了,就在日本家门口,1922年远东共和国,看出来自己玩没前途,谈好条件回归苏联了。日本也被挤了出去,毕竟本地还是有几百万俄国居民的,人家内部谈妥了,不举全国之力没得玩,舆论上是中立国,日本搞不定放弃了。

这时空远东就是东北,日本,俄国三家,没其他势力干预,远东共和国都不存在,只有顺着铁路逃过来,打算出国的外逃俄国贵族,事不关己的本地农民,基本瘫痪的俄国残存行政机构,各种草头王。

最大竞争者是日本,但现在和日本较量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要打,一定会是消耗战,现在国家刚刚稳定,是不可能现在开始的,最起码要等到工业化扩张在整个社会内部达到饱和的程度,才会寻求和日本开战,驱逐其山东半岛俄势力,或者向南部展开扩张。

英法德刚打完仗,德国海外力量被端的差不多了,英法虚弱。

剩下的,威胁最大的,就是苏联了,苏联此时在打内战,还没有决出胜负,看起来是一个合适的机会(欧洲部分去年冬天才搞定,远东还没开始收拾,北边的天气多冷?转过年,欧洲没开春呢,共和国就开始向北打了)。

长远看,俄国毕竟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现在还看不出来,这次的内战结果如何,按照正常的理论来说,自然是更加强大。组织能力更强,更先进的一方能够获胜。

彻彻底底的赢得内战的一方,在战后自然会带国家走向辉煌,超越原来的政府。

如果这样考虑,那么俄国本来就是一个强于共和国的工业国,苏联将来会更强?中国的进步速度,和苏联的改革速度,谁提升国力更快些?

作为新兴工业势力,非农人口不超过1000万,苏联如果大手笔干涉国家内政怎么办?通过海路支援南方地方势力,做消耗袭扰,本国从北方南下夹击,新生的共和国会很危险,加上外交和日本,英法联合呢?看共和国威胁大,有潜力,倾向于肢解共和国,消灭远东地区威胁,顺便国土扩张怎么办?

苏联政府会对中国采用何等的态度呢?将国家命运交付到别人手中,确确实实是一种不智的选择。

于是整个政府决定把黑龙江打回来,对苏联在远东的投射能力做削弱。

而现在刚好有这样的条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要向坏处思考局势发展,趁着现成军队,充足的财政,主动消减未来可能得威胁。

苏联的主要国力毕竟是在欧洲,和远东相连的只有一条漫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的内地和俄国的欧洲腹地,中间有漫长广阔的沙漠,荒原,冰原地带作为缓冲间隔。

只要中国政府趁着现在苏联内战向北进攻,打掉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方端口,它将失去在远东投射力量的,大片进攻出发阵地。

苏联如果没有远东地区的粮食支援,想进攻中国,你必须要从欧洲运输粮食,运输武器弹药,全部通过铁路来保证供给,天文般的物资,靠一条铁路,共和国还可以袭扰,自然就不足为惧了,而他要在远东搞建设,总是需要时间的,越是拖时间,一个大国举国之力对抗另一个大国的势力边缘地带,力量投送极限,差距只会越变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7以战止战(第2/2页)

基于这个考虑,中国政府开始集中财政,军事力量,越过长春,向北方,哈尔滨等地发动进攻。

因为兵力绝对充裕,所以不打阵地战,打的的穿插包围战术。

俄国远东的兵力不够,不能铺满整个战线,只要你防御,我就留下兵力和你对峙,剩下的兵力向前进攻。去包围你,去切断你的后勤,向你的纵深发展。

所以说,如果地形足够展开兵力,战争就是人多打人少的游戏。

俄国在远东地区有多少人口?600万人口?按照10%来动员,也不过60万军队。

中国政府现在可以拉出100万军队来。如果不够,再加50万怎么样?刚刚打了一场残酷的内战,你不会觉得现在中国政府手中没有军队吧?1.2亿人的政权,去进攻600万没有大量军事工业做支援的人口。

这次进攻直接打到以黑龙江为分界,把原江东地区都打了回来,要直接把俄国在远东的港口干掉,彻彻底底打断苏联搅动远东风云,插手东方的念头。

俄国在远东必竟有600万民众。不是军事上不能继续向北打了。这些俄国民众可以给政策就地安置。但是如果人家不愿意跟你一起过日子呢?把俄国远东的600万民众全都赶回欧洲?是不是有些不现实?除非是苏联政府下令迁移居民,否则你作为一个外敌,除了使用暴力,恐吓俄国人,否则凭什么实现这样的操作?

俄国人在远东犯罪万人,十万人规模,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没忘,下一个世纪也不会忘,那怎么敢完全付诸暴力来行事?

那你只能留下一部分空间,给俄国人留下退路。如此才不至于逼迫过甚,结下死仇。

黑龙江以北,剩余土地住不下500多万人?你真嫌弃,那就留在原地一起过日子,要不还是回欧洲吧,俄国刚打完一战,内战,欧洲部分也不缺地方安置。

打这场战争,是为了国家安全,一方面自然也扩展了国家土地。

打到黑龙江就停,这已经是经过很多综合考量的。

毕竟,沿着整个黑龙江分界,苏联的西伯利亚通往海参崴的铁路线就被切断了。苏联在远东将失去出海口,那么在接下来数年间将无法影响共和国内政,对共和国南方进行干涉,一定程度上这就是切断了苏联在远东的触手,战略上的考量就做到了。

中苏漫长的相邻边境,苏联在欧洲,共和国在东亚,没有直接冲突,想要相安无事,两国都要把握一个度。

毕竟俄国远东的地还是从大清割走的,前面为了退出一战,欧洲的地都给了,内战没停,一片破败,远东局势,暂时不能挽回,签约拿急需的粮食,做补偿,过几年行了,再撕毁约定就是了,他有什么纠结的?

苏联现在确定世界革命?还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路线了吗?列宁当政,列宁眼中是阶级对抗,所以不太在乎国家概念,欧洲的领土才给的痛快,这是国家主义者不能理解的把?不同的终极目标,不同努力方向,过程在乎的东西也是完全不同的,在人眼中,完成封建社会改革,作为新的工业国家,走资本主义?还是阶级叙事?刚分了地主的田,是潜在盟友?中立国?还是走向对抗?都是比远东一时得失更重要的把?

接下来就专心考虑对付日本,或者英法干预就可以了。

英法毕竟刚刚打完一战,实力恢复到什么程度?

所以打完这仗,就剩下一个主要潜在对手,日本。

完成社会改革的共和国政府,非农人口正快速向1000万人口迈进。而日本现在就是有20%的工业人口,也不过就是1000万人。所以已经是战略相持了,随着时间,胜利的果实自然会成熟,已经有些胜券在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