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 第七章:昏睡百年

落脚之地 第七章:昏睡百年

簡繁轉換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09 来源:源1

第七章:昏睡百年(第1/2页)

瓦罐码头西方陡峭乱石巨礁上,屹立一座砖砌十三层五角形截面寺塔,高约七十米,此处曾是一座庙宇,后因朝代更迭战火硝烟被烧毁,独存这座残破而不塌的千年古塔,塔内楼梯台阶已朽断,人亦止步,第七层望河墙面雕刻着深陷醒目传说是剪烛和尚题名的宋楷三字:罗织塔。

成群结队的流浪乞丐就在罗织塔下落脚避雨。

淬火机械修理厂里的刘悟透终于修好了机床,启动柴油发动机,轰轰开始运作。

有枪在手,才是王道。凭借天赋的结构记忆力,‘太上皇’决定使用机床秘密仿制生产子弹和****。

刘悟透感觉徒弟一瓜葛挺聪明机灵,悟性颇高,半年就能熟练操作打铁淬火冶炼锻造的基本流程,成为得力助手,迟早要独当一面,而且中国少数民族的男人不用留长辫子,樊篱族的一瓜葛脑后没有长长辫子,令‘太上皇’非常羡慕。

厂房里升起了铁匠铺大火炉,名为机械修理,实则业务广泛,因为毗邻码头,地理位置优越,靠河背街,自开张以来,薄利多销,童叟无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过境舟船要修锚焊链,财主富户要装铁门防盗,百姓家补锅箍桶,商贾车轮铜锁,马帮镖局衙门的枪支刀剑,凡是金属器皿故障,人们都愿送到刘悟透这里来处理,他拥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床,折弯削割切片焊接抛光极快,精确度高。

厂里金属材料日益紧缺,刘悟透开始大量收购任何金属废品,体积巨大的船锚是他的首选。人手明显不够,日夜忙碌的刘悟透开始招工,依然选择媳妇娘家人。

中午用餐时,徒弟一瓜葛突然建议姑丈应该再开办一个透明玻璃烧制厂,充分理由是:透明玻璃窗户代替纸糊窗户将是大势潮流,家家要用;装酒的玻璃瓶,喝水的玻璃杯,学校的玻璃钟,女人梳妆的玻璃镜子,船舶指南针的玻璃罩,学堂老师戴的玻璃眼镜,需求太多;烧制玻璃比烧制陶瓷容易,成品制造周期短,原材料也简单,而且破碎的玻璃渣可以回炉熔化重新再造,破碎的陶瓷渣却不能;烧制玻璃的技术难度比冶炼金属淬火的技术难度低,而且烧制玻璃不需要类似机床的复杂设备,精通冶炼的姑丈烧制玻璃应该绰绰有余。

刘悟透彻底心动,决定在修理厂院子后面再开一家玻璃烧制厂,立刻,马上。

‘太上皇’任命十五岁的内侄一瓜葛为淬火机械修理厂和未来淬火玻璃厂的双厂总经理,年薪五两白银。

一艘来自镜湖地区樊篱部落的帆船在牛角镇瓦罐码头靠岸,四人樊篱族男人下船,挺着大肚子的一袋米和母亲一布衣在码头台阶翘首迎接。

一袋米的大哥(一瓜葛的父亲)石斛,大侄子葫芦(一瓜葛的大哥),堂哥簸萁(一袋米叔叔的儿子),堂侄板櫈(簸萁的大儿),四人来到牛角镇协助‘太上皇’创业,全部姓一。

急需人手的刘悟透火速安排四人职责:一葫芦在修理厂辅助一瓜葛经营前店;一石斛跑腿送货,上门收购金属废品;一簸萁监工筹建后院的玻璃厂;熟知水性的一板凳将跟随刘悟透出差四川;四人与一瓜葛都住厂里,由岳母一布衣天天送饭。

虽然修理厂生意红火,但各种开销巨大,极度缺钱的刘悟透要出远门去一趟四川,因为五万两白银一张的成年大熊猫皮太诱人,如果能捕获一只活着的大熊猫回来,三十万两白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太上皇’在瓦罐码头包租了一艘风帆小船,租期一个月,为省钱,没有雇佣任何船工,带上熟知水性的侄儿一板凳,二人驾船出发。临行前交待:店里和家中事务由媳妇一袋米全权安排。

二人驾船沿哭河顺流至宜昌,再逆流长江赶往重庆,途经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沿途风景秀丽。群山峻岭,峰峦叠嶂,翠竹桔林,深潭幽径,猿啼回荡谷间,绵绵不绝;鸟语花香,云雾缭绕,断崖如削,峭壁自插云霄;滩多水急,礁石暗涌,峡谷沟涧汇聚无数泉溪河渠,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二人帆船至夔门,只见两岸似鬼斧神工般劈开,岩壁垂直,豁口洞开,滚滚千水冲出万山峻岭,奔腾东流。

不枉此行的二人顺利来到四川境内眉山市,船停岷江一处码头,一板凳留船待命,魁梧健壮的刘悟透下船去打听关于大熊猫出没的相关消息,顺便在街头寻找大熊猫皮售卖的线索。

刘悟透在四川眉山打听大熊猫的消息同时,也打听到一条重要发财门道:明末张献忠的沉银地址就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

现在是农历秋末,岷江河水枯浅,虽然眉山官府禁止下河搜银,但本地胆大渔夫依然会偷摸下潜搜翻金银财宝。

据说长年累月的沉积泥沙极厚,少有渔夫潜底成功捞到金银,却有人因此丧命。来一趟四川不容易,胆大包天的‘太上皇’决定趁秋末水浅冒险打捞张献忠沉银。

回船后的刘悟透和内侄开船到江口镇岷江河道实地测量考察,放绳测量最深处为十三米,十八岁的一板凳拍胸自信说:“镜湖平均水深百米,我也能潜浮自如,能在水底憋气半个小时。”

头脑清晰的刘悟透认为:镜湖是静止死水,岷江是流动活水,光靠个人水性潜水挖沙寻金不安全,必须有工具设备辅助。

精通制造的铁匠决定临时打造一套简单的潜水装备:羊肚灌气做氧气瓶,肠衣包裹泡软的芦苇杆做氧气瓶输气管;二根长绳做潜水联系器与母船相连使用,一根终端系牢一只竹篮,竹篮里放置一把小铁铲和一把小铁锤,用于潜底挖沙和敲金银;一根绑在一板凳腰间,作为应急缺氧时,沿绳快速爬升,或母船上刘悟透直接向上拉;一板凳腰间插有一把小刀,如果应急绳被江底杂物缠绕难以脱身时,就用刀直接割断,人自由浮上。

中午时分,太阳光最强烈时,江底能见度最高,船行至江口镇岷江河道预定的一段,立即抛锚。

哭河边长大的刘悟透也善于游泳潜水,他先亲自光身潜底,实地勘察江底地理构造,他发现此江底堆积为砂卵石夹细沙,冲刷槽弯曲呈现西南八十度角。

浮到船上的刘悟透分析计算:明末张献忠沉银距今二百六十年左右,金银覆盖的泥沙应该有三米厚,但岷江是季节性河流,雨季时,流水冲刷泥沙力度大,可以保持沉沙的蓬松度,让其不结块;根据金银的质地和氧化程度,银器应该颜色应该发黑,金器呈现棕色,挖掘时要区别与天然石头;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和地方志,大致估算确定沉银的集中区域,为冲刷槽弧形中点最深处,因为金银明显重于天然泥沙,在弯曲河道水流重力冲刷下,如同托盘旋转淘金,金银物居中沉底。

下午二点钟时,一板凳正式下潜,刘悟透在船上协助。

二个小时过去,系绳竹篮开始不停拉上许多黑色小石头和棕色小杂品,打捞沉银成功,头脑清晰的铁匠表现异常平静,内侄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傍晚时分,二人停止打捞,启锚返航。铁匠用铁砂磨去黑色小石头的表面,银白呈现,又磨去棕色小杂物的表面,金光闪现。

银锭、银圆宝、银砖、金印、金圆宝、金砖,真实出现在铁匠面前。因为急需变现使用,又担心银锭和金印金圆宝的雕字和形状会引起眉山本地人的怀疑,铁匠刘悟透决定熔化后变型。

眉山集市上买来煤炭和一只坩埚后,于当天深夜时分,刘悟透独自一人在岷江岸边礁石上开始烧煤熔化金银财宝,一板凳在帆船上放哨。

做起冶炼本行的刘悟透很快把金银熔化提纯,并铸模成一条条形状整齐重量均匀的长方形金条银条。长方形金条十一根,共重八十七两。长方形银条五十四根,共重七百两。根据当时宜昌钱庄价格,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二两白银。

铁匠决定在四川使用熔化后的白银,黄金则带到宜昌去购买牛角镇开厂所需货物材料。

行船在四川的熊猫自然栖息地成都/雅安/阿坝/甘孜/乐山转了一圈,花费不少,活熊猫却没找到,但刘悟透在四姑娘山麓的一个集市上买到一张完整的成年熊猫皮,仅花费九两白银,这跟宁波欧洲商人的五万两白银一张真是天壤之别。

山沟里的物价真便宜!而且四川的物产丰富,井盐、干木耳、辣椒、茶叶。

好不容易来一趟四川,拥有本钱又是行船走水路,刘悟透突然想低价收购本地特产带回牛角镇集市售卖,他反复掂量,保险起见,只选择一种容易销售脱手的商品,最后决定大量低价购买自贡的井盐回牛角镇。

租船期限快到,兵贵神速,刘悟透二人驾驶装满自贡井盐的小帆船顺流赶往牛角镇,没有在宜昌停留。

靠岸牛角镇瓦罐码头后,全家上阵把井盐卸下搬到淬火修理厂存放,决定在下一个赶集日一次性甩卖。

在付租船费用时,‘太上皇’突然意识到船舶在长江流域的重要性,今后玻璃厂和修理厂都需要船舶出远门大量购买柴油/煤炭/硼酸/钢铁废品,载人利润小,运货极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昏睡百年(第2/2页)

‘太上皇’停止支付八两白银租船费,他直接向船老板开口:九十两白银购买此帆船,我还雇佣你当舵手开船,年薪六两白银。

这是一只摇桨木制帆船,满载量七十吨,主要在哭河流域载人过渡,船老板经营辛苦,经常修补,盈利微博。

刘悟透的仗义豪爽在牛角镇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且又是耀武扬威马太爷的大红人,考虑片刻后,船老板老何当场答应售卖此帆船。

当天,两人立刻在淬火修理厂达成交易,船归刘悟透。

当晚,‘太上皇’给船起名叫‘淬火号’,今后只运货不载人,一板凳为船长,以前的船老板为舵手。

翌日早晨,刘悟透一板凳老何三人驾驶‘淬火’号帆船去宜昌采购物资,太上皇’顺便把黄金兑换成白银。

停靠在宜昌江边码头,一板凳留守船上,刘悟透与老何去宜昌城中钱庄,准备兑换白银和铜币。走在街头,铁匠突然发现宜昌城出现‘中国通商银行’这新玩意钱庄,就决定偿鲜。

宜昌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转运站,商贾汇聚,船只云集。

人生第一次走进银行,询问打听到千足黄金一两可以兑换十四两白银,高兴坏了的‘太上皇’掏出金条给银行经理当面验货,银行经理当场验证后得出结论:全部是合格的千足金,八十七两黄金兑换成一千二百一十八两白银。

银行经理认为这位千足金顾客应该是一位大老板。

银行当场拿出白银交付刘悟透,谨慎的铁匠拿起一个个二两重的银圆宝先放手中掂量观察,突然拿着一个向经理说:“这只银圆宝里掺有半两铅。”

银行经理惊讶,不知所措,他也不知道如何验证,当时中国的平常人不知道铅为何物,便好奇问这位精明的顾客:“你怎么知道这只里面掺有铅?”

“我是开铁匠铺的,从小精通各种金属的冶炼提纯!”铁匠表明身份。

于是,银行经理把刘悟透认为掺假的银圆宝退换,直到刘悟透满意为止。

兑换完后,银行经理想给刘悟透提供贷款,就是有息借钱,问铁匠愿不愿意把兑换的白银放在银行里做抵押,另外可借款高达三千两白银的限额。

“我用自己这颗脑袋抵押能贷款多少银两?”不愿拿手中现金抵押的‘太上皇’突然问了一句。

银行经理不吭声。

急需回牛角镇的‘太上皇’背投一袋银子出门,赶时间去采购物资。

修理厂需要柴油和废弃金属,铁匠铺和新建的玻璃厂需要煤炭和硼酸,七十吨级的‘淬火’号装载满满,准备从宜昌长江码头返航。这时,三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进港停泊,都来自上海。刘悟透叫停老何,暂时不返航,他要观察这些没有风帆的铁甲庞然大物。

一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相当于拥有五十七艘‘淬火’帆船的载重量,五十七艘帆船排成一列在哭河上行驶是多么壮观呀!

‘太上皇’心动了,被螺旋桨千吨级货轮吸引,他也想拥有一艘,专门跑四川至上海航线,柴油、煤炭、铁轨、矿石、木材,这些薄利多销的大宗商品走水路运输最划算。

内侄一板凳叫醒痴心妄想的姑丈刘悟透,说要趁天气良好日夜兼程返回牛角镇。

醒悟的‘太上皇’命令启锚开航。

船上的刘悟透彻夜不眠,他对机械结构能过目不忘,一直都在琢磨尊严螺旋桨/柴油发动机/铁甲外壳/探照灯的制造原理,买不起,就自己模仿制造缩小版的。

一个机械创意在脑海萌生:如果给哭河的木制帆船安装小型柴油发动的小型螺旋桨,应该不矛盾。

当‘淬火’号抵达牛角镇瓦罐码头,已是深夜,大家又赶快卸货。未满三十岁的刘悟透精力出奇充沛,三天三夜不眨眼,照样头脑清晰。

卸完货物,‘太上皇’又秉灯对账,明天天亮,就去偿还所有债务。

第二天上午,刘悟透背托一袋银两去还债,挨家挨户对账,他借款时承诺十两白银一年的总利息为一点五两白银。

现在一年未到,‘太上皇’提前还款,并以十两白银二点五两白银的利息偿还。

债主们兴高采烈接受了‘太上皇’的提前还款,不敢相信铁匠的机械修理厂这么赚钱,日进斗金。

最后,刘悟透来到牛角镇衙门寻找马太爷偿还二手机床购买款。

马太爷正在衙门生闷气,当初他带着四个革命党员人头去汉口湖广总督府邀功,准备升官,可革命党人头在半路腐烂变臭。在汉口,总督府接待官员没看见进贡的金银钱财,只看见木匣里的畸形腐臭人头,就把深山的八品小官臭骂一通。

赔了夫人又折兵,湖广总督府邀功失败的马太爷回到牛角镇衙门,整天举枪大骂遥远的湖广总督府官员:“一群贪财奴才!迟早要被革命党端了老巢!”“生儿子没**的衣冠禽兽!一边大喊禁烟,一边大口抽***!”“吃喝嫖赌抽样样样俱全的狗官当道,大清不亡才怪!”……

衙兵们人人自危,不敢相劝镇太爷。

走进衙门大院的‘太上皇’得知马太爷生闷气的来龙去脉,递上一百五十两白银道:“马爷,这是你老人家的机床购买款!合计利息加运输费一起计算的,一百五十两白银。”

“不是四十两吗?怎么这么多?”马太爷问。

“里面有利息和运输费。听说马爷为维护大清朝廷的基业,亲自押送四名革命党员去汉口审讯,不料奸臣当道,无视马爷的一片忠心。车马劳顿回来,应该散散心,小人进贡几两银子敬请马爷前去孔二爷的青楼体恤民生,顺便照顾一下孔二爷的生意。”

‘太上皇’的嘴真甜!眉开眼笑的马太爷豁然开朗,收下了刘悟透的机床还款一百五十两白银,并当众夸奖铁匠是个人才!

偿还完所有债务后,刘悟透回到街道的家中,清点余钱,还剩四五百两白银,他又提前支付在职员工二年的年薪和奖金,包括岳母,再买下全家租住的带院房屋。

又预留一百两建造玻璃厂,最后剩下三百两白银作为新事业的备用金。

在一个赶集日,怀孕的一袋米安排娘家人在集市一次性低价抛售存放在修理厂的井盐,自贡井盐品质好,鲜咸纯正,长期保存不结块,深受购买者欢迎。

一袋米指挥的这次自贡井盐低价大抛售,最终算账,还是一天净赚三十两白银。刘悟透深受启发,决定动用新事业备用金再购买二艘百吨级帆船,一艘用于长江航线走四川采购特产装货,一艘用于哭河流域走镜湖樊篱部落载人来往。

媳妇一袋米非常赞同,如果自家有一只船来往娘家镜湖地区多方便!

说到做到,‘太上皇’倾囊又在牛角镇购买了二艘百吨级的木制帆船,起名叫‘淬火二号’‘淬火三号’,第一艘就改叫‘淬火一号’,三艘帆船船长都是一板凳,他的年薪涨至十两白银。

‘太上皇’感觉刘家今后还要买船,甚至要买四千吨级的螺旋桨铁甲货轮,就干脆在牛角镇瓦罐码头成立‘淬火船队’,队长是一板凳。

‘淬火一号’专门为修理厂和玻璃厂采购柴油/机床零件/金属废品/煤炭/硼酸/化工原料。

‘淬火二号’走四川采购易卖的民用特产。

‘淬火三号’走镜湖地区载人也运货。

一番折腾下来,一夜暴富的刘悟透又身无分文,但他还有一张熊猫皮,手头拮据的‘太上皇’期待年底马帮关大哥能经过牛角镇。

这年年底,宁波商行的关大哥马帮再次经过牛角镇,关大哥没有活捉住大熊猫,也没有收购到完整的大熊猫皮,来找刘悟透帮忙。

等待已久的铁匠拿出一张完整的成年大熊猫皮免费送给关大哥。

关大哥发懵,不理解,一张价值五万两白银的大熊猫皮怎么免费白送?

‘太上皇’是这样跟关大哥解释:“五万两白银一张大熊猫皮太夸张离谱,不符合实际,精明狡猾的欧洲富商也知道中国的物价和购买力,这可能是洋人的计谋。你以宁波商行交易成功后的获得为准,如果宁波欧洲富商看到货后拒绝购买,你就当我白送给你的。如果洋人高价成交,你再次经过牛角镇时,就付给我一点供货报酬,随便关大哥给。这样你就没有赔本的风险!”

马帮关大哥醒悟点头,表示确实有理,他也敬佩刘老弟肝胆相照的信任:“你这么信任我,不怕我撒谎私吞?不怕我今后不经过牛角镇吗?”

“不就是一张动物皮吗?”刘悟透请关大哥放心,说白送就白送。

马帮关大哥免费收下熊猫皮,满意离开了牛角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