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

明末隐龙 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15:33:24 来源:源1

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第1/2页)

在崇祯五年的夏天,太阳如同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蜀地的天气热得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被烈日晒得滚烫,热浪滚滚,尘土随着人们的脚步飞扬,让人感到窒息般的闷热。在这样的酷暑中,赵员外坐在自家书房里,面对着师爷刚刚送来的那些令人头疼的文件,气得脸色通红,太阳穴上的青筋几乎要爆裂开来。他怒目圆睁地盯着那张写有“私茶”字样的扣押文书,心中充满了被命运戏弄的无奈和愤怒。就在三天前,他的商队还满载着从泸州带回的茶叶,满心期待着能够顺利地以一个好价钱售出。然而,当他们抵达城门口时,却遭到了县丞带领的一群衙役的拦截。他们声称是因为“税则更新”,但事实上,这所谓的税则不过是王县令在前一晚随意贴出的一张告示,墨迹甚至还未来得及干透,就让赵员外的商队陷入了困境。

“老爷,我刚发现县丞今天一大早神神秘秘的,偷偷去了城里的当铺。”管家王福,一个老仆人,弯着腰,小心翼翼地跟老爷说。他一边说,一边不小心从袖子里掉出半张皱巴巴的当票。他接着说,“我们有赤水盐井的契书副本,这很重要,但正本还在老宅的密室里锁着……”他话还没说完,眼睛里已经满是担忧和不安了。

赵员外突然间用力地挥动了一下手,果断地打断了正在说话的其他人,他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紧紧地锁定在了墙上那本显得有些破旧的《商税黄册》上。赤水盐井,那可是他耗费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带领着一群勤劳的工人,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地挖掘出来的宝贵财富。如今,这个盐井一年能够产出十万斤的盐,根据《大明盐法》的计算方式,这些盐的价值高达五千两银子。然而,赵员外此刻却气愤难平,他愤怒地将手中的文书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这一拍力道之大,以至于笔架上的笔都被震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掉落下来。“那个王县令,他根本就不是想要税银!”赵员外的声音中充满了怒气,他继续说道,“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逼迫我用这个盐井来填补他因为偷工减料而造成的财政亏空!”

王福搓着手上的老茧,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征粮榜》——这是他今早特意从城门口揭下来的,边角还沾着一些干掉的浆糊。“林大人的新军正在到处征粮,榜文上说,只要捐一千石粮食,就能免三年的商税……”他小心翼翼地说着,声音里带着一点希望。

“免商税?”赵员外听后,不禁嗤之以鼻,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他目光冷冽,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他向窗外示意,那里有一个假装成挑夫的灰衣人,正不时地朝这边张望。赵员外轻蔑地说道:“陈茂那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安插的眼线,就像讨厌的苍蝇一样,整天在我府邸外面转悠。就在上个月,我出于一片好心,为城隍庙捐献了十石米粮,结果他立刻就派人到街头巷尾散布谣言,说我是在‘收买民心’。现在如果我胆敢和新军有所牵连,那岂不是在明目张胆地给敌人提供攻击我的借口,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自寻死路。”

尽管年岁已高,可老管家依旧坚持己见,他那颤抖的手指缓缓地翻开了那本已经泛黄且破旧不堪的《义仓则例》,急切地向老爷陈述:“老爷,您绝对不能忘记,就在年初的时候,您亲自牵头捐建了那个义仓。根据《户部新规》,只要我们捐出的粮食数量超过三千石,就有资格请求官府派遣士兵来保护我们的义仓。现在正值春荒时节,城西的饥民们已经因为饥饿而死去了三十多人。如果王县令胆敢对我们这些捐粮的商户采取任何不利的行动,那他就是在挑战众人的底线,民心将会彻底背离他,他的官位也将会岌岌可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第2/2页)

赵员外猛然起身,暗格机关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从中取出《义仓捐粮状》。二十位乡绅的联名花押清晰可见,墨迹还透着新鲜劲儿,知府大人的钤记盖在右上角,红得似血,像团熊熊燃烧的火。他还记得求印时,知府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赵员外急公好义,本府自当支持。”此刻看来,这纸文书竟成了他唯一的救命护身符。

“立刻行动起来!马上请林大人来我们府上商讨关于捐赠粮食的事宜,”他迅速地将状纸塞入王福的手中,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狠辣,“但这件事必须做得声势浩大,要确保全城的男女老少都听说这件事!派遣一名小厮前往李记茶棚,订下二十笼包子,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新上任的军粮官特别指定的’;同时,命令账房前往米铺,以大手笔购买三十石粟米,刻意制造出一些动静,对外宣称‘赵府即将进行劳军活动’!”

王福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老爷,这不是坐实了和新军往来,授人以柄吗?”

“陈茂那奸贼一心想置我于死地,我岂能坐以待毙?我偏要把这池水搅个天翻地覆!”赵员外重重敲了敲状纸,“二十位乡绅联名,他陈茂要是敢动我,那就是与整个蜀地的商绅为敌!况且……”他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义仓里的三千石粮,足够煽动城西的饥民去冲击县衙!”

午后申时,毒辣的太阳依旧高悬。赵府门前渐渐聚起三三两两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好奇地张望着。当林宇的亲卫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而至时,赵员外故意穿了件洗得褪色、满是补丁的青衫出门相迎,衣领处还别着一块破旧的义仓施粥木牌。“大人您请看,”他满脸诚恳地引着亲卫走进书房,小心翼翼展开《捐粮簿》,上面朱笔详细记录着每日施粥的数目,“自春荒以来,赵府每日雷打不动施粥百碗,要是我真想囤粮发灾难财,何必做这赔本又费力的买卖?”

亲卫离开后,王福望着窗外越聚越多的人群,声音忍不住发颤:“老爷,要是陈茂那老贼狗急跳墙……”

“他敢!”赵员外眼神凌厉,猛地取出从税课司费尽心思购得的《王县令贪腐记录》,上面清清楚楚罗列着私改税则、侵吞灾粮等七项触目惊心的罪名,“我已经托可靠之人,把副本送往按察使司了。陈茂要是还想保住王县令这条狗,就得拿赤水盐井的管辖权来交换!”

暮色渐浓,城西方向隐隐传来喧闹声——饥民们听说“赵府要被抄”,数百人举着破破烂烂的空碗,浩浩荡荡围聚在赵府前。赵员外站在台阶上,看着人群中面黄肌瘦、饿得发紫嘴唇的孩童,心中一阵酸楚,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盐引铜牌。“去,把义仓的空粮车全都排在府前,”他转身果断吩咐,“再架起大锅,煮十锅热气腾腾的粥,让这些饥民亲眼看着咱们施粥!”

更夫敲过二更,夜色如墨。一辆马车从赵府角门悄然驶出,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车厢里装的不是粮食,而是二十份精心准备的《叩阍状》——那是严格按照《大明会典》格式誊抄的诉状,字字句句直指王县令的贪腐恶行。赵员外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黑暗的巷口,摸了摸袖中藏着的《茶引勘合》。这场惊心动魄的赌局,他押上的不是权贵的庇护,而是太祖皇帝亲手定下的《盐法》《税则》,是这朗朗乾坤之下,绝不应该被贪官污吏遮蔽的律法之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