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从蒸汽辽东到罗马 > 第86章 基础算术,普及商贾

三国志从蒸汽辽东到罗马 第86章 基础算术,普及商贾

簡繁轉換
作者:萧山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6 14:05:04 来源:源1

第86章基础算术,普及商贾(第1/2页)

辽东的春天,伴随着高粱的新绿和工坊的轰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百姓们脸上的笑容,不再仅仅是温饱满足,更有了对未来的期盼。周明深知,要将这份生机延续下去,不仅仅依靠农业和工业的硬实力,更需要一套高效运转的“软实力”——知识的普及与商业的活化。而这其中,最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便是算术。

辽东县城的集市,比往日更加热闹。南来北往的商贩,除了本地的谷物、皮毛,还带来了中原的丝绸、瓷器。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然而,在这繁华之下,周明却看到了效率的瓶颈。

“公子,今日市集收成颇丰!粗略估计,赋税可达两千钱!”民部负责市集税收的小吏兴冲冲地向周明汇报。

周明看了看他手中那本厚厚的账簿,上面用竹简和木片刻画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计算方式古老而繁琐。他摇了摇头,问道:“你这‘粗略估计’,究竟粗略到何种程度?若要精确计算,需耗费多少时日?”

小吏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回公子,若要精确,恐需三五日之功。毕竟,每一笔交易,皆需反复核对,稍有差池,便要重头再算……”他叹了口气,这年头,做账可是个苦差事。

周明轻笑一声:“三五日?黄花菜都凉了!这等效率,如何能满足辽东日益增长的商贸需求?”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算术知识被士族垄断,百姓和普通商贾对数字概念模糊,计算全凭心算和口诀,效率低下且错误百出。这极大地阻碍了商业的流通和发展。

“知识就是生产力,而算术,是商业的生产力!”周明在心里默默念叨着。

算术启蒙:从《九章算术》到“周氏乘法口诀”

周明决定亲自编写一套简易的算术教材。他没有照搬现代数学,那对古人来说过于超前。他选择从这个时代已有的《九章算术》中汲取灵感,并结合现代小学教育的精髓,将其简化、具象化,使之更贴近百姓的认知水平。

“算术之道,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人人皆可掌握之技!”周明在辽东学堂的课堂上,向一群学徒和年轻商贾们宣讲着。他手里拿着一块特制的木板,上面刻着整齐的方格,这就是他用来教学的“算盘雏形”。

“诸位请看,我今日教你们的,便是加减乘除之法。此法简单易学,熟练掌握,便能一日千里!”

他从最简单的“周氏加法”讲起,通过在木板上摆放石子,形象地演示“十进制”的进位法则。然后是“周氏减法”,教导他们如何“借位”。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常识,但对于古人而言,却是颠覆性的认知。

“公子,这……这石子摆来摆去,竟能得出如此准确的数目!”一名学徒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以前只知道“一石加一石,便是二石”,却从未想过更复杂的数字如何运算。

而最让学堂沸腾的,是周明推出的“周氏乘法口诀”。

“一乘一得一,一乘二得二……九九八十一!”周明用他那特有的、带着节奏感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着。他甚至谱写了简易的曲调,让孩子们和学徒们能边唱边学。

“乖乖!这口诀念起来,竟比那些晦涩的经文还要朗朗上口!”一名老商贾听得入了迷。他尝试着跟着念了几遍,发现原本需要掰着手指头算半天的乘法,现在只要背诵口诀,便能脱口而出。

这套口诀,迅速在辽东的学堂和商队中普及开来。孩子们在课堂上嬉笑着背诵,商贾们在交易中熟练运用。

“三乘七是多少?”

“二十一!”

“公子,你这‘乘法口诀’,简直是神来之笔!以前计算货物数量,要花上大半个时辰,如今片刻之间便能得出!”一名商队管事兴奋地汇报,“小人带着商队去往襄平,路遇其他商贾,他们还在用笨重的算筹计算,我等用公子所授之法,三下五除二便将账目算清,他们无不惊叹!”

这算术的普及,让辽东的贸易效率大大提高。不仅是商贾,便是寻常百姓,在买卖物品、计算收成时,也感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宿主,基础算术普及度已达30%,可解锁更多经济学知识。】墨子芯片的声音在周明脑海中响起。

“【哦?还有经济学?看来我这是要培养古代版的‘华尔街精英’啊!】”周明心中暗乐,这系统真是惊喜连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6章基础算术,普及商贾(第2/2页)

商贾的蜕变:从算不清账到商业精英

算术的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计算效率的提升,更是对商贾阶层观念的冲击与重塑。

在汉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低下,被认为是“逐利之徒”,甚至被限制穿丝绸、乘车马。然而,周明却对商贾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他不仅为他们提供安全的贸易环境,还主动教授他们知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商贾,乃是天下物流之枢纽,民生所需之搬运者。无商,则百姓物资匮乏,社会停滞不前!”周明在一次面向商贾的座谈会上说道,“尔等切不可妄自菲薄。只要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便可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甚至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设想:“我欲在辽东建立‘商会’,由各行商贾推举贤能之士,共同商议贸易规范,解决商业纠纷,甚至可以发行‘周氏银票’,方便大宗交易,免去携带大量钱币之苦!”

此言一出,商贾们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彻底震惊了!

“银票?公子竟想以纸代金?这……这如何能行?”有老迈的商贾表示疑虑。

“公子,若真能实现,那便是我等商贾天大的福音啊!”年轻的商贾们却激动不已。他们常年走南闯北,深知携带大量铜钱、金银的不便与风险。

周明耐心解释:“银票,乃是以我辽东府库之金银为凭,由商会统一发行。凡持银票者,皆可在辽东任何钱庄兑换等值金银。此乃信用之基石,亦是商业发展之大势!”他详细讲解了银票的防伪措施,以及兑换流程。

这番话,让商贾们看到了周明对商业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建设辽东的雄心。他们意识到,周明不仅仅是让他们吃饱穿暖,更是要改变他们的命运,提升他们的地位!

一时间,辽东的商贾们对周明更是死心塌地。他们积极参与到“算术普及”的行动中,甚至主动将自己的子弟送入学堂学习。一些聪明的商贾,更是将周明教授的算术应用到商业运营中,精打细算,使得自己的生意越发红火。

“公子,按照你教的算术,我将去年商队的各项开支和收入都算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竟能节省三成开支!”一名年轻的商贾兴奋地向周明汇报。

周明微微一笑:“这便是算术的魅力。它能让你清晰地看到盈亏,更好地规划未来。”

辽东的商业,在算术的推动下,开始如同滚雪球般发展起来。商品流通更加顺畅,贸易额节节攀升,辽东的财政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权谋博弈:知识的力量

在周明看来,知识的普及,不仅仅是民生福祉,更是他与天下诸侯权谋博弈的利器。

当袁绍的谋士还在为军粮账目不清而焦头烂额时,辽东的军队后勤补给已能精确到每一钱每一粮;当曹操的商队还在为计算货物利润而耗费大量人力时,辽东的商贾们已能快速完成大宗交易。这种效率的差距,最终会体现在实力的悬殊上。

他甚至想到了一个“现代梗”——“不会算数,如何打天下?这简直是物理超度啊!”他心中暗笑,这要是让那些只懂刀枪剑戟的武将和只会之乎者也的大儒看到,非得气得吐血不可。

周明用最“基础”的知识,构建起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社会体系。这种由下而上的改变,比任何军队征服都更加牢固。因为他征服的,是人心,是思想,是这个时代的认知。

“【宿主,请规划下一阶段的科技树发展方向。】”墨子芯片提示道。

“【当然是渔业和纺织业。要让辽东百姓吃得更好,穿得更暖,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周明心中已有定计。他知道,在乱世之中,能够真正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诸侯,才能赢得天下。

辽东,正如同一个初生的巨婴,在周明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它用最朴素的科技,最实际的民生,向世人宣告着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这不仅仅是草根的逆袭,更是文明的进化。而周明,这位来自异世的“工程师”,正用他超越时代的知识,一步步地,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理想国度。而这,仅仅是他征服世界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