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76章 岁试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76章 岁试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76章岁试(第1/2页)

当众被落了脸面,那士子气恼,便要与陈砚辩驳一番,被一旁关系好的同窗拦住。

陈砚平时看着与世无争,一心只读圣贤书,可真要是惹恼了他,那战斗力是极强的。

听说高家的当家人都在他面前吃了好几次亏。

这等时候争论并无太大益处,等榜张贴出来,陈砚若不是第一名,到时再嘲讽也不晚。

那士子被劝住,便冷哼一声:“那就看看你陈砚是不是第一名!”

他就不信整个府学那么多优秀的士子,能全被陈砚给踩在脚下。

一旁与他关系好的士子也道:“李景明可是吴大师的弟子,才学出类拔萃,此次岁试必能拔得头筹。”

“能受吴大师亲自指点,李景明必能得好名次。”

几人七嘴八舌,围观的士子们虽默不作声,心里也觉得李景明会力压陈砚。

大梁官学里的先生们多有举人功名,在官学里当了教谕后,便不可再参加科考。

教谕们没了晋升,自是得过且过,并不如何真心教授学问。

学子们真正拼的是官学外的先生。

纵使你天赋再高,没有名师指点,科考一途也会走得极艰难。

李景明背后是吴衍吴大师,这位名师可谓桃李满天下,朝堂中的高官里也不乏他的学生。

从李景明拜入吴衍名下,李景明的文章明显进步了,众士子羡慕之余也不由感叹:“李景明将来必成大家。”

与李景明相比,陈砚的先生实在是无名之辈。

自从陈砚和李景明在大路上放出豪言,府学的人就将陈砚的先生好好打探了一番,发觉名师里根本没这号人物。

再想到陈砚出身贫寒,怕也请不起名师,自是认定杨夫子与那位吴大师不能比。

陈砚并不理会众人,转身去收拾被褥。

已是冬日,夜间冷得厉害,他特意裹了厚棉被出来,实际并未睡。

待他将被褥卷好抱在怀里时,四周传来惊呼:“李景明来了!”

陈砚扭头看去,就见人群分开一条路,李景明踏步而来。

那些士子纷纷站到了李景明身后,仿佛无形中在支持李景明。

而陈砚身后空无一人。

李景明来到陈砚面前停下,看到陈砚抱着被褥,李景明道:“看来大家更支持我。”

他并未笑,浑身都透着一股倨傲,仿佛第一名志在必得。

陈砚淡淡道:“名次并不是他们能决定。”

支持的人多有什么用,乌合之众罢了。

李景明一愣,其他士子也都纷纷怒目而视。

这陈砚实在太狂了!

谁成想,他们支持的李景明若有所思道:“所言甚是。”

众士子一噎,旋即就如同吞了苍蝇一般难受。

一时间,众人纷纷期盼两人都得不了好名次。

最好连前十都没有他们,看他们还傲什么。

在众人的期盼中,岁考的榜终于张贴出来。

只是看到上面的名次时,在场众人脸都绿了。

第一名:陈砚。

第二名:李景明。

陈砚看到看完榜单后,淡淡一笑:“看来是我赢了。”

转头,就见李景明死死盯着白墙上的榜,嘴唇紧紧抿着,仿佛要将那榜看个洞出来。

陈砚并未再多话,抱着被褥离开。

李景明不过一个农家子,却能拜师吴大师,足可见他的才学与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6章岁试(第2/2页)

他虽傲气,人却磊落,堂堂正正与他相争。

哪怕是被当众拦下挑衅,陈砚也并未对李景明有什么不满。

自周荣被抓后,陈砚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想考个举人躺平,可高家用一次次事实告诉他,举人毫无自保能力。

想要自保,唯有继续往上爬。

他终究还是要努力入官场的。

想要在官场扎根,必要有自己人相互扶持。

官场上,师生、同窗、同科是天然的联盟。

陈砚入府学,除了读书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找盟友。

鲁策、徐彰两人虽各有毛病,品行都是好的,该努力时也会努力,凭着三人同号舍的情谊,往后若能一同入官场,可互相扶持。

不过两人的资质差了些,想要中乡试有些难。

陈砚是愿意带着两人一同刻苦读书,不过最终还是要靠两人自己努力。

李景明的资质比两人好上不少,又有名师指点,中乡试该比鲁策、徐彰两人更容易。

不过李景明傲气,只看得见文采比他好的人。

想要这样的人折服,就要在他最自傲的地方赢过他。

陈砚要狠狠挫他的锐气,方才要在岁试和他一较高下。

如今已经赢了,若李景明能有所改变,他自是愿意拉拢,若还是一如往昔那般傲气,陈砚也不会再多费心思。

他会在府学三年,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物色盟友。

岁试过后,陈砚再次按照自己的计划起早贪黑地执行起来。

府学有太多藏书,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就在他埋头苦读时,陈砚的名字却传遍整个府学。

将府学众多优秀士子踩在脚下的岁试第一,足以让府学里的士子们记下他的名字。

更可怕的是,经过陈砚指点的鲁策此次岁试竟得了乙等。

成绩不过乙等的鲁策,众士子自是不知道。

可一旦扯上府学名人陈砚,那就不同了。

何况去年岁考鲁策得了个丙,今年眼看就要被府学清退,被陈砚指点一个月,竟就考了乙等。

此消息一出,府学的士子们为之沸腾。

陈砚是岁试第一名,也不过是他有才,他们提起时多几分钦佩罢了。

若他会指点旁人,那意义就不同了。

于是岁试之后,府学不少士子跑来找陈砚讨教。

既为同窗,陈砚只要有空便不会推辞。

当然,陈砚很忙,忙到那些士子极难找到他的空闲时候。

与士子们接触多了,这外界的消息知道的也就多了。

譬如哪位大人又纳了房小妾,又比如哪位大儒在何处讲学。

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消息,就是王知府打上了盘蛇山的匪窝,剿杀了上百名匪徒,抓了二百多名匪徒。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讯。

陈砚当天就将这等好消息带回去跟杨夫子和周既白说了。

杨夫子感慨:“府台大人实在是能臣,这才不过几个月,竟能将如此大的匪窝给端了。”

三百多人的土匪窝,又藏于深山中,想要捣毁实在不是易事。

盘蛇山并非一座山,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

因其形态极像盘起来的大蛇,因此而得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