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 第五章:太上皇

落脚之地 第五章:太上皇

簡繁轉換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09 来源:源1

第五章:太上皇(第1/2页)

衙门大院里的各方都皆大欢喜,刘悟透也准备回家创业,但今天衙门要组队出勤去处理一件公务事,马太爷希望体格健硕的铁匠也随同前去。

马太爷向刘悟透保证不是去剿匪和捉拿革命党,没有激烈交火危险,但需要身体极其健康的衙兵前去才有保证。

知恩图报的刘铁匠答应,马太爷让铁匠背起一大袋足有四五十斤重的生石灰粉。

上午出发,一支提刀携枪的十二人衙门队伍,蹑手蹑脚保持噤声,走隐秘荆棘小路,疾步向二十里外的一个沿河村庄前进。

好像是去打仗突袭。

衙门队伍来到哭河边一个叫‘洛水’的村庄村口,马太爷才告诉铁匠此次公务真相:处理此村村中一家子麻风病患者。

原来,半个月前,洛水村村长跑到十几里外的牛角镇衙门慌张告官,说村里一穷苦茅屋人家全家好像都感染了麻风病,全身皮肤脓疱溃疡腐烂,不知该怎么办,怕蔓延传染。

见过世面的马太爷安慰村长,给他七两白银,并安排了稳住军心一计:回村后,用这些银子买些吃喝新衣中药,白送给患有麻风病的这一家子人,只要求他们全家不要离开茅屋到处乱跑,并告诉他们一家,过几天,牛角镇衙门就会派遣医生郎中携药来为他们确诊治疗,万岁太后爷也会送来专门的补贴金和求助物质,叫他们一家一定要相信紫禁城里的老佛爷。

老谋深算的马太爷也警告村长:“如果你贪污了这七两白银,到时,衙门会杀光你全家!”

村长照办回去。

今天,衙门队伍秘密小路赶来,也没带医生郎中,也没带补贴金和求助物质,刘悟透隐约感到不妙。

衙兵队伍进村,先找到村长。

村长带领衙门队伍来到一间三隔的茅屋附近,手指茅屋对马太爷说:“就是这家,十一口人。”

马太爷让村长喊出这家人在茅屋大门口集合,衙门想清点人数,并命令衙兵四散呈圆形包围住这间茅屋,相距茅屋中心六十米待命。

村长隔着老远往屋内喊:“填巢,衙门派医生给你家治病来了!你全家最后都在门口集合。”

填巢是这家的男主户。

夫妻二人,老母一人,光棍大伯一人,孩子四女三男七人,一家公计十一口人全都出屋来到门口,门口有一个生蛆的腌菜缸。

这村长也是忠厚之人,带回的七两白银都用于购买棉被衣服米面盐巴鱼肉药品甚至蜂蜜,全送给了填巢家,并语言安慰:过几天,衙门会派医生郎中来给他们治病,要相信老佛爷的大慈大悲,就是全家不要乱跑,守在家里等医生。

突然丰衣足食的填巢全家也都相信了村长的话,一直守在家里。

一家人的溃烂畸形的相貌吓得衙兵们恶心呕吐,看样子已经无药可救。

周围也围满了村民。

视力较好的铁匠刘悟透发现填巢这家人个头特别矮小,像一只只老鼠,长期的穷困导致每个家人都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

身高183厘米的刘悟透环顾一周,发现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衙兵们在内,没有一个人身高超过175厘米,除了矮胖的马太爷,每人都很瘦削,精神颓废。

背着一袋五六十斤生石灰粉的他疑惑:怪不得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光从营养不良的矮瘦体格就可以看出是穷人还是富人,清粥腌菜,树皮草根,能长个吗?现在的中国百姓几乎全是穷困潦倒的瘦骨嶙峋,但不明白自己也出生贫寒,为何偏偏长得异常高大壮硕。

六十米开外的马太爷开始朝茅屋门口大声说话:“今天衙门派来医生给你们全家治病,你们首先应该感谢老佛爷开恩,向北方紫禁城方向跪拜磕头!”

十一口人都听话地朝北跪下磕头,只有年龄最小的一个爬地小男孩听不懂跪拜磕头是什么意思,蹒跚学步。

“跪拜磕头后,低头闭上眼,原地不动就可以了,医生马上给你们涂药!”马太爷继续大声发话。

除了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其它家人均照做。

衙兵们和刘悟透都纳闷:今天队伍里没有医生呀,马太爷是不是糊涂记错了。

“今天你就是医生!”马太爷突然安排铁匠特殊任务,要求铁匠冒充医生去假装治病,先用毛巾围鼻包裹系牢,再提生石灰粉快步前去茅屋门口,快速抛抖撒满十一个患者全身,一个也不能疏漏,撒光后,丢掉袋子迅速返回,任务完成。

虽存在感染危险,但马太爷恩重如山,身强体壮的刘悟透爽快答应,立即照办行动。

毛巾捂鼻的铁匠提袋跨步飞奔过去,朝畸形变相的穷人们准确抖撒生石灰粉,填巢一家人被生石灰粉侵蚀灼烧呛鼻得哇哇叫。

同时,马太爷不停朝白灰者大声安慰:“忍住!医生在给你们涂药!等一下就没痛苦了!”

刘悟透冷静利索完成任务,又空手飞奔回到马太爷身边。

看见刘悟透安全返回,马太爷紧握装弹手枪,立刻板脸严肃呵斥命令全体衙兵:“听我号令,持枪者向这麻风病一家开火,无枪者抛石猛砸,不留活口,严禁近距离接触,违令者格杀勿论,就地枪毙!”

孔二爷,张衙兵,吴衙兵,三人各持一把步枪,其余七名无枪衙兵只好搬起大石。

“开火!抛石!”马太爷率先开枪射击男主户填巢,其余衙兵随即开枪抛石。

惊慌失措的刘悟透这才明白:马太爷今天根本不是来医治麻风病患者,而是来灭门屠杀。

刚升官的孔二爷为在马太爷面前想表现出严格执行命令的忠诚,一枪一个准。

见孔二爷如此卖力,抛石衙兵们也一个比一个凶狠。

转眼间,十一位白灰遍身的麻风病患者们一动不动,汩汩红血喷涌,溅洒满地。

马太爷想验证刘悟透的胆量,把装弹手枪递给铁匠,催促惊慌失措的刘悟透开枪打死正在爬地还活着的脓疱小男孩,相距五十余米小男孩好像在向铁匠**求救。

“麻风病人也是人,病人应该救活,不该杀死!救人比杀人重要!朝廷应该全力救治他们!”刚才被迫冒充医生的刘悟透直接拒绝,铁匠打算用怀里的五十六两白银去买药医治这可怜的小男孩。

“你别傻了,在这年头,穷人得了麻风病还能治活吗?老佛爷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吗?她只知道收税还债!”劝诫开导的马太爷看见脓疱小男孩爬向刘悟透,担心会传染给铁匠,他慌忙夺回手枪朝相距五十余米的小男孩脑袋开了一枪。

准确命中脑额,脑袋击穿的白灰小男孩一动不动。

马太爷松了一口气,刘悟透却斜脸闭眼不敢直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没有亲手杀人的铁匠好像崩溃要哭,冒充医生实则助纣为虐的内疚让铁匠脆弱无比。

司空见惯的衙兵们竟嘲笑铁匠的没见过世面。

麻风病患者屠杀殆尽后,马太爷立刻大声安抚躁动的围观村民:“这都是逼不得已,衙门也没钱医治无药可救的麻风病,他们全家不死,整个洛水村,整个牛角镇,将感染死去更多的人,生石灰粉是专门用来杀菌消毒的!”

躁动的围观村民顿时安静下来,穷人们都无可奈何,老妪们噙泪叹息:这都是命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章:太上皇(第2/2页)

杀伐果断的马太爷又下令全村搬柴包围现场,准备点火烧了这茅屋和十一具尸体,火烧的越旺越好,越久越好,烧死麻风病毒。

握刀持枪的衙兵们强制命令村长带领村中其它男丁们搬来木柴树枝,全往茅屋和尸体上丢。

把一切烧成灰烬,把血液烧干,不留痕迹,衙门才算完成今天的执行任务。

完成任务后,马太爷又命令全部人马来到最近的哭河边大青石上,反复清洗手脚衣物刀枪,尽量卫生消毒。

这不该叫哭河,这该叫苦河呀!使劲搓洗消毒的刘悟透第一次见证杀人,心里怎么也不能接受,早上交枪领钱的喜悦全无。

全家被屠杀时有多绝望呀!

面对涛涛湍急哭河水,背对滚滚浓烟的茅屋尸骸,回忆起刚才瘦骨嶙峋的畸形一家人,昨天中午还在哭河瓦罐码头堤边义薄云天演唱大风歌的刘悟透突然悲伤至极。

现在已对腌菜缸过敏呕吐的他扪心自问:“整个牛角镇,甚至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很贫穷疾苦,生存艰难;整个牛角镇,甚至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很矮小瘦弱,营养不良;整个牛角镇,甚至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很噤声慎言,瞻前顾后;为什么独独他刘家衣食无忧,财源滚滚?为什么独独他刘悟透和媳妇一袋米俩天生都很魁梧健壮,精力充沛?为什么独独他刘悟透口出狂言反而倍受器重?这太不正常了!”

“我刘家是不是顺风顺水过了头!盛极而衰?难道上天注定要加害我刘家?先甜后苦!”怀揣沉甸白银的刘悟透开始居安思危胡思乱想。

马太爷叫醒了恍惚中的刘悟透,以为从未见过杀人场面的铁匠动了怜悯同情之心,连忙安慰:“穷人如果不折腾努力改变,就如草芥蝼蚁,多而普通,踩死冤杀,不足为惜。”

整天捉拿捕宰冤杀的衙兵们终于看到‘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的刘悟透有一个弱点:心肠软,不敢痛下杀手,根本不像一个权谋狠毒杀伐果断的皇帝,不配‘太上皇’的绰号。

刘悟透感觉委屈呀!擒杀坏蛋恶人,上阵打仗,抵御外敌,他也能猛如虎,视死如归,但镇压屠杀弱势无辜,尤其是平民百姓,他下不了杀手,麻风病患者应该得到朝廷政府的免费治疗,慈禧老佛爷要是得了麻风病怎么办?

衙兵队伍返回的路上休息时,自知罪孽深重不择手段的马太爷不再勉强要求刘悟透入伙牛角镇保安团,当着众衙兵们的面长篇累牍演讲:“今天刘悟透立了大功,冒着感染麻风病的巨大危险,前去抛洒生石灰粉,你们谁敢?”

“刘悟透准备在牛角镇瓦罐码头开办机械修理厂是极其正确的,为民服务,建设家园,实业兴国,比剿杀一百个悍匪还有意义,所以,我代表马氏家族鼎力支持刘悟透创业,无息借款三千两白银于刘悟透开厂,并委托商界朋友在汉口购买一台旧机床低价租给刘悟透使用。”

“马太爷真是牛角镇的父母官呀!爱民如子,是大清王朝的顶梁柱呀!”今天刚出任副团长的孔二爷率先鼓掌赞美马太爷。

其它衙兵们也争先恐后鼓掌赞美马太爷,极受厚待的刘悟透也要回敬恩重如山的马太爷,他热情鼓掌后,又迅速堆笑,恭谨上前搀扶奔波一天的马太爷。

满口“爷”的刘悟透感觉搀扶还不够,干脆就背起马太爷回衙门,疲劳的马太爷也没拒绝。

几里路上,虎背熊腰的刘悟透没喘过一口气,平稳利索背人回府。

傍晚时分,大清早就出门送枪的刘悟透直接回到集市住所,郁郁寡欢地把沉甸甸的四十一两白银交给媳妇安排打理。

四十一两白银在牛角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平时不苟言笑的一袋米喜出望外,亢奋的她并没有注意丈夫的忧郁。

二十两白银就能买下她们现在租住的这座独立带院三隔平房,它里面格局六房二厅一厨,将来孩子多也不拥挤。

现在家里很有钱,她想买下这座带院平房,便主动同丈夫商量:“我们买下这座带院房子吧?”

铁匠没有答话。

麻风病患者脓疮肿瘤畸形的皮肤和生蛆的腌菜缸给刘悟透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在乱枪中惨死的一家十一口人让刘悟透久久没晃过神来。

他竟没听见媳妇的商量内容,嘴里一直小声嘀咕:“人穷命贱,如草芥蝼蚁,踩死冤杀,不足为惜,……”

媳妇一袋米只要发现向来乐观开朗狂妄自大的丈夫变得孤言寡语,就断定知道丈夫今天看见了严重心理障碍之事。

吐露心声的时机未到,一家人全靠刘悟透一人赚钱养活,她也不好询问丈夫白天经历了什么糟心事。

当天深夜,辗转反侧的铁匠突然翻坐,拉醒了怀孕的媳妇,全盘告诉今天下午衙兵队伍在洛水村屠杀麻风病患者一家十一口人的悲剧,一个小男孩蹒跚爬向冒充医生的他求助,被马太爷一枪打穿脑额,惨不忍睹。

媳妇这才恍然大悟,道听途说的她并不怜悯触动,天下伤心事太多。

刘悟透感叹:“家里再有钱,体弱多病也是白搭,如果过度勤俭节约,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也会毁了一家子人!”

胖嘟嘟的儿子刘邦就睡在媳妇身边。

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深思熟虑的刘悟透第一次严格要求媳妇,约法三章:1.吃好喝好穿暖,多吃新鲜鱼肉鸡蛋加强营养,严禁食用腌菜,多喝煮沸后的开水,勤洗手洗澡;2.注意居家卫生,保持通风透气,衣被勤洗多晒,厨具干净整洁,捕杀驱赶蚊蝇蟑螂老鼠;3.严禁施舍接触邋遢肮脏乞丐,避免沾染未知病毒,尽量少出门。”

刘悟透希望媳妇能严格监督侄子和丈母娘遵守‘约法三章’。

“不能食用腌菜!”铁匠再三嘱咐。

媳妇一袋米答应了丈夫的约法三章,决定从明天开始,严格要求一家子人遵守,她突然感觉丈夫好像不管做什么都很有道理,很有远见,有时言行举止表现狂妄疯癫,其实是暗藏绝顶聪明。

因为要开办淬火机械修理厂,刘悟透决定先不买下现在租住的这座带院平房,媳妇也同意。

在牛角镇集市大街刚结婚的‘太上皇’开始讲究吃喝,也不再施舍可怜的穷人乞丐,刘家人好像真成为牛角镇地位显赫的皇亲贵族。

山民农夫摆摊挑货的又打听到一个消息:胆大包天的刘悟透不知天高地厚,决定在瓦罐码头开办一家的机械修理厂,专修穷山僻壤里老百姓闻所未闻的新玩意机器;那财大气粗的马太爷好像吃了**药似的,也无息借款三千两白银鼎力支持走火入魔的年轻铁匠。

牛角镇一时议论纷纷,碾米/榨油/织布/染房/刨木/烧砖/采石/雕花/刺绣都是靠人力手工,那里需要很多金属机器?如果没有机器修,修理厂就会很快亏损倒闭,铁匠打铁淬火几辈子都还不清,一家人要吃尽苦头,瞎折腾!

各种嘲讽传到铁匠刘悟透和媳妇耳里,坚持办厂的刘悟透叹息一声:“穷人不只是穷在物质上,也穷在思维上!”

旁边的媳妇一袋米听见了,也听懂了,竟笑起来了。

“穷人如果不折腾努力改变,就如草芥蝼蚁,多而普通,踩死冤杀,不足为惜。”马太爷的这句话时刻鞭策着刘铁匠。

折腾!一定要折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