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 第十四章:出国留学

落脚之地 第十四章:出国留学

簡繁轉換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09 来源:源1

第十四章:出国留学(第1/2页)

梁山土匪们洗劫牛角镇失败,马霜当街枪毙了宇文岷。

洞若观火的铁匠开始怀疑是马家父子借刀杀人,养寇自重,自导自演的一桩苦肉计,想培养马霜的心狠手辣和阴险狡诈,实战历练成一方土皇帝。

铁匠突然想把牛角镇的全部产业搬迁至汉口,远离马家。

这一场剿匪大战结束后,年过七旬的马太爷看见自家书呆子四儿马霜已经彻底蜕变,变成一位城府高深心狠手辣的继承人,便心满意足萌生退意,交权于马霜后,就回宜昌养老。

马太爷正式退休,让牛角镇的马霜带领麾下部队人马前来巴东县城接任县长一职。

重新整编近万人的巴东马家军,县长马霜同时出任巴东县马家军总司令。

牛角镇的马刘杨三家鼎立变成刘杨二家。

杨师爷年龄也已偏高,不能处理牛角镇繁琐军政事务,也不想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准备回乡归隐。从不沾染政府公职的铁匠又只想专心发展壮大淬火公司。

杨师爷是马家的远房亲戚,跟随马太爷四十多年,忠心耿耿,尽职敬业,也无升官发财的野心。

于是,在马太爷和刘悟透商量后,决定共同推荐杨师爷的三儿杨业出任牛角镇的镇长,三十二岁的杨业是宜昌市的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也算是马霜的远房老表。

杨业也愿意,杨师爷也同意。

就这样,中学教师杨业出任牛角镇新镇长,他秉承民主宪法精神,绝不组建私人武装杨家军,并以教育兴国发展经济为牛角镇的根本纲领。

以发展经济为纲,说到做到,杨业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一座钢梁高桥和兴建一座火力发电厂。杨业认为交通基建和电气化是牛角镇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前提。

首富刘悟透非常赞同和支持,他开始认为淬火公司留在牛角镇发展也很有前途。

马家势力暂时离开牛角镇,又遇到杨业这种民主派,想搬迁汉口的刘悟透又打消念头,决定继续以牛角镇为根据地,再向汉口上海一步步稳健发展。

铁匠家的孩子们从小就衣食无忧,也都遗传了父亲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性格,在学校,在牛角镇集市,嚣张跋扈,惹事生非,在与山匪打仗时,又勇猛无比,杀人不眨眼。

刘家三儿三女从小就极端崇拜自己的铁匠父亲,六个儿女每个人到老至死始终就只崇拜父亲刘悟透这一个人。

因为终生难忘的印象是父亲极强的动手执行能力:他个人不仅能把拆散成上百个小零件的美国‘爱迪生牌’无线电报机完全组装还原,而且针线绣花/烹饪缝纫/理发梳辫都不输牛角镇任何女人,反正民间任何手工技艺,他一看二问三试后,就能熟练掌握,技惊四座。

‘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是整个牛角镇认同父亲刘悟透的专属形容词。

出于对父亲的崇拜,三个胆大包天的儿子从小就想超越父亲的成就和胆识,成为更厉害的男人。

放学回家的二儿刘秀好奇问正在赤膊洗脸的父亲:“爸爸,你自幼淬火打铁磨刀,怎么脸上身上胳膊手掌一点伤疤都没有?”

刘悟透骄傲告诉已经十六岁的刘秀:“为人处事,手艺干活,都要讲究分寸拿捏孰重孰轻,谋而后动,一看是观察,二问是原理,三试是实践,自然就能成功。我九岁就在铁匠铺当学徒,悟性高,学得快,十五岁就自立门户当家作主,三十岁出头就成为巴东首富。”

已经十六岁的刘秀脸红,还是一个九年级学生的他不服气:“爸,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做生意当老板!我要证明我比你还聪明,比你还能干!我要成为全中国的首富!”

“有志气!”铁匠哈哈大笑。

笑后又严肃规劝刘秀:“我从小是个孤儿,草帽村的父母早亡,只知道村中乡亲们喊我叫刘鱼,看我聪明机灵,认为是上学读书考状元的材料,就集资供我读了三年私塾,认识了几个字,但必须先填饱肚子不被饿死,我九岁就辍学出门在铁匠铺当学徒,我发现我比其它小孩学徒有一个优势:我认识几个字,会记账写信画草图,而且看得懂古书《天工开物》。自然,就综合表现出是悟性高,深受师傅喜欢照顾。”

“在遍地文盲的穷山僻壤里,我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基础优势就是我读过一点书认识几个字。我刘家现在有钱,富甲一方,不需要孩子们过早参加工作谋生,淬火公司想发展壮大,甚至跨国远洋,迫切需要研发制造生物疫苗飞机战列舰炼油化工电气这些高端工业技术产品,我们刘家需要学识渊博熟悉专业理论的继承人,起码要精通各种外语在洽谈生意时不被忽悠!你说你该不该上学读书?”

刘秀低头:“爸,我懂了,我错了。”

“你们兄弟姐妹六个不仅要读书,而且我打算自费把你们都送到国外留学读书。”

在上海筹资时,刘悟透就发现富贵人家和知识分子的孩子们出国留学成风,当今中国的风云人物如孙中山阎锡山蒋介石宋庆龄周恩来,全都出国留学过,见识过海外的社会面貌。

上海富豪们也都没指望自家孩子出国留学能学会什么物理化学医学土木军事专业知识,只希望孩子们能学会外语日后谈生意不被欺骗。牛角镇的刘悟透也是这样想的。

1927年端午节山匪劫城后,大儿刘邦已经年满十八岁,巴东首富决定立即启动刘家的出国留学计划。

乱世中国,人心险恶莫测,养寇自重,争权夺利,相互包庇,设计陷害,藐视宪法。已经开始猜疑马家的铁匠,害怕三个已经持枪拿刀杀死山匪的儿子们会在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环境中蜕变成心狠手辣的冷血人,马霜就是例子。

哎!我本善良,但身不由己,举起屠刀,温文儒雅的十六岁刘秀也亲手持枪射杀捅杀死多名山匪。

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如不及时驯化,日后必定胆大包天视杀戮为游戏。

铁匠决定先让三个杀人儿子一起全部出国留学净化杀戮瘴气,科技发达尊重宪法的美国是最佳选择。

刘邦十八岁,刘秀十六岁,刘裕十二岁,每人身高都超过172厘米,体格健壮,聪明圆滑,果敢胆大。

铁匠决定一次性自费把三个优秀儿子全部送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州立大学留学。

三个儿子在美国同一所大学读书,能相互照顾相互监督,刘邦学习炼油化工专业,刘秀学习海洋船舶专业,刘裕学习航空动力专业,将来三个女儿年龄大了,每个年满十八岁时,也送到这所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刘芈月学习通讯信号专业,刘武曌学习生物医药专业,刘木兰学习军工武器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四章:出国留学(第2/2页)

男主外,女主内,一袋米也不反对丈夫一次性把三个儿子全送去美国加州留学,但对三个女儿留学还是持谨慎态度,她有点担心出国后的孩子们不愿再回到乱世中国继承家业。

刘武曌和刘木兰现在还是小女孩,她们暂时不懂哥哥姐姐出国留学的意义,但也担心没人陪她们玩。

这年年底,刘悟透带着三个儿子乘船沿江来到上海,重金快速办好美国留学手续,准备让三个儿子从上海乘坐游轮横跨太平洋,直达美国东海岸的加利福利亚洛杉矶,却在浦西海关总局碰见好久不见的宁波马帮关良大哥。

十几年前,刘悟透免费送给关良大哥一张成年熊猫皮,关良欠铁匠一个严重人情,他诚实交待当年那张成年熊猫皮让自己获利八千两白银。

人生能逢几个肝胆相照的知己,知恩图报的关良拍胸担保:“我能让刘老弟你的三个儿子免费乘船到达美国加州,并让老板文森特在美国的家人照顾他们三人的生活,以偿还当年熊猫皮的人情!”

关良在宁波港效力的文森特国际贸易商行每半个月就有一艘横跨太平洋直达美国加州洛杉矶的远洋货轮,他当年的那张熊猫皮就是卖给了自己的老板美国人文森特-威斯汀。

三个体格健壮的儿子又不是傻子,铁匠相信关良大哥,他决定把儿子们交给关良安排,让他们从宁波港乘坐文森特货轮直达美国加州洛杉矶。

在上海浦西父子离别的前夕,酒店里,铁匠整夜不眠交待儿子们一路注意事项,他也深知三个儿子的各自性格特点。

老大刘邦性格张扬贪财好色,却仗义豪爽,敢于担当,大事不糊涂,纳谏如流,知错能改,遗传了铁匠的厚脸皮基因。

老二刘秀品性端正果敢机敏,章法有度深谋远虑,情绪稳定低调和睦,遗传了母亲的所有优点,也是铁匠夫妇最喜欢的儿子。

老三刘裕勇猛过人胆识超群,考虑周全判断准确,颇有主见出奇制胜,办事成功率极高,格局思路很像父亲,是一个运筹帷幄的组织天才。

儿子们再优秀,但现在都只有十几岁,涉世尚浅,且都亲手杀过人,积心处虑的父亲还是不放心,远洋牵挂,就每人发给二千美元作初到美国大学的生活费,嘱咐抵达加州后,立刻让最勤恳听话的刘秀发无线电报给牛角镇的家里报信,并指示温文儒雅的刘秀监督大哥三弟要在美国遵纪守法。

害怕妻子一袋米思念过重,铁匠让刘秀背上一台崭新的淬火牌手摇无线电报机出国留学,在远洋货轮上每隔三天就要跟牛角镇的家里母亲报信。

三个儿子都答应。

第二天早晨,铁匠依依不舍目送儿子们跟随关良登上去往宁波的铁甲渡船。

船到宁波港后,需二天等待文森特货轮装满货,三兄弟就在港口一间卧室里休息,老大和老三突然改变主意。

“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子,倒是混江湖做生意的奇才,我去美国留学读书是浪费老爹的钱,我不如就留在遍地商机的上海做生意!”刘邦坦言。

“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广州黄埔军校还在招生,听说毕业后可直接当连长,我喜欢戎马生涯领军打仗,我决定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刘裕也不去美国留学。

三兄弟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惹怒铁匠父亲,这一下可把刘秀急了,出国留学是父亲费劲心思精力钱财的家族长期发展规划,此等大事,大哥和三弟临阵脱逃,瞒天过海,实属大逆不道,牛角镇满怀希望的母亲知道也会发怒?

“二弟,你就假装我们三兄弟都听话乘船去了美国留学,按照父亲的嘱咐,你准时给牛角镇家里发电报,总之,就是要一直编谎话找借口保密瞒着父母,他们也不会亲自跑去美国加州验证?撑到四年后,就说大哥加州大学毕业后在美国自个谋生去了!”大哥刘邦恳求弟弟刘秀合伙撒谎。

这是欺骗父母。

“父亲是何等精明的人?怎能瞒的过他?”刘秀害怕被父亲识破。

“我和大哥敢作敢当,如被父亲识破,我们自己负责,我们连人都亲手杀过,还怕什么?如果我和大哥留在国内能很快混出名堂来,再向父母解释,也可能得到原谅!”三弟刘裕也请求二哥保密。

枪杀过多名山匪的刘秀也妥协,知道讲道理是绝对无法说服胆大包天的大哥和三弟,就当场答应配合欺骗父母,发誓保密,但首先要瞒过监护人关良伯伯,他会在宁波码头亲眼目送三人登船离去。

足智多谋的刘邦心生一计:“三兄弟登船后,观察送别的关良伯伯离开后,我和刘裕就迅速身穿救生衣偷偷跳船,再游回港口岸上。”

人各有志,胆大妄为的刘邦和刘裕铁了心要留在国内,刘秀也只好依计。

第三天,文森特货轮通知:今晚八点钟鸣笛启航。

“天助我也!我们正好趁夜色跳船!”刘邦手舞足蹈。

这天晚上,关良站在港口码头亲眼目睹刘家三兄弟登上文森特号货轮,又亲眼目睹文森特货轮鸣笛起锚启航,站在远洋货轮甲板上的刘氏三兄弟都挥手向关伯伯告别,关良也挥手回敬告别。

告别后,放心的关良转头离开,刘秀目光紧盯,刘邦和刘裕则快步去穿救生衣。

启航的文森特号货轮缓缓离开,刘邦和刘裕趁夜色,偷偷跳下水,游向岸边。

瞒天过海计划成功。

刘秀一人坐上文森特远洋货轮去美国加州留学。

游上岸的刘邦和刘裕留在宁波港,半夜,俩兄弟各揣着父亲给的二千美元就地分开。

三兄弟从此分道扬镳。

害怕在国内碰见熟人告知父母,兄弟俩必须隐姓埋名。

喜欢结交朋友的刘邦改名文丰耳,留起胡须从宁波跑去灯红酒绿的上海厮混。

喜欢领军打仗的刘裕改名文衣谷,谎报年龄从宁波跑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文森特货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的刘秀每隔三天就用无线电报机发电报到牛角镇的家中。

刘秀第一次发电报说:“我们兄弟三人在文森特货船上抓紧学习英语,大哥今天有一点晕船。”

牛角镇的母亲一袋米收到电报后,立刻回电:“叫老大刘邦在船上多喝点白开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