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 第三章:第一桶金

落脚之地 第三章:第一桶金

簡繁轉換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09 来源:源1

第三章:第一桶金(第1/2页)

牛角镇虽偏远,但也有奇才。

日晷,指南针、织布机、风车碾磨、铜锁、活塞风箱、等分器、地动仪、夯土锤、水车轱辘、齿轮连轴的,刘铁匠都会修,所以他就比较持才傲物。

自从一袋米怀孕,牛角镇市集的人发现曾经口若悬河的刘悟透性情大变,开始孤言寡语。

这趾高气扬的刘悟透不吹牛了,整个牛角镇市集大街仿佛少了许多乐趣,好像每天饭菜里都没放盐,寡淡无味。

街坊邻居以为结婚后的铁匠开始顾及家室妻儿,责任心加强,才收敛低调。媳妇一袋米是刘铁匠的枕边人,自然最清楚丈夫的心事:他想仿制汉阳造步枪,却苦苦没有机床。

“你还是先造子弹,子弹不需要机床,只需要铜质弹壳和无烟火药,而且你也有实体子弹作参考!”异常贤惠的一袋米也绝非凡人,仅仅跟了铁匠几个月,就耳濡目染诸多打铁淬火知识,时常为丈夫出谋划策,她劝欲速而不达的刘悟透先易后难。

五十六两白银,开创未来事业的第一桶金就在眼前,急功近利的刘悟透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技高一筹,仿造子弹太容易,决定直接挑战汉阳造步枪,不需要西洋机床,全部使用中国古法手工。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忠言逆耳相劝不听,见丈夫执拗也就罢,男主外,女主内,一袋米任随刘悟透倾家荡产去折腾仿制汉阳造步枪。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刘悟透重金购得一支猎户***,反复拆散,又反复组装还原,实物摸清枪支的基本结构。精通锁类结构的他又根据当天深刻记忆,把印象中的汉阳造步枪结构全部具体画在图纸上,日夜琢磨,推敲纠正。

凭借对金属器皿敏锐的专业经验推算,尺寸数据、零件模型、性能射程、锻造材质、驱动系统,均鱼跃出现在刘悟透的图纸上:88式汉阳造步枪全长950毫米左右,圆膛枪口直径8毫米左右,木托座,五弹式弹仓漏夹,退壳勾,套筒,扳机框,钨铁撞针,圆头拉栓,标尺,瞄准器,钢丝弹簧,枪膛螺纹,无缝枪管,锁定槽,关闭仓。

简单也不算简单,复杂也不算复杂,关键是汉阳造88式步枪五六百米的有效射程和一枪命中的精准度,最终成品性能是要经过实践的考验。

从小打铁的刘悟透精通渗碳淬火/失腊法/镀金法/砂胚法/软钎焊接/拉丝锯割等多项古人铁匠技艺,对金银铜铁碳硅磷硝铬甚至油漆的材料性质也都熟悉掌握。

钢丝弹簧成为刘铁匠造枪的最大瓶颈。

整整实验了半个月,刘悟透竟然没制造出一根满意的钢丝弹簧。

他冥思苦想,弹簧制造不出来,就去借或买,听说镇上新式小学有一座从宜昌买来的机械钟,里面有齿轮和弹簧。

走火入魔的刘悟透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去学校买机械钟,拆出弹簧来造枪。

新式小学就在市集大街上,铁匠匆忙赶到,径直去找校长谈机械钟的买卖交易。

校长侯先生是屡次进京赶考不第的老秀才,学识渊博,见过世面,消息灵通。来客是牛角镇颇有名气的刘铁匠,就单独接见招待,也让铁匠亲眼近距离观察机械钟。

“你是否知道学校里这一座机械钟需要七八十两白银购买,是进口货,你买得起吗?”老秀才侯校长一句话就劝退铁匠。

一座机械钟比一支汉阳造步枪还值钱,造枪不如造钟,异想天开的刘悟透突然又想仿制机械钟来发家致富。

“汉阳造步枪和机械钟都需要特硬钢丝弹簧,钢丝弹簧这东西是机床才能造出来,张之洞老爷子汉阳兵工厂的精密机床进口于普鲁士德国,一台普鲁士德国机床需要一百万两白银购买,全中国的首富都不舍得买,但为打胜仗,朝廷也是逼不得已才买回制造军火枪炮。”

进口机床的造价吓得铁匠直打冷颤,他当场放弃仿制机械钟。

看到小镇有人热衷制造现代机械产物,爱国忧民的老秀才开始跑题教育起刘悟透,想激发下一代人的志气,便滔滔不绝给愣头青铁匠讲起了日俄战争和东亚病夫的学问来。

“前几年,1904年二月1905年九月,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炮火激烈伤亡惨重的日俄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获胜,从此令世界刮目相看。两大列强在我们东北厮杀鏖战争夺殖民权,本地的东北公民被当作军事情报间谍被日军泼油焚烧,大清朝廷驻军和当地群众竟袖手旁观,此等尴尬事迹传到海外,中国‘东亚病夫’的昏庸歧视称呼名扬世界,华人深为羞耻。”

“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深深刺激了在日留学旅居的中国有志之士,他们汇聚东京组建了同盟会,建立革命党,想模仿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造积贫积弱的中国,医生职业的孙中山先生被推推选成为革命党的领袖,剪掉辫子的他公开要推翻割地赔款昏睡百年的大清王朝。”

唾沫飞溅的老秀才越讲越小声,心有余悸,又摸了摸脑后的长辫,低声下气贴住铁匠耳边嘀咕:“镇太爷和衙兵们想用汉阳造步枪捉住几个剪掉辫子的革命党,好向朝廷邀功领赏升官发财!”

一柱香的时间过去,刘铁匠造枪造钟的兴致全无,这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终于弄清日俄战争是在哪里发生的,东亚病夫是指那个国家,革命党是革谁的命。

铁匠沉默坐椅半天没吭声,牛角镇的一个普通百姓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羸弱腐朽又怎么样?谁敢剪辫子?谁能挺身而出,励精图治,重塑中华?这个时代的中国需要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这孙中山先生算不算一代雄主?。

自诩“能领悟原理,看透人心”的铁匠也不敢剪辫子当革命党,头脑清晰的他要养家糊口。

回去的当晚,承认造枪失败的刘悟透立即向媳妇道歉:“仿制汉阳造步枪确实太难,所需的钢丝弹簧和枪膛螺纹必须用机床加工制作,以后有条件再造,现在先造出合格的子弹。”

十月怀胎,已经怀孕八个月的一袋米受到丈夫的特别细心保护,任何事情都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且不能有负面情绪影响。

刘悟透开始抓紧时间仿制子弹,他掏出衙兵赠送子弹再次拆开研究,发现子弹不需要引信,弹头就是实心铅头,分析得出仿制汉阳造88式子弹三大关键要素:一.尺寸合格的黄铜弹壳;二.无烟烈性火药;三.底火系统(帽壳)。

自家铁匠铺原料库里有一只曾经低价收购的青铜四角香炉鼎,重达二十多斤,是做弹壳的好材料。

对各种金属了如指掌的刘悟透掂量:黄铜就是纯度较高杂质较少的纯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容易轧制拉伸,耐腐蚀,韧性和硬度较高;青铜是纯铜中掺杂加入少量的锡和铅,熔点低,只需八百摄氏度的高温,可塑造性也很强,但其韧性导热性防潮性均逊于黄铜,容易碎裂。

综合比较,刘悟透决定把青铜四角香炉鼎熔化后再剔除锡和铅。

锡的熔点是231度左右,铅的熔点是327度左右,青铜的熔点是800度左右,三者熔点相差甚远。刘悟透就采取最简单的熔点剔除法,先将青铜鼎磨成粉,再逐步加热,先熔化的锡和铅呈现液体先流出。

在铁匠铺,刘悟透先用稀水轻硫酸反复搓刷清洗青铜鼎的表面锈迹杂质,再猛锤击粉,颗粒越小越好。

最后在煤炭熔炉里逐步加温。

经验丰富的刘悟透掌握炉温轻车熟路,剔除锡铅与其它杂质后,准确加温到800摄氏度时,铜水倒入坩埚,又浇铸入硅六孔砂模坑里,采取除碳淬火冷轧无缝灌模。

一个通宵达旦,刘悟透浇铸出一七十多个黄铜子弹壳毛坯,最终成品弹壳直径为7.8毫米。

工艺要求精益求精的刘悟透根据测量衙兵实体子弹的数据,一丝不苟日夜抛光打磨起黄铜子弹毛坯。

锥形实心铅弹头最容易制作,刘悟透曾经给***猎户们铸造过许多铅弹,熟能生巧。

下一步是无烟烈性火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整日与炉火交道的刘悟透粗略知晓中国传统火药的制作材料硝硫磺木碳粉,火药其原理就是易燃易爆物质混合体瞬间激发变化成膨胀气体,产生冲击波力量。

鞭炮火铳,所使用的火药,铁匠也亲自拆散研究过。

但中国传统火药的基本配方只能制作威力较小的冒烟成品,与现代步枪子弹烈性无烟火药相差甚远。火药与炸药又有很大区别。

听说牛角镇附近杨柳村就有一个做节庆鞭炮的传统作坊,刘悟透就以自己铁匠铺熔炉温度过低的借口去拜师学艺,咨询记住一些皮毛知识,关键点作为商业机密,鞭炮作坊师傅不愿透露。

刘悟透就顺便高价买回优质的硝粉硫磺,铁匠铺里木炭有很多。

回来当晚,他就自己摸索调配硝粉硫磺木炭末的比例。黑烟滚滚,实验均告失败。

满脑子的疑问,他累了,开始打盹,突然,灵光闪现出一个推理想法:木炭末颜色是黑乎乎的,掺有木炭的火药不冒黑烟才怪?如果往里面添加极白的物质,能不能淡化燃烧爆炸后的黑烟?

“白棉花,白糖,白磷,白色生石灰!”刘悟透以此类推,浑身一颤,清醒过来,决定剔除传统火药的黑色木炭末,寻找白色更易燃的物质代替,混合物也可以。

当晚,铁匠就把媳妇的新棉袄拆破,掏出一团雪白棉花做燃烧实验,他惊奇发现:干燥纯丝的白棉花燃烧时不是在冒白烟,而是根本就没冒烟,残渣极少。

他又往白棉花里添加硝粉硫磺,谨慎点燃后,“轰”的一声炸响,冒出极淡的白烟,吵醒了卧室里的媳妇。

发现吵醒了怀孕的媳妇,铁匠立即收拾放置好实验材料,高兴入房睡觉。

经过七天的实验,刘悟透把高纯度的硝粉硫磺白棉丝白磷白糖五种物质按比例调配,成功研发出无烟烈性火药。

最后一步:弹壳底火(火帽)。刘悟透拆弹时就认为现代步枪子弹的底火原理就是古代火炮的引信点燃装置,子弹的底火材料要求极其敏感易燃,步枪拉栓钨铁撞针一撞,底火就点燃,迅速引爆壳内无烟烈性火药。

以此类推的刘悟透突然想到山村人家灶台生火用的火镰和打火石,一种富含镁硅成分的金属棒和石头,敲打撞击能产生火花星子。

考虑一番后,刘悟透决定谨慎做一个又毒又火的大胆实验:将水银(汞),硝粉,甘油,硫磺,高度白酒,镁砂粉,六种固液体按比例在低温环境中均匀混合后,再晒干,最后弄碎成粉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章:第一桶金(第2/2页)

刘悟透又成功了,混合物粉末极其敏感,一击就燃。

三大关键技术难题解决,铁匠就马不停蹄填塞组装密封。

经过一个月的呕心沥血,一百三十颗汉阳造88式步枪子弹仿制品完成。铁匠用锡纸包好,放入木箱送到牛角镇衙门验货。

牛角镇的镇太爷就是镇保安团团长,现任镇太爷叫马丕,五十四岁,马氏

家族是宜昌做木材生意的,财力雄厚,便捐银买了一个镇太爷的小官当当。

商贾出身的马丕相貌矮胖,但也是一位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精明人,恩威并重,权钱合力,才降服驾驭一群吊儿郎当的衙兵听从派遣。

日俄战争后,哭河流域两岸山匪日益猖獗,人多势众,革命党分子也渗透到鄂渝边界活动宣传,神出鬼没。

两大棘手隐患必须用杀手锏排除,镇店之宝的汉阳造就横空出世,但只拥有二把88式步枪的衙兵们实弹打靶训练就很少,导致上阵鏖战交锋时,命中率低下,还不如山匪们的***。

汉阳造步枪可以反复扳扣射击使用二三十年,但价格昂贵的正版88式子弹一击就没,牛角镇武器库房里只剩下三十几颗正版子弹。

镇太爷马丕和衙兵们在衙门大院里,瞄准院内的一颗樟树,试射刘悟透研制的88式仿造子弹。马太爷配有牛角镇唯一的一把汉阳造手枪,他也缺子弹。

“嘣!嘣!~~~”射术最好的孔衙兵一口气试射完了十颗刘氏子弹。

装填流畅,百发百中,颗颗威力猛烈,性能卓越,甚至超越88式正版。

成功试射后,面对惊喜若狂的马太爷和衙兵们,刘悟透手指木箱内剩下的一百二十几颗仿造子弹,严肃声明说:“如果剩下的子弹装枪发射后有一颗哑火,砍我刘悟透脑袋!”

“严重了!严重了!刘师傅淬火打铁精益求精,在牛角镇是出了名,我们放心,今天你立了大功,必有重赏!”马太爷竟然也笑脸奉承铁匠,吩咐衙门管钱的大掌柜去取三十两白银。

马太爷突然发愣,发现站在一群衙兵中交际问候的刘悟透鹤立鸡群,非常显眼,铁匠个头最高,长年累月的重体力运动造就他腰板笔挺肌肉发达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果断大义,砍脑袋也不怕,最关键的是他还会修枪和造子弹。

“真是当兵的好料子!”矮小瘦弱的镇太爷萌生拉拢刘铁匠入伙保安团,如虎添翼的猛将,决定用重金官职美言几句收买人心。

“刘师傅不仅手艺高超,而且相貌堂堂,魁梧异常,龙行虎步,英气逼人,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浑身本领韬略胆识无处施展呀!埋没可惜!”马太爷边递酬银边讨好。

刘悟透接过银子粗略一数。

按照约定,剩下一百二十几颗仿造子弹只值八两白银,到手却有整整二十三两,正当疑惑时。

马太爷多给了十五俩白银,想收买刘悟透入伙牛角镇衙门。

“山匪猖獗,衙门正缺英雄好汉,刘师傅如果不介意,可加入我们,直接出任牛角镇保安团副团长,因为你会修枪和造子弹!本领高,大家都很服气,多余的钱赞助你造枪!”马太爷眼色示意手下衙兵们配合说服人高马大的铁匠加入。

名义上是造枪预支定金,实际是入伙费。

“当初,我和老张就认定刘师傅是牛角镇技高一筹的奇才,神通广大,金属器皿都能修好,所以就去找他,造子弹今天能成功,造枪明天也能成功。如果能出任我们的副团长,就凭这副虎背熊腰和麒麟手臂,光拿起大刀,就能吓得山匪们屁滚尿流!”孔衙兵心领神会马太爷的眼色,立即堆笑洋溢猛夸一番就在面前的刘铁匠。

镇太爷和衙兵们都在期待铁匠能迅速表态接受副团长任职。

保安团副团长相当于牛角镇的二把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深谙人情世故的刘悟透没有果断表态,他眼睛雪亮,在衙兵群中环顾一周,也一眼看出孔衙兵在敷衍假笑,马太爷虽急于拉拢收入麾下,但众衙兵都不服小铁匠突然升官骑在头上。

“现在还不行,等我成功仿造出汉阳造88式步枪,枪多子弹足,剿匪才有把握,才敢出任副团长。”察言观色的刘悟透找出一个无可挑剔的借口推辞了衙门官职,他又掏出三两白银递到孔衙兵手里。

“多谢各位官爷的抬举和操劳奔波,劳烦孔爷有空带大家去喝点小酒。”刘悟透礼尚往来,客气回敬孔衙兵。

众衙兵暗喜。

家财万贯的马太爷爱死了这个滴水不漏的家伙,恨不得当场招他做上门女婿,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帮助刘铁匠造枪。

收下造枪定金的刘悟透走出衙门院门,身后留下数不尽的赞美之言。

当晚,刘铁匠回家,却不高兴。

翌日清晨,整个牛角镇就流传出马太爷夸奖刘悟透‘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的故事,添油加醋的贩卒们又编出家财万贯的马太爷想招刘悟透为上门女婿的传说,衙兵们透露刘悟透很有可能出任保安团副团长。

‘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瞬间成为牛角镇的夸赞口头禅。

1909年年底,一袋米分娩了,生出一个胖乎乎足有九斤的健康男孩。

双喜临门,精神抖擞的刘悟透又爆发吹牛秉性,信心膨胀,感觉自命不凡,胆大包天,凭借读过一点书认识几个字,就公开宣布给儿子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刘邦。

这个新儿名字可吓坏了镇上的秀才们,你这狂妄草民,不知天高地厚,脖子上长有几个脑袋,想当太上皇。

孩子满月庆贺酒宴当晚,床头媳妇一袋米也感觉儿子的起名太张扬,霸气过了头,与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同名,现在衙门到处贴榜捉拿革命党,弄不好扣上谋反帽子就要坐牢杀头,她就劝丈夫不能太猖狂,以免连累妻儿。

心思缜密的刘悟透早就考虑过种种严重后果,深夜,他叫醒媳妇,秘密透露自己的起名初衷:“自鸦片战争以来,满清朝廷割地赔款媚外欺内,只会愚昧镇压搜刮老百姓,就在近期的日俄战争中,他们竟坐视列强在我国东北本土打仗屠杀华夏同胞,腐朽昏愦至极,中国‘东亚病夫’臭名远扬,尊严尽失,才激发诞生出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剪辫子革命党,昏昏欲睡的颓废中国现在需要一个一代雄主来力挽狂澜,励精图治,重振汉唐精神气,我寄托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出一个敢作敢当的一代雄主,长大后能治国安邦,改变羸弱,重振中华,我姓刘,再加上‘治国安邦’中的‘邦’,就顺势给儿子起了‘刘邦’这个名字,这也不是什么错误和犯法?”

一袋米不想当皇太后,她虽有一百个担心和不情愿,但了解当今中国的黑暗和丈夫的追求。

牛角镇集市满街的邋遢乞丐,瘦骨嶙峋的烟馆顾客,作威作福的衙门罗兵,丁点大的女孩就做童养媳,都真实出现在一袋米的眼中。

中国的穷苦老百姓太多了。

她勇敢最终点头同意丈夫的起名,这一刻,她也敬佩,看似五大三粗狂妄自大的丈夫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足智多谋的好男人,嫁给他真是三生有幸。

穷山僻壤里,起早贪黑,挑粪扒土,生病吃药,各忙各的,谁会去关注研究一个婴儿名字。

机床、钢丝弹簧、机械钟、脚踏缝纫机、照相机、电灯、银行、言论自由、三民主义,越来越多的新名词传播到牛角镇

刘悟透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仿制汉阳造88式步枪上,已收定金的他不想辜负马太爷的器重,也想让头脑简单的衙兵们心服口服。

机床太贵,马太爷就嘱咐家族的经商船队从宜昌带回废弃的弹簧齿轮螺丝冒缝纫机水平尺螺纹钻头钢管铁棒,凡是便宜的机械小零件都带回。货一到牛角镇的瓦罐码头,马太爷就派遣衙兵送至刘悟透的铁匠铺里。

马太爷不仅把衙门官家的武器门锁车轮修补的业务全部承包给刘悟透,还准备介绍铁匠给宜昌家族的船队做修理生意。

马太爷甚至想撮合自家未嫁的小女儿马芙蓉做刘悟透的二姨太。

牛角镇衙门马太爷对外人的宠爱过了头,衙兵里就有人非常妒忌。

陷害之心不可防,这名妒忌的衙兵想借题发挥,制造谣言让顺风顺水的刘悟透身败名裂。

于是,牛角镇满城风雨流传‘刘悟透想谋反,给儿子起了一个汉朝开国皇帝的名字,明显就是想要推翻当今的满清朝廷,他狂妄自大想当太上皇!’

十里八乡的妇孺老幼都知道刘悟透是一个口无遮拦干起活又真材实料的厚道人,‘想当太上皇’只是嘴皮子上过过瘾,他吹过的牛多如繁星,数不胜数。

他是牛角镇的开心果,大家都坚决不相信刘悟透想谋反。

谣言不攻而破。

‘太上皇’的谣言也传到马太爷的耳里,老谋深算的他知道是衙兵里有人吃醋想陷害刘悟透。马太爷为树立自己在牛角镇无可争议的老大权威,他立即召集所有衙兵排队听训。

二十多名衙兵整齐列队在衙门大院里。

“他妈的,谁敢造谣刘悟透想谋反,老子就当场枪毙了谁,他给儿子起个名字,是他的言论自由,又不是杀人放火!他亲口当众说过自己想当太上皇吗?以后谁再敢污蔑刘悟透,老子绝不手下留情”马太爷单手握着装弹汉阳造手枪,一路走过去,枪口朝一个个衙兵脑袋额上顶一下。

“言论自由”竟然从马太爷口中蹦出,但目不识丁的衙兵们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却知道手枪走火,会打死人的。

胆小的衙兵浑身颤抖,尿湿了裤子。

马太爷枪顶脑袋训衙兵的事在牛角镇迅速传开,铁匠刘悟透的地位之高令全镇居民瞠目结舌,大家都想奉承巴结‘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的刘铁匠。

从此,街头巷尾,菜场码头,河边路上,熟人碰到刘悟透,都会弯腰鞠躬赔笑,光明正大低头恭候一声:“太上皇!”,再也不敢当面称呼他叫吹牛大王。

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悟透也不谦逊避讳,欣然接受。

铁匠真当上了牛角镇的‘太上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