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冰消雪融情定宫阙(第1/2页)
寒冬渐深,腊月的气息悄然弥漫在皇城内外。赵德安一案如同被冰雪封冻的湖面,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都在这个年关将至的时刻,进行着最后的较力和布局。
靖王府·破冰之举
书房内,萧景玄正在审阅北疆传来的密报。炭火将他的侧脸映得明暗不定,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任何时候都要锐利。
“殿下,赵德安终于松口了。“顾昀快步走进来,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他承认与北疆兀良哈部有往来,那些军械正是通过这个部族流入的。但他坚持说这一切都是王璟指使,他不过是听命行事。“
萧景玄放下密报,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击:“王璟......果然是他。不过,单凭赵德安一面之词,还动不了王崇焕的根基。“
“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顾昀呈上一本账册,“这是在赵德安别院暗格中找到的,记录了他与王璟之间的所有银钱往来,还有几封王璟的亲笔信,虽然措辞隐晦,但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萧景玄仔细翻阅着账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很好。不过现在还不是抛出这些的时候。王崇焕在朝中经营多年,仅凭这些还不够。我们要等他自乱阵脚。“
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积雪的梅枝:“年关将至,各部都要进行年终稽核。让我们的人在吏部、户部多加留意,看看王党的人会在账目上做什么手脚。另外,通知我们安插在王氏商号里的人,是时候动一动了。“
“殿下的意思是?“
“王崇焕之所以能在朝中呼风唤雨,靠的不仅是权势,更是庞大的财力支撑。若是他的钱袋子出了问题......“萧景玄没有说完,但眼中的锋芒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暗卫匆匆而来,在顾昀耳边低语几句。顾昀脸色微变,转身禀报:“殿下,宫中传来消息,沈姑娘那边似乎出了些状况。“
萧景玄神色一凛:“说。“
司制司·暗箭难防
沈青澜近来愈发谨慎,那件玄色貂裘她只在值房内穿着,外出时必定换上寻常宫装。然而她没想到,危险往往来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日,她照常巡视司制司各处的准备工作。年关将至,宫中要准备大量的新衣、装饰,司制司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就在她走到绣坊时,一个正在高处整理布匹的小宫女突然脚下一滑,连人带着几匹厚重的织锦向她砸来。
事发突然,周围的宫女都吓得呆立当场。眼看那些沉重的织锦就要砸在沈青澜身上,一道身影飞快地掠过,稳稳地接住了那些织锦,同时扶住了惊魂未定的小宫女。
“没事吧?“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沈青澜抬头,看见一个身着侍卫服饰的年轻男子。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不像寻常武夫。
“多谢。“沈青澜稳住心神,得体地道谢。
那侍卫微微一笑:“在下韩青,是新调任的宫廷侍卫。方才路过,见情况危急,贸然出手,还望沈典制勿怪。“
沈青澜心中微动。她从未见过这个侍卫,对方却知道她的身份。而且他出手的时机未免太过巧合......
“韩侍卫客气了,还要多谢你出手相助。“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不知韩侍卫在哪个宫门当值?改日我好向上禀报,为你请功。“
韩青拱手道:“在下在玄武门当值,区区小事,不敢居功。倒是沈典制受惊了。“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韩青便告辞离去。沈青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眉头微蹙。这个韩青,总让她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晚,她将这个意外以及韩青的出现,通过绣品传信的方式送了出去。直觉告诉她,这件事并不简单。
长春宫·垂死挣扎
德妃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御医来看过几次,都摇头表示只能尽力而为。然而即便是躺在病榻上,德妃的恨意却丝毫未减。
“没用的东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她嘶哑地斥责着跪在床前的宫女,“既然毁不了她的容貌,那就......那就让她身败名裂!“
她艰难地撑起身子,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去,把消息散出去,就说沈青澜与侍卫私通......对,就是那个新来的韩青......就说他们早有私情......“
“娘娘,这......没有证据,恐怕......“
“要什么证据!“德妃猛地咳嗽起来,“流言蜚语就够了......本宫倒要看看,萧景玄还能不能护着她......“
剧烈的咳嗽让她说不下去,宫女连忙上前为她顺气。德妃瘫软在榻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带着扭曲的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冰消雪融情定宫阙(第2/2页)
揽月阁·心心相印
萧景玄收到沈青澜关于意外事件和韩青的信时,正在处理王党在年终稽核中做的手脚。看到信的内容,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去查这个韩青的底细。“他立即吩咐顾昀,“我要知道他是什么来历,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随后,他提笔回信。这一次,他的字迹格外凝重:“意外之事,绝非偶然。韩青此人,吾已令人详查。年关在即,宫中人员繁杂,卿务必加倍小心。德妃困兽犹斗,恐有更毒之计。若遇危急,可寻玄武门副统领周振,彼乃可信之人。“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添上一句:“今岁寒冬尤甚,然与卿相识,便觉四季如春。盼来年冰雪消融,能与卿共赏春光。“
这近乎直白的倾诉,让他在落笔时指尖微颤。但他还是坚定地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将信笺封好。
与此同时,他下令加派宫中暗卫,不仅要保护沈青澜的安全,更要密切监视韩青的一举一动。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更不允许有人破坏她的清誉。
朝堂·风云再起
年关前的最后一次大朝,气氛格外凝重。赵德安一案尚未了结,年终稽核又爆出诸多问题。更让永和帝震怒的是,边境传来急报,北疆兀良哈部近期活动频繁,屡次骚扰边境城镇。
“朕记得,赵德安招供时说,与他往来的正是这个兀良哈部?“永和帝冷眼看着满朝文武,“谁能告诉朕,一个内府库的管事,为何会与北疆部落有所往来?那些军械,又是如何通过边境守军的耳目,运到京郊的?“
朝堂上一片寂静,无人敢应声。
萧景玄出列禀奏:“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边境防务,彻查军械流失的渠道。同时,赵德安一案也应尽快审结,以免朝野不安。“
王崇焕立刻反驳:“殿下此言差矣。年关在即,此时大动干戈,恐怕会引起边境部族的过度反应,反而不好。不如等开春后再行处置。“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永和帝看着台下儿子的沉稳和王党的急躁,心中已然有了判断。
“靖王。“他忽然开口,“朕命你总领边境防务事宜,年后立即着手整顿。至于赵德安一案......“他的目光扫过王崇焕,“由三司继续审理,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这道旨意,无疑是对萧景玄的极大信任,也是对王党的沉重打击。
含章殿·迷雾重重
就在朝堂风云变幻之际,含章殿内却是一片祥和。年幼的皇子正在习字,李嫔在一旁温柔指导。
然而沈青澜却注意到,李嫔虽然表面上温婉如水,但眼神中偶尔会闪过一丝与她身份不符的精明。更让她起疑的是,含章殿所用的安神香,似乎与她之前发现的配方有所不同。
她借故检查各宫用度时,特意留意了含章殿的香料领取记录。果然发现,李嫔每次领取的香料都比实际用量要多,而且经常会要求更换香料种类。
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沈青澜决定冒险一探。她趁着李嫔前往皇后宫中请安时,以检查宫室维护为由进入含章殿。在仔细检查后,她终于在皇子书房的多宝阁暗格里,发现了一盒与宫中规制完全不同的香料。
她小心地取了一些样品,准备找机会送出去检验。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时,门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
尾声·情定宫阙
萧景玄在府中接到了两个重要消息:一是韩青的身份已经查明,他确实是新调任的侍卫,但与德妃母家有些远亲关系;二是边关急报,兀良哈部突然发动袭击,边境数个城镇告急。
“殿下,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了。“顾昀神色凝重。
萧景玄却显得很平静:“意料之中。我们逼得越紧,他们就越会铤而走险。传令边境,按计划行事。“
“那沈姑娘那边......“
“加派人手保护。“萧景玄的语气不容置疑,“另外,让我们在宫中的人开始散布消息,就说德妃病重糊涂,时常胡言乱语。“
他要先发制人,绝不给德妃污蔑青澜的机会。
而此时的沈青澜,刚刚险险地避开从含章殿出来的李嫔。她握着那包香料样品,心跳如鼓。这一次的发现,或许能揭开含章殿更深的秘密。
夜幕降临,又到了传信的时候。沈青澜将香料样品小心地包好,连同她发现的线索一起放入密信。在信的末尾,她第一次大胆地写下了自己的心声:“宫阙深深,幸得君心。愿如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冰雪终将消融,而深宫中的情意,却在这寒冬里悄然生根,静待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