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官人 > 第三章 醉仙楼群聚读书客

红楼大官人 第三章 醉仙楼群聚读书客

簡繁轉換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8 来源:源1

第三章醉仙楼群聚读书客(第1/2页)

就这样,贾雨村带着张月如在林府住了下来。

进入自己的雅舍后,贾雨村第一件事就是先偷偷翻找床头枕下,箱笼柜匣,甚至连老鼠洞都没放过。

无他,他现在实在是太穷了。老张拖欠了他几个月的工钱,本来说好这次大活之后一并结清的。

结果雇主死了,船凿沉了,公司都倒闭了,老板把女儿都赔给自己了,工钱自然也就泡汤了。

临走时老张倒是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给他带上了,也不过几百个铜钱,都雇车用了。

倒不是贾雨村和张月如走不了路,而是如果不坐车,出汗太多容易花了妆,现了原形。

众所周知,妆一旦花了,后果会很严重,不但卖不出价钱,还可能被林如海直接灭灯。

所以贾雨村接下来的启动资金,都指望这个贪官留在林府的积蓄了,他笃定是一定有的。

长江四鬼变成死鬼之前,从贪官贾雨村身上没弄到多少钱。而以贾雨村的身份,他的收入应该是很高的。

贾雨村毕竟是进士出身,林府又是高官显贵,这样的西席,在当时绝对是高薪阶层。

贾雨村不用往家里寄钱,他又不好色,日常吃喝都在林府,游玩能花多少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贾雨村最终在一本最无趣的书的封皮里找到了两张银票,一张一百两,另一张也是一百两。

他把两张银票贴身藏好,躺在床上出了会神,把心中的计划细节一一完善,方才熄灯安寝。

次日清早,张月如先以伺候洗漱为名,第一时间过来帮贾雨村化妆,边说起昨日内宅之事。

黛玉身边的雪雁尚不满十岁,自幼入林府,也是个笼中之鸟。王嬷嬷却垂垂老矣,纵有些见识,也是陈年旧事。

黛玉日常与此二人相伴,没啥共同语言,加上母亲病逝,心情十分悲痛,难免抑郁成疾。

如今得了张月如,年纪大几岁,又在花船码头上见过许多世面,把些传奇趣事讲给黛玉听。

黛玉也听得津津有味,抑郁悲痛之情稍减,因此对月如十分亲近。

就连吃晚饭,黛玉都拉着张月如陪自己一起吃,听她讲故事,饭都能多吃一点。

化妆是个细功夫,贾雨村坐着,张月如站着,低头仔细弄着贾雨村的脸。

为怕别人看见,门窗紧闭,屋内便有些闷热,贾雨村还好,张月如脸上早已出了一层细汗。

此时张月如胸前正对着贾雨村,夏衣轻薄,雨润春山,豆蔻梢头二月初,让上辈子人到中年,这辈子血气方刚的贾雨村仍不住有些口干舌燥。

张月如似有所感,低头看看自己,又看看贾雨村的目光,脸上微红,轻轻啐了一口。

手上动作倒是没停,她七八岁就在花船上跑码头,什么人没见过,知道男人都这个德行。

贾雨村倒有三分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月如,我看你是有原因的,你的气色中似有不妥。”

张月如一愣,只觉得贾雨村实在给自己的好色找借口。却不料贾雨村伸手抓住了自己的手腕。

“老爷……贾大哥,你不怕我喊出来,跟你同归于尽吗?”

贾雨村抓住手腕后却没有进一步行动,只是用三根手指轮流在手腕上瞎摸,片刻后面色凝重。

“月如,林府内宅用饭,是否林如海一家单做?他们吃剩的菜如何处理了?”

张月如一愣:“林大人和林小姐的餐食是厨娘单做的,其余人的饭菜,包括你的是一起做的。他们吃剩的菜,自然是交给厨娘收下去的。”

贾雨村点点头:“你刚才说,昨晚你是和黛玉一起用的饭?”

张月如点头:“林小姐想听我讲故事,故而让厨娘多做了一些饭菜,分给我吃。”

贾雨村叹了口气:“月如,今日中午用饭时,你偷留一些拿来给我。”

张月如不禁诧异,却也没再问,只是认真的给贾雨村化好妆,红着脸退出去了。

当天上午,黛玉上了一个时辰的课,却觉得贾雨村一直在看自己的脸,也有些莫名其妙。

下午无课,贾雨村出门到附近的破庙破道观转了一圈儿,一边看一边打听。

傍晚回来时,张月如趁着给贾雨村送饭的时候,从怀里取出一个手帕包来。

里面是一块肉,一块笋,一块鸡,一块鱼,品相完整,香味犹存。

“可惜已经凉了,要不要我帮你热热?吃凉的不好。”张月如很贴心的问。

贾雨村哼了一声,拿起四样菜来,挨个又闻又舔又啃的,就像那不是香味犹存的美食,而是风韵犹存的美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章醉仙楼群聚读书客(第2/2页)

折腾一阵,贾雨村满足的叹了口气,面带微笑,这个意外的收获,给自己的计划添了一层双保险。

接下来几天,天天如此,尝菜,出去转悠,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

贾雨村写了请帖,请介绍自己来林府当西席的朋友郝云来,到林府附近的醉仙楼吃酒,答谢他举荐之情。

同时特意在请帖中说,自己也想借此机会多认识几位本地士绅名流,请郝云来不要客气,尽管邀请朋友。

同时贾雨村也给林如海写了请帖,语气诚恳,感谢林如海不嫌自己学识浅薄,以礼相待,若有时间,可以一起来喝一杯。

郝云来也是进士出身,做过一任知府的,如今回了扬州老家,在当地士绅中颇有名望,且喜欢排场。

不忘旧情,帮助朋友,是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当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因此郝云来果然请了不少朋友。

这些朋友中,大多是读书人,不乏当地名士。贾雨村开了几桌好酒好菜,声势搞得不小。

要说扬州的有钱人,那可太多了,尤其是那些盐商,堪称富可敌国。可这样的聚会,他们却上不了台面。

这些读书人的聚会,讲究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光靠有钱是挤不进去的。

就是拿钱捐了官身的,也知道这些读书人看不起自己,没必要去凑热闹。

因此这一日,醉仙楼里一群读书人摇头晃脑,喝酒吟诗,之乎者也,倒也热闹非凡。

林如海接到贾雨村的请帖后,倒也不意外。他身为巡盐史,就是专门对付盐商的,而扬州所有的娱乐场所几乎都有盐商的身影。

因此林如海在扬州极少参与宴会交际,洁身自好。但这种文人雅士的聚会却又另当别论。

林如海本来就有礼贤下士之名,这一点看他对待贾雨村的态度就能感觉到。而且在大康,文人出身的官员不忘本,是个好名声。

当然,林如海自重身份,一直到众人都喝得很嗨皮的时候,才身着便服,只带一个长随,踱步而来,打算敬大家一杯酒,表个态度就回府。

贾雨村看似也喝了很多,但他一方面耍了些滑头,另一方面,大康的酒度数不算很高,他其实只是装醉。

眼角余光远远见到林如海踱步而来,贾雨村更加装得醉意朦胧,被人扶着都有些站不稳了。

“各位兄台,我辈读书人,本不语怪力乱神。但昨日小弟游览附近寺庙道观时,却真的碰到了两个有些意思的僧道。”

郝云来也已经喝了不少了,手指敲着桌子笑道:“太上皇信佛,当今崇道,两位圣人都信,何况我辈?不知这两个僧道有什么异处,让雨村兄觉得有些意思呢?”

林如海上楼,见众人围着贾雨村听得津津有味,也不打扰,在外围找个空座坐下。

“那一僧一道,皆是云游之人,僧道结伴云游,本就少见,故而我多看了几眼。

那僧人衣着尚整齐,光头上却满是癞痢,那道士则蓬头垢面,还瘸了一条腿,十分古怪。”

人群中早有人喊了起来:“这两人啊,淮扬一代有不少人见过他们,疯疯癫癫的,常说些不经之语。

想来是四处招摇撞骗的。自来有道高僧名道,哪有这般模样的?雨村兄莫非被他们骗了,还觉得他们有些意思?”

这就是贾雨村调查的结果了,他熟读红楼,自然知道这两个货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昨天去调查,就是看他俩是否在这一带出现过,谎话,必须要有九分真,关键的那一分假才能成功。

贾雨村醉醺醺的瞪大了眼睛:“不会吧?可他们自称‘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号称知过去未来。

对小弟的生辰八字,来龙去脉,说得分毫不差,岂有骗人之理?”

郝云来大笑道:“君子可欺之以方,雨村兄乃实诚君子,不知晓这些骗子的手段。

你虽非名闻天下,也是进士出身,做过知府的人。在林府做西席也有一年多了,只要有心,什么底细摸不清楚?

让我猜猜,之后这僧道莫非说你有血光之灾,要银钱方可破解?”

贾雨村苦笑:“倒没说什么血光之灾,只说我半生碌碌,为官不慎,辜负百姓,愧对天恩。

说可赠我一丸仙药,让我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方可二度为人,建功立业,不负此生。”

众人哄堂大笑,有几个不信佛道之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酒杯都掉在地上了。

林如海却眉头微皱,不禁想起当年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