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相错亦是缘 > 第117章 接替-2

相错亦是缘 第117章 接替-2

簡繁轉換
作者:木雨文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3 16:08:15 来源:源1

第117章接替-2(第1/2页)

皇帝旨意,是由祁铮在刘胜被审之时,暂时接替刘胜的职务。石卫看到祁铮只带了十几个人来,还真有些诧异。以为皇帝真没有要插手靖隋军之意,不想半日后,就见到携旨前来的林允文及他身后三千兵卒。

皇帝的旨令简洁而沉重:“靖隋军宣府军都司刘胜所辖军属暂由御林卫祁副统领节制,诸将务必遵令行事,守土安民,不得有误。”

祁铮接过这份意义非常、代表着沉甸甸权柄的旨意,感受着大营内靖隋军军士们望向自己或审视、或疑虑、或敌意的目光。他表面平静无波,心中却如沸水翻腾。

御林卫是天子亲军,是孤悬于朝堂派系之外的利刃,是只忠于皇帝一人的孤臣。陛下将他安插进盘根错节的靖隋军中,用意深远。他并非是来夺权,而是陛下嵌入这架庞大战争机器中的一枚楔子,一个耳目,一道保险。他必须如精密的机括般运转,既要稳住军心,防止因刘胜案引发更大的动荡甚至哗变,又要不动声色地观察、甄别,将靖隋军真实的脉动传递给深宫里的帝王。这份差事,是信任,更是孤绝的考验。每一步,都令他如履薄冰。

虽然旨意说是暂时代理,其实就是把这位自京城来的、皇帝身边的亲信宠臣安插到了靖隋军中。靖隋军对京城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并无好感,他们更多的是忠诚于自己的将领,忠诚于这片边陲之地,及共同浴血奋战的袍泽之情。通过他们看向祁铮置疑的眼神,就可看出,他们对这位天子亲卫抱着排外的敌意。

祁铮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并不急于表明立场,而是选择沉默与观察。宣府军都司大堂内,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框,映照着墙上挂着太宗帝赐予第一任镇北侯的战刀,闪烁着点点寒光,仿佛也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铁血与荣耀。

祁铮明白,自此时开始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靖隋军的稳定,乃至整个北疆的安宁。他必须小心谨慎行事,既要赢得将士们的信任,又要完成帝王赋予的使命,这其中的分寸拿捏,考验着他的智慧与胆识。

石卫自然知道将士们对这位京城来的天子亲卫是何感情,他也知道他现在必需帮助这位祁副统领稳住刘胜一府的军心,所以他将刘胜一府的主要将官都招了来,共同迎接这位祁副统领。开导的工作,他来帮着做,军心也由着他来安抚,想来,这便是荣获离开之前,匆忙间将他扶上宣府三府府军主官之位的用意吧。

祁铮到达宣府半日之后,宁州的林允文带领三千兵卒来到宣府军,向祁铮报到。

原还怀有一丝侥幸心理的石卫,这时看到装备整齐的三千兵卒,才不由得感到一丝悲哀,暗叹靖隋军终于被皇帝攻破,他深知,从这一刻起,靖隋军将不再是那支曾经团结一致的铁军,而是终会被皇帝逐个分割,最后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摆布,失了军魂的散兵游勇。

……

一天前,皇帝的传旨太监突然到了宁州府。

林允文被急召回宁州守备府衙,一同与林渊、林允业听宣。

“……宁州军骁骑尉林允文,忠勇勤勉,克尽职守,着即调任宣府军指挥佥事,于祁铮麾下听用,钦此。”

这道旨意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林允文心中疑云密布,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作出这样安排,但仍是恭敬地接了旨意。

那太监没有立即的回转,反而以“看着林佥事平稳到达宣府赴任”为由留了下来。此后,他摆出上官体察地方的姿态,到几位官员府邸探访,忙着吃酒、听戏,哪里真的在关注林允文交接、整兵之事。

皇帝只给了他一天时间准备,令他接到旨意后翌日前往宣府受命。

林允文令副将速回东大营点齐兵马,他自与叔父林渊和大哥林允文在书房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7章接替-2(第2/2页)

边境各军兵力都有不足,皇帝突然抽调宁州兵马到宣府,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讯号。难道是,皇帝想要借林家之手,破靖隋军之势吗?

林允文略一思量,觉得这是皇帝欲毁林家百年根基的狠招。靖隋军若破,林家便是那首当其冲的替罪羊,会被天下人唾骂,被史书所不容。但若不遵旨意,那便是抗旨不遵,林家上下皆难逃一死。

林允业沉默不语,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思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皇帝不会突然这样安排,除非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不得不现在同时对林家和靖隋军动手。但是拿他们林家试探靖隋军,皇帝是不是对他们林家过于自信了些?还是说,他已经不在乎边关的安稳,也要把边境上各路军团闹个支离破碎不可?

林渊则长叹一声,道:“允文,陛下调你前往宣府,一是辅佐新任宣府军指挥,二也是我林家,不得不为之事。”

接着,便把由京城传来林芝在大理寺堂审中,将刘胜告了的事说与兄弟两人听了。林允业和林允文一听,初时心里恼意升腾,看着上首座中的叔父,又强行压下恼恨的情绪。

他们不能责怪林芝,虽然她过于天真,相信仅凭几封信件或所谓的物证,就依仗世人口中的正义指控一名四品大员的罪过;也不想怨怪她,不与家里人商议就独断专行,凭着一股意气做事,没有一点顾及家人和她自身的安危。所幸这次歪打正着,或可凭借此契机,一举化解因角屯堡自开市之后,招惹来各方势力眼红而产生的危机。只是,待她回来后,一定得严令她,以后万不能再这样莽撞行事了。

林允文无奈地点了点头,心中有了计较。

林芝状告了刘胜,皇帝立即把祁铮派了来,却没给他兵马,尽调同是边军的宁州兵马过去。想到刘胜手下那些桀骜不驯老兵,他就觉得头疼,若是祁铮再不能尽量配合他,这无疑给他日后协助祁铮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知道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处境,林允文点点头,表示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事了,此行唯有智取,方能保自己、保林家周全。于是,他缓缓说道:“叔父、大哥,我心中已有计较。此去宣府,我自有办法应对,若我料想没错,陛下应还有别的后手。为了牵制我,恐会在叔父身边安插人,让我和大哥投鼠忌器,不敢生出妄动。”

“这是必然之事,我倒是担心你!刘胜虽然行为不端,但却是一员能将。他手下能人无数,忠勇之士甚多,刘胜突然被审,他手底下的人必定不服。祁铮是皇帝心腹,先不说他有无领兵之才,只看他是陛下派来的,靖隋军中就必无一人信服他,刘胜养着的那些人更不会服他。”

林允文明白叔父的意思,这两年,他在宁州也算见得不少了。他能坐稳现今这个东大营主将的位置,也不是全凭运气或是家族荫庇,更不是凭他比别人多个武进士的头衔。

抽调宁州三千兵卒好似人数不多,却是几乎把东大营的机动精锐营的青壮兵卒抽调了近半数之多,东大营损失半数战力,想要恢复,那里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说能否招募到合适的兵源,就说培养这些精锐军士的时间和金钱,实乃耗费巨大,若不是有角屯堡之前上缴的税金支撑,又耗损林渊和林允文两年心血,那能有今日这样的气象。

想要短期内快速招募兵士、恢复东大营的战力,如同孩童痴梦一般。只是皇命难为,不得不从。林允文暗暗叹息,第一次这样恼恨,平日里过于纵容林芝,令她不知轻重,给家里惹出祸事来。

二日后林允文整顿好部队,率队离开宁州之时,那位传旨的太监,正醉倒在侯应的府上,酣睡正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