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90章 高秀岩的交易(求订阅)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90章 高秀岩的交易(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第90章高秀岩的交易(求订阅)

高秀岩听闻火拔归仁所说条件,他顿时感到非常心动,随即露出笑容说道:

「你确定姜天骄做得了主吗?」

「高将军,这件事情对于我家节帅来说根本不难,他能举荐史思明出任朔方节度使,足以证明他的说话份量究竟有多重。」

火拔归仁直接对着姜天骄一阵吹捧。

高秀岩认为自己岁数高达六十七岁,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唯一放心不下就是三个儿子。

与其顶着有名无实的河东节度使,还不如拿它去跟姜天骄换取实际利益。

高秀岩早就听说安禄山疾病缠身,他觉得有必要给儿孙留条后路,旋即微微点头说道:「好吧,我愿意跟他做这桩交易!」

「高将军,你真不愧为沙场老将,看得就是比别人远!」

火拔归仁赶紧吹嘘下高秀岩,他也没想到这麽容易就完成任务。

高秀岩唉声叹气苦笑道:「我要不是为了家里三个儿子,哪里需要举事起兵,这都要怪杨国忠和韦见素欺人太甚。」

「高将军,你到底是为何举事起兵?」

火拔归仁同样有些好奇。

高秀岩只能把前因后果托盘而出,他一脸无奈说道:「当初杨国忠和韦见素通过杨光翔之手大举清算河东军,以法责众诛杀掉大量将领。」

「本来杨光是找不到我的罪证,可我那三个不争气的儿子却惹了事,这让杨光抓到贪污把柄,威胁我要是不臣服于他,那他就要把这些罪证交给杨国忠和韦见素。」

「如若杨光把贪污罪证交上去,那我这三个儿子必死无疑。」

「我这辈子为大唐朝廷出生入死屡立军功,到头来竟要沦落到家破人亡,你说我怎麽可能善罢甘休!」

「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选择举事起兵。」

火拔归仁终于明白高秀岩为什麽响应安禄山。

昔日安禄山把高秀岩请来担任河东节度留后,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更好控制住河东藩镇。

然而安禄山顾忌到高秀岩乃是王忠嗣提拔起来,而他又是从哥舒翰那边调过来,只能让他以云中太守的身份兼任大同军使以及云中守捉使,不让他在太原城进行任职。

当年哥舒翰率领陇右丶河西丶朔方丶河东四镇兵马及同罗骑兵阿布思部共约六万三千人,毕其功于一役发动石堡城之战,其中高秀岩就是先锋大将。

彼时高秀岩拿出破釜沉舟的架势,这才顺利把石堡城拿下来,从这里也能看出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

火拔归仁脸上闪过苦涩之色,他唤声叹气说道:「如今你我皆已归附大燕,

以往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都要成为生死仇敌,看来这世道真是无常啊!」

高秀岩也不知道该说什麽,他只能寄希望于大燕能够取代大唐,要不然自己死后还要烙上叛将的罪名,永生永世也无法为其正名。

火拔归仁跟高秀岩寒暄过后,他很快回到太原城跟姜天骄汇报情况。

姜天骄毫不吝啬夸赞道:「火拔将军,这件事情你干得不错!」

「能为节帅效忠是我这辈子的荣幸!」

火拔归仁可不敢在姜天骄面前居功自傲,谁让他的降将身份还没彻底抹去。

姜天骄对于火拔归仁倒也颇为照顾,河陇十三部落的番兵降卒都是他在节制,要不然他也不会这麽卖力效命。

随着姜天骄得到高秀岩的支持,他的势力在河东道更加根深蒂固。

姜天骄这边忙着跟高秀岩做交易。

李亨那边忙着向西北藩镇大肆徵兵,他目前所能依仗平叛只有朔方丶河西丶

陇右丶安西丶北庭五镇兵马,而这里面河西军和陇右军已经无法承担重任。

此前李隆基并没动员过西域唐军,尤其是在封常清遭到诛杀以后,安西和北庭两镇唐军变得群龙无首,故而西域唐军没有前来勤王。

李亨登基继位后为了平定叛乱,他下旨徵调安西军和北庭军勤王救驾,请发拔汗那国的军队,许以重赏,告谕西域诸国跟随安西军前来勤王,并对各大藩镇的节度使做出人事调整。

梁宰出任安西节度使。

周秘出任河西节度使彭元耀出任陇右节度使。

由于灵武郡距离长安太远不适合作为平叛中心,所以李亨决定把大唐朝廷迁往彭原郡。

阿史那从礼窃马出逃跑到朔方郡,勾结边地胡人部落趁乱割据,引诱河曲九府和诸藩部落前来投靠,很快集结数方人马进抵灵武郡的北面,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灵武郡也变得不安全,李亨自然没有必要待在这里,而他忽然也有个新的想法。

既然阿史那从礼能够勾结胡人趁机作乱,那麽大唐也可以向漠北草原的回汗国进行借兵,借外夷之兵以张军势。

李亨派遣敦煌郡王李承案和仆固怀恩出使回汗国。

回可汗磨延啜提议把女儿嫁给敦煌郡王李承案,两国结成姻亲之好,只有这样才能愿意借兵帮助平叛。

为了能够跟回汗国顺利借兵,李承答应迎娶磨延啜的女儿为王妃。

磨延啜立刻派遣四千精锐骑兵南下帮助平叛,这支军队交给「叶护太子」和「顿莫贺达干」两人统领,而他们都是回汗国的当世名将。

其中叶护太子特禀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温良,才为万人之敌,

位列诸蕃之长。

当然回汁国可不仅仅出动四千精锐骑兵,这只是叶护太子的军队而已。

磨延啜还有派遣葛逻支的骑兵部队南下支援,协助朔方军共同围剿阿史那从礼,又以两千回骑兵伴攻范阳郡吸引燕军注意力。

大唐朝廷拉拢到回汗国确实是棋高一着。

要是回汗国趁火打劫加入燕军阵营,这不但平白无故多个敌人,就连朔方军都会跟着无法随意调动。

只有大唐朝廷拉拢到漠北草原的回汗国,那麽朔方军才能一心平叛而无后顾之忧。

当然大唐朝廷为此也是付出巨大代价,两国约定克城之日。

土地丶土庶归属大唐。

金帛丶子女皆归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