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喷子 > 第十九章 真正的横渠四句

大宋有喷子 第十九章 真正的横渠四句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28 来源:源1

第十九章真正的横渠四句(第1/2页)

司马光已经掏出了纸笔,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这家伙把笔装在竹筒里,随时准备掏出来写东西。

“所以,老师,你要做的破天荒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章旷看了一眼司马光,不知道怎么说好。

自己总不能把自己想要干翻文官集团的目标直接讲出来吧?

那说点什么好呢?

“要判断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听完后大家觉得很有道理。

司马光没这么好忽悠:“老师,我们是要看一个人做什么,也要看您要做什么,但是您要把即将做的事情描述给我们听啊?”

众人听了司马光的话,齐刷刷的转头看向章旷。

章旷思索了一下,开口:“我不喜欢说,只喜欢做,但既然你们硬要问,那我就告诉你们,但你们不要拿着这些话去到处说,而是要去做。”

众人继续期待。

你倒是说啊。

章旷一副叹息的模样,实际上却在背上挠痒痒,一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场所有学生听到这话,皆是虎躯一震!

……

涪陵,或者说涪州,十三岁的张载正在日头下看书。

突然,眼泪从张载的眼角流了下来。

很突兀的如此,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张载的父亲张迪是涪州知州,不是那种专营的文官,而是喜欢干实事,所以平日里忙得很,操劳之下身体又不是很好,很少能够陪儿子读书。

今天好不容易陪着几个儿子一天,却看到张载没来由的读书读的哭了出来。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绝不是因为书太难所以哭。

“娃,你是咋勒嘛?干撒哭呐?”

张载没有乡音,只是开口:“爹,我不知道,我只感觉我身体或是精神的一部分,突然消失了。”

听到张载这么说,张迪没有去安慰他,而是叉腰哈哈大笑:“丢勒就丢勒,命里不该有。”

十年前在皇宫当值的中枢才俊,如今江边的佝偻‘老人’,十年没有提升一步的张迪早就‘服气’了。

张载却坚定地:“世上没有命这一说,神魔鬼怪不过是假的。”

张迪:“听你这意思,现在涪州地界闹得很凶的那撒叫……江魔,是假的?”

张载:“父亲,我最近看书,发现有个有趣的事情,魔字,是南梁时候佛教盛行时才发明的新字,在那之前是没有魔字的,如果世上真有魔,那秦汉魏晋时候为什么没有这个字?”

“魔,就是佛造出来的。”

张载之所以对后世影响深远就是两点,一是横渠四句,二是更坚定的无神论。

没有了横渠四句,张载更纯粹了,成了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战士。

历史上宋真宗搞出来的破事儿导致神魔之说影响深远,一直到张载的无神论席卷天下,一切才停止。

才十三岁的张载任由眼泪风干。

张迪:“最近我听有好事的人,把你和成都那个天才放在一起比,你觉得你们谁会先考上进士?”

这个成都的天才,说的不是张载。

而是王安石。

王安石的父亲,在成都新繁当县令,王安石的名头在成都早就出名了。

在成都出名,就是在川陕四路出名,名声一路来到了夔州路涪州。

张载:“不认识,不知道,不比较。”

……

成都府新繁县,王益看着书信,喜上眉梢。

根本没想到,那个小子能考上状元。

更可喜的是,自己要迁任知州了,只是要去岭南的韶州。

王益仔细思索之后,决定给王安石一个选择,让他选择是跟着去韶州,还是跟章旷的家人去京城。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有学生都傻在了原地。

这句话乍一听,牛逼。

仔细一听,牛逼普拉斯。

在很多人解读这句话的时候,都喜欢夹带私货,用仁义反复编织这句话,让普通人读不懂这句话。

但眼下,章旷要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解释这四句话的意思。

需要的是一个人来提问。

但,所有学生都震惊于这个理想的伟大,各自思索着这句话,却没人去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真正的横渠四句(第2/2页)

对于读书人来说,理解这四句话,非常轻松。

字面意思嘛。

在没有后来人把这句话复杂化之前,很容易懂。

章旷却需要一个人配合,配合着来问。

终于,司马光记录完了这几句话,又开口:“老师,四句话概括的非常精彩,那具体要做些什么?”

大家这才想到,这四句话不是章旷的理想,而是章旷说要做到的事情,不由的倒吸凉气。

这就完全不同了。

有人把这个当理想,自然是一种很崇高让人很佩服的品德,但如果有人说要完成这个创举,就好似有人说自己要一顿吃八千个馒头。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是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还要去做,这种品质,就更让人敬佩了。

问题终于来了,章旷微笑:“做到这四句话很简单。”

“天地本没有心,但人有心,用人的心,成为天地的心——为天地立心。”

“这么说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你们可能没听懂,那我用更容易懂的话说一遍。”

“天地本来是没有道德的,但人有道德,道德帮助所有人走向更好的一面,我要……用最质朴的道德观;不加修饰不需要任何人去粉饰,哪怕是普通人都能够理解的道德观,去成为天下的共同道德。”

所谓的心,就是良心,良知。

为天地立心,就是让良知如同天地自然存在的规则一样存在。

把良知,把道德,变成如同物理规则一样的存在。

这就叫为天地立心。

历史上从孔夫子开始,不断有人提出同样的观点。

然后,一群文人文官,疯狂的给他们的观点加修饰把这些观点粉饰的极为复杂。

本来这一类的名言,就是字面意思就能理解。

但后来的蛀虫,蛆虫,贪婪的暴徒,伪装成文人文官的财狼,不断地侵蚀着孔夫子的思想。

于是后人不断地提出新的说法。

【为天地立心。】又被腐蚀,被侵蚀。

然后再提出新的。

【致良知,知行合一。】再被腐蚀。

再提出新的。

问题就在于,品格高的人提出的东西,和利用这些话创造利益的后人,本就是敌对的。

这些话骂的本就是把他们挂在嘴边而不做的人。

认知一个人,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章旷:“所谓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力和能力,如果有一个人死于非命,那就是社会没有尽责,如果有一群人死于非命,那直接负责人就应该陪葬。”

“为往圣继绝学,是因为往圣提出的简单而朴素的道德观点,被无数蛀虫侵蚀,被洗稿,变成了大家看不懂的样子,被无数人挖断路让人没法学习。”

“为往圣继绝学,是要让所有人能再次看懂圣人们说过的质朴的浅显易懂的道理。”

“为万世开太平……靠什么太平?面对打你的人能靠嘴巴让世界太平?我们要毁灭所有的敌人,让大宋子民不再被战争袭扰。”

简单一点说,横渠四句讲的是四件事情。

普遍道德,资源分配,掌握话语权,充沛武德。

现在,这不叫横渠四句了,叫做应天四句。

章旷之所以要把四句话说明白,是因为这四句话太容易被利用了。

有心人很轻松就能把这句话翻译成,《要让所有人都充满仁义》。

历史上每一句名言,无论是讲什么的,在封建王朝中都会被文人翻译成《要让所有人通教化,懂仁义》。

怎么充满仁义?当然是读仁义的书,接受教化。

怎么读仁义的书?有钱才能买得起书,你要生下来就是士族,你才能有资格学仁义,你一个平民你天生就是野蛮人。

就算你生来有钱,买了书,你还看不懂,还要请懂仁义的人教。

谁是懂仁义的人?

当然是读书人。

所以,你要懂仁义,就要来我这儿买书,给我交学费。

你都没读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哪儿来的仁义?你有钱不跟我读书,你野蛮!你粗鄙!你没资格当人!你是黎民百姓的敌人!你该死!!!

这叫仁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