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52章:淮西勋贵集团的尴尬处境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52章:淮西勋贵集团的尴尬处境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五军都督府。

曾经最为风光的地方,现在给人一种清闲衙门的感觉。

想当初能够进入这里的,无一不是大明勋贵,最次也都是百户级别才有资格进入。

掌控了整个大明的兵权,兵部的人进来也得是小心翼翼的。

走在衙门里,国公,侯爷,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只是随着朱英不断的抽取五军都督府的权力,现在任职的这些勋贵们,手里头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

军政分离,让原本掌控的屯田经济被抽走。

而关乎到练兵这块,基本上已经由大明军事学院把控。

“两年没回了,没想到这里已经完全是物是人非。”

蓝玉有些感叹着说道。

这两年的时间里,蓝玉一直都在草原那边整顿军事,为建立军镇作准备。

大明计划对黑土地进行开发,首先上自然就是军户。

和目前的北元关系整体来说还算是不错,一些小摩擦在所难免,但未雨绸缪也要考虑好安全措施。

谁也不知道大明和北元的蜜月期能够有多久,这在以往历史上都是难以置信的事情。

北元雇佣工业成立到现在没有两年,于大明这边的很多人看来,这大概是太孙殿下的缓兵之策,以后肯定会再次爆发矛盾。

草原民看法更加简单,哪管他明日如何,只要今日能吃饱就行,为的就是这口饭,给谁当百姓不是当。

本身草原就没有国家的说法,自然也没那些所谓家国概念。

许多算是在部落里有点身份的贵族,还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去大明读书,甚至去办理大明的户籍。

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两边的经济差就体现了出来。

谁都向往着更好的生活,现在又不能抢,当然是要想法子挤进去。

没有了边关的壁垒,大明的生活对于草原民来说是非常羡慕。

随着双方的了解加深,这样的羡慕程度就越发深了起来。

在没有耕种的情况下,游牧完全就是瞧着老天赏口饭吃,饱一顿饿一顿那是常事。

如果能够取得大明的户籍,那么就可以去大明做工。

这可比在草原要舒服多了。

一日两顿不说,还能拿不少钱,这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都说王朝的底层百姓很惨,生活不好,可比起游牧民族的底层百姓,已经是幸福了。

没钱吃饭还有乞讨的路子。

在草原,要是没东西吃的时候,天茫茫野茫茫,可能饿死都见不到人,地上的杂草都没有,光秃秃的一片。

中原饥荒还能有观音土,即便撑死也算个饱死鬼。

草原剩下的只有绝望了。

所以这才是当今北元雇佣工业如此热闹的原因,因为是大明太孙赏了口饭吃,这一点不管是哪个可汗,都没能办到的事情。

即便是成吉思汗,疆域如此辽阔,底层那也不叫百姓,是奴隶。

“听说最近朝廷在建御状台,国公可是知道的此事。”

说话的是曹震。

曹震作为蓝玉的左膀右臂,自然也是跟着回来了。

听到曹震的话,蓝玉只是微微摇头:“我这才回来两三天,哪里会清楚这件事,听名字就知道,这大概是太孙殿下的安排。”

“这等事情届时还是要了解一二,尤其是关乎到太孙的一些定桉,这去了草原一趟你也明白,如今这天下,皆由太孙说了算,若是违逆了心意,谁也没好果子吃。”

蓝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叹。

谁能想到大明的今日。

曾经作为太子核心的淮西勋贵集团,现在不说支离破碎吧,但已经没有了曾经那股子气势。

淮西,那是太子和陛下才认的,而今的太孙根本就不认。

从依附的关系来说,按理应该是太孙拉拢淮西勋贵集团作为自己的助力,这才能安稳的治理天下,怎么也得想想自己登基后的事情吧。

谁知道太孙先是整出了个治安司,然后又搞军政分离,最后再办了个军事学院。

就依靠最开始陛下给的那五千多人,竟就逐渐的吞噬整个大明的兵权。

这样的事情,就现在回想起来,蓝玉都感觉有些不敢相信。

“那肯定的啊,国公你是没注意到,太孙殿下现在的名气,那可是从上头一直贯穿到下头。”

“哪怕是我家里的那些个仆从,竟也是心心念念太孙的好,家里都摆上长生牌,那日夜供奉的,比拜佛还要虔诚。”

曹震有些啧啧称奇的说道。

蓝玉微微皱眉:“以后这样的话要少说。”

“不管是高产作物,还是大量的工厂,保障做工的工钱这些事情,都是关乎到大明民生。”

“你我自然是没多大的感觉,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都是天大的恩惠。”

“你家里的那些仆从,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亲人朋友,生活上的改变,大家都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

“以后说话尤其是用词上要多注意些,别这么冒冒失失的,若是因此被人抓了把柄,可就有你好受的了。”

听闻这话,曹震连忙道:“是我方才没注意,往后定不会如此了。”

蓝玉之所以说曹震,是因为在刚才曹震话里的语气中,带着一股子调侃的味道。

本来也不算什么大的事情,但曹震是侯爷,这身份上涉及到的干系很大,最主要的是关乎到太孙。

若是传到有心人耳里,这就是对太孙不敬的表现。

“国公,咱们这往后,何去何从啊。”

曹震往衙门院子里看了眼,守卫还在门口,也没几个闲人,心里头便也放心下来。

现在除了自家人,手下的兵都感觉不靠谱了。

因为退役制度的关系,让现在的大头兵有了退路,只要是好生干着,就不愁离了军队没地方去。

哪怕是没机会进入到治安司的,也能拿到一笔非常可观的退伍军饷。

这个钱是从内帑里出的,等于是皇帝自掏腰包。

这也让士兵们的忠诚度,直接的延伸到了太孙那边。

按照目前的功劳制度,一个最普通的士兵正常退伍,最高可以拿到差不多一百五十多贯宝钞的退伍军饷。

或许在权贵们看来,这就是一顿饭的花销。

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普通村里头,完全可以建房子,娶媳妇,干点小买卖安生过日子了。

“还能是怎么走,当然是跟着太孙的旨意走,只要咱们听话,太孙就还会用咱们的。”

“草原暂且是没事了,往后谁也说不准,太孙对于我们也算是过得去,除了现在没兵权外,什么也不缺的。”

“曹国公的事知道吧,带着远洋舰队去巡查万国,这说明什么,说明太孙殿下的心远不止目前的大明。”

“这往后的战事,定然是不会缺的,依我看来,下一步就是南洋了。”

“趁着这段时间在京师无事,多去看点关于南洋的书籍,了解那边的情况,做足准备才是。”

蓝玉分析着说道。

现在的他们这一代将领们,现在正是当打之年,心里头自然是想要更多的功勋。

在去草原的时候,太孙其实暗示过他,让他去当草原的王,只是现在局势不同,蓝玉自然不敢去提及这个话题。

当然他也知道这不能怪太孙,毕竟燕王都被俘虏了,现在草原上以和平为主,没有发挥的地方。

只是蓝玉自然不甘心,所以他把目光转向了南洋。

南洋可是有很多的国家,除开安南和占城外,后边可还是有一大堆的。

到了现在这样的身份,蓝玉能够更进一步的方向,也就是跟海外藩王的情况差不多,远离大明占据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世袭封地。

既然先前太孙说了那个想法,说明还是可以操作的。

“只是咱们这都回来好几天了,陛下和太孙那边也不召见,是不是想要把咱们给闲置下来。”

“昨日几个老兄弟来找我了,话里话外无非是这些意思,若是太孙不用咱这些老兄弟们,这谁也没得办法不是。”

曹震的心里带着几分担忧。

因为按照之前的惯例,像是他们这些将领从外回来述职的话,都会接到陛下的亲自召见和慰问。

可是这一次,都已经是第三天了,宫廷里没有半分动静。

如果只是陛下,大家就直接求见了,可是关乎到太孙,这就有些不一样了。

朝廷里的形势看似简单,实则极为敏感,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带兵的武官们。

繁华的京师,加上最近刚出的公告,大家都如履薄冰着,谁都不知道太孙殿下心里头是怎么想的。

若是他们这些刚回京师的将领们闹出什么动静,被太孙殿下给误会了,那可就不好了。

正因为局势不明朗,这般回京师后,蓝玉都没有召集三五好友聚众喝酒,老老实实的来到五军都督府坐班。

蓝玉都这样了,下边的将领们自然更加安分,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惹出点什么事来。

心里头都有一股压抑的感觉。

“不能急,等着吧。”

“这时候谁若是触了太孙的霉头,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这公告上的内容,其实对于咱们这些人无关紧要,先前的田产多半都已经交了出去,这是太孙要整治新兴大户,可莫要无故卷入了进去。”

蓝玉嘱咐着说道。

不管是限制粮食囤积,还是土地购置,跟蓝玉这些勋贵们关系不大。

他们的田产早就交了,这生活在京师里,谁还会去囤几年的粮食,有也没地放。

“诶,咱们怎么就这个节骨眼回京了,真是烦。”曹震也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时,外院传来一阵响动。

两人当即不说话了,对视一眼朝着院外看去。

只见数名宦官急急忙忙的小跑着过来。

值守的侍卫自然是不敢拦的。

“凉国公,凉国公。”

那带头的宦官,正是朱英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郭忠。

“郭公公。”

蓝玉也起身迎了上去。

郭忠目前可是太孙身边的红人,即便是蓝玉也得是客气的对待着。

“凉国公在这里可就太好了,太孙令旨,让凉国公进宫觐见。”

见到蓝玉,郭忠可算是松了口气,他生怕到了都督府这边,蓝玉已经走了。

“等我回来。”

蓝玉低声跟曹震说了声,便就随着郭忠一起入宫。

曹震见此,心里头总算是下了块石头。

只要太孙还认蓝玉,他们这些后边跟着的,就不怕无事可做。

华盖殿。

因为坤宁宫现在的妃子多了,自然就多了几分不方便。

毕竟这世道男女之间,尤其是宫里头讲究大了去。

所以一般情况下,朱英都会在华盖殿里。

这过去也没几步路。

“臣拜见太孙殿下。”

蓝玉恭敬作揖。

“免礼,赐座。”

“谢殿下。”

朱英笑着说道:“这一趟草原之行,可算是辛苦凉国公了,路上舟车劳顿的,原本还想让凉国公多歇息几天,好生放松一下,只是有些事也能早些落实下来。”

仅仅只是一句话,就让蓝玉心里头的担忧烟消云散。

原来太孙殿下没有召见我,是在关心我,让我歇息两天,是我自己多想了。

“不辛苦,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蓝玉连忙回道。

朱英也没继续寒暄的意思,直接说道:“曹国公下西洋的事情,凉国公应该是有听说吧。”

蓝玉回道;“回禀殿下,臣确实略有耳闻。”

朱英微微点头:“我有个妃子,是真腊的公主,这件事我大明跟真腊是没有交涉的。”

“所以我想着派遣一支队伍去真腊,作为代表我大明跟真腊交接的同时传达这个事情。”

“思来想去,感觉凉国公最为合适不过,不知凉国公可是愿意帮我跑这一趟。”

蓝玉眼睛一亮,他没想到好事来得这么快。

先前还在想着南洋的事,转头就又来了。

“臣自当是不辱使命。”蓝玉当即回道。

朱英说道;“那就麻烦凉国公了。”

随即悠悠道:“南洋情况复杂,局部地区冲突不断,此番出发也不须太多了,但也不能弱了咱们大明的名头,便就随带三万兵吧。”

在朱英别有深意的注视下,蓝玉哪还能还不明白太孙的用意。

这是摆明了要对南洋地区的局势进行干预。

“臣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