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九章 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

我在襄阳那些年 第九章 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

簡繁轉換
作者:粟小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48 来源:源1

第九章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第1/2页)

襄阳光复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京湖地区的阴霾。朝廷终于吸取了教训,趁着蒙军收缩防线的间隙,下旨让孟珙兼任黄州知州,意图将淮西、江陵、黄州连成一线,构建起稳固的京湖防御体系。

黄州帅府的灯火彻夜通明,孟珙铺开舆图,指尖在黄州、淮西、江陵三地反复游走。“如今赵范已被问罪,京湖制置使的担子落在我身上,这防线必须扎扎实实地铺下去。”他对身旁的王虎臣道,“之经性子沉稳,让他带着忠顺军主力守淮西,那里直面蒙军主力,能起到牵制作用。”

王虎臣点头:“少将军在蔡州和江陵都表现得不错,淮西交给他,可以放心。”

“黄州是中枢,”孟珙又指向舆图上的黄州,“我和你留在这里,抓紧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再在周边山上建几座营寨,囤积粮草军械。这里必须成为能随时支援各处的稳固后方。”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江陵:“之继年纪虽轻,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奇谋。让他挂着江陵副都统制的职衔,带本部兵马守江陵。襄阳刚光复,人心未稳,江陵作为屏障,既能策应襄阳,又能防备蒙军南下,只有他守着,我才放心。”

王虎臣笑道:“三郎这几年打了不少硬仗,以少胜多的本事连老弟兄们都佩服。让他守江陵,确实比旁人合适。”

部署既定,孟家父子各赴其位。孟之经在淮西厉兵秣马,与蒙军主力周旋;孟珙在黄州大兴土木,短短数月便筑起齐安、镇淮等营寨,粮草如山,军械充盈;孟之继则坐镇江陵,一边整训兵马,一边密切关注襄阳动向,时不时派出斥候打探消息,虽未再见到黄蓉,却从传回的消息中得知她正协助守将安抚百姓,心中稍安。

初秋的风刚带起凉意,京湖防线尚未完全稳固,北方却传来急报——蒙军突然发兵,猛攻蓟州。

“蓟州虽不是京湖属地,却是拱卫江淮的屏障,若失了那里,蒙军便能绕开我们的防线,直扑江南。”孟珙在黄州接到急报,眉头紧锁,“淮西和黄州的兵马动不得,如此一来,只能让之继去。”

传信的快马抵达江陵时,孟之继正在城头上检查新造的投石机。听闻蓟州告急,他当即点起本部三千兵马,又从江陵守军里抽调两千精锐,星夜兼程北上。

蓟州城下,蒙军的攻势正猛。守军已快撑不住,见孟之继的援军赶到,顿时士气大振。“孟将军,蒙军有一万五千余人,且都是骑兵!”蓟州守将隔着城门喊道。

孟之继勒住马,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蒙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万五千骑兵?正好让他试试新练的阵法。“打开城门!”他一声令下,五千宋军鱼贯而出,迅速列成一个奇怪的阵型——前阵是持盾的步兵,两侧是弓箭手,中间则藏着数十名手持火箭的士兵。

“这是什么阵法?”蒙军主帅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从未见过宋军摆出这样的阵型,既不像防御阵,也不像进攻阵。

不等他想明白,孟之继已挥动令旗。前阵的盾兵突然向两侧分开,露出中间的火箭手。“放!”随着一声令下,数十支火箭呼啸着射向蒙军阵中,正落在他们堆积的草料旁。

干燥的草料遇火即燃,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呛得蒙军骑兵连连后退。“冲锋!”孟之继抓住时机,令旗再挥,两侧的弓箭手射出密集的箭雨,掩护着步兵向前推进。

蒙军被大火和箭雨打乱了阵脚,骑兵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孟之继亲率亲兵冲杀在前,虎头枪上下翻飞,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蓟州守军见状也开门杀出,与援军前后夹击,成功阻挡了此次进攻。

蓟州城外的冻土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壳。孟之继勒住战马,呵出的白气在凛冽的寒风中瞬间消散。他望着远处蒙古军营的篝火,眉头紧锁——这支突袭蓟州的蒙古偏师,虽被他率领的五千人马打退了第一波进攻,却迟迟不撤,反而在城外筑起了营寨,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

“将军。”副将王大用策马来到他身边,声音带着疲惫,“弟兄们伤亡不小,粮草也快见底了,要不要向后方求援?”

孟之继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如鹰:“不能求援。蓟州是淮北屏障,我们一退,蒙古人便能长驱直入。再说,我总觉得不对劲,这支部队的打法太诡异,不像蒙古人的风格。”

寻常蒙古军作战向来迅猛狠辣,惯用骑兵冲锋撕开防线,可眼前这支部队却打得极为保守,每日只派小股部队袭扰,仿佛在拖延时间。

“再等等。”孟之继沉声道,“传令下去,收紧防线,加强巡逻,不许任何人擅自出战。”

他当即派出数队斥候,沿蒙古军驻扎的方向进行探查。三日后,斥候回报,蒙古军并未北返,而是奔着淮西方向的山道集结。

“淮西?”孟之继猛地站起,果然是要绕过去截断我军退路,想来个瓮中捉鳖?“快,备马!立刻回营!”

他翻身上马,一路疾驰回帅帐,摊开地图,手指重重落在临近淮西的一处峡谷位置。同时,心里极速盘算,逐渐形成一个策略。

“王大用!”孟之继厉声喝道,“立刻集合人马,我们开拔到此地!”

而此时的襄阳城楼上,郭靖手持铁弓,一箭射穿了一名蒙古兵的咽喉。他身后,黄蓉正指挥着江湖义士搬运滚木礌石,鬓边的发丝被汗水濡湿,却丝毫不敢懈怠。

蒙古大军的主力如同潮水般涌来,黑压压的攻城梯架满了城墙,喊杀声震耳欲聋。这已经是围城的第七日,守城的士兵和江湖义士伤亡惨重,粮草也开始告急。

“蓉儿,你带些人从西门突围,去搬救兵!”郭靖一边挥刀砍断攻城梯,一边喊道。

“我不走!”黄蓉将一枚石子弹出,正中一名蒙古千夫长的眉心,“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胡闹!”郭靖怒喝,“襄阳不能没有你!我守住这里,你去搬救兵,这不是儿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章蓟州破敌策,襄阳又易主(第2/2页)

黄蓉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城楼下源源不断的蒙古兵,知道此刻不是任性的时候。她咬了咬牙,对身边的丐帮弟子道:“你们随我来!”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上城楼:“郭大侠!黄帮主!不好了!蒙古人分兵了,一支精锐正朝着西门去了,看样子是要截断我们的退路!”

黄蓉心头一沉——蒙古人早就料到他们会从西门突围。

“靖哥哥!”她回头望着郭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看来我们只能死守了!”

郭靖重重点头,举起铁弓,又一箭射向蒙古军阵:“弟兄们!襄阳是我们的家,拼了!”

“拼了!”城楼上的士兵和江湖义士齐声呐喊,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悍勇。

桃花岛的弟子们用奇门遁甲之术布置陷阱,延缓蒙古人登城的速度;丐帮弟子则在街巷中穿梭,传递消息,救治伤员;全真教的道士们结成剑阵,在城头浴血奋战。

黄蓉站在郭靖身边,手中的打狗棒舞得密不透风,将爬上城楼的蒙古兵一个个扫下去。她看着丈夫宽厚的背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守住襄阳,就算付出一切也值得。

可蒙古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城墙在投石机的轰击下摇摇欲坠,缺口不断出现,又被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堵住。

“蓉儿,你看!”郭靖忽然指向远方。

黄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天边扬起一道烟尘,仿佛有大队人马正在赶来。

“是援军吗?”有人激动地喊道。

黄蓉却皱起了眉头——那烟尘的方向,不是江陵,也不是临安,而是……川蜀的蒙古援军!

她心中忽然涌起不妙的感觉,城楼下的蒙古军显然也发现了这队人马,攻势顿时愈加凌厉起来。

阔端派来的率领的四川援军,终于赶到了。

援军将领勒马立于襄阳城外的土坡上,看着被蒙古大军围困的城池,看着城头上浴血奋战的身影,眼中燃起熊熊怒火。

“弟兄们!随我杀进去,攻破襄阳城!”

长枪一指,来援的蒙军铁骑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朝着襄阳城的的侧门猛冲过去。

城楼上的郭靖和黄蓉看到那杆蒙军将旗,眼中同时闪过一丝绝望。

“是蒙古援军!”郭靖朗声道,“弟兄们,想办法守住!快!”

襄阳城的战火,因这支援军的到来,再次燃起了血战的火焰。

而另一边的蓟州战场,战役持续了几个月。孟之继利用蓟州周边的地形,时而设伏,时而袭扰,把五千蒙军耍得团团转。最后一战,他佯装败退,将蒙军引入事先某画的淮西峡谷,然后点燃预先埋好的火药,峡谷两侧的巨石滚落,将蒙军困在其中。

“降者不杀!”孟之继的声音在峡谷中回荡。蒙军见突围无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

蓟州之围解除,消息传回京湖,孟之继“少年战神”的美名彻底传开。连临安的朝堂上,都有大臣感叹:“孟珙有子如此,大宋之幸也!”

孟之继率军返回江陵时,沿途百姓夹道欢迎,献上的酒肉堆满了官道。他却没心思享受这份荣光,心中总有些不安——蒙军攻打蓟州的时机太过蹊跷,不像是临时起意。

这份不安很快变成了现实。刚入十月,襄阳方向传来惊天噩耗——蒙军从四川分兵,以数倍兵力突袭襄阳,守将竟再次叛国投敌,打开城门迎蒙军入城!

“废物!”孟之继在帅府中一拳砸在案上,案上的茶杯被震得粉碎。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襄阳城防再坚固,也挡不住从内部的背叛。

不由得,前世的记忆验证了,宋朝,有骨气,有气节的人真的没几个,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花费精力,将士用命打下来的城池,守城官一个反叛就轻易拱手。

更让他心胆俱裂的是斥候带回的消息:“襄阳沦陷时,郭大侠率江湖义士与蒙军死战,力竭被擒。郭夫人……郭夫人下落不明,有人说她在乱军中跳了城墙,也有人说她被蒙军追杀,不知去向……”

“黄蓉……”孟之继的声音发颤,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洞庭湖畔那个黄衣飘飘的身影。他不敢想象,那个聪慧灵动的女子,会遭遇怎样的厄运。

蒙军占领襄阳后,任命游显为襄阳府副达鲁花赤,执掌襄阳、樊城诸事。这个投降蒙古的汉人族裔,得知擒获了郭靖,竟想出一个恶毒的主意——郭靖曾是蒙古的金刀驸马,游显打算将他押往蒙古王庭,以此邀功请赏。

“郭大侠被关押在襄阳内城的地牢里,游显派了重兵看守,据说三日后就要起程送往北方。”斥候低着头,不敢看孟之继的眼睛。

孟之继猛地站起身,腰间的虎头枪发出嗡鸣。“备马!”他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点齐本部兵马,随我去襄阳!”

“公子不可!”王大用连忙劝阻,“襄阳已被蒙军重兵把守,我们这点人马过去,无异于羊入虎口!”

“那是郭大侠!是郭夫人的夫君!是襄阳的有功之人!”孟之继的眼睛通红,“就算是羊入虎口,我也要去!”他不能让郭靖被押往蒙古,更不能放弃寻找黄蓉的任何一丝希望。

王大用还想再劝,却被孟之继眼中的决绝震慑。他知道,这位少年将军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备马!”王大用咬了咬牙,转身向外喊道,“传我命令,点齐三千本部兵马,带上足够的干粮和箭矢,随公子……驰援襄阳!”

江陵城的城门在暮色中缓缓打开,孟之继骑着战马,手持虎头枪,率先冲出城门。三千宋军紧随其后,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朝着襄阳的方向疾驰而去。

风中似乎传来了襄阳城的厮杀声,孟之继握紧枪杆,指节泛白。黄蓉,你一定要活着。等我,我这就来救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