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喷子 > 第二十三章 状元公耍马戏

大宋有喷子 第二十三章 状元公耍马戏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28 来源:源1

第二十三章状元公耍马戏(第1/2页)

应天书院的行动力是很强的。

这样的机构,包括佛寺,书院这些在内,实际上本质就是公司。

只不过没人提出公司这个说法而已。

其行政结构,就很适合拿来干这种事情。

而章旷故意往外传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东京。

四月初六,状元公要在应天酒楼前耍马戏。

状元公?耍马戏?

“状元公不稀奇,耍马戏也不稀奇,状元公耍马戏,那一定要去见见这个世面!”

各家酒楼里,不断的有人谈论这个事情,让旁边桌的人听到。

“听说了吗,状元公要在应天酒楼表演马戏!”

“哟?这个稀奇,必须去看看。”

隔壁桌:“哎兄弟,应天酒楼在哪儿啊,怎么没听说过?”

“开在州桥啊,新开的。”

所谓州桥,就是汴桥。

汴梁的民居从皇宫往四面扩展,其中往南扩展的最为夸张。

因为汴河从南方流过。

所以,发展着发展着,就把汴河给变成城内了。

皇宫正南方向御街延伸到汴河上,就是州桥。

而桥的正北面,东面是大相国寺,西面是兴子行街。

这大相国寺每月会开集市五天,热闹非凡。

而汴桥和御道交叉,每日都会有大量的官方货物从这儿经过,所以汴桥是东京最繁华的地方。

而西面的兴子行街,自然也就成了商业最繁荣的地方之一。

以应天书院的实力,要开店,当然是一步到位,直接拿下了地标建筑。

应天酒楼斜对汴桥,与大相国寺毗邻,就开在御道上。

运气好的话,在这儿吃饭,能遇到皇帝出行从御街经过。

再往南就是朱雀门了,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从这儿经过。

甚至,在大宋时期,有游客一说,专门从四方赶来,游玩汴京,汴桥就是必游景点。

清明上河图上,那座游人络绎不绝,桥上还开了超多带棚的摊铺的桥,原型就是汴桥。

而桥下那家酒楼,就是现在的应天酒楼。

这个地标位置,只需要随口一说,汴京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状元公要在应天酒楼演马戏这事儿,如同泥石流一样席卷汴京,连带着所有人都知道了应天酒楼在什么地方。

这酒楼的名字其实是不讲规矩的。

北宋的饮食方面,和现代比较类似。

有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之别,将口味划分为北食、南食、川味三派。

现代的口味上大体上其实也是分成了南北西南,也就是简单的区分成甜、咸、辣三种。

宋朝一样如此分,不过不是甜咸辣,而是面派、米派、山珍派。

川味之所以凸显,完全是因为成都太富有。

整个大宋文人写诗,写汴京时经常都是百万户这个词语描述,来和十万户的其他大城市作区分,但有人曾经用百万户这个词形容成都。

这种僭越之举可想而知成都的经济之强势。

在研究酒楼如何取名时,王夫子也提过意见让章旷遵循汴京的规矩。

标明派系。

然后从档次上分正店、脚店、茶坊、酒肆、固定和流动摊点等。

一家新开的店,加上章旷成都人的身份,完全可以打招牌,【川派脚店】。

以章旷状元公的身份,又是刚从成都来,如果取这个名字,有很大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把名头抬上去,变成第七十三家正店。

但章旷立刻否决了这个方案。

在老规矩里面做,黄花菜都凉了。

我的规矩才是规矩。

所以,直接应天酒楼作为名字。

这个词,实际上是犯法的。

因为只有朝廷的各级官方机构可以卖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状元公耍马戏(第2/2页)

但……应天书院作为国学,就是官方机构,朝廷又没说书院不允许卖酒。

章旷直接钻了脆弱的大宋法律的空子。

而酒楼的装修,也和别的店铺完全不同。

别的店铺基本分成两种。

一种是**极强的,说白了就是妓院。

一种没有任何**,全是大堂,桌子多就是胜利。

而应天酒楼直接从形式上完全区别于现在的所有店铺。

从门外起,就是摊子。

没有别的,门口两个摊子,一个卖煎饼果子,一个卖馒头。

在这个挑担卖炊饼都能一个月赚一栋小楼的时代,真正的馒头毫无疑问是降维打击的。

而煎饼果子,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想都想象不到的美味代餐。

而这是应天酒楼的门外台阶下。

台阶上,是左右两块。

左边是熟食肉食区,右边是散酒区。

如果说煎饼果子和馒头摆在楼外,就是移动摊点的话。

那么熟食区散酒区就等于现在东京餐饮规则里面的固定摊点。

往里走,是一楼大厅,粗茶淡饭,售卖面,盖饭。

吃饭的时候配合一碗盐油茶。

是给码头工人其他类型的工人准备的。

对应的是茶坊。

再往里走,是用带窗的影壁稍微隔了一下,但实际上能看过去的真正的大厅。

可以点菜,对应的是脚店。

再往里,是一个花园,花园做了植物造景安排,放了一些花鸟盆栽。

然后围着这儿往里走,全是单个房间,也就是包间。

对应的是正店。

应天酒楼就是冲着不守规矩来的,章旷故意把严格等级制度的所有类型店铺,全部安排在了应天酒楼。

这种安排在现代是极其常见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很罕见。

但,经历过现代饮食发展的章旷很清楚,味道才是一切。

只要做的好吃,口碑起来了,能覆盖一切。

所谓的环境清幽吃个环境的那些店,的确不会倒,但在真正的强势餐饮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

章旷要用炒菜,来重塑人际关系。

把五种不同的人,至少在时空上,先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至于其他改变,当然要慢慢来。

到目前为止,大宋的商业对比以前,已经有了惊人的转变。

以前,坊、市分离,做生意的只能做生意,住人的只能住人。

现在,坊市一体,不限制店面房子的性质。

以前宵禁。

现在没有宵禁。

但目前为止,还只有沿街的大店面做生意。

这种在历史上已经非常罕见的商业浓郁度,在章旷看来,还不够。

所以,院子里面扩展出来做生意,是在帮东京城的人打样。

目前东京城百分之十的区域可以做大生意,百分之十的地方可以做小生意。

百分之十的地方可以做点耍耍生意(非专职生意)。

剩下百分之七十,都是不可撼动的私人区域。

章旷要打穿所有的墙壁,把百分之百的区域都变成可以做生意的区域。

当然,最终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做生意,而只是说,生意可以选择任何楼面来做,进一步打穿限制。

只有这样,才能毁灭士大夫们对于商业的垄断。

要知道现在能做大生意的店都在世家手里,能做小生意的店都在大小官员手里。

真正的百姓,在朝廷大员们眼中的贱民们没法做生意,始终富裕不起来。

章旷这些天还是在这个东西上投入了心血的。

这边的酒楼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那边,大相国寺的人注意到了应天酒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