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徐吉标传 > 第六章:程家家境贫寒 程明远徐家受辱

徐吉标传 第六章:程家家境贫寒 程明远徐家受辱

簡繁轉換
作者:友源丛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5:02:09 来源:源1

第六章:程家家境贫寒程明远徐家受辱(第1/2页)

民国六年的冬天,寒风如刀,肆意刮过肥西的每一寸土地,似乎要将世间万物的温暖都一并剥夺。程振传的家,在这凛冽的寒冬中,终于熬到了山穷水尽、揭不开锅的凄惨境地。

破旧的茅草屋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屋顶的茅草被吹得七零八落,屋内四处透着风,一家人围坐在那几乎燃尽的火堆旁,试图从那微弱的火苗中汲取一丝温暖,可这点温度,远远抵挡不住寒意的侵袭。

程振传眉头紧锁,满脸的愁容仿佛刻进了皱纹里。家中已断粮多日,米缸见底,只剩一些残屑。孩子们饿得有气无力,双眼无神地望着父母,偶尔发出几声虚弱的啼哭。

这个冬天,对于程振传一家而言,仿佛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噩梦,黑暗笼罩着他们,生存的压力如千斤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即便身处如此绝境,程振传心中仍有一丝不甘,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家人度过这个难关,寻找一丝生存的希望。

程振传面色凝重,缓缓开口对徐氏说道:“他娘,如今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家里已经山穷水尽。我寻思着,要不这样,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听天由命,自生自灭算了。你带着咱那三个孩子回娘家去吧,你爹娘肯定不忍心看着你们挨饿受冻,想必外公外奶不会不救的。”

徐氏听闻,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泪水瞬间决堤。她紧紧拉住陈正川的手,声音颤抖着说:“当家的,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一家人,要死死在一起,要活一起活,我怎么能丢下你一个人?再说,让我回娘家,把你一个人丢在这,我又怎么忍心?”

程振传看着妻子,眼眶也红了,他无奈地叹口气:“他娘,你别犯傻。我留在这,好歹是个男人,还能想办法撑着。可你带着孩子,跟着我只有饿死的份儿。你回娘家,孩子他外公外婆看在孩子的份上,总能给口饭吃,能让孩子们活下去。”

徐氏拼命摇头,泣不成声:“不,当家的,我不走。就算是死,我们一家人也得在一块儿。这日子再难,我们一起熬,总会有办法的。你要是留下,万一出了事,我和孩子们以后可怎么过……”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沉重,在一旁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程振传看着哭成一团的妻儿,心中如刀绞般疼痛。他将妻子和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娘,我也舍不得你们呐。可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嘛,我就想让你们能活下去……”一家人相拥而泣,在这破旧的屋子里,弥漫着绝望与不舍交织的悲戚氛围,而这个艰难的抉择,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雷马店哈马岗一带,程明远的外爹徐寿年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妻子吕氏,同样在当地小有名气,是众人皆知的“吕绅士”。他们一家住在王小郢,日子过得富足殷实,令人称羡。

徐家的产业颇为兴旺,家中开设着槽坊,专门从事吊酒生意。酒坊里,酒香四溢,雇佣的酒师傅和伙计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酒师傅们凭借精湛的手艺,将粮食酿成香醇的美酒,销往周边各地,为徐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与此同时,徐家还设有书房,特意请来私塾先生,教授家中子弟读书识字。徐家有两男两女,儿女们各有所长,在不同的领域为家族增光添彩。长女徐志金,嫁给了程振传,次女徐志银则许配给了吴玉轩。

在这个大家庭里,分工明确。男人们负责田间劳作,精心打理着家中的农田,从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确保庄稼的丰收。女人们则承担起纺纱织布以及家务琐事,她们心灵手巧,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勤奋学习,诵读经典,为家族的未来寄予厚望。

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徐家在当地不仅财富可观,而且口碑极佳,深受邻里敬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徐家总是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往来不断。徐家的富足与和睦,成为了雷马店哈马岗一带人们口中的美谈,也为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变幻莫测,这样看似安稳的生活,在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变故,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外奶奶吕氏见女儿徐志金一家穷困潦倒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怜悯。她实在不忍心看着女儿、女婿和外孙们在困苦中挣扎,于是决定将他们全部收留,接到自己家中生活。

吕氏转身对徐家的下人吩咐道:“别看他们眼下穷,可都是有骨气的人。咱们能帮就帮一把,日后说不定会有大出息。”她深知,人生境遇变幻无常,不能因一时的贫困就轻视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章:程家家境贫寒程明远徐家受辱(第2/2页)

尤其是对程明远,吕氏疼爱有加。程明远那机灵劲儿和倔强的性格,让吕氏打从心底里喜欢。她看着程明远,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平日里,吕氏总是对程明远格外关照,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会先想着他。她还时常教导程明远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在吕氏的悉心照料下,程明远原本因生活困苦而略显黯淡的眼神,逐渐重新焕发出光彩。他感受到了外祖母的关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不辜负外祖母的期望。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程明远一家在困境中寻得了一丝慰藉,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程明远和徐吉标因家族的纽带,成了亲密的表兄弟。徐家大房的徐志杰育有两男一女,长子徐吉田(徐树吾:),次子徐吉文,还有女儿徐吉华。这徐吉田和徐吉文,皆是程明远的表哥,而表妹徐吉华,后来嫁给了肥西早期的党员周卫绍。

徐家二房的徐志友,同样在当地颇有名望,他也是肥西早期的党员。徐志友生有六子,可惜夭折了两个。在这个尚未分家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依序排行,徐吉田被唤作老大,徐吉文为老二,接着是老三吉才、老五吉奎、老六吉祥,还有老八吉勋。

徐家极为重视教育,专门请了一位老先生来家中私塾授课。这位老先生治学严谨,管教甚严,只要徐家的小孩到了合适的岁数,都得在私塾念书。朗朗书声,从私塾的窗口飘出,在徐家的庭院里回荡。

天长日久,程明远虽未正式入塾,却常被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吸引。他常常悄无声息地站在窗外,透过窗户纸的缝隙,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先生授课,竖着耳朵聆听那些深奥又有趣的知识。先生讲解《论语》时,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诲,像一颗种子,在程明远心中种下了求知的渴望。

夏日,闷热的空气里,程明远额头挂满汗珠,却浑然不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冬日,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脸,他依然跺着冻僵的双脚,坚持聆听。有时,徐吉标发现了他,会偷偷从私塾里溜出来,塞给他一块温热的红薯,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少年间的情谊与对知识的共同向往。

在这个充满革命气息与文化氛围的大家族里,陈明远在窗外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族中进步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正悄然朝着一个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方向转变。

那是寻常的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徐家私塾的窗棂上。程明远如往常一样,静静地站在窗外,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先生教书。先生口中那些关于经史子集的妙言,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沉醉其中,浑然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然而,这份宁静与专注,瞬间被一声冷喝打破。大表哥徐吉田不知何时,悄然走到了程明远身后,语气中满是轻蔑与不屑:“呔!看什么家伙。看你这个卵样,还想念书啊?还不赶快去把我小尿桶刷刷。”

这突如其来的羞辱,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程明远的心间。他的身子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那一刻,他只觉得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比冰冷的世界。

程明远心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这般莫大的侮辱。他紧咬着下唇,嘴唇都被咬得泛白,双眼因愤怒而瞪得通红。他恨,恨家里太过贫穷,以至于自己连读书的权利都没有;他更恨大表哥的无情与不讲情面,在众人面前如此羞辱自己。

在这屈辱与愤怒交织的情绪中,程明远再也无法忍受。他咬着牙,一把抄起放在一旁的那件破旧夹袄,连一声招呼都没打,便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他脚步匆匆,离开了王小郢。一路上,心中五味杂陈,满不是滋味。曾经,他把徐家当作暂时的依靠,把这里的私塾当作知识的殿堂,可如今,大表哥的羞辱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格格不入。风,冷冷地吹在他的脸上,仿佛在为他的遭遇哀叹。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但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面对刚刚那令人难堪的一幕。少年的心中,此刻满是迷茫与悲愤,而这一次愤然离去,也将成为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引领他走向一个未知却充满挑战的未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