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41章讨逆贼杨国忠檄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41章讨逆贼杨国忠檄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从冯神威离开范阳郡的那一天起。

安禄山三天两头犒赏军队,越来越多的将士开始坚定不移站到他的身边。

众将齐聚在节度使府商讨起兵日期。

阿史那承庆见到安禄山好像还想拖延下去,他郑重其事说道:「节帅,我军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啦,您赶紧拿个主意啊,以免夜长梦多。」

「去年陛下把北庭节度使程千里留在长安,把他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并且让他负责训练羽林军,由此可见朝廷方面也在暗中调兵遣将。」

「最主要的是,年初哥舒翰中风瘫痪,我听闻朝廷召见封常清入京,他是安西丶北庭两镇节度使,西域唐军尽数握在此人手上,要是让他带着安西军和北庭军前来勤王,那我们压力可就大啦!」

「哥舒翰中风瘫痪在家,河西丶陇右两镇唐军正好群龙无首。」

「封常清还在回京路上,安西丶北庭两镇唐军也是群龙无首。」

「杨国忠的剑南军在南诏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朝廷方面短时间内能够调动军队投入战场只有河东军丶朔方军以及禁军部队。」

「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名义上乃是节帅堂兄,就算他忠于大唐那也没用,陛下定会解除兵权把他调入长安,大敌当前临阵换帅,此乃兵家大忌也。」

「况且我方还有高秀岩等人驻守在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河东军和朔方军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一时半会也无法到河北参战。」

「至于禁军部队就是一群吃乾饭的废物而已,只需五千精兵就能轻易横扫他们,换而言之我军大举南下将会畅通无阻,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还望节帅快快下定决心吧!」

阿史那承庆简直就像开挂一样,他居然把唐军情报搜集得这麽齐全。

安禄山仔细听着阿史那承庆的情报分析,他同样觉得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难得,要是再次错过这最佳时机那可就悔之晚矣。

「我准备先以声东击西之计,派人前往北京太原府诱杀杨光翽,只要能够干掉杨光翽这位河东节度副使,河东军必定会群龙无首。」

「只要杨光翽阵亡消息传到长安,大唐朝廷定会误以为我军会先攻占北京太原府,沿着昔日高祖李渊的进军路线,从太原南下夺取关中长安,这样中原大地肯定会陷入空虚。」

「我军南下便沿着博陵郡丶常山郡丶赵郡丶巨鹿郡丶广平郡丶邺郡丶汲郡,顺着这条路线抵达灵昌渡口,渡过黄河转而向西攻取灵昌郡丶陈留郡丶荥阳郡,进而一鼓作气攻破武牢关和洛阳城。」

「在进军路上可从汲郡分兵进驻河内郡,以蔡希德为偏师统兵两万,佯攻河阳三城和河阳桥吸引洛阳守军,藉此掩护主力大军平安渡过黄河,力争在两个月内攻下洛阳城。」

随着安禄山一锤定音确认进军路线,他们开始商议起沿途粮道。

姜天骄指着地图上平原郡说道:「节帅,根据可靠情报,平原太守颜真卿表面上跟一帮文人在饮酒赋诗,可他背地里却在囤积粮草,并且以修缮城墙为由,在平原郡整理出丁壮名册。」

「卑职请求率领卢龙军以及同罗丶奚人两支军队攻取河间郡丶饶阳郡丶信都郡丶平原郡丶乐安郡丶清河郡丶博平郡丶魏郡,这样既可以扼守黄河渡口,防止河南官兵北渡黄河,又能屯兵河北诸郡保护粮道。」

「河东军和朔方军迟早都会进入河北参战,若是我军能够在河北诸郡站稳脚跟,那麽完全可以动员出数十万大军,这样在后续的激战中亦可快速补充兵源。」

对此安禄山稍微思考片刻,他微微点头说道:「好,那就由你屯兵驻守在河北诸郡。」

河北诸郡的得失关乎到范阳老巢,安禄山认为必须留有精锐以防不测,他手上只有经略军和卢龙军这两支军队堪当重任。

经略军乃是范阳藩镇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驻地就在范阳郡蓟城,镇兵数量高达三万人,而这也是范阳节度使的直辖部队。

安禄山直辖管理只有两支军队,其中一支就是三万经略军,另外一支便是八千曳落河。

八千曳落河乃是安禄山所收养的八千个义子,主要来自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丶靺鞨等众多胡人,这是一支战斗力极为彪悍的精锐军团。

两支军队都会跟随安禄山一路南下,那就代表着范阳老巢肯定会空虚。

要是姜天骄所部人马屯兵驻守河北诸郡,那他确实可以无后顾之忧。

换做别人安禄山不会同意他这麽做,然而姜天骄是他的女婿,这相当于跟他绑在一起,这麽多年以来又是忠心耿耿出谋划策,不用担心他会去投降唐军。

安禄山决定把起兵日期定在十一月初九。

这时战马都会变得膘肥体壮,百姓们秋收过后家家户户留有馀粮,就连各地仓库都有储备着大量粮草,沿途可供大军南下补给,完全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

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集结麾下精锐边军,以及同罗丶奚人丶契丹丶室韦丶靺鞨等众多胡人共计十五万精兵,以忧国之危正式起兵造反,藉以清君侧为名讨伐杨国忠。

安禄山在蓟县城南誓师,以清君侧为名讨伐杨国忠,同时告谕三军将士发布《讨逆贼杨国忠檄》。

「逆臣杨国忠者,奸邪窃国,蛇虺噬心。」

「其以微末之身,攀附椒房之宠,恃贵妃裙带,弄权禁闱。欺天子于深宫,蔽圣聪于九重;结党营私,诛戮忠良。李林甫之覆辙未远,杨氏一门竟踵其恶!昔张九龄丶王忠嗣之辈,社稷肱股,皆遭构陷;而今河北饥馑,关中凋敝,杨贼犹纵声色,聚敛无度,使百姓膏血尽染朱门!此獠不诛,唐室必危!」

「禄山受恩三朝,披肝沥胆。」

「昔契丹犯边,某提孤军血战松漠;奚人猖獗,某亲冒矢石定饶乐。然杨贼妒功,屡进谗言于御前,诬臣拥兵自重,欲绝臣忠义之路!更矫诏削藩,暗遣爪牙窥探河北,此岂陛下本心?实乃杨贼欲灭边镇,毁我大唐长城。」

「今奉昊天之意,顺将士之请,清君侧,诛奸佞!」

「十万铁骑已出蓟门,所过郡县,秋毫无犯。凡我唐室忠臣,当共举义旗;若执迷附逆者,必为齑粉!昔霍光废昌邑以安汉,桓温伐李势而存晋,今禄山效古贤臣,唯诛杨氏一门,不敢逆龙鳞。待宫阙涤荡,自当解甲归藩,跪陈九罪于丹墀。」

「檄文到日,望风响应。」

「檄至如律令。」

檄文一出,举世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